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墨丹青添年味 「才女奶奶」畫出十二生肖條屏

2020-12-18 江蘇頻道

春節將至,葑門片區(雙塔街道)大公園社區的工作人員正在為書畫達人蔣鳳妹阿姨策劃一場別開生面的畫展。2月7日,蔣阿姨給社區送來了20多件自己親手創作的工筆畫作品,且每一幅作品表現的都是十二生肖主題,無不惟妙惟肖。如果選其中十二幅畫組合在一起,恰好構成了一組生肖條屏。「雖然工筆畫並不稀奇,但全套的十二生肖工筆畫作品我還是頭一回看到,蔣阿姨雖然是60歲才開始學畫畫,但她的創作水平已經不輸專業畫家了。」社區工作人員小高說。

蔣鳳妹阿姨今年已是78歲高齡,創作生肖主題工筆畫的想法始於十多年前,那時蔣阿姨剛從老家宜興搬到蘇州居住,感覺空虛無聊的她在朋友慫恿下報名參加了蘇州老年大學書畫班,這一學不要緊,很快他就對中國書畫,特別是工筆畫上了癮。「可能是我之前做針線女紅有一點美術方面的基礎,我學習書畫入門和上手都挺快,老年大學的同學和老師還一致推選我當書畫課代表。」除了課堂上學畫,蔣阿姨只要一有空就開始琢磨書畫。有時她還會用自己的書畫作品同別人換字帖畫譜和書畫掛曆用來臨摹學習。十年間,隨著蔣阿姨繪畫水平的不斷提升,她的身邊逐漸聚集了一群粉絲,有的想要拜師學藝,有的想向她求字求畫,對於大家的要求,蔣阿姨總是儘量滿足。

「誰家喬遷新居想掛一幅鳳棲梧桐,誰家兒女結婚想求一幅鴛鴦戲水,誰家老人做壽想送一幅松鶴延年,這些年我送出去多少幅畫,連我自己也說不清。只要是鄰居朋友們開口,我總是不好意思拒絕。我送出的一些作品甚至還被朋友們帶到了海外。」蔣阿姨說,自己的畫歷來只送不賣,得意之作別人就是出再多錢也不捨得賣。隨著索畫者越來越多,蔣阿姨也漸漸感到了一種「幸福的煩惱」。前幾年,她創作的一件百鳥朝鳳工筆四條屏在綠寶廣場展出,其間有一位酷愛藝術的參觀者硬要買下這件作品,最終現場工作人員拗不過他,替蔣阿姨做決定以3000元的價格落槌成交。得知自己的得意之作被人買走,蔣阿姨感覺晴天霹靂。「我打算聯繫上那位買家,花兩倍甚至三倍的錢把畫買回來,但是找了許久依然沒有找到。」蔣阿姨遺憾地搖搖頭說,現在她只能通過照片欣賞自己的那幅作品了。

「我們家是個大家庭,家庭成員各種屬相都有。十年前我突發靈感,想要把家庭成員的生肖都畫一遍,就這樣開始創作十二生肖工筆畫。」據蔣阿姨介紹,單是狗年生肖工筆畫,她就畫了不下五幅,每幅畫中的小狗形態都不盡相同,眼珠仿佛在轉動,細看身上的每一根毛都清晰可辨。「每幅畫我都畫了有三天時間,說實話畫工筆畫非常吃功夫,但是我樂在其中。」蔣阿姨說,因為視力下降的原因,最近幾年她已經不經常畫畫了,但她心中對於繪畫的熱情依然沒有絲毫改變。(高如贇)

