萊陽市行政審批服務局以擔當促審批 打造便民服務新高地
2020-12-21 12:46:42
來源:水母網
水母網12月21日訊(通訊員 曲婷)市行政審批服務局秉持黨建引領、融合發展的工作思路,堅持以「簡審批、優服務、助投資、利興業」為主線,持續優化「保姆式代辦」「預約服務」「即時應需」「容缺受理」等多種服務模式,加快推進政務服務「一網通辦」和企業群眾辦事「只進一扇門」、「最多跑一次」,切實構建便民利企、導向清晰、優質高效的政務服務環境。
一、圍繞流程再造一條主線,構建極簡審批環境。以審批制度創新為牽引,在堅持法治思維的前提下,深入推進減環節、減材料、減跑動,最大限度地縮短時限,降低成本,實現審批極簡、服務極優、提速增效的目標,提升企業群眾的改革獲得感和滿意度。一是打造標準樣板流程。研究制定減證便民、涉企審批、項目落地等7個流程再造意見,在原有14個部門105項「容缺受理」事項基礎上擴展至21個部門241項事項,實現「減證便民」「群眾減負」;持續開展流程壓縮,精簡各類審批材料56份,減少辦理環節43個,92個事項實現即時辦理,窗口平均審批辦理時限壓縮60%以上,即辦件比率達95%以上,85%的審批事項承諾辦理時間壓縮在3個工作日以內,按時辦結率100%。二是深化集成式流程再造。推行「一業一證」改革,發放首張行業綜合許可證,將一個行業經營涉及的多張許可證整合為一張行業綜合許可證,加載集成有效許可信息的二維碼,實現許可信息一碼覆蓋。
企業只需填報一張表、提交一套材料、申領一張許可證,即可實現「拿證即經營」。推進「一窗受理」改革,梳理確定211項進駐大廳「一窗受理」事項,設置市場服務、建設城管、民生保障、社會事務等「一窗受理」綜合窗口,實現一個窗口辦理領域內所有事項。實行「容缺受理」,在主要申請材料齊全且符合法定形式,個別申請材料暫時缺失情況下,先行受理,先行辦理,目前共辦理「容缺受理」業務811件。三是推行智慧審批新模式。加快推進「一網通辦」應用,依託山東省一體化在線平臺,推出「不見面開標」,完成50個電子化招投標項目,電子標佔比100%,政府採購10月24日進場,現已完成4個全程電子化政府採購項目;CA證書實現「全省通」,解決了數字證書及電子籤章不能兼容互認問題,為企業招投標提供了便利;初步建成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框架和信息數據平臺,建設工程事項清單中的45個相關事項實現一網通辦,實現工程建設項目審批管理系統與相關系統平臺互聯互通;通過投資項目在線審批平臺辦理審批各類建設項目161個,完成25個「不見面開標」建設工程項目。
二、聚焦企業開辦和工程項目審批兩大領域,激發市場主體活力。一是企業開辦加速邁入「1天時代」。推進企業開辦全鏈條進駐政務服務大廳,實現一鏈辦理,企業註冊減少辦理環節4個,精簡申請材料9份,企業(公司)設立登記實現1個工作日辦結;公司(企業)設立登記取消名稱登記預先核准,實行線上全程自主申報、線上審批和免費郵寄,基本實現電子化「不見面」審批,企業全流程電子化登記1413戶,佔新開辦企業登記的70.73%;開展「一窗受理」「一專多能」,推出商事登記窗口業務「無差別受理」模式,企業開辦最快2小時內辦結;為新開辦企業免費刻制包括企業公章、財務專用章、發票專用章等5枚印章,年均為企業和群眾節省成本150餘萬元;推進膠東經濟圈一體化發展,探索建立「異地受理、屬地審批」的服務模式,目前已與萊西、即墨交叉學習作業系統,並現場模擬成功,基本實現企業開辦異地辦理。二是項目審批加速突破「一鏈辦理」。聚焦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四個主要階段,重點疏通兩大堵點,持續優化「拿地即開工」模式,精簡合併審批、審查環節,實施「容缺圖紙審查辦理施工許可」機制,容缺受理了恆大世紀文化城、盛隆市場發展公司辦公樓分揀車間等項目的施工許可申請,審批時限縮短約10個工作日;對重點企業推行「綠色通道」服務,由「項目跑」變「部門忙」, 改「報裝審批」為「主動服務」,主動協助山東汽車製造項目辦理前期施工手續,積極對接華源萊動內燃機項目,協調發改、土地等部門加快審批流程,做到「一家牽頭、並聯審批、限時辦結」,有效減少「多頭跑」「上下跑」。
三、緊盯政務服務「三個融入」,引領便民利企風向標。強化「店小二」服務意識,以「三個要做到」「四個只有」「五個不允許」為政務服務工作總要求,全面落實管理標準、服務優質、辦理高效的政務服務理念,為企業和群眾帶來更多的「獲得感」。一是融入為民理念,打造貼心政務環境。積極構建「萊陽市行政審批服務局」微信公眾號、服務臺和政務服務網「三位一體」審批諮詢服務體系,暢通跑前諮詢渠道,讓群眾、企業辦事跑得「明白又輕鬆」,編制「智慧黨建」「辦事服務」「政民互動」三個子欄目,梳理匯總152項辦事指南,群眾只需「關鍵詞」搜索即可「一查便知」;以重點項目跟蹤辦、大廳分區導引辦、關聯事項一窗辦為工作重心,在不動產登記區、涉企諮詢服務區設置「一口清」服務站點,為群眾提供業務指導、材料預審、諮詢解答、代辦服務、證照郵寄等服務,打造「1+1+1」的幫代辦亮點工作,目前代辦幫辦業務量達1328件,寄遞證照258件;設置24小時自助服務區,設立「政務服務自助區」和不動產自助查詢機,集合了證件掃描、人臉識別、免費列印、複印等多項功能,實現自助辦證方便快捷。二是融入黨建引領,打造暖心政務環境。按照「一支部一品牌」的建設要求,以黨的政治建設為統領,堅持圍繞中心、建設隊伍、服務群眾的職責定位,打造「新政務心服務」黨建品牌;強化黨員學習教育,嚴格落實「三會一課」等常規動作,依託「雙報到雙服務」、「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創新「自選動作」,組織開展了「紅色圖書薦讀」「敬老院志願服務活動」「黨建書屋」「主題宣傳」等活動,讓黨員幹部沉到基層,接待群眾「面對面」,服務群眾「零距離」,使政務服務「有溫度」,先後組織各類學習研討12次,志願服務11次。三是融入人文關懷,打造舒心政務環境。推行站立服務、微笑服務、延時服務、等,針對老弱病殘孕等特殊群體推出貼心服務,開啟綠色服務通道,全面提升窗口服務大局、服務發展、服務企業、服務群眾的效率和水平;創新實施「網際網路+遠程視頻勘驗」新模式,針對實際審批中生鮮乳運輸車輛普遍存在的市區限行、早出晚歸工作性質等不方便現場勘驗因素,在申請人遞交申請材料齊全的前提下,試行微信視頻遠程勘驗;推進「管家式」服務方式,通過「電話+現場」指導的方式超前主動介入輔導企業、商戶做好許可事項辦理準備,「一次性告知」申請材料,真正實現了「網上數據多跑路,辦事群眾少跑腿」。
版權聲明 新聞爆料熱線:0535-6631311
相關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