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西寧打造「兩園」綠色新地標 讓綠色環繞幸福西寧

2020-12-24 央廣網

  央廣網西寧5月16日消息(記者張雷 通訊員嚴爾偉 楊婧 李灝)青海省西寧市以「建設新時代幸福西寧」為總目標,把建設西寧園博園、西堡生態森林公園作為展示生態文明建設成果的標誌性工程來抓,加速推進造林綠化、景觀林營造以及水利灌溉、園區道路等配套設施建設,有效提升區域生態環境質量,構建市民綠色生態福利空間。

  西寧園博園經過3年多時間的建設,依地勢而形成的不同林木區域排兵布陣一般分布在園區的不同方位,通海閣、河湟民居等景觀,沉沙池表流溼地、滾水壩等功能項目以及園區道路等配套工程正有序推進,現場呈現出一派繁忙的施工景象。

  在綠化現場,務工人員分布在不同的區域開展整地、運肥、栽植、澆水等工作。西寧園博園建設項目綠化負責人楊廣榮介紹:「到目前所有的骨架樹種全部已經是種植完畢,每天的用工人數達到450左右,主要工作就是地被、草花這一類種植。」

  西寧園博園綠化參與者王順廷是大才鄉大才村的村民,他說以前這裡未開發時有好幾個村莊,現在政府在這裡建設園博園,看著園區內一點點的建設,一點點的發展,感覺所有的付出都很值得:「現在園博園初具規模了,開園以後我要帶著家裡的大人小孩,來這裡觀光遊覽,享受美好生活。」

  和王順廷一樣,參加西寧園博園綠化建設的務工人員都有著一樣的心情,大家說來到這裡不只是為了掙錢,也是想通過自己的辛勤工作和努力為西寧的綠色發展出一份力。看著園博園一天天發生變化,大家感到非常高興。

  西寧園博園綠化參與者崔世偉說:「這麼大的項目裡我們能參與進來,我也非常地榮幸,現在我們大家努力著搞綠化工作,建成後轉一轉,山清水秀的好。」

  2017年西寧園博園建設一經開啟,就受到了全市人民的關注。儘管園博園還在建設當中,但許多市民已迫不及待的來到現場一睹芳容,期待能早日建成開放。

  西寧市民張海龍對記者說:「前幾年從這過的時候,這邊都是荒草灘、大坑,亂七八糟的。現在大變樣了,道路、橋梁等修的差不多了,空氣也好,比以前好多了。」

  西寧市民靳曉晴說:「之前通過媒體了解到西寧正在建園博園,我們平常也會駕車帶著父母過來看一看建設進程,希望園博園能夠儘早地開園,讓我們大家在周末的時候能夠有更多的領略自然風光的好去處。」

  園博園建成後,西寧將形成以城市綠芯森林公園為一芯,西寧主城區、多巴城市副中心為「雙城」的「一芯雙城」生態山水城市格局,聯通多巴新城、甘河片區、南川片區、中心城區、北川片區、西川片區,形成環城發展軸,完善西寧市「雙十字」的城市空間結構和水綠系統空間布局。

  今年6月底,園博園將先期完成133.3公頃用地範圍內的全部工程建設,於7月1日向公眾免費開放遊覽。明年7月1日,將全面完成園博園項目範圍內場館、展園、磚廠改造、橋梁工程、園路鋪裝工程、水系工程、基礎設施、配套及服務設施11類工程建設。

  西寧園博園和西堡生態森林公園建設管理委員會副主任肖海東介紹:「我們的水系總共是2個沉砂池,14萬多平米,還有表流溼地7萬多平米的防滲,基本上全部做完,估計在這個月底能夠全部進行蓄水,另外目前在一期裡面涉及的丁香園已經全部完工,正在進行養護工作,還有一個月季園也進入攻堅階段,計劃在6月15號以前完成全部栽植任務,這樣現在就是正在搶抓工期,力爭在7月1號以前向廣大市民對2000畝的綠地建成開放。」

