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棄疾打算辭職兒子卻阻撓,一氣之下寫此詞,詞中之龍果然有脾氣

2020-12-12 美詩美文

宋代詞壇,高手如雲,但能被稱得上一句「文能提筆安天下 武能上馬定乾坤」的,只有辛棄疾一人而已。21歲步入沙場,22歲於萬人敵營中生擒叛將,25歲南宋皇帝親任他為江陰籤判,他的一生充滿著傳奇色彩。

錯生於羸弱的南宋是他的不幸,在經歷了高光時刻後,迎接他的是幾十年的閒賦時光。而不幸中的萬幸是他用那曾挽弓舞劍的手,握起了筆,從此詞壇便多了一位豪放不羈的詞中之龍。他寫詞是嬉笑怒罵信手拈來,無論是「醉裡挑燈看劍,夢回吹角連營」的悽美,還是「七八個星天外,兩三點雨山前」的小清新,亦或是是「只疑鬆動要來扶,以手推松曰去」的風趣,都是流傳千年的經典。

本期要和大家分享的是辛棄疾的一首快意之作。當時54歲的他想要辭職歸隱,但兒子卻以家裡還沒置辦齊全田產為由百般阻撓,於是一氣之下他寫下這首詞,讀完全詞只能感嘆:詞中之龍果然是有見地,有脾氣。

《最高樓·吾衰矣》南宋.辛棄疾(吾擬乞歸,犬子以田產未置止我,賦此罵之。)吾衰矣,須富貴何時?富貴是危機。暫忘設醴抽身去,未曾得米棄官歸。穆先生,陶縣令,是吾師。待葺個園兒名「佚老」,更作個亭兒名「亦好」,閒飲酒,醉吟詩。千年田換八百主,一人口插幾張匙?便休休,更說甚,是和非!

對於兒子不讓自己辭職這個事,在詞的序言中,辛棄疾提到「賦此罵之「,也當真是快人快語了。詞的上片詞人還算是脾氣控制得比較好的,開篇就說自己老了,功名富貴還要追求到什麼時候,而且追求富貴的道路上也是危機重重,這是對兒子擺事實講道理。而後連用了兩個典故,一個是西漢的穆生,因楚元王怠慢不設醴而毅然辭官;另一個是陶淵明,不為五鬥米折腰而歸隱,這是用先賢的例子來表達自己的志向。

詞的下片辛棄疾灑脫幽默的一面還是出現了,他已經想好了自己歸隱後的生活。修個名叫「佚老「的園子,再蓋個名叫」亦好「的亭子,在其間飲酒作賦。園子和亭子的名字合起來,其實就是佚老亦好,很是風趣。

而關於置田產的事,詞人也是頗有見地的。」千年田換八百主「是認為田地千年裡要換800次主人,誰又能擁有一輩子;而」 一人口插幾張匙「是認為一張嘴能吃幾口飯,又何必要求那麼多。這兩句其實就是辛棄疾對功名富貴的看法,哪怕放到現在也是一番箴言。

最後兩句「便休休,更說甚,是和非「,是給不同意自己的兒子最後的」警告「,字裡行間我們仿佛看到一位父親對兒子說:」我就是要辭職,以後你就別和我再費口舌了「,說完便拂袖而去了。不得不說,54歲的辛棄疾在兒子面前是任性而又有脾氣的。

