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得樂省保護和弘揚銅鑼文化

2021-01-10 網易

2021-01-05 15:21:38 來源: 越南語學習平臺

舉報

  得樂省人民委員會頒布有關保護和弘揚銅鑼文化的決議五年來,全省銅鑼文化遺產保護工作取得了積極結果。這有助於逐步恢復社區生活中的銅鑼文化空間。

  

  銅鑼是越南西原地區各族同胞創新、發展和世代相傳的無價財富。西原地區銅鑼文化流傳於昆嵩、嘉萊、得樂、多農和林同五省。越南西原鑼鉦文化空間於2005年11月25日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正式列入《人類口頭與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克容崩縣是得樂省保護和弘揚銅鑼文化方面最具代表性的縣份。目前,該縣共有500多名藝人會使用銅鑼,傳授銅鑼表演技巧和製作各種民族樂器。共有24支銅鑼表演隊和一家鄉級銅鑼俱樂部有效活動。自2007年以來,克容崩縣接收由得樂省文化體育和旅遊局提供的18套銅鑼,使該縣銅鑼總數達到95套。

  五年來,克容崩縣共為各個村莊的青年舉辦12個銅鑼表演培訓班。克容崩縣文化通訊處經常舉辦銅鑼文化節和民族樂器演奏,村莊娛樂和村莊歌舞、恢復各族同胞的傳統祈禱儀式。

  克容崩縣文化通訊處處長範停頓說:「目前,克容崩縣共有八個少數民族鄉。我們每年都為村莊青年舉辦銅鑼培訓班。尤其是組織老輩向後代傳授,這有助於良好保護、弘揚和發展地方銅鑼文化。」

  得樂省克容能縣也重視保護和弘揚銅鑼文化工作。全縣共有14支銅鑼表演隊,五百多名會敲銅鑼的藝人。該縣的各個村莊還保有158套銅鑼,服務社區各種節日。

  克容能縣文化通訊處處長阮文偉說:「目前,克容能縣共舉辦三個銅鑼培訓班,其中包括不會使用銅鑼的25至30歲和30歲以上學員培訓班、15至20歲學員培訓班、小學與初中學生將在學校學習。銅鑼藝人每天晚上課上傳授。結束農活後,學員可在維阿與武安兩村的社區文化館學習銅鑼。」

  五年來,得樂省銅鑼文化遺產保護和弘揚工作取得了好效果。全省共有100套銅鑼和各支藝人隊使用的各民族土錦服裝,舉辦了四次銅鑼和民族樂器演奏集訓,為藝人舉辦三次銅鑼高級集訓。

