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沙的縣域經濟為何能「獨步」中西部?

2020-12-24 長沙發布

12月16日,全國縣域經濟專業研究諮詢機構和社會智庫——中郡研究所完成並發布《第二十屆縣域經濟與縣域發展監測評價報告》,揭曉第二十屆縣域經濟與縣域綜合發展前100名縣市等監測評價結果,長沙3地進入20強,長沙縣、瀏陽市、寧鄉市分列第4第9第16位!

點擊放大

據了解,第二十屆全國縣域經濟與縣域綜合發展前100名的競強爭優條件包括強縣富民、綠色發展、可持續發展等,前十強依次是:[江蘇崑山市、江蘇江陰市(推動類)]、江蘇張家港市、福建晉江市、湖南長沙縣、浙江慈谿市、江蘇太倉市、江蘇宜興市、浙江餘姚市、湖南瀏陽市和浙江義烏市。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中郡研究所在2020縣域經濟與縣域發展監測評價中,首次評價出以湖南長沙縣、江蘇江陰市為代表的全國共37個縣域發展質量基本指數A+優等級縣市(簡稱縣域發展質量優等級縣市),為推動縣域高質量發展提供了標兵和參照範例。

當天,中郡研究所還發布了《第二十屆縣域經濟基本競爭力評價報告》。在這份「單科」榜單上,長沙縣、瀏陽市、寧鄉市分列第5位、第11位、第21位,均保持穩定或進位。

長沙縣

力量之都,大美星沙。

2019年,長沙縣位列全國縣域經濟基本競爭力百強第5位、縣域經濟與縣域綜合發展百強第4位,繼續領跑中西部。

2020年,長沙縣緊緊圍繞「強園富縣、優二興三、轉型升級、融合發展」的總體要求,面對疫情大考及經濟下行壓力,縣域經濟仍保持高質量發展。在全國縣域經濟與縣域綜合發展、縣域經濟基本競爭力百強縣排名中,分別位列第四、穩居前五。

瀏陽市

一河詩畫,滿城煙花。

瀏陽在去年成功挺進縣域綜合發展前十強後,今年高位再進位居第9位。同時,縣域經濟基本競爭力列第11位,兩項排名均比去年再升1位,「十三五」期間強勢上揚。

作為榜單前十強唯一「經濟增長率」評價為A+,且財政收入增長率、投資增長率均為最高級別評價的縣市,2019年,瀏陽主要經濟指標均穩步增長。今年,瀏陽更為擔當實施「三高四新」戰略縣域排頭兵而奮力拼搏,1—11月,新引進項目183個,計劃投資總額470.96億元。

寧鄉市

炭河裡青銅博物館。陳建平/攝

寧鄉縣域經濟與縣域綜合發展排第16位,比去年前進2位。

寧鄉是全國聞名的「魚米之鄉」、「生豬之鄉」、「茶葉之鄉」,近年來,圍繞「製造業立市」,以高質量發展為目標,打造了食品加工、儲能材料、智能家居及裝配式建築、先進裝備、新材料、孕嬰童及時尚鞋服等6個新興優勢產業鏈。

在中郡版百強縣前10名中,除了來自中部地區的長沙縣和瀏陽市,8個縣(市)均來自東部地區。長沙的縣域經濟為何能「獨步」中西部?

三一智能重卡。

工業是百強縣發展的強勁引擎。長沙以工程機械立身,是全球唯一擁有4家世界工程機械50強企業的城市,被譽為「世界工程機械之都」。

長沙正在向「智造之城」加速蛻變。長沙的智能製造裝備產業集群獲批國家首批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全市國家級智能製造試點企業和項目達27個,位列全國省會城市第一。

自2017年明確發展22條產業鏈以來,長沙建鏈、補鏈、強鏈、延鏈,推進產業鏈橫向成群、縱向成鏈。今年長沙以「三智一芯」產業為主攻方向,打好產業基礎高級化、產業鏈現代化攻堅戰,築牢了長沙工業高質量發展的根基。今年前10月,全市規模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4.5%,增速高於全國2.7個百分點,在全國省會城市排第8

