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斯教堂坐落在風景秀美的阿爾卑斯山谷中,保存十分完好,是建築師多米尼克斯齊默爾曼(Dominikus Zimmermann)的作品,是巴伐利亞的洛可可風格的優秀代表作,也是巴伐利亞最著名的巴洛克式教堂之一,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遺產。整個作品充滿了活力,歡快而且色彩豐富。
這座教堂之所以格外著名,因為這裡陳列著一尊聖物:「受鞭打的救世主」。相傳,「受鞭打的救世主」雕像是1730年專為朝聖而製作的,但之後不久就被束之高閣。1738年,當地一名叫做瑪麗亞洛呂(Maria Lory)的農婦在將雕像從閣樓中取出時,發現雕像的眼睛裡有淚珠和血滴。這個消息很快擴散開來,越來越多的信徒蜂擁而至。
1740年修建的木結構田間小禮拜堂很快就無法滿足朝聖者們的需求。如今這座教堂於 1746 年奠基。來自於附近城鎮韋索布倫(Wessobrunn)的兄弟倆為它設計出這種均衡的洛可可樣式,將其打造成一件整體藝術品。
到維斯旅遊觀光的遊客,都會驚嘆於維斯教堂的奇觀:如此超脫、氣魄輝煌,這樣的建築物竟然奇蹟般的出現於這處幾乎與世隔絕的隱蔽之地!從許多角度來看,許多不平凡的事的確在此處發生了。
人類的汗水是精神建築的棟石,創造出了維斯教堂這顆洛可可式建築風格、聞名於人類歷史上的璀璨珍珠。作為朝拜救世主之地,同時也是巴洛克建築風格的藝術之寶,早在8世紀,維斯教堂的聲望就已經風靡於整個歐洲。
在經過長達7年(1984年—1991年)的恢復重建工作之後,維斯教堂成為為數不多的具有完整的18世紀之風的教堂保護區。如今,古老的維斯教堂在保持原貌的基礎上又煥發出新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