  優秀銅鑼藝人武麟認為:「最有效的傳授方式是分組傳授。比如七人一組將學習演奏銅鑼,其他的7名學生訓練成銅鑼隊。與一對一傳授方式相比,分組傳授方式效果更好。」

  2016-2020年階段,得樂省共有24名銅鑼藝人因為在保護和傳承民族文化遺產過程中取得優異成績而榮獲國家主席授予的優秀藝人稱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文化和旅遊部:保護好、傳承好、弘揚好黃河文化
    「深入學習領會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推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重要論述精神」「深刻把握黃河文化『根和魂』的重要地位」「講好新時代黃河故事」「建設造福人民的幸福河」……26日在山西太原舉行的黃河文化保護傳承弘揚座談會上,文化和旅遊部部長胡和平的一席話,引起與會者共鳴。
  • 弘揚越南美食文化-河粉日
    3年前的2018年12月12日首個河粉日舉辦,旨在弘揚越南美食河粉的傳統價值。
  • 樂陵法院孫文中院長走訪駐樂省人大代表甄明暉
    樂陵法院孫文中院長走訪駐樂省人大代表甄明暉 2020-05-15 02:3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保護名人故居 弘揚僑鄉文化
    原標題:保護名人故居 弘揚僑鄉文化   昨日,市委副書記、市長劉毅到開平市檢查名人故居保護利用情況時強調,名人故居是不可再生的歷史寶藏,各級各部門要充分認識名人故居保護修繕的重要性
  • 黃河文化保護傳承弘揚座談會在我省召開
    11月26日,黃河文化保護傳承弘揚座談會在太原市召開。文化和旅遊部黨組書記、部長胡和平出席並講話,省委副書記、省長林武致辭。文化和旅遊部黨組成員、副部長李群主持。副省長張復明出席。  胡和平在講話中指出,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是習近平總書記親自謀劃、親自部署、親自推動的一項重大國家戰略。
  • 1分鐘比較越南和泰國
    夜功府佛丕府巴蜀府洛坤府甲米府攀牙府普吉府素叻府拉農府春蓬府宋卡府合艾市沙敦府董裡府博達倫府北大年府也拉府陶公府-----------越南行政區劃河內市胡志明市安江省北江省北幹省薄遼省北寧省檳椥省平定省平陽省平福省平順省金甌省高平省得樂省
  • 重慶大學副校長廖瑞金:多舉措保護和弘揚川劇文化
    重慶大學副校長廖瑞金:多舉措保護和弘揚川劇文化 2016-12-05 來源:《中國教育報》 重慶大學副校長 廖瑞金  重慶大學一貫重視美育與藝術教育
  • 惠濟區人大常委會調研保護傳承弘揚黃河文化工作
    惠濟區人大常委會調研保護傳承弘揚黃河文化工作發表時間 : 2020/9/28 來源:惠濟區人大惠濟區作為黃河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核心示範區起步區建設的主戰場,在保護傳承弘揚黃河文化方面責任重大。按照區人大常委會年度工作安排,近日,區人大常委會副主任袁加軍帶領部分人大常委會組成人員和區人大代表調研保護傳承弘揚黃河文化工作。
  • 全國專家在寧熱議如何保護傳承弘揚長江文化
    、影視作品、新媒體等多個方面發力弘揚長江文化……12月5日上午,第三屆紫金文化產業國際論壇暨中國文化產業管理專業委員會2020年年會在南京藝術學院開幕,來自全國的專家們對如何保護傳承弘揚長江文化進行了熱議。
  • 講述耒陽壇下關於銅鑼的不老傳說
    一個老匠人回憶講:「記得兒時看花鼓戲《打銅鑼》,有個情節銘刻心中,開場詞是"收割季節,穀粒如金,各家各戶,雞鴨小心吶--",告誡社員們看管好自己的家禽。那個年代,生產隊的隊長喊工就少不得銅鑼。每天天還沒亮,隊長就在村子裡一邊使勁地敲打著銅鑼,一邊扯著嗓子把人們從睡夢中叫醒。不少人私下裡詛咒,這該死的銅鑼又在催人們的魂。罵歸罵,工分是不得不去賺的。
  • 府谷作協參加「保護傳統村落與弘揚陝北文化」研討會載譽歸來
    府谷縣作協主席孫文慧等人參加榆林市陝北文化研究會2020年年會暨「保護傳統村落與弘揚陝北文化」研討會載譽歸來2020年12月20日,府谷縣作家協會主席孫文慧、秘書長楊建勳、《府州文苑》校編趙振清一行三人
  • 泉州傳統民間技藝——十音銅鑼鍛制技藝
    泉州洛江區羅溪的十音銅鑼鍛制技藝,在全國可稱得上是絕無僅有,是一種歷史悠久,並且限於家族內部傳承的特種技藝,同時也是一種依附於民間音樂的發展而存在的特色技藝。  所謂十音銅鑼分別由10個內徑8公分、外徑11公分、厚度約1毫米的帽型銅鑼組成,按一定的要求排列,用琵琶線穿掛在一個特製的有十個空格的木架子上。
  • 孫宏斌的大嘴和港交所的銅鑼