相關焦點

  • 客廳背景牆掛什麼畫好?山水畫四條屏裝飾家裡的春夏秋冬
    那麼客廳沙發背景牆掛什麼畫好呢?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涼風冬有雪;若無閒事掛心頭,便是人間好時節。」國畫山水四條屏春夏秋冬是國畫山水畫題材中獨具風格的裝飾題材通過四幅意境高遠空靈的山水錶達,給人極佳的藝術享受。畫面境界闊大,靈秀俊美的外衣包藏著高大壯美的意境,以含蓄的朗潤和飽滿的激情,展現出山水歡歌及墨韻線條奔騰瞬間所爆發出的共鳴。
  • 王雪濤《富貴吉祥》八條屏,價值2185萬元,畫作逸趣橫生
    王雪濤《富貴吉祥》八條屏,價值2185萬元,畫作逸趣橫生文/文涓花鳥畫是中國畫的一種,它是以花、鳥、蟲等為描繪對象所作之畫。而在花鳥畫畫派當中,王雪濤有著與眾不同的地位,他是現代中國富有成就的花鳥畫大師之一,對我國的小寫意花鳥繪畫方面做出了突出的貢獻。
  • 以《十二生肖冊》見徐悲鴻動物畫:睿智生趣(圖)
    不僅是因為畫家們不屑此類「俗」材,也是因為難畫,十二種動物的塑造,求其相似未必求其生動,求其生動卻難以求其筆墨與個性表現。「十二生肖」能成一冊,足可見徐悲鴻出色的技法能力與藝術素養。於是便對虎發生了興趣,央人為他畫了一隻虎,並津津有味地照著描畫起來。後來父親指著他畫的虎含笑說:「你這畫的象條狗啊。」這是有記載的徐悲鴻的第一張畫。這個故事可以看出,徐悲鴻自小對勇武精神的崇拜,這種尊崇和連同現實社會的處境,造就了他的性格。這也是後來他熱衷於畫馬、畫師、畫雞一類動物的精神根源之一。  徐悲鴻十歲便隨父親學畫。十四歲隨父親外出謀生,給人畫肖像、山水、動物屏條、寫春聯等。
  • 王子武:赤子之心蘊丹青筆墨
    「我父親小時候喜歡在地上畫畫,看見動物便畫動物,看見什麼便畫什麼。此時藝術的種子已經在他內心生根發芽。」 即使在繪畫方面表現出極高的天賦,王子武卻沒有懈怠,反而更加勤奮刻苦,像一艘小船一頭扎進了中國藝術的汪洋大海,自由遨遊。 熱愛是最好的驅動力。一心想從事繪畫藝術的王子武后來考取了西安美術學院,專攻山水畫。
  • 國畫欣賞:鄭曉京梅蘭竹菊四條屏
    鄭曉京,號儕石、1963年生於北京。花鳥畫家、古典詩人,徐悲鴻藝術沙龍理事,紀念徐悲鴻誕辰120周年巡迴畫展策展人,中華詩詞學會會員。鄭曉京著有《鄭曉京詩詞選》、《曉京詩畫》,詩詞作品被收入《中華詩詞選萃》,《中華詩詞》、《中國詩詞》等刊物多有登載。
  • 王林強畫猴︱借古開今——當代中國畫60家筆墨研究觀摩展
    時至今日,當代畫家用作品交出了不同的答卷,當代畫壇呈現出了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局面。但無論如何有一點毋庸置疑,筆墨作為中國畫的獨有的表現形式,任何脫離了筆墨體系的作品無法稱為中國畫。中國畫中的筆墨有相對穩定的法則和規範,這些法則和規範的建立有助於畫家進入這個有無比探索空間的藝術世界。
  • 湖北恩施地心谷:石門歸來不看谷,筆墨丹青谷幽深
    孤峰、奇石……看天空俊美,看人潮湧動;看筆墨丹青畫,看自然山水畫;聽流水淙淙,聽鳥語悅耳;聞花香滿谷,聞泉水沁心……這是一種自然享受,這是一種歸於平靜的生活。爸爸媽媽重新走這條他們年輕時走過的路,心中有許多回憶,爸爸說道,他曾經還在這裡賦詩一首呢!媽媽說,年輕時從這裡走一點兒也不累,可是現在走幾步都累!
