10月21日,易居房地產研究院發布了最新一期的《全國百城房價報告》。數據顯示,1-9月全國100個城市新建商品住宅成交均價為15801元/㎡,同比上漲10.7%。其中,成都的房價同比上漲26%,位於漲幅之首。
此外,6-9月份,全國新建商品住宅單月成交均價連續4個月位於1萬元以上的水平,有專家認為,這意味著全國新房已經進入萬元時代。
01 房價仍可控?
這幾年,「新一線城市」的概念吹得很上頭。
今年年中,第一財經評選了2020年的15個新一線城市,分別是成都、重慶、杭州、武漢、西安、天津、蘇州、南京、鄭州、長沙、東莞、瀋陽、青島、合肥和佛山。
在房價問題上,這些城市的表現堪稱「優秀」。就連大家覺得房價相對便宜的長沙,都偷偷開啟了「漲」字時代。在最新一期的《全國百城房價報告》中,長沙和去年同期(1-9月)相比,房價上漲了22%。當然,房價上漲幅度最高的還是成都,「天府之國」以同比上漲26%的數據,穩奪榜首寶座。
還有一些平日裡不太吸引人的城市,例如江陰、銀川、桂林等,房價同比漲幅也超過了20%。
從城市等級來看,1-9月,4個一線城市新建商品住宅的成交均價為45640元/㎡,同比上漲5.6%;32個二線城市新房成交均價為15454元/㎡,同比上漲9.3%;64個三四線城市新房成交均價為12209元/㎡,同比上漲9.1%。
房價上漲的重頭戲,已經悄然實現了從一線城市向二三線城市的轉變。
在新房均價上,二三線城市的「勢均力敵」,也讓情況略顯焦灼。我們可以看到的是,2016年貨幣化棚改政策帶來的房價全國上揚,影響持續至今,部分三四線城市的房價可能處於「虛高」狀態。
另外,易居房地產研究院根據國家統計局的數據測算,今年6-9月份,全國新建商品住宅單月成交均價已經連續4個月位於1萬元以上的水平,分別為10113、10263、10540和10191元/平方米。對比來看,百城漲幅明顯超過全國水平。
對於熱點城市房價漲幅的「超模」,易居研究院智庫研究中心研究總監嚴躍進表示,房價仍在可控範圍,「部分城市的漲幅過大,或許與當地的成交結構有關,例如蘇州和長沙。要是考慮到這類因素,那麼實際上房價過熱的城市並不多。」
當然,對於部分樓市熱度偏高的城市,他也承認這些城市需要在年內繼續強化房價調控政策,尤其是成都、珠海這些漲幅過高且投機性較強的城市。
02 南北分化已現
從房價漲幅來看,樓市調控政策還頗有幾分尷尬,給人的直觀感受就是,年年都在調控,但房價年年都在漲,不少調控變成了「空調」。
僅從2020年上半年的調控次數來看,上半年的房地產調控政策累計達到了304次,而2019年同期調控次數為251次,同比上漲21%,直接刷新了半年調控次數的歷史紀錄。單從房價來看,調控次數似乎並不影響房價的上漲。
在疫情過後,熱點城市的成交量井噴,多地出現了千人搖號搶房的情況。部分媒體將其解讀為需求端的釋放,其實不算全面,還有一部分投資客也在蠢蠢欲動。上半年深圳房價大漲的時候,有機構統計樓市中的投資客已經快趕上2016年那一波牛市。
對於這些投機者來說,可能已經適應了現在的樓市調控節奏,並且做出了調整。畢竟很多城市的調控出臺後也是不痛不癢,影響不會大到左右樓市的地步。
樓市格局早已顯現,南強北弱的局面日益明顯。
單從15個新一線城市的名單也能看出些許端倪,西安、天津、鄭州、青島和瀋陽,這5個城市完完全全屬於北方;合肥的地理位置比較特殊,算是居中;其餘9個新一線城市都是南方城市。
天津房價一直讓人發愁,幾次上過熱搜。最近的數據(2020年10月第三周)顯示,天津樓市的在售二手房數量已經達到了148207套,正在衝刺15萬套大關。而二手房的成交價,則在下跌。
前幾年還有傳言說,天津兩成房產都讓北京人買走了,天津躋身一線城市指日可待。不過,隨著這兩年北京樓市的啞火、天津樓市的失意,這個觀點已經成為過去式。
反過頭來看,南方城市的「強」主要表現在賣地上。像是杭州,土地出讓金已經多年位列全國第一,上半年杭州土拍總額突破1500億,一度超越北京、上海、廣州。
成都也不賴,上半年大成都範圍內一共拍賣成交82宗土地,總面積約6345畝(掛牌出讓土地還有2884畝)。其中成交樓面地價在10000元/平米以上的就有19宗,8000-10000元/平米還有10宗。
從賣地的表現來看,杭州、成都房價上漲並不難理解。
03 結語
這幾年的樓市調控,走出了兩個極端——熱點城市收緊政策,調控樓市的砝碼也在不斷增加;而冷門城市各種發放購房補貼,想要從全方位放開調控。
歸根到底,還是土地財政的鍋。
今年9月,中央農村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副主任、農業農村部副部長韓俊表示:「土地出讓收入是地方政府性基金預算收入的重要組成部分。長期以來,土地增值收益主要還是用在城市,城市建設可以說對『土地財政』的依賴性是很大的。」
某種意義上看,高房價就是土地財政的產物,依託於高房價,土地能夠賣出去,然後賣出去的土地再抬升房價,從而形成一個循環。
也正因如此,很多地方的樓市調控也是一陣緊、一陣松,充滿博弈感。
如何在這樣的博弈中找準買房賣房的節奏,是很多人一生最大的財富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