縱觀全詞,既有常見的辛式幽默,又有對富貴頗有見地的看法,再加上那一絲絲小脾氣,可謂是生動又有趣,讀完令人會心一笑。這樣的辛棄疾你喜歡嗎?歡迎討論一、二。

相關焦點

  • 一首別具一格的中秋詞,來自無月可賞的辛棄疾,詞中之龍果然瀟灑
    一陣秋雨一層涼,微雨過後,才頓覺又是一年中秋景。中秋佳節在中國人而言,有太多的蘊含,中秋賞月,也是我們的傳統。古代詩人,寫中秋月的很多,如果說誰的作品最深入人心,恐怕還要算蘇東坡《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
  • 辛棄疾最大氣磅礴的一首詞,其中10個字千古名句,詞中之龍有氣魄
    雖然蘇辛都是豪放詞的代表人物,不過由於身處的年代不同,其實他們的詞作還是有很大的不同。蘇軾所生活的年代,宋朝還沒那麼羸弱,所以蘇軾雖然一生貶謫顛沛流離,但是很多時候他遭遇的困境都是朝廷內部之爭,所以面對己身的宦海浮沉,蘇軾表現出的是一種豁達。而辛棄疾則不同,他所處的年代,宋朝已然是搖搖欲墜,他從一開始就以恢復中原為志,所以他更多時候表現出來的是一種慷慨激昂。
  • 十首辛棄疾詞,讀懂「詞中之龍」
    他是著名的愛國詩人,他被稱為「詞中之龍」,他一生以恢復中原為理想。他逝世前還高喊「殺賊,殺賊」。他是豪放派的代表人物,將豪放詞推向一個新的高度。隱娘說:此詞從極力渲染元宵節絢麗多彩的熱鬧場面入手,反襯出一個孤高淡泊、超群拔俗、不同於金翠脂粉的女性形象,寄託著作者政治失意後不願與世俗同流合汙的孤高品格。
  • 詞中之龍辛棄疾最超然的一首詞,節奏明快,充滿樂趣!
    宋朝最著名的兩位詞人,非蘇軾和辛棄疾莫屬(並稱為蘇辛)。這兩位詞人,都是偉大的豪放派詞人,著有許多名篇。本篇主要介紹辛棄疾的詞作。辛棄疾是一個將士,曾經南徵北戰,頗有男子氣概,其許多詩歌之中均體現了這種豪氣。豪放派詩人不是都寫豪放詞,偶爾也會寫婉約詞。
  • 豪放詞人的細膩,元宵佳節,辛棄疾寫了一首詞,最後一句可以表白
    其自此後執起墨筆,著墨放蕩,遂開闢了獨屬於「辛氏」的豪放派詞風,後人贊之以嘆將辛棄疾尊稱為「詞中之龍」。詞人辛棄疾算是十分高產的,得益於其文採斐然,故一生創作總量高達六百多首,每一首均星光璀璨幾近可稱傳世經典。
  • 辛棄疾一首經典詞,開篇氣勢磅礴,寫到最後卻有種無奈的心酸
    辛棄疾我國古代偉大的愛國詩人,原字坦夫,後改字幼安,中年後別號稼軒居士,豪放派詞人,有「詞中之龍」之稱。辛棄疾出生時中原就已被金兵所佔領,所以在他21歲時,就已經開始參軍,為的就是能早一日收復失地,所以也是南宋的官員,將領。
  • 歐陽修這元宵詞,被辛棄疾《青玉案》碾壓近千年,懂詞的表示可惜
    每年此日,男女老幼,上街賞燈,不免生出許多「驀然回首」的往事。人生最難忘的,恰是那「燈火闌珊」,意猶未盡,夢尚未醒。於是,辛棄疾一首《青玉岸·元夕》從此人人傳頌。仔細品來,這首詞最難能可貴處,在於透過柔軟能夠見到堅強、豪邁,磊落狂放之氣,這正是宋詞特有的魅力。
  • 辛棄疾壯志難酬,寫了一首詞,盡顯狂放,最後一句很「囂張」
    辛棄疾,字幼安,宋代著名文學家、詞人、政治家。他是難得的文武兼修的能人,文能提筆安天下,武能上陣斬敵寇,有「詞中之龍」的美譽。辛棄疾愛寫詞,在這方面很有才華,他早期的作品,多是在寫自己對匡扶宋室、收復中原的渴望。
  • 辛棄疾賦閒在家,對著青山發呆,寫了一首自戀的詞,可謂霸氣十足
    有才的人都會有點狂傲之氣,特別是年輕的時候,總覺得自己了不起,覺得自己天下第一,目空一切。古代的詩人們有這種狂傲之氣的也不少,他們有才華,自然也就傲氣十足了,狂傲的時間長了,就變成了自戀。不過英雄就是英雄,金子無論何時都會發光,即使賦閒在家辛棄疾說出話來,仍然語出驚人,寫起詞來,仍然光芒萬丈,他落職閒居信州鉛山時,就寫了這樣一首詞:賀新郎·甚矣吾衰矣邑中園亭,僕皆為賦此詞。一日,獨坐停雲,水聲山色,競來相娛。意溪山欲援例者,遂作數語,庶幾仿佛淵明思親友之意雲。甚矣吾衰矣。
  • 「詞中之龍」辛棄疾十首經典詞作,傳唱千年,你讀過哪一首?
    提到宋詞,提到詞人,有一個人的名字,可以說是如雷貫耳。他有著「詞中之龍」的稱號,他的一生創作六百多首詞作,他是豪放派詞人的代表,他與蘇軾合稱「蘇辛」,與李清照合稱「濟南二安」,他就是辛棄疾。辛棄疾的一生主張抗金,他也多次受到當權排擠和打壓,並且多次遭受貶謫,晚年的時候,他隱居在江西帶湖,隱居期間,他寫了很多詞作,他深知自己已經無法改變定局,猶如南柯一夢,這種感情多次流露在他的作品中。
