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井陘這個古村落穿越百年夢回「呂家」

2020-12-24 瀟湘晨報

群山環繞、青瓦石牆,在一座古樸的院落內傳來嗩吶聲聲……近日,一部鄉村實景戲劇《夢回呂家》在井陘天路沿線的呂家村上演,吸引了不少遊客。井陘縣呂家村是首批中國傳統村落之一、河北歷史文化名村,這部戲劇的演出也開啟了呂家村文旅融合的創新之路。

呂家村位於晉冀交界處,從建村距今有600餘年歷史,這裡的古居居多,多以石為牆,依山而建,俗稱「靠山家」。整個村落建築以時代為序向四周擴展,形成遠近有名的石頭村落。近幾年,呂家村加大了對現存古建築群的保護,把古村落與民居文化、歷史古蹟文化緊密結合,不斷挖掘古村落文化價值和經濟價值的同時,通過種植連翹、紅葉等植物,共同推動本村旅遊開發事業的發展。

此次實景戲劇《夢回呂家》的上演是呂家村對鄉村文旅的又一探索。「久居城市裡的人渴望到鄉村尋找縈繞心頭的鄉音鄉景鄉情,感受那份原真與淳樸。」《夢回呂家》編劇、導演尹紫峰介紹,目前鄉村旅遊的發展比較同質化,為了突出呂家村的特色,使古村落文化與旅遊更好地結合,他們打造呂家劇境藝術村,推出了原創實景劇《夢回呂家》。

《夢回呂家》用獨特的實景村戲形式講述了呂氏家族悲歡離合的愛情故事與盪氣迴腸的英雄往事。民國年間,呂家村呂天順剛正不阿,自己做主娶妻,在婚禮上被土匪惡霸綁走,與土匪較量除暴安良險些送命,而後投身革命,最後獻出寶貴生命救下村裡百姓。講述了一段英雄無悔的人生傳奇。

「這是一部反映鄉村歷史文化變遷的情景劇,共有五幕,主要通過一對男女青年的愛情故事,展現了呂家村這個呂氏大家族在百年的變革歷史,以及他們勤勞、奮鬥、堅守以及對生活的熱愛。」尹紫峰說,目前已經排練了前三幕「門樓迎親」「大院往事」「英雄輓歌」,雖然還沒有正式上演,但預演時已經吸引了不少遊客。

與以往「大型實景劇」系列的實景演出不同,《夢回呂家》突破了原來利用山水實景的布景,將古村落景點老宅用故事串聯在一起,進行移步換景,讓觀眾有了很強的代入感。

尹紫峰坦言,這部劇的創作靈感來源於古村落的導遊講解,《夢回呂家》將以情景再現的形式,通過劇情將村子裡的故事講給大家,讓遊客代入其中,不僅是觀眾也是劇中人。劇中還有井陘晉劇團的演員參演,加入了非物質文化遺產晉劇的元素。另外,井陘婚俗也是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一部分,在劇中也有展現。目前,該劇還在進一步排練和打磨中,本周末將已經彩排的前三幕呈現給觀眾。

(燕都融媒體記者康瑞珍)

