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街一老人每年畫一生肖,耗時12年完成十二生肖國畫創作!

2020-12-17 騰訊網

他,因自幼酷愛繪畫,多年來筆耕不輟,鍾情翰墨潛心研習繪畫之道;

他,一拿畫筆就是50多年,畫作不計其數,作品曾多次在省市各地展出,其作品還曾多次被海內外國際友人收藏;

他就是75歲的陳仲儀老人,如今雖已是耄耋之年且身患疾病,但他依然能耗時12年創作出12幅水墨生肖畫卷,令人動容。

耗時12年完成十二生肖國畫

在陳仲儀的家中,牆上掛著一幅幅書畫作品,而書房中更是擺滿了各式畫作、書籍、宣紙、毛筆等,其中一套共12幅生動雅致的水墨作品,令人拍案。

憨態可掬的豬、栩栩如生的雄雞、賊眉鼠眼的老鼠……這十二幅生肖畫作,每幅生肖動物都繪製得靈動有神、活靈活現,生動傳神躍然紙上,然而這十二幅畫作,竟是他耗時12年且每年繪製一幅而成。

陳仲儀已經75歲,且身患疾病,手腳也已經不太靈活,但他依舊每天堅持日夜伏案,揮毫潑墨,近年來創作出多幅優秀的作品,特別是他將生肖主題畫面都配以相應的景物,最終將12幅民間屬相圖演繹成一整套色彩豔麗,惟妙惟肖的生肖畫卷。據悉,這十二幅作品完成後曾多次在市、鎮等展覽館展出,引起不小的轟動。

首幅生肖圖從2005年開始創作

「我當年只是有繪生肖畫的想法,但沒想到這十二幅畫真的畫了12年。」回想起當年創作水墨生肖畫的情景,陳仲儀回憶道,第一幅生肖圖是在2005年農曆雞年創作的。「當時有一位老友提議我在雞年創作一幅新年有關的題材去參加鎮裡的新年主題畫展,當時我就即興創作了一幅雞年《報春圖》。」

而此後的每一個農曆新年,陳仲儀都堅持畫一幅時年的水墨生肖圖,沒想到這一堅持就是12年。

「我平時畫靜態的山水等水墨畫比較多,而動物的水墨畫則略顯生疏。」陳仲儀認為,水墨畫最難就是動物。「動物的畫法,不僅需要神形具備,還要體現不同動物的特性,特別是十二生肖,都是大家熟悉的動物,如果下筆稍微把握不準的話,很容易被人看出來。」

為找靈感全國各地參觀畫展

「從開始畫生肖圖起,我就開始觀察這些動物的神態,並收集一些名家大師的作品學習。」陳仲儀說,在遇到一些拿捏不準的地方,會虛心向同行們請教。

為了能更好的畫出生動活潑的生肖,陳仲儀一有空就外出參觀國內名師作品展,並收集一些優秀的作品畫冊,專心研究繪畫技巧。

「嶺南畫院的畫展,我幾乎每次都去參觀,我還去過廣州、北京等地觀摩一些國內著名繪畫大師的畫展,並將現場大師們的優秀作品集收集好。」陳仲儀說,等回到家以後,再好好的將這些大師優秀作品集翻出來,慢慢琢磨人家的優秀技巧。

畫虎曾耗時一個多月

為了能更好的將十二生肖圖表現的更具「嶺南特色」,陳仲儀還刻意的在作品中融入不少嶺南元素,如荔枝、水鄉芭蕉林等充滿嶺南文化的果實。

「在狗年創作的《人類盟友》作品中,我刻意畫了兩隻狗,在結滿了紅彤彤荔枝果的荔枝樹下嬉戲的畫面,這樣除了能在色彩上讓畫作點綴的更加豐富以外,另外一個原因就是想將我們嶺南的荔枝佳果展現給大家。」