長沙各縣域依託各自的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藉助園區平臺,主導產業逐步形成,越來越多的現代化產業集群向縣域聚集,成為縣域經濟發展的引擎。

智能裝備、智能汽車、智能終端和功率晶片企業齊聚星沙。

長沙縣歷經28年的發展,已形成工程機械、汽車及零部件、電子信息等「兩主一特」產業格局,其中工程機械、汽車及零部件產業成為兩大千億產業集群。2019年,長沙縣實現規模工業增加值601.8億元,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增加到237家,其中產值10億元以上企業增加到18家,產值100億元以上企業增加到5家,世界500強企業增加到34家。

豪恩聲學(聲學產品智能製造項目)

瀏陽2019年鋪排重點項目227個,總投資418.5億元;2020年鋪排重點項目251個,總投資389.3億元。如今,以藍思科技等為代表的顯示功能器件產業鏈,以宇環數控、豪恩聲學、華域視覺、啟泰傳感等為代表的智能裝備產業鏈,以博大科技、長沙波特尼等為代表的汽車及零配件產業鏈,以湘典、如意廚等為代表的綠色食品產業鏈等15個工業新興及優勢產業鏈齊頭並進,迸發出推動瀏陽高質量發展的強大推動力。

楚天科技智能製造車間零部件數銑柔性加工線上的機器人。

寧鄉經開區聚力打造智能終端、新材料和綠色食品為主導的新興優勢產業,在格力電器、楚天科技等知名企業帶動下,近30家配套企業先後匯集於此;寧鄉高新區作為裝備製造和先進儲能材料的產業主導園區,已經聚集了三一重起、邦普、杉杉等業界翹楚和龍頭……時至今日,寧鄉工業形成了以六大產業鏈為主導的優勢特色產業體系,聚集了600多家規模工業製造業企業。

隨著中國(湖南)自由貿易試驗區獲批,長沙的縣域經濟又迎來了發展騰飛的嶄新機遇。

當前,縣域經濟處於轉型跨越期,正由「速度版」向「質量版」發展方式轉變。長沙將牢記省會擔當,發揮長沙的創新策源、資源配置、交通樞紐和綜合服務等功能,全力提升省會城市的樞紐、集聚、輻射、引領、服務功能,為縣域經濟發展輸送更多活力。