  和正在建設中的西寧園博園遙相呼應的是地跨城西、城中和湟中三個行政區域的西堡生態森林公園,這是西寧市全力打造的西北地區最大的城市山地森林公園,項目區主要開展以生態景觀林、生態經濟林為主的生態修復與建設,以城市山體公園景區、火燒溝景區等5大景區建設為支撐發展的生態旅遊業、生態農牧業,以及配套建設的園路交通、給排水、灌溉等工程,構建形成「一芯雙城、環狀組團發展」的生態山水城市格局。

  漫步在西堡生態森林公園火燒溝生態修復綜合治理片區,滿眼望去,綠色的植被、盛開的花樹已是接連成片,呈現出一幅茂盛林區、浪漫花海的美麗畫卷。

  火燒溝生態修復綜合治理項目綠化參與者葉倉春說:「對我們這些園林工人來說,雖然風吹日曬,工作很艱苦、很辛苦,但看到綠蔭不斷的覆蓋火燒溝,感到由衷的開心,再苦再累也就值了。」

  火燒溝生態修復綜合治理項目綠化參與者拉毛卓瑪說:「從開工到現在這裡可以說是發生了很大的變化,看著一塊塊空地在我們打造下變成景觀,我感到特別地自豪,也很有幹勁。」

  當人們看到眼前這片綠意盎然的溝壑,很難想像多年前這裡曾是一片「垃圾溝」。經過近4年的修復工程,這裡已栽植各類苗木1.47萬株,生態修復讓一個具有活力與特色的城市郊野生態文化休閒片區展現出了新的容顏。

  火燒溝生態修復綜合治理項目三標段工作人員邵明澤說:「火燒溝生態修復建成後,對改善這裡的生態環境,提升整個城市的品位,以及環境質量的提高等方面都將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

  據了解,從2016年以來,西堡生態森林公園已完成10.1萬畝造林綠化、170公裡簡易道路以及西乾渠、解放渠等水系連通(一期)主體等。2019年6月已建成開放的西寧熊貓館也是西堡生態森林公園的旅遊基礎設施項目之一,主題突出、特色鮮明、文化濃厚、內涵豐富的西寧熊貓館一經開放便成了西寧的城市新名片和青藏高原熱門打卡地。它將和未來高質量塑造的水灘花海、碧山公園等景區,共同構成西堡生態森林公園的整體功能和景觀,為廣大市民和遊客提供更高質量的綠色生態旅遊體驗。