而說到最難的畫作,陳仲儀感慨,最難畫的當屬老虎。「虎年的這幅《虎威》圖,我認為是十二生肖最難畫的一幅。」陳仲儀說,他畫了一個多月之久。

「老虎的神威和老虎身上的每根毛髮都得表現出來。」陳仲儀說,如果老虎的威嚴表現不出來,那就跟病貓一樣。「動物的神情表現的恰到好處,我認為是最難的體現之處。」

作品曾多次在市鎮展出

終於在耗時12年後,陳仲儀將12幅生肖畫完成,受到了業內人士的高度好評,他的畫作還曾多次被邀在市鎮畫展中展出。

而就在一次送展時,生肖牛畫居然弄丟了。對此,陳仲儀說:「弄丟就算了吧,缺損也可能是一種完美。」可陳仲儀夫人王少英不同意了。「你丟了哪幅畫,我都沒意見,但是牛丟了,就不行。」她說:「因為那是我的屬相啊!」於是陳仲儀又重新畫了一幅生肖牛的水墨畫,補回夫人缺憾。

在陳仲儀家中,有不少作品被市展覽館、檔案館收藏後的收藏榮譽證書等。此外,陳仲儀在繪畫荔枝、黃皮、禾雀花等獨具嶺南特色的花卉果實可謂堪稱一絕,他創作的國畫《荔豐圖》和山水畫還曾被送到香港展出,所繪作品也曾多次被東莞市展覽館、東莞市博物館等收藏,不少作品還曾被海內外國際友人收藏。

曾參與創作「東莞清明上河圖」

在幾年前陳仲儀還與另外三名嶺南畫院的繪畫「泰鬥」,繪就了首幅全景式東莞題材國畫作品《東莞好》長卷。據悉,該畫也是目前為止畫幅最長的東莞題材國畫作品,該畫由嶺南畫院終身名譽院長黃澤森和院聘畫家郭梅煥、陳仲儀、莫金水四人共同完成。還曾被時任市委常委、宣傳部長潘新潮,盛讚作品繪出「不一樣的東莞」。

歷時兩年創作「東莞第一長卷」

據介紹,《東莞好》長卷是首幅全景式東莞題材國畫作品,也是目前為止畫幅最長的東莞題材國畫作品。

作品中景點眾多,不乏大景觀和小細節,遠看這座城市被山水圍繞,有橋有路有建築;近看,也能一眼辨認出山名、路名和景點。畫上有不少橋,但每一座橋並不是一筆帶過,其富有特色的橋索成了名片。具有東莞代表性的建築——可園、金鰲洲塔等,每一筆都將細節凸現,小到建築的紋理、金鰲的用色。

陳仲儀回憶,《東莞好》是他與嶺南畫院終身名譽院長黃澤森、院聘畫家郭梅煥和莫金水三人共同完成。畫家們懷著對東莞生活的熱愛,深入採風,潛心創作,反覆修改,歷時兩年,最終創作出了長約10米全景式中國畫長卷,作品中,能見到虎門大橋、長安蓮花山、高鐵、東縱紀念館、松山湖、玉蘭大劇院、西城樓、金鰲洲塔、黃旗山燈籠等東莞著名景點。整幅作品色彩自然,一氣呵成,透過畫中新舊景點、高樓林立和山峰樹林的對比,感受到了一個「不一樣的東莞」。

陳仲儀介紹,從東莞東北部、南部再到西部,四人分工合作,經過潛心創作和反覆修改,歷時兩年才創造出《東莞好》。「我、莫金水和郭梅煥三個都是東莞人,對家鄉有著太多的熱愛,尤其是對以前的回憶,所以希望有生之年能夠創造出一幅關於『東莞好』的作品。」他們四人在嶺南畫院一畫室內「駐點」,潛心創作。「我、莫金水和郭梅煥三人都參與過東莞新、舊八景,文物八景,東莞二十六景的創作,經常到各鎮著名景點走訪採風,對各個景點都很熟悉,因此這次創作起來相對也得心應手。」在創作過程中,幾位畫家還共同寫下了《吾鄉吾畫》一文,表示此次創作是為了「寄鄉情於故土,融詩意於家園」。