來源丨長沙發布綜合中郡縣域經濟網、長沙道、星辰在線

編輯丨譚嘯宇 校對丨田星

審核丨杜進

相關焦點

  • 2020中國縣域經濟與縣域綜合發展百強榜單出爐 長沙縣位列第四
    星辰在線12月16日訊(星辰全媒體記者 柳佳路 通訊員 胡曉 )12月16日,中郡研究所·第二十屆全國縣域經濟基本競爭力、縣域經濟與縣域綜合發展前100名榜單發布,長沙縣縣域經濟與縣域綜合發展位列第四位、縣域經濟基本競爭力穩居前五位、首次獲評縣域發展質量優等級縣市。
  • 中西部18城房價過萬 中西部城市經濟排名如何?
    我國經濟進入到轉型升級新階段後,中心城市對經濟發展的作用日益凸顯。尤其是在中西部地區,中心增長極的作用更加突出。  記者統計整理了中西部前三季度GDP十強城市及2019年十強城市主要經濟指標後發現,2019年,中西部地區共有5個城市GDP超過萬億元大關,其中重慶、成都和武漢穩居中西部前三;此外,前10名中共有9個是省會,只有洛陽是普通地級市。  誰是中西部一哥?
  • 2020中國縣域經濟與縣域綜合發展百強榜單出爐
    就在今天《第二十屆縣域經濟與縣域發展監測評價報告》正式發布全國縣域經濟與縣域綜合發展和全國縣域經濟基本競爭力排名長沙縣穩居前五強並首次獲評縣域發展質量優等級縣市厲害了!長沙縣憑什麼能躋身前五強跟小編一起來看看~
  • 高位趕超跨越 躋身全國十強 中郡研究所發布《2019縣域經濟與縣域...
    張迪 攝  顏開雲 胡吉星  一年一度的全國縣域經濟與縣域發展監測評價報告,向來是觀察全國縣域經濟基本競爭力強弱與縣域發展質量優劣的重要窗口。  12月16日,全國縣域經濟專業研究機構、社會智庫中郡研究所發布了《2019縣域經濟與縣域發展監測評價報告》,這一堪稱「全科考試」的「百強縣」榜單新鮮出爐。
  • 2020中國縣域經濟百強榜出爐!湖南上榜的全國百強縣名單,長沙3席...
    12月16日,中郡研究所發布《第二十屆縣域經濟與縣域發展監測評價報告》,在全國縣域經濟與縣域綜合發展百強中,湖南有5個縣市上榜。 其中,長沙縣排名第4位,瀏陽市排名第9位,寧鄉市排名第16位,醴陵市排名第45位,湘潭縣排名第86位。 醴陵再次實現「雙進位」,分列縣域經濟與縣域綜合發展第45位、縣域經濟基本競爭力第64位,分別比上年提升1位和6位。
  • 縣域電影院 熱中冷思考 _中國經濟網——國家經濟門戶
    杜比全景聲影廳更是每個新開影院的「標配」,包括星軼在內的多家影院,都設有比較「潮」的D-BOX動感座椅,這種座椅能讓觀眾在觀看電影的過程中身臨其境,尤其是在汽車追逐、泛舟大海的場景中。  服務上,縣域影院也做得十分細緻。影城為觀眾提供皮筋、棉籤、溼巾、護手霜、毛毯等用品,還為兒童準備了座椅增高墊、專用3D眼鏡等。
  • 江蘇以38個鎮上榜居首,中西部僅兩鎮入圍
    粵蘇佔比近七成中西部為何少  從區域分布來看,2019中國百強鎮主要集中在我國東部地區。其中,江蘇38個、廣東31個、浙江13個、山東7個、福建5個、河北4個、河南1個、貴州1個。這裡面前兩大經濟大省江蘇和廣東加起來就達到了69個,接近7成。加上第四經濟大省浙江和和第三經濟大省山東,四個省份之和佔比接近9成,可見百強鎮的區域集中度相當之高。
  • 2019湖南縣域旅遊經濟增長質量報告發布
    紅網時刻1月6日訊(通訊員 蕭和寬)1月5日上午,第三屆湖南全域旅遊與縣域經濟發展研討會暨《2019湖南縣域旅遊經濟增長質量報告》發布會在洋沙湖國際旅遊度假區舉行。報告內容顯示,2019年湖南縣域旅遊經濟增長質量研究對象為湖南省105個縣(含縣級市、自治縣、區),從旅遊經濟增長效率、旅遊經濟社會貢獻、旅遊經濟資源環境3大維度22個指標構建評價體系,得分居前20位的即為2019年湖南縣域旅遊經濟增長質量20強。
  • 2020中國縣域經濟百強榜出爐,湖南5縣市上榜!
    湘伴導讀2020中國縣域經濟百強榜揭榜了!給百強榜打分的是全國縣域經濟專業研究諮詢機構和社會智庫——中郡研究所,其發布的《第二十屆縣域經濟與縣域發展監測評價報告》顯示,湖南5個縣市進入全國縣域經濟與縣域綜合發展前100名。
  • 安徽第一強縣,為何遲遲不「改區」,原因竟是這個
