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離菲森不到30公裡的施泰恩加登,有一座聞名遐邇的教堂:維斯朝聖教堂。這座建於18世紀中期的教堂外表看起來平淡無奇,但它卻是巴伐利亞洛可可風格的優秀代表作,1983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教堂是由德國洛可可風格的畫家和建築師約翰·巴普蒂斯特·齊默爾曼和多米尼庫斯·齊默爾曼兩兄弟設計建造,其中蘊含的工藝水準和藝術價值無與倫比。
維斯朝聖教堂
進入施泰恩加登維斯地區後,我們離開17號公路,跟著導航拐進了一條彎彎曲曲的鄉村小道,在高低起伏的原野中間穿行,景色也越來越美,當車拐進這片非常開闊的草地時,一眼就可以看到建於山坡上的維斯朝聖教堂。車到停車場時,剛好遇到已參觀完畢要離開的一家子外國遊客,小男孩很熱情地把停車票給了我們,省了2歐的停車費。
教堂外表看起來非常普通,佔地面積和塔樓高度甚至都都不如我們一路經過的那些小鎮教堂。
推門進入的那一刻,我們都被教堂裡奢華繁複的裝飾所震撼,眼前所見的一卻讓人由衷驚嘆。整個教堂內部以白色為基調,再配以華麗鑲金的泥塑浮雕、精工打磨的大理石柱以及色彩豔麗的溼壁畫,每一個地方都精雕細琢,繁複華麗的洛可可風格在這裡被發揮到了極致。與很多同樣著名的哥德式教堂相比,維斯教堂沒有哥德式那種高大、威嚴和凝重,反而給人一種輕鬆愉悅的感覺。無法想像,在一片荒效野嶺的地方,怎麼會有如此華麗震撼的教堂存在。
教堂中間拱頂上色彩豔麗的巨幅溼壁畫,描繪的是耶穌復活的場景。主殿的祭壇,兩邊共有十二根精美的大理石柱。
祭壇供奉的是身帶鐐銬的滴淚耶穌。相傳在1738年的6月14日,維斯的一位婦女在耶穌雕像的眼睛中看到了幾滴眼淚,消息傳開以後,人們蜂擁前來了禮拜和朝聖這座流淚的救世主雕像,為了滿足人們的需求,這裡建造起了一座小型的禮拜堂,它就是維斯教堂的前身。
連管風琴都顯得富麗堂皇!教堂的側殿一樣豪華精緻!這是一座凝聚了宗教信仰與藝術精華的教堂,它用虔誠的信仰和精湛的工藝深深打動了著每一個前來參觀的遊客走出教堂,雨後遠山如黛,雲霧繚繞,眼前一大片青翠欲滴的草場一直延伸到山腳,風景非常美麗。
就在我們即將開車離開維斯教堂之際,久違的太陽光忽然穿破雲層,一直陰沉的天空終於撥開雲霧露出了一點點藍天,到德國已經兩天了,這是我們第一次看到藍天,莫名地感動。同伴說這維斯教堂還真靈,剛朝聖完就出太陽了。
從維斯教堂往菲森的這一段路,風景非常漂亮,幾天不見的太陽也給這一路的風景增色不少,車在群山環繞的原野裡奔馳,心情格外愉悅!二十分鐘後,夢幻的新天鵝堡開始進入了我們的視線。
送同伴到菲森的酒店,宜姐在車上隨拍的菲森街景!
看看天色還早,在谷歌上找了最近的一家超市,驅車過去買了些食品。超市旁邊剛好有一家加油站,想給車子加油,但插了信用卡之後油槍都沒有反應,問了一下路過的人,才知道原來這油站只給持會員卡的人加油。好吧,我們明天去奧地利加油。
這是我們在施旺高的住宿:Haus Alpenrose Hotel。民宿的院子裡,仰頭可見遠處童話般的新天鵝堡。
我們的房間就在一層,到達時房東已經幫我們加好了床,房間不算大,窗外隔著一片草地就是菲森通往新天鵝堡的道路,雖靠近路邊,但卻一點都不覺得吵。打開窗戶,新鮮的空氣夾雜著淡淡的青草味道撲面而來,感覺特別清爽。
晚上8點多的時候,窗外還是一片亮堂。一陣忙碌之後,終於可以坐下來享用「豐盛」的晚餐,滿滿地幸福感。晚餐後兒子主動起身洗碗,看來我們的小小少年終於長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