初稿中曾包含厚街元素

陳仲儀解釋,初稿中還曾將福神崗列為其中一個景點。「作為厚街自然風光的代表之一的福神崗,我以前畫過,所以這次畫起來非常熟悉。但後來大家的意見是初稿過長,包含的東莞元素太多,需要進一步刪減,才把福神崗刪減了。」對於作品中被刪掉的厚街元素,至今陳仲儀仍覺得非常遺憾。

最終,這幅國畫長卷《東莞好》被東莞展覽館收藏。

曾為家鄉編著歷史文獻

除了參與《東莞好》的創作外,鰲臺書院、海月風帆、福神崗、王作堯將軍等眾多厚街元素都曾是陳仲儀筆下的創作對象。

將家鄉歷史文化作為創作對象

「我是厚街人,又在厚街工作了這麼多年,比較喜歡研究家鄉的歷史文化,所以經常會將自己家鄉的名人、建築等作為創作的靈感來源。」陳仲儀說道,「我從小受母親繡花影響愛上畫畫,讀書時又受方文老師啟蒙畫畫,此後對繪畫一發不可收拾。」參加工作以後在村裡負責出版繪畫牆報等,後來又先後在厚街文化系統、衛生系統、城建辦等工作單位從事與繪畫美術等有關的工作。

退休後,陳仲儀還報讀老年大學的美術專業繼續學習。多年來,他已經養成了一個習慣,就是隨身背了個帆布包,裡面放了本素描本。翻開素描本,裡面大部分頁面已經被各種的風景、植物圖畫佔據。老人介紹,雖然已經退休多年,但愛畫畫的興趣從沒變過,不管去哪,他都習慣帶上一本素描本,路上遇到感興趣的實物,會停下來用畫筆將它畫下來。

為家鄉編著歷史文獻《橋頭》

陳仲儀心繫家鄉橋頭社區,認為作為陳璉故鄉,應該用文字記錄下本村歷史,於是曾經花費半年時間,翻查歷史記載,深入了解村中各歷史名人事跡,根據他們事跡記載,一口氣創作了陳譽、陳晏、陳璉等歷史名人畫像。

根據歷史中各個人物性格描寫和事跡記載,所畫人物或威風凌然、或溫文儒雅、或氣勢不凡。

多彩多藝繪各種風格的插畫

陳仲儀還曾經為《竹溪水》(《厚街》報前身)畫過多年的插畫。「那個時候只要有認為適合的題材,就會幫忙畫插畫。」陳仲儀回憶,其中特別喜歡一幅大塘著名拳師王魯作打功夫的人物插畫。「我還清楚記得當時畫的王魯作,右手在前,左手在後,赤裸著上身,腰間綁了條鮮紅色的腰帶,氣勢十足。」不過令陳仲儀感到可惜的是,後來這幅王魯作打功夫的原稿,和其他很多的插畫原稿在一場意外火災中不幸被燒毀了。

人物簡介

陳仲儀,1945年出生,厚街橋頭人,現為廣東省美術家協會會員,東莞市政協書畫藝術交流促進會會員,東莞市海外聯誼會書畫院特聘書畫家,嶺南畫院院外畫家,東莞市美術家協會顧問,厚街美術家分會名譽會長。

同行聲音

陳仲儀老前輩是一位具有濃厚鄉土情懷的畫家。歷任東莞市美術家協會副主席、顧問,厚街鎮美術分會會長和顧問。五十餘載筆耕不輟,致力於弘揚傳統文化、宣傳本土人文風情,鄉親們都親切地叫他「仲儀叔」。

陳老先生筆下的《荔豐圖》等嶺南佳果系列作品家喻戶曉。用沒骨畫法、兼工帶寫所畫的荔枝,讓人讚嘆不已、堪稱一絕。「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作嶺南人」,老先生正是以佳果為題借物抒情,表達其對家鄉的熱愛之心。