    孫宏斌的大嘴,港交所銅鑼,都成了這個深秋的見證者。其實 我不悲觀很多媒體都解讀為,對於未來幾年的房地產市場,孫宏斌很悲觀。 但是從融創中國的帳本上看,孫宏斌其實是個富有激情的實用主義者。孫宏斌這三點建議,和融創的匹配度極高。另外,大筆吃進入土地,銷售額猛增,孫宏斌的悲觀又從何而來呢?不好意思 破產了大魚吃小魚,小魚吃蝦米,蝦米不夠吃,小魚就餓死。市場永遠都是這般殘酷無情。房企大鱷在全國土地市場掠食,小型房企無力抗衡。銀行放貸收緊,融資成本飆升,小型房企開發存貨土地的資金捉襟見肘。
  • 劉洋調研壇下鄉銅鑼傳統製作技藝
    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訊(文夕)7月22日下午,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劉洋到壇下鄉調研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壇下鄉銅鑼傳統製作技藝。市委宣傳部、市文旅廣體局、壇下鄉等相關人員參加調研。劉洋一行認真聽取了省級傳承人羅冬元關於壇下鄉銅鑼傳統製作技藝發展歷史、技藝特點、傳承保護措施、國家級項目申報準備等相關介紹,並就銅鑼傳統製作技藝今後的傳承發展進行了探討交流,提出了富有指導性、建設性和針對性的意見和建議。隨後,劉洋一行還現場參觀了壇下銅鑼製作鍛打、淬火、冷作、拋光、定音等生產工序,並與生產工人進行了溝通和交流。
  • 《黃河文化保護傳承弘揚規劃》即將印發
    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推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重要論述精神,日前,黃河文化保護傳承弘揚座談會在山西省太原市召開。文化和旅遊部部長胡和平指出,即將於近期印發的《黃河文化保護傳承弘揚規劃》,著力推動加強黃河文化研究闡釋、開展考古發掘和資源調查、加強文物保護、提高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傳承水平、開展文藝精品創作和演出演播、推進黃河文化旅遊帶建設、發展沿黃地區文化產業、提高黃河文化國際影響力八項重點任務落地生根,切實保護好、傳承好、弘揚好黃河文化,共創新時代黃河大合唱。
  • 廈門紅色文化保護、傳承和弘揚工程啟動儀式昨在廈大囊螢樓前舉行
    廈門紅色文化保護、傳承和弘揚工程啟動儀式昨在廈大囊螢樓前舉行。(市委宣傳部供圖)  廈門網-廈門日報訊 (文/本報記者 郭睿)廈大囊螢樓,這個福建省第一個黨支部的誕生地,昨天上午見證了廈門紅色文化的又一次重要傳承。在這裡舉行的廈門紅色文化保護、傳承和弘揚工程啟動暨「紅色基因我們傳承」主題紀念活動,標示著我市貫徹落實中央和省委統一部署,弘揚紅色傳統、傳承紅色基因的工作又取得了重要進展。廈門大學歷史文化展館群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也在活動現場揭牌。
  • 關於進一步傳承和弘揚媽祖文化的建議
    關於進一步傳承和弘揚媽祖文化的建議    瓊文函〔2012〕131號       對政協海南省第五屆委員會第五次會議第0031號提案的答覆(B)      臺盟海南省委員會:    貴委提出的《關於進一步傳承和弘揚媽祖文化的建議》的提案收悉,現答覆如下:    媽祖文化是中國傳統的海洋文化,也是基於對媽祖崇拜信仰的特色民俗文化
  • 洛江「十音銅鑼」製作後繼乏人 亟待傳承
    十音銅鑼,一種南音演奏的器樂,經歷了四百多年的歷史後,如今卻後繼乏人,陷入亟待搶救的境地。十音銅鑼是由10個酷似帽型的銅鑼組成的器樂,是明朝時期洛江羅溪人黃瑞臺研究發明的,據說當時在全國可稱得上是絕無僅有。
  • 越南那麼小,為何有5個直轄市、58個省?
    打開越南地圖,你會發現越南國土面積狹長、很小,只有33萬平方公裡;只有我國新疆面積五分之一那麼大。但是,就這麼大的地方,越南全國就設立了:安江省、北江省、北幹省、薄遼省、北寧省、巴地頭頓省、檳椥省、平定省、平陽省、平福省、平順省、金甌省、高平省、得樂省、得農省、奠邊省、同奈省、同塔省、嘉萊省、河江省、海陽省、河南省、河靜省、和平省、後江省、興安省、慶和省、堅江省、昆嵩省、萊州省、林同省、諒山省、老街省、隆安省、南定省、乂安省、寧平省、寧順省、富壽省、富安省
  • 白銀景泰:保護利用紅色革命遺址 傳承弘揚紅色文化
    中國甘肅網8月17日訊(本網記者 王莉文)「這個皮箱是我爺爺保護了六十年的寶貝,直到2016年我把它獻給了景泰縣紅軍紀念館,希望能將紅色基因傳承下去。」這是景泰縣中泉鎮大水村趙家水村周文進的紅色記憶。為推動甘肅省紅色旅遊創新融合發展,把紅色文化制高點優勢轉化為紅色產業優勢,引導、鼓勵廣大遊客走進紅色旅遊景區,接受紅色教育、傳承紅色基因。8月17日,由甘肅省委網信辦主辦的「講述紅色故事 傳承紅色基因——網絡媒體行」活動啟動,首站便到達白銀市景泰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