  • 齊白石的畫中「真味」
    此次展覽於2019年在希臘雅典展出,借白石老人妙筆來講述中國文化中的哲學與美學。    齊白石曾刊刻一枚小章,曰「此中有真味」。一個「真」字,竟將中國藝術與希臘文化最本質的內涵描繪得恰到好處。希臘人尚「真」,早期先賢不斷追問萬物與時空的真理,哲學、數學、科學、藝術……應運而生,成為歐洲文明的起源。
  • 一泓清波一屏蒼山,一幅遺落在南嶺山中的丹青畫,歡迎來英西峰林
    世人皆曉桂林,卻不知有英西——一幅遺落在南嶺山中的丹青畫。一泓清波,一屏蒼山,除了淡墨山水的喀斯特峰林地貌 ,這裡還有小橋流水人家的田園風光 。看山如讀史,看水如觀畫。英德英西的洞天仙境,「華南第1天坑」說的就是它不用出省就可以體驗玻璃棧道,腳踩玻璃棧道,兩旁是巖石,腳下是碧綠的巖水,在那拍張照片都超酷的!
  • 筆墨傳真情 丹青獻愛心——成功美術館全國名家書畫展」隆重開啟
    成功書畫家網訊(記者 馮宜玉) 以丹青畫卷向奮戰在疫情防控一線的全體工作人員致敬,用書畫展覽的藝術力量鼓舞士氣、傳播正能量。由成功書畫藝術研究院、成功書畫家網、成功美術館聯合發起「筆墨傳真情,丹青獻愛心」為主題的全國名家書畫展,今日在成功美術館隆重開啟。
  • 廈門白鷺書畫協會副會長曾華偉:他用筆墨丹青首繪廈門二十景
    他投身美術教育幾十年,兢兢業業,培育過近萬名學生,為廈門乃至全國各地的工藝美術行業輸送了大量人才。同時他也是一位描繪本土風物的高手,筆墨功夫精到,其作品中體現著鮮明而濃鬱的地域特點。  我們走近曾華偉,講述他的藝術故事。  花一年時間編寫校史  曾華偉是廈門人,從小就喜歡藝術創作。
  • 厚街一老人每年畫一生肖,耗時12年完成十二生肖國畫創作!
    耗時12年完成十二生肖國畫在陳仲儀的家中,牆上掛著一幅幅書畫作品,而書房中更是擺滿了各式畫作、書籍、宣紙、毛筆等,其中一套共12幅生動雅致的水墨作品,令人拍案。憨態可掬的豬、栩栩如生的雄雞、賊眉鼠眼的老鼠……這十二幅生肖畫作,每幅生肖動物都繪製得靈動有神、活靈活現,生動傳神躍然紙上,然而這十二幅畫作,竟是他耗時12年且每年繪製一幅而成。
  • 筆墨潤雲滇,畫情飾版納——五臺山書畫藝術研究院名人雅集之一
    2019年3月1日,位於雲南西雙版納自治州泰國街的五臺山書畫藝術研究院西雙版納分院正式揭牌。五臺山東臺望海寺住持釋覺一法師、五臺山書畫藝術研究院院長五臺山東臺頂望海寺方丈釋覺一於2005年在佛教聖地五臺山成立五臺山書畫院,於2019年3月在西雙版納成立版納分院,研究院以傳承中華傳統書畫藝術為己任,努力凝聚、感召了一大批熱心傳統文化、富有責任心和使命感的書畫藝術家。
  • 溯源中國繪畫史,窺探筆墨技法的起源與發展,揭秘丹青藝術魅力
    傳統山水、寫意花鳥、工筆人物等以筆墨技法為主的國畫體系無不展示了中國繪畫藝術的巔峰。尤其是自筆墨技法起源後,繪畫者們似乎像是找到了新大陸一樣,無限的想像力繪於宣紙之上,活潑、透明、靈動、不傷筆觸,讓每一層筆墨都有效果。丹青顏料的發現,更讓繪畫有了深厚的傳播力量,以至於我們至今還能欣賞到古代書畫真跡。