在藝術的造詣上,老先生不僅繼承了筆墨傳統,還注重創新融合。主張創新,以嶺南特有景物豐富作品題材;主張寫實,融合西洋畫技法;博取諸家之長;發揚國畫的優良傳統,在繪畫上多用「沒骨法」和「撞粉法」;這些嶺南畫派的風格特點,在陳老的畫作中都有明顯的體現。如《十二生肖》系列,大膽巧妙地給各個動物配以相應景物,生動傳神。《報春圖》中雄雞氣宇昂揚,背景烘託得當,細品之下與高劍父(嶺南畫派創始人之一)的《秋鷹圖》有著異曲同工之妙。

如果說嶺南佳果系列作品是陳老先生對鄉土的眷戀,那歷時十二年完成的《十二生肖》,則其是對生活的態度、對美好的嚮往。這系列畫作中的《人類盟友》、《幸福安康》、《家庭和睦》等等,都是有感而發、心性使然,也是老先生的文化態度與文化立場的鮮明表達。

「不忘初心,方得始終」,老先生對藝術的真誠與熱愛,筆墨間的活力與追求,值得我們敬佩和學習。

相關焦點

  • 十二生肖國畫作品欣賞,十二種動物齊聚一堂!
    國畫十二生肖--子鼠羽墨工筆動物畫老鼠《空牆無穴鼠嫌貧》羽墨工筆動物畫老鼠《空牆無穴鼠嫌貧》畫面中的老鼠在偷吃玉米,畫面妙趣橫生,反應出農村的質樸氣息。羽墨先生採用的高超的工筆技法,將玉米和老鼠都描繪的栩栩如生,將其掛在餐廳作為裝飾畫,是非常合適的。
  • 同是畫十二生肖圖,他筆下的十二隻動物栩栩如生,靈動有神!
    徐悲鴻出生於1895年,家庭出身非常貧寒,好在他有一個文人父親,才使他自幼有了學習四書五經的機會,並且他的父親自習繪畫,且有一定功底,在徐悲鴻9歲時便同其父學習繪畫,再後來家裡條件越來越差,無奈之下徐悲鴻隨同父親奔走他鄉以賣畫來接濟家用。也正是這幾年的奔波遊走,豐富了徐悲鴻的閱歷,開拓了他的繪畫視野!
  • 重慶8旬老人畫川劇人物半世紀 創作川劇臉譜上千幅
    據悉,這些作品均是重慶一位年近八旬的老人龔思全創作而成。10月16日,記者來到老人家中,聆聽了他與川劇結緣的故事。  據悉,老人出生於1938年,自幼喜歡繪畫,在他19歲那一年進入重慶當地一個川劇團從事舞臺美術工作,從此便長期堅持舞臺速寫和國畫創作,將川劇人物的一顰一笑和各式各樣的川劇臉譜記錄在畫中。
  • 12月吉星關照,貴人青睞,收入頗豐,姻緣到來的一生肖
    12月吉星關照,貴人青睞,收入頗豐,姻緣到來的一生肖生肖鼠的人是非常聰明伶俐的,而且生肖鼠很隨和,沒脾氣,懂得團結友好,對人真誠,因此生肖鼠的人緣超好,處處都能受歡迎,是個特別有福氣的人,生命中貴人超多,總會給生肖鼠帶來好運,進入十一月,生肖鼠在工作上會有非常出色的表現
  • 筆墨丹青添年味 「才女奶奶」畫出十二生肖條屏
    2月7日,蔣阿姨給社區送來了20多件自己親手創作的工筆畫作品,且每一幅作品表現的都是十二生肖主題,無不惟妙惟肖。如果選其中十二幅畫組合在一起,恰好構成了一組生肖條屏。「雖然工筆畫並不稀奇,但全套的十二生肖工筆畫作品我還是頭一回看到,蔣阿姨雖然是60歲才開始學畫畫,但她的創作水平已經不輸專業畫家了。」社區工作人員小高說。
  • 李向華國畫創作示範丨一幅八尺梅花的誕生