【來源:燕趙都市報】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

相關焦點

  • 河北井陘:古村落變身大戲臺,三千年文化長廊精品薈萃
    近日,一部鄉村實景劇《夢回呂家》在我縣南障城鎮呂家村上演。與以往「大型實景劇」系列的實景演出不同,《夢回呂家》突破了原來利用山水實景作背景,將古村落老街、老宅等景點用故事串聯在一起,移步換景,並融入國家級非遺井陘晉劇、井陘拉花等縣域文化「符號」,讓觀眾在切身體驗劇境的同時,感受「三千年文化長廊」的魅力。這部實景劇一經推出,立刻躥紅網絡,為這個村帶來超旺人氣,旅遊收入飆升。
  • 井陘古村落變身大戲臺,三千年文化長廊精品薈萃!
    近日,一部鄉村實景劇《夢回呂家》在我縣南障城鎮呂家村上演。與以往「大型實景劇」系列的實景演出不同,《夢回呂家》突破了原來利用山水實景作背景,將古村落老街、老宅等景點用故事串聯在一起,移步換景,並融入國家級非遺井陘晉劇、井陘拉花等縣域文化「符號」,讓觀眾在切身體驗劇境的同時,感受「三千年文化長廊」的魅力。
  • 河北的這個古村落,每天都有上千人來打卡,你去過嗎?
    昨天我們帶您走進了的太行明清古建築村落——大梁江村,那裡的石牆石屋給人以厚重的歷史沉澱感。在離大梁江幾公裡外的「太行天路」沿線,還有一個石頭古民居村——呂家村。除了明清古建築、紅色革命遺址,這裡還有特色咖啡館、現代民宿、實景情景劇……沿著「太行天路」,記者驅車來到位於井陘縣城西南35公裡的呂家村。
  • 假期周邊遊之井陘:在天路趕山貨大集 在古村落賞民俗社火
    1、井陘天路山貨大集活動。井陘天路山貨大集地點位于于家鄉高家坡村天路沿線,這裡有山裡紅、老北瓜、連翹、花椒、蘋果、秋桃、向日葵、小米、梨、玉米面、山藥面、大棗、酸棗、紅薯等井陘特色有機農副產品,有燒餅、蕎麥麵餄餎、大鍋菜等井陘特色美食。2、「一眼千年 陶你喜歡」陶瓷文化、「好事成雙」節慶文藝演出等系列活動。地點:井陘縣秀林鎮南橫口村。
  • 一場穿越劇,帶火了井陘呂家村
    一場是黑白圖片與彩色現實的對比,另一場是跟隨實景劇《夢回呂家》的實地轉場,回憶曾經發生在這裡的抗爭與愛情。呂家村,位於石家莊井陘,經過這麼多年的努力,早已今非昔比,已然成為石家莊的旅遊熱點,網紅打卡之地。
  • 太行遺珠,五彩呂家,二探太行古村落
    再次踏上前往井陘古村落呂家村的旅途是源於對古民居的喜愛。去年初秋,第一次去呂家村恰遇劇組拍戲,許多景點進不去,最後只得敗興而歸。本周六,我和先生一拍即合,決定再訪呂家村以補去年之憾。先生極其喜歡歷史文化,受其薰陶,女兒亦然。
  • 井陘大王幫 千年古柏隱匿在大山深處的古村落
    井陘:太行第一古柏,隱匿在大山深處的2000年的古村落 大王幫村位於井陘縣南部山區25公裡,有通往南障城鎮鄉級公路一條,交通便捷。全村在冊人口623人,225戶,實際在村居住人口385人,136戶。村域面積50萬平方米,有王、呂、杜、仇四大姓氏。
  • 實景劇,給井陘晉劇的非遺傳承人才提供了「新舞臺」
    晉劇團聯袂出品的古村落實景劇《夢回呂家》驚豔了文旅行業。首次公演,吸引了省內外三十多家媒體和近千名遊客的追捧和關注,現場反響熱烈,好評如潮。這部劇以呂家古村落的景點為流動舞臺,隨著劇情的遞進,在戲劇衝擊和視聽藝術中,帶領觀眾實現「移步換景」,並且通過多種互動使觀眾參與和沉浸在演出中,從而有了演員和觀眾的雙重身份體驗。
  •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河北省井陘探索縣域綠色發展的「井陘...
    近年來,井陘摒棄傳統粗放發展模式,從「開山放炮、靠山吃山」到端起生態碗、吃上旅遊飯,走出一條綠色發展的好路子。2020-12-3 新聞和報紙摘要全文>>>  冬日太行深山,寒意逼人,井陘縣呂家村村民正排練鄉村實景劇《夢回呂家》。村民李貴榮說,雖然村子是中國傳統古村落、中國歷史文化名村,但以前交通閉塞,荒山禿嶺,村民只得外出打工。
  • 對不起,國慶8天假期我留在井陘了!因為...
    圖為《夢回呂家》實景演出「天路」沿線的其他各個古村落裡同樣熱鬧非凡。呂家村古村落實景劇《夢回呂家》精彩上演,實景劇演繹了民國年間呂氏家族悲歡離合和一段英雄無悔的傳奇愛情故事,開啟了「人在畫中走、又在戲中遊」的古村落旅遊新模式。
  • 徒步井陘古村落,小龍窩,龍窩石窟,核桃園,山西娘子關【圖集】
