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威馬汽車創始人、董事長兼CEO沈暉發布微博稱:「拿到百億融資,不是鬆一口氣,而是要提起氣和每一位不驕不餒的威馬人,在疾風驟雨中繼續砥礪前行,見證每個榮耀時刻的發生。 」
他還在「威馬家書」中提到,硝煙漫漫,新能源車市白刃戰在即,沒人能確信穩贏。幸運的是,威馬已兵甲齊備、取得重要據點,為之後的競爭創造了有利條件。100億融資後與其他廠商的下一輪比拼,將是這場廝殺的重要戰役。
與蔚來、小鵬、理想高調的聲量不同,過往幾年中沈暉帶領的威馬有些過分低調。但伴隨著EX5和EX5-Z車型銷量的持續增長,威馬今年在品牌和營銷上的動作開始頻繁起來。
北京國際車展上,創業邦採訪了威馬汽車首席增長官王鑫,對於威馬今後在渠道、海外市場的思考,以及品牌力的塑造和營銷層面上的策略,王鑫都進行了一一解答。
「2020年是威馬品牌營銷的『元年』,威馬所有舉措都是圍繞『增長』,不管是品牌力、流量、用戶還是銷量。」經過了近一年的品牌營銷和用戶運營,王鑫透露,目前威馬現有用戶流量池達到260萬以上,現有用戶的平均年齡已經降低了5歲。「我們能深刻感覺到年輕消費者對品牌的容忍度和接受度是更高的,對於試錯的接受度也更高。」
在海外布局方面,王鑫表示,目前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車消費市場依然在中國,威馬汽車現在的核心戰略是打造國民潮牌,首先要把中國市場做透,之後開拓海外市場是順理成章、水到渠成的事情。
以下為採訪實錄(有刪減):
問:今年中國車市雖然整體下行,但是頭部新勢力銷量都在持續走高。威馬實現連續逆市增長。您認為原因是什麼?
王鑫:現階段智能汽車其實是新創品類,大家都還處於一個市場教育和共同把蛋糕做大的階段。我覺得這與當年智慧型手機類似。智慧型手機的爆發是突變的,從量變到質變。其次也是品牌扎堆,一開始魚龍混雜,慢慢形成現在頭部集中的格局,說明市場已進入一個比較健康的軌道。
但是智能汽車總體的量也沒有很大,每家銷量都僅有幾千臺,相對於一些傳統車企月過萬臺的銷量來說,還有很大的差距。但是至少證明了一點,中國消費者對於智能汽車,或者新能源領域,是有很強的意願去嘗試的。這是一個好現象。逆市增長這件事,給了我們很強的信心,所以我們還要去打磨我們的產品和技術。
問:相對於傳統車企轉型電動化,威馬的差異化競爭體現在哪些方面?
王鑫:威馬是智能純電汽車,相較於傳統汽車首先是基因不同。威馬雖然從誕生到現在僅5年時間,但整體系統搭建、團隊建設、交付新車,我們的速度都非常快。從2018年開始,我們基本上每年一款新車。這樣的速度,或者說變革決心是傳統汽車很難去對標的。
第二點,威馬堅持智能純電路線,在產品上非常聚焦。我們已經推出了幾款SUV車型。在2021年底,威馬轎車也將量產。我們完全以用戶需求出發,產品都是基於當前市場消費能力和消費行為的變化來推出。
第三點,威馬是新勢力造車品牌裡唯一一個產品定價在15萬到25萬區間的,我們更多的是服務中國萬千的普通消費者,更適用於中國家庭、中國道路的產品體系。
問:您剛剛提到威馬首款轎車於2021年底亮相,會不會有些晚?
王鑫:汽車行業發展百餘年,不是憑藉各品牌研發動作、節奏不同就能拉開差距,而是依靠厚積薄發的創意。不同品牌間技術和產品差別很大,比如剛剛發布的EX6 Plus 6座版,我們希望它貼上二孩家庭、二胎奶爸這樣比較具象的標籤,我們的策略就是能有效的打破圈層、打透圈層。
推出轎車還有一個重要原因,就是順應威馬品牌年輕化。威馬一直以來推出的產品,都比較偏重中國家庭,能照顧大多數人的出行使用場景。但轎車明顯更年輕化。這個其實符合我們整個品牌策略,所以我們選擇了這樣的路線。
問:威馬的渠道一直做得很紮實,那麼之後或者說從明年開始,威馬在渠道布局上面,能下沉到哪些更貼近用戶的地區,比如鄉鎮?