    這是一次很好的國畫創作示範,這是一次很好的學習國畫創作的機會。大家共同學習和探討,弘揚中國畫,請指正!一、創作構思及目標效果。1、老樹梅花。2、雙樹雙色。以小寫意畫法畫出樹枝和紅梅花,用勾線畫法畫白梅花和喜鵲(結合傳統國畫手法)。二、構圖大構圖為「3」字形。主幹向右勢,用意在左邊,先向下然後再翹起,再配以三隻喜鵲。整體構圖左右相對平衡,不繁雜而顯得豐富。三、創作步驟及要領1、打底稿。
  • 國畫之中,行畫與原創畫的本質區別有哪些?
    它與我們傳統的國畫有什麼區別,它究竟是屬於什麼類型的畫種,今天我們就來研究一下,什麼是行畫。在古代之中是這沒有行畫這款畫種的,因為那是的國畫是非常高大上的,是朝庭皇親貴族的文化,是一個國家的文化象徵。那時候甚至是皇帝也對它有所偏好,就像宋代皇帝趙佶,對國畫喜愛可以說是達到了痴迷的程度。可見國畫在歷代中的地位是何等之高。
  • 廣東書畫名家陳志雄創作巨幅國畫《雄風歸來》致敬抗疫英雄
    廣東知名畫家陳志雄創作的寫意國畫紅棉《雄風歸來》,日前題款蓋印完成。該畫寬 4 米、高 1.36 米,是由六張四尺宣紙豎拼而成的 " 六聯屏 " 大製作。此畫開始創作於 " 木棉花開,英雄歸來 " 的廣東援鄂抗新冠醫護人員勝利歸來之際。陳志雄向記者介紹,該畫主要創作時間集中在三幾天裡。
  • 「靈鼠兆豐年」中國第十三屆生肖畫及國畫優秀作品展在河西區美術...
    在中華民族傳統佳節庚子鼠年新春到來之際,由天津市書畫藝術研究會主辦,河西區文化館和天津市書畫藝術研究會藝術館協辦的主題為「靈鼠兆豐年」中國第十三屆生肖畫及國畫優秀作品展1月19日在河西區文化中心美術館開幕。
  • 南陽國畫名家山水畫《扁舟浮動一溪煙》,這幅國畫山水創意怎麼樣
    南陽國畫名家山水畫《扁舟浮動一溪煙》,這幅國畫山水創意怎麼樣這幅國畫山水《扁舟浮動一溪煙》出自南陽國畫名家呂寅方的手筆。由於最近天氣惡劣,加上漫天飛舞的雪花、狂風的怒吼。不過正是在這種清靜無擾的環境下,呂寅方創作的這幅國畫山水《扁舟浮動一溪煙》才能被表現的意境優美。因為精心創作國畫,呂寅方需要更多清靜。
  • 厚街咖啡師連續耗時12小時給戰「疫」一線人員熬製...
    厚街各位同志們。」「還好有你,保護好自己!」……昨天開始,1000杯寫滿鼓勵文字的暖心咖啡陸續送到厚街公安分局及其所屬派出所、厚街交警大隊、厚街交通、高速路口等地,讓疫情防控一線的工作人員倍受感動。而送暖心咖啡的發起人正是厚街橋頭社區的陳潤發。
  • 國畫大師吳東魁國畫精品欣賞
    著名國畫家、鑑賞家、收藏家、教授,享受政府津貼的國畫一級美術師,魯西南畫派創始人。    出版國畫專著《吳東魁畫選》、《吳東魁國畫集》、《吳東魁花鳥作品集》等十餘部;中央電視臺先後為其拍攝《天高任鳥飛》、《吳東魁繪畫藝術》、《李寧和他的國畫老師吳東魁》、《吳東魁筆墨技法》等多部專題記錄片。
  • 國畫竹誰畫的最好 擅長畫竹子畫家