    18號周六,帶隊井陘古村落徒步,井陘縣城下火車,然後坐村村通到達小龍窩,遊覽以後,徒步核桃園,徒步翻山到達地都村,山西娘子關老村遊覽,百年大鐵橋,品嘗了平遙罐罐面井陘古村落小龍窩
  • 校儀帶你旅遊井陘古村落
    2020年是不一樣的一年,不平凡的一年,今年我有幸認識一位朋友,叫阿偉,井陘小梁江人,他也愛好拍攝古村落,今年6月我們認識,然後7月份去啦梁家古村落,地都古村落,南橫口古村落,非常不錯,井陘古村落44個,特別多,今年9月份我去啦涼溝橋旅遊拍攝洪河槽紀念館抗日戰爭遺址群拍攝,曹泉抗日戰爭遺址群拍攝
  • 井陘2新景區國慶開園!還有好多你不知道的事!
    各景區除了保留原有的經典項目之外,還推出諸如陶瓷水鎮《甘陶河畔》大型水上非遺演出,蒼巖山放河燈祈福、《夢回呂家》實景演出,竇王嶺小丑節、於家石頭村探秘古村演出以水上舞臺形式,以陶瓷水鎮建築群以及遠處群山為背景,營造出穿越千年,貫穿古今的意境,免費讓觀眾真切感受千年瓷鄉的文化氣息。
  • 井陘太行山裡石頭建成的古村落
    秦皇古驛道入口的白皮關就這樣人們以當時的文字記錄下這八條通道,並以出口作為它們的名字,「井陘」就是第五條通道,也是發生過故事最多的一條通道。保存完好的車同軌實證的古驛道近年來,井陘縣為實現脫貧,修築了全長60公裡的「井陘太行天路」,太行天路將4個鄉鎮27個中國傳統村落連接起來,比較有特色的有呂家劇鏡藝術村、古村落大梁江
  • 文旅融合提檔升級 特色活動扎堆上演 井陘開啟全域旅遊黃金打卡季
    陶瓷水鎮南橫口,絢麗的打鐵花在夜空中盡情綻放,將水鎮夜景裝扮的無比璀璨;劇境小鎮呂家村,實景劇《夢回呂家》輪番上演讓古色古香的石頭村落裡熱鬧非凡;北國水鄉河西村,碧水花海藝術節吸引成群結隊的自駕遊客蜂擁而至……
  • 二百裡山水井陘 三千年文化長廊
    各景區除了保留原有的經典項目之外,還推出諸如陶瓷水鎮《甘陶河畔》大型水上非遺演出,蒼巖山放河燈祈福、《夢回呂家》實景演出,竇王嶺小丑節、於家石頭村探秘古村闖關打卡等創新性的玩樂、體驗項目。演出以水上舞臺形式,以陶瓷水鎮建築群以及遠處群山為背景,營造出穿越千年,貫穿古今的意境,免費讓觀眾真切感受千年瓷鄉的文化氣息。
  • 「呂家·古邨墨語」井陘書畫院書法作品展舉行
    (賈彥鵬)千年古縣,翰墨呂家。10月1日,「『呂家·古邨墨語』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七十周年井陘書畫院書法作品展」在井陘「劇境小鎮」呂家村如期舉行。據介紹,在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七十周年,這個舉國歡騰、吉祥喜慶的日子裡,為豐富和活躍國慶期間人民群眾的文化生活,讓傳統書法藝術進一步融入人們的日常生活,使鄉村百姓與各地遊人能夠更近距離地接觸和欣賞書法藝術之美,井陘書畫院為踐行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文藝工作的一系列重要思想和指示,以傳統書法藝術的表現形式致敬偉大祖國
  • 山貨大集、實景演出、特色美食……國慶來井陘感受二百裡山水、三千年文化長廊
    古村落面山臨水,明清古建築群保存完好,古街古建就地取材用制陶必備的匣缽、籠盔鑲嵌修築,是不可複製的獨特風景。在這裡遊客既能親歷傳統陶瓷的製作過程,又能泛舟甘陶河上,感受北方江南的別樣風韻。、中國傳統村落、全國鄉村旅遊重點村。
  • 以大梁江為例:探討井陘古村落旅遊規劃設計
    因此,在鄉村旅遊快速發展的今天,做好古村落的鄉村旅遊規劃是保護民族文化遺產,建設美麗鄉村,帶領農民脫貧致富的重要條件,本文以河北井陘千年古村落大梁江村為例,探討古村落旅遊規劃的規律。一、古村落發展旅遊的優勢和劣勢古村落文化屬於不可再生的文化資源,是古村落旅遊規劃建設的基礎和靈魂。大梁江古村落旅遊規劃和開發著眼於古村落文化,融古村落文化於美麗鄉村建設中,合乎文化發展規律。
  • 井陘呂家村:「泥腿子」的文化旅遊脫貧夢
    在清新秀美的古村落裡,遊客和演員正在共同上演著一部情景劇《夢回呂家》。遊客在劇中,風景在戲中,遊客隨著劇情賞景,心情伴著劇景而躁動。一時高興,一時憤怒,一時高呼,一時沉痛,最後伴著快樂愉悅的心情將該村的美景帶出大山,飛出井陘,飛向全國、全世界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