  • 李聖峰重彩山水畫章法嚴謹筆墨鬆弛而精準,令觀者沉靜於畫中意境
    為當代山水畫家中少有之畫格。可見作者對國畫傳統色彩與中國傳統哲學關係的轉換與應用有過深入的考究和實踐。色彩明淨,章法嚴謹,筆墨鬆弛而精準,令觀者沉靜於畫中意境!而暫忘身處於喧囂俗世!李聖峰志立於傳統山水畫的潛心研究和深入挖掘,尤以唐宋金碧大青綠用功頗深。他數十年研習畫事,筆耕不輟,修持自身,畫事亦漸悟漸熟,自成獨立之家數。
  • 歷史上造園名手,大多擅畫,看看這位先生的筆墨功夫!
    陳從周(1918-2000)在中國歷史上,或許是因為園林重視詩情畫意,造園家往往兼具擅書擅畫的修養。尤其對造園具獨到見解,他認為:「造園有法而無式,變化萬千,新意層出,園因景勝,景因園異。」主要著述有《蘇州園林》《揚州園林》《園林談叢》《說園》,其中《說園》最為精闢,「談景言情、論虛說實、文筆清麗」,在國內外都具有極高的影響力。
  • 段谷風:鍛墨丹青賦時代
    我說:簡言之,細勾粗染,濃墨重彩,沒有一筆不是寫出來的;展開來說,則是人物造型準確而適度變形,結構動態誇張又不失準繩,筆墨奔放且酣暢淋漓,濃墨果斷沉著而淡墨變化微妙,色彩鮮明亮麗飽和,重彩橫塗豎抹而淺色點到為止,構圖無定法似信手拈來卻又天衣無縫,題跋長短句並用皆能畫龍點睛恰到好處。
  • 《王季遷讀畫筆記》中的筆墨說
    回答是簡約而又高深的兩個字:筆墨。這也是《王季遷讀畫筆記》的主體框架所在。 北宋 王詵 溪山秋霽圖 絹本淡設色 45.2x206釐米 美國弗利爾美術館藏 筆墨是抽象的觀念,一個畫家需要經過多年的努力和探索,才能發展出個人的筆墨。王季遷認為:「鑑賞古畫首要的規律要靠筆墨。別的證據也要緊,但筆墨應佔最重要的地位。」
  • 梅蘭竹菊四條屏——花中君子 清風雅韻
    四聯畫 鄭曉京國畫四君子《梅蘭竹菊四條屏》(作品選自:易從網)因為梅蘭竹菊具有高潔堅貞之品格、飄逸清雅之身姿,故以君子為喻。收藏之作 鄭曉京最新作品《梅蘭竹菊四條屏》(作品選自:易從網)如果你仔細觀察,還能發現梅蘭竹菊四條屏的另一處魅力,那就是它的每一幅畫分別代表著一個季節,也正因如此,我們在觀賞梅蘭竹菊國畫的時候會有一種閱遍四季之感
  • 筆墨丹青 大美福田!深圳福田美術館「雙展」同期開幕
    文、圖/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李天軍 通訊員 陳晨18日下午,「福田丹青」福田區建區三十年美術成就展暨東方藝術巨匠·王學仲藝術深圳特展在深圳市福田美術館順利開幕。記者在活動現場了解到,「福田丹青」福田區建區三十年美術成就展共分為筆墨丹心、春華秋實、風華正茂等三個章節,收錄了全國、深圳市、福田區畫家197件美術作品,作品種類涵蓋了油畫、中國畫、版畫、綜合材料等,集中展示福田區建區30年來美術事業所取得的突出成就,描繪福田區加快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典範城區的美好前景,生動反映藝術家與福田城市文化的精神互動,鼓舞福田區美術工作者的創作熱情,推動福田區美術事業進一步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