王鑫:汽車是一個低頻、高客單價的產品,用戶一定是希望他能夠摸到、看到、包括服務都是在身邊的,所以車企最終還是要回歸到線下。
我們現在的策略是「千城千店」。就是要把我們的服務中心,開到離消費者最近的地方。早期一定是一、二線城市,因為這些城市的消費者其實是最早接受新能源汽車的人群。之後會考慮向鄉鎮下沉。
小鎮居民其實對於品牌附加值比較高、潮流的科技單品接受度非常高。因為現在大家的消費力都很強。對於現在的年輕人來說,中外品牌之間沒有過去那麼強的反差感,他們反而更願意接受「國潮」這種概念和創新。
問:之前威馬提出說要開拓海外市場,今年因為疫情有些延遲,之後會有什麼樣的動作?
王鑫:首先,我們現在的核心戰略還是打造一個國民潮牌。當然,我們希望能夠成為一個中國新能源汽車方面的國民品牌,這是最基本和最重要的事情。因為中國新能源的消費市場或者智能汽車市場已是全球最大。所以我們肯定是先經營中國市場,要把中國市場先吃透,之後海外市場就是水到渠成。
問:威馬在營銷增長方面的成果,以及接下來的營銷策略是什麼?
王鑫:威馬在品牌力、流量、用戶和銷量方面,都有比較明顯的變化。例如,威馬現有的用戶流量池達到260萬以上。以往汽車行業是以銷量為導向,來獲取流量。而我們現在叫做用戶思維,要將粉絲運營引入到增長的理念裡來。因為汽車是一個低頻、客單價高的消費產品,很難說新粉絲很快就能轉化為銷量,所以我們是用ROI的高投入產出比來運營流量。
其次,在品牌方面,我相信大家也關注到威馬近期非常多的營銷動作,但我們並非毫無章法地營銷。很簡單,就是要跟用戶互動在一起,而且我們不希望花高預算去高舉高打,比如打廣告,而是致力於打造威馬自己的IP。
問:關於新的IdeaL4戰略,未來在營銷方面有什麼新的措施?有戰略技術落地的路線和時間表等規劃嗎?
王鑫:這是我們第一次發布科技戰略,更多的還是企業層面的戰略路線。因為我們要往這上面布局人才和技術,包括一些量產技能。今年是我們的營銷元年,我們的重點是偏向企業品牌和用戶角度。未來隨著更多新車落地,特別是對於L4和5G量產。
到了明年,我們整個的營銷其實會更落地於剛才說的IdeaL4裡面的每一個具體的產品點。比如說最懂中國人的智慧數字座艙。我可以把智慧座艙裡面很多的功能單拆出來去做營銷。
問:您剛提到威馬整體風格低調,會不會對品牌營銷有影響?另外,除了跨界的音樂、電競營銷之外,有沒有對普通用戶,做一些針對15萬價格區間產品的營銷?
王鑫:威馬前期,一直聚焦於做產品,我們今年才開始做營銷。威馬品牌尚有很多問題要解決,但是其實我們已經有很大的改變。我希望大家不要對威馬一直抱有很陳舊的認知,我們原來確實品牌力不高。但是這半年,威馬品牌認知度已經翻了2-3倍,與競品品牌力方面差距已經縮小很多。
其次是產品銷售。作為一個很實在的品牌,消費者購買後對我們的口碑非常好,但是口碑是後置的。所以我們現在做很多前置動作,就是為了彌補廣大未購車消費者對威馬的認知。
最後一點,是營銷角度。威馬一直堅持腳踏實地和厚積薄發。雖然在先發上滯後,或者在絕對聲量上有差距,但請大家看到我們的努力,我們在縮小這個事情。經過我們將近一年的運營,我們現有用戶的平均年齡已經降低了5歲,這都是非常好的趨勢。
問:威馬現在在車主運營、用戶運營上有什麼傾斜或者調整?
王鑫:威馬現在更注重車主運營。第一,我們全國統一的車主俱樂部,由我們統一來運營。我們不希望花太多預算去做一些傳統營銷,但車主是一個特別重要的口碑營銷陣地。我們實際上希望賦能我們現有的車主,去影響他周邊的人,這個也偏私域流量。比如說,我們有車主的積分排名,然後有各種各樣車主的活動,都會激發車主們的主觀能動性,這些營銷成本都很低,但最具可靠性和話語權。因為車主會推薦他的親朋好友來買車,他的感受比銷售人員介紹的更加直接和客觀。所以我們很重視車主運營。特別是我們老車主「老帶新」比例能達到40%以上,我們有3萬多名車主,這些人不可小覷。
本文為創業邦原創,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創業邦將保留向其追究法律責任的權利。如需轉載或有任何疑問,請聯繫editor@cyzon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