  • 王國維說:辛棄疾的詞有性情有意境,讀了這首詞才知道果然如此!
    王國維在《人間詞話》中是這樣評價辛棄疾的:幼安之佳處,在有性情,有境界。可見,辛棄疾的詞作是很有自己特別風格的。辛棄疾擅長借景抒情、詠物言志,仕途的不順遂,讓辛棄疾只能在文學天地中自由抒發情緒。我們都知道辛棄疾很有能力,不論是軍事還是謀略,他都有自己的見解,可惜在當時主和派的排擠下,他無奈只能離開。在隱居江西帶湖期間,有很多經典詞作留下來。
  • 辛棄疾最有名的三首詩詞,見證「詞中之龍」的豪情與柔情
    他被稱為「詞中之龍」,他與蘇軾合稱「蘇辛」,和李清照並稱為「濟南二安」。他致力於收復故土,恢復山河,一生不休,他是辛棄疾。作為豪放派詞人的辛棄疾,他的作品豪放如驕龍,滿懷壯志,一心為國。豪放之外,亦能婉約,柔腸相思,不輸花間派。
  • 辛棄疾大氣磅礴的一首詞,信手拈來十分霸氣,讀了就知道有多牛
    辛棄疾大氣磅礴的一首詞,信手拈來十分霸氣,讀了就知道有多牛說到詩詞,那我們就不得不提唐詩宋詞,他們是唐朝的宋朝的的文化巔峰。在宋詞中,還出現了像蘇軾、辛棄疾這樣的代表人物。蘇軾和辛棄疾都是豪放派的詩人,但是由於生活時代的不同,他們的詞作還是有很大的不同的,今天我們就來看一下辛棄疾「最狂」的一首詞。
  • 辛棄疾寫下戒酒詞,不久反悔,又寫下一首破戒詞,拯救了千年笑點
    或許是因為發生了太多類似的事件,辛棄疾思來想去,便決定「戒酒」,這一次戒酒的決心特別大,他還特意寫詞立了flag,寫了一首「戒酒詞」——《沁園春·將止酒,戒酒杯使勿近》:杯汝來前!老子今朝,點檢形骸。甚長年抱渴,咽如焦釜;於今喜睡,氣似奔雷。汝說「劉伶,古今達者,醉後何妨死便埋」。渾如此,嘆汝於知己,真少恩哉!更憑歌舞為媒。算合作平居鴆毒猜。
  • 辛棄疾「最狂」的一首詞,信手拈來十分霸氣,讀了就知道有多牛
    在宋詞中,還出現了像蘇軾、辛棄疾這樣的代表人物。蘇軾和辛棄疾都是豪放派的詩人,但是由於生活時代的不同,他們的詞作還是有很大的不同的,今天我們就來看一下辛棄疾「最狂」的一首詞。古往今來,豪邁的詩句有不少:文天祥一句,"人生自古誰無死?
  • 辛棄疾這首詞,大有「不言言之」之妙:明月清風此夜,人世幾歡哀
    在《左傳》中曾經有這樣的記載:「齊盟於蔡丘,曰,凡我同盟之人,既盟之後,言歸於好。和人結盟是我們常見的,可偏偏有人別出心裁,非要不和人「結盟」,比如辛棄疾。辛棄疾作為抗金的主要吶喊人,一直不受重用,反而被彈劾閒居的日子更多。比如淳熙九年,辛棄疾被主和派再次彈劾,閒居帶湖之初,也寫了一首關於「結盟」的詞,但是不同的是,結盟的對象,並不是人,而是帶湖中的鷗鳥。
  • 辛棄疾一生最「絕」的一首詞:寫盡天下滄桑,王國維讚不絕口!
    「文能橫槊賦詩,武能上馬斬賊」的辛棄疾,一生寫過多少「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後名」豪邁詞篇,更是不乏「若教眼底無離恨,不信人間有白頭」的委婉。但我今天想寫的,是稼軒先生另外一首充滿悲壯雄心的佳作——《清平樂·獨宿博山王氏庵》。
  • 辛棄疾最狂的一首詞,全篇都是名句
    辛棄疾不僅是後人公認的大詞人,享有「人中之龍」的美譽,就在當時,他的詞作也廣受讚譽。有才華的人普遍自負,辛棄疾也不例外。每當辛棄疾組織朋友喝酒,就讓手下人將自己的新作品拿給朋友看,並且希望朋友能夠給些修改意見。
  • 在千古宋詞的巔峰之戰中,蘇軾辛棄疾和半夜難眠都寫著同一個詞
    此時蘇軾思鄉傷感,於是他寫了北宋的《西江月.世事一場夢》人生是一場夢,有多少新的清涼生活?晚上,走廊裡的風葉一直在響,望著眉毛和太陽穴。酒賤,客少,月圓雲滿月。中秋節誰一個人。如果一個人很小,浮生若夢,固守世俗,他就不會幸福,死在虛假的名利之下。最深的絕望是什麼?他是空曠的沙漠和漂泊,是荒誕和寂寞。從這首詩中,我們可以感受到蘇軾一個人當時的孤獨和冷淡的心情。
  • 辛棄疾可愛的一面,喝醉酒後,寫了一首「冷門」詞,風趣幽默
    除了李白,陶淵明也好飲酒,更是寫得了佳作《飲酒》豪放之感頓起。那豁達豪放,好結交朋友的蘇軾自不必多說,他的名篇中儘是些酒醉的詞句,「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夜飲東坡醒復醉」,這古代詩人的酒癮真是不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