    近年來,安徽經濟取得長足發展,特別是2019年第四次經濟普查,GDP大漲7000億元,增量僅次於廣東省,居全國第二位,而且GDP總量達到3.7萬億元,特別是今年前三季度,經濟總量猶如一匹黑馬衝進了前十,令中西部省份刮目相看。
  • 中西部地區第一強縣:GDP已達到1709億元,而且就在湖南的長沙
    大家都知道,中西部地區的經濟,不如東部地區。因此很多經濟發達的省份,城市,縣城都集中在東部地區。就好比如我們昨天介紹的中國十強縣,其中有9個都在東部地區,而中西部地區只有一個縣上榜。那這樣一來,唯一上榜的這個縣,就是中西部地區的第一強縣了。
  • 中西部城市排名「曝光」,重慶在「第一梯隊」,它實力「太強」
    中西部城市排名「曝光」,重慶在「第一梯隊」,它實力「太強」!當前,中西部地區發展明顯進步,地區經濟結構逐步形成。根據國家最新城鎮化規劃,中西部地區有4個國家級城市群,分別是中原城市群、長江中遊城市群、成渝城市群和關中平原城市群。這四個國家級城市群分別是:鄭州市、西安市、武漢市、成都市、重慶市。
  • 2019年湖南縣域旅遊經濟增長質量20強發布 鳳凰縣、瀏陽市、永定區...
    隨後,湖南省人大農業與農村委員會主任委員劉宗林、湖南省文化和旅遊廳巡視員王超祥、湖南省文史館館長李文才、湖南省政協經濟科技委員會主任吳金明共同發布了《2019湖南縣域旅遊經濟增長質量報告》,該報告由湖南縣域旅遊經濟增長質量評價課題組研究編制,今年是該課題組第三次發布年度報告。
  • 中西部「最適合宜居」城市,長沙、重慶、成都和武漢,你更看好誰
    中西部「最適合宜居」城市,長沙、重慶、成都和武漢,你更看好誰,近年來,中西部地區發展十分突出,由於每個城市所處的地區不同,發展也有很大差距,其中有些城市很適合創業,有些城市很適合長期居住,甚至被稱為養老療養地,中西部最適宜居住的城市,長沙,重慶,成都和武漢,今天更喜歡誰?
  • 中國百強縣:山東入圍10席,浙江超江蘇,湖南長沙縣領跑中西部!
    就在今天,中國社科院財經研究院發布了《中國縣域經濟發展報告(2020)》。此外,課題組還公布了中國最新的百強縣榜單。有專家學者表示,縣域經濟是我國最為基礎的發展單位,唯有縣級單位高質量的發展,我國的社會經濟才會全面崛起。該榜單由社科院縣域經濟課題組主編,所以具有一定的權威公正性。
  • 黃山三區四縣,落選旅遊百強縣域經濟的旅遊發展迷局
    黃山,在中國和世界上名氣還是很響亮的,以獨特的自然和人文景觀,以及獨特的區域文化,獨步旅遊領域,但是在近期發布的縣域旅遊經濟百強裡,黃山所有縣域裡無一上榜,安徽唯一上榜的是和黃山一樣擁有名山九華山的池州市青陽縣,同屬徽文化的古徽州六縣的江西婺源進入了前五十名。
  • 夯縣域「基石」 穩經濟「底盤」——「十三五」的綿陽答卷·縣域經濟
    今年9月,四川縣域經濟發展「年度榜單」出爐,涪城區獲評2019年縣域經濟發展強縣(市、區),三臺縣獲評2019年縣域經濟發展先進縣(市、區)。五年來,綿陽深入落實縣域經濟發展「振興計劃」,實施「六大行動」推動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著力打造優勢互補、協同聯動、錯位發展、各具特色的區域經濟板塊,加速形成「一核引領、兩翼支撐、三區協同」發展格局,奮力譜寫縣域經濟發展新篇章!數據是力證。
  • 中部三個地級省會貢獻了10個全國百強縣,為何能遠超副省級城市?
    中國百強縣最新的2020年榜單發布,縣級單位是中國行政級別中的重要一級,僅高於鄉鎮,低於地級市,縣域經濟是中國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百強縣以佔全國不到2%的土地、7%的人口,創造了全國十分之一的GDP;以佔全部縣域不到3%的土地、11%的人口,創造了縣域約四分之一的GDP。
  • 中西部十強:成都武漢爭第二,長沙鄭州爭第四,西安合肥爭第六
    製圖:第一財經值得注意的是,在中西部十強城市中,有一個非常有意思的現象,那就是出現了多組GDP非常接近的「cp」城市。除了成都和武漢要長期競爭中西部第二城,長沙鄭州則要激烈角逐第四城,而第六城的爭奪,在合肥與西安之間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