相關焦點

  • 青海:涵養綠色生態 建設幸福西寧
    走進西寧市城市展廳,沙盤上濃縮的西寧市發展規劃中,最顯眼的是大片的綠色,「一芯、兩屏、三廊道」城市新型生態格局立體直觀。  西寧市委綠色發展委員會副主任張延虎介紹,「一芯、兩屏、三廊道」就是把整個市區原有的32.6萬畝土地拿出來作為城市的綠芯,就像一個人的肺一樣。
  • 西寧多巴湖啥樣子?比人民公園人工湖還大,周圍將崛起西寧新地標
    東有溼地景觀寧湖北有6大主題湖泊為主的北川河溼地公園不久的將來在西寧城區以西的多巴新城片區一個以環湖綠色空間走廊為主的多巴湖生態片區即將呈現這裡,串聯北側湟水河景觀帶與南側園博園生態區的多巴湖濱水區域,不但是市區又一處生態綠色開敞空間
  • 青海西寧建「花園城市」讓百姓享「綠色福祉」
    央廣網西寧12月18日消息(記者張雷 通訊員蘇娟 嚴爾偉)「高原綠」「西寧藍」「河湖清」,這是青海西寧亮出的幸福底色。記者從西寧市林業林草局了解到,今年西寧市再增園林綠地面積1.1萬多畝,建成開放3個公園遊園,全面完成10處街頭綠地、12條道路綠化、11個庭院景觀提升改造和73處城市節點景觀營造,市民的綠色福祉再次提升。為使城市公園布局更具均衡性,西寧市林草系統進一步挖掘城區可發展綠色空間。
  • 「健康西寧 綠色同行」 2020年西寧地區第八屆徒步節活動 明日開啟!!
    「健康西寧 綠色同行」2020年西寧地區第八屆徒步節活動由西寧市人民政府主辦,西寧市體育局、西寧市林業和草原局承辦,城東區人民政府、西寧市北山林場、青海鼎健體育產業有限公司協辦,活動將於2020年9月26日(星期六)上午9:00時在北山美麗園舉行。
  • 在西寧遇見幸福 西寧親子生活節啟動
    12月12日下午,由西寧市文化旅遊廣電局、城西區人民政府主辦,西寧文化旅遊發展投資有限公司承辦的西寧親子生活節在青海大劇院啟動。    此次西寧親子生活節在幸福西寧的背景下,以「在西寧,遇見幸福」為主題,將西寧市優質文化、旅遊、體育、教育等親子互動資源融為一體,讓家長和孩子們通過參加各類活動觸摸西寧溫度,感知生活在西寧的幸福。
  • 西寧:把綠色發展作為成長坐標
    理念:在綠色發展中深入人心「我們準備用8年時間建設一個巨大的城市『生態綠芯』,這就是總面積32.6萬畝的西寧西堡生態森林公園項目。」西寧市市長張曉容說,這個項目直接體現了「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理念在西寧的深入人心。
  • 《綠色西寧》第二十一集:西寧人的入冬儀式,從一鍋手抓羊肉開始
    《綠色西寧》第二十一集:西寧人的入冬儀式,從一鍋手抓羊肉開始 2020-01-03 11:3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來自綠色交通的西寧幸福感
    青海新聞網·大美青海客戶端訊西寧市被評為「2020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後,這份幸福和喜悅在每一位市民心中持續升溫,歷數這幾年身邊的幸福事兒,西寧人感觸最深的就是腳下的路……門源路大修整治、五四橋拓寬改造項目全面建成通車;海湖新區新建的5條地下通道全部投入使用;最美景觀路時代大道建成通車,打通了南川片區交通大動脈;湟水路高架橋
  • 綠色交通 讓西寧發展血脈暢通
    青海新聞網訊 近年來,西寧交通領域喜事不斷:5分鐘!為此,西寧市委市政府召開專題會議,安排部署、統籌推進,研究制定了「路網建設」、「公交都市」、「靜態交通」、「智能交通」、「綠道網絡」、「文明交通」六個專項,通過開展六個專項建設,力爭利用3年時間,以「暢達、綠色、和諧」為方向,建成「結構合理、能力充分、銜接順暢」的城市交通體系,全面提升城市交通承載力。
  • 從108米青海之眼看幸福西寧
    青海新聞網·青海新聞客戶端訊 今天,朋友圈被西寧海洋世界(科普館)、石榴籽園霸屏了!坐在108米的青海之眼摩天輪上,我看到了幸福西寧的樣子。」8月18日,西寧新華聯國際旅遊城童夢樂園正式開園,吸引了大批市民前去遊玩。
  • ...西寧河湟文化旅遊藝術節 · 第三屆青海地方特色小吃展暨西寧...
    重啟自由自在,享受幸福西寧! 華燈初上,清風送爽,嘉賓雲集,美食薈萃! 7月17日晚,海湖新區唐道637和北城七區廣場熱鬧非凡,以 「品味河湟文化·暢遊幸福西寧」為主題的西寧河湟文化旅遊藝術節第三屆青海地方特色小吃展暨西寧美食節 盛大開幕!