    自古以來,詩人畫家愛竹子,愛吟詠竹子,愛畫竹子,對竹子有一種特殊的情感,這種情感支持著畫家們創作國畫竹子的熱情。歷代以來,擅長國畫竹子的名家數不勝數,即便是在當代國畫界,也有不少畫家擅長國畫竹子繪畫,那麼,國畫竹誰畫的最好?今天我們就去簡單賞析幾幅不同畫家的國畫竹子圖:許守忠寫意花鳥畫國畫竹子圖《清風雅韻時》作品出自:易從網
  • 家裡客廳掛畫篇,這些花鳥國畫很受歡迎
    挑選客廳掛畫,人們在乎的無外乎兩點:顏值高一點、寓意好一些,咱們中國本土傳統的書畫藝術,國畫花鳥畫貴在傳神,往往能引起人們心中對美的追求,特別適合客廳環境,且畫作蘊含的吉祥美好寓意
  • 大揭秘——人民大會堂裡的這些畫都是誰畫的?
    這幅鐵畫由安徽省著名新安派畫家王石岑與新中國鐵畫藝術事業創始人儲炎慶共同完成。鐵畫《迎客松》由200公斤熟鐵,用最原始、最耗時、最耗工的鍛鋼技術鍛造,它的每一節小樹枝,由60到80枚松針為一組鍛接而成。
  • 老人過生日送什麼體現孝心 名人手繪祝壽國畫 滿滿的都是祝福
    送禮物也是送祝福,因此要挑選一幅寓意美好的國畫作為禮物,才能更好的發揮價值、以表孝心。國畫花鳥畫不僅意境輕快,而且寓意吉祥美好,非常適合作為禮物送人。 在國畫中,以「松、鶴、壽桃、菊花、綬帶鳥」等題材入畫的作品,也成為了經久不衰的長壽之作。畫家們各顯神通,將這些象徵著長壽的題材入畫,構成了一幅幅不可替代的絕世之作。
  • 寫意畫創作技法:蟹畫法
    蟹畫法 蟹也是白石老人常畫的物象,蟹蓋用三筆側鋒,大鉗用兩筆側鋒(- - 定要有筆行)。餘下的全是中鋒行筆。 蟹蓋三筆要有部分重疊,呈倒梯形,並要呈高小於寬。
  • 退休老人創作1.8米長刀刻剪紙畫《金陵十二釵》
    退休老人創作1.8米長刀刻剪紙畫《金陵十二釵》 6日,記者帶您走近迷上刀刻剪紙畫的老人張偉和他創作的1.8米長的刀刻剪紙畫《金陵十二釵》。  熱愛手工 退休老人迷上刀刻畫  張偉,今年62歲。上小學時就熱愛手工,尤其對小學美術課上的手工刻剪紙畫十分感興趣。但13歲他就下鄉了,多年後一個偶然的機會讓他撿起了這份熱愛依舊的手工。
  • 「肇東國畫創作培訓基地」揭牌
    省美術家協會的畫家在現場創作國畫作品。特約記者 霍永祥 攝  東北網綏化12月8日訊(特約記者霍永祥) 11月27日,「黑龍江省美術家協會創作寫生基地」和「肇東國畫創作培訓基地」揭牌儀式在肇東市八裡湖溼地公園舉行,又為廣大愛好者增添了一個美術創作交流的互動平臺。
  • 乘著綠皮車去旅行,國畫教師能否尋找到新的創作靈感?
    祁峰是一所美術學院的國畫教師,為了尋找新的創作靈感,2017年年末他登上了4083次列車。這是一趟從扎龍溼地駛出,穿越茫茫雪原,經北安北上後鑽入小興安嶺的雪國列車。打蒲草,編雞咕嚕,割蘆葦,創作蘆葦畫,生活與藝術的距離並不是特別遙遠。在新生鄂倫春民族鄉,祁峰拜訪了一位鄂倫春狍皮衣製作藝人孟蘭傑。做了一輩子狍皮衣的老人記得每一道工序的細緻要求,也記得許多打獵時發生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