  • 【西寧河湟文化旅遊藝術節】青海地方特色小吃展暨西寧美食節成為...
    為深入落實黨中央國務院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的決策部署,拓展文旅消費新領域,激發文旅消費新動能,西寧市以河湟文化為重心,以青海特色美食為載體,自今年7月,舉辦為期3個月的第三屆青海地方特色小吃展暨西寧美食節,為市民遊客打造了一場舌尖上的夏日狂歡盛會,讓群眾盡享文化大餐,切實增強了全市乃至全省各族群眾的獲得感和幸福感。
  • 國慶長假:幸福西寧吸引八方來客
    本報訊(記者 王紫)國慶長假期間,幸福西寧以其獨特的秋日風景、民俗風情、色香味俱全的特色美食,吸引了八方來客。來自西安、蘭州、成都等地的遊客,在盡情遊覽中對美麗的綠色西寧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西寧北山美麗園,層次豐富的綠色樹木、迎風搖曳的花朵、造型別致的園區等,給外地遊客留下了心曠神怡的舒適感。
  • 西寧城西建成16個「綠色生活·幸福驛站」
    近日,西寧市城西區市民服務中心內的「綠色生活·幸福驛站」建成開放。電視、休閒座椅、老花鏡、手電筒、雨傘、環保購物袋、抽紙、嬰兒臺、尿不溼等日常生活用具和便民用品一應俱全,而這些都是免費提供給前來辦事的群眾使用的,這是12月14日《西海都市報》記者在「綠色生活·幸福驛站」內看到的。
  • 西寧園博園一期建設完成 正式開園
    青海新聞網大美青海客戶端訊 (記者 朵海平報導) 7月18日,西寧園博園一期開園活動舉行,意味著期待已久的園博園正式對公眾免費開放。2015年8月,西寧市委市政府決定將6540畝工業用地用於建設西寧園博園,以此作為踐行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平臺載體,著力探索將綠水青山轉化為金山銀山的實踐模式,助推綠色發展樣板城市、新時代幸福西寧建設,努力在生態脆弱、欠發達地區走出一條整體實現綠色發展新路,打造具有公園城市形態、美麗城市風範、幸福城市品質的現代高原美麗幸福「大西寧」,沿著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引的方向奮勇前進
  • 突兀虎臺下的幸福西寧
    公元397年,河西鮮卑貴族禿髮烏孤稱西平王,都西平(今青海西寧)後遷樂都(分屬青海),史稱南涼,領有今日甘肅西部和青海一部分。其弟禿髮利鹿孤登基後,國力強盛,一度雄據西陲,虎臺就是那時所築。就是這麼一塊頗顯荒蕪、急需保護的歷史古地在期待著重塑形象之時,西寧市將其打造為南涼虎臺遺址公園。這是一座仿漢代門樓建築的院子。兩座門樓顯得威武雄壯。門外看,院內有一座小的土山,並有幾尊雕像和幾處建築。門口上有一牌匾,上寫「西寧南涼虎臺遺址公園。」公園是由轅門、閱兵場、玉璽和銅鼎、三王雕塑、修復的土臺、篝火臺、將軍亭、文物展廳等組成。
  • 我來說說:新變化 新感受 | 「高原綠、西寧藍、河湖清」帶來的綠色...
    打造綠色發展樣板城市,是西寧市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視察青海重要講話精神的實踐載體,是全面落實「四個扎紮實實」重大要求的現實路徑
  • 西寧將逐步邁進一線城市行列!2021年有大變化
    西寧城市新地標—多巴湖生態片區在西寧城區以西的多巴新城片區,一個以環湖綠色空間走廊為主的多巴湖生態片區即將呈現。這裡,串聯北側湟水河景觀帶與南側園博園生態區的多巴湖濱水區域,不但是市區又一處生態綠色開敞空間,環繞多巴湖而建的現代服務業聚集區
  • 來自開窗見綠的西寧幸福感 - 西寧晚報·數字報刊
    拿出32.6萬畝土地(約有540個人民公園那麼大)用於建設城市綠芯西堡生態森林公園;用6540畝工業用地建設園博園,2020年7月西寧園博園一期正式開園;大力推進「幸福西寧·花園城市」建設,著力打造四季常綠、花香滿城的花園城市…… 西寧,實現從缺林少綠到滿城鋪綠的巨大轉變! 綠色已經成為幸福西寧的發展底色!
  • 來西寧,逛三園!什麼園?園博園!
    > 迎風招展的月季花海 布局巧妙的園林造型 青山與綠水相互應和 這是一幅格調清新的山水畫 也是西寧市打造綠色發展樣板城市、 建設幸福西寧的標誌性工程; 更是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