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津渡始於六朝時期,三國時叫「蒜山渡」,唐代曾名「金陵渡」,宋代以後始名。西津渡原是沿江的渡口,清代以後,由於江灘淤漲,渡口逐漸遠離江岸。
近年來,西津渡成為鎮江熱門旅遊景點,因為免費也成為遊人必去的網紅打卡地。
「昭關石塔」是一座元代石塔,也是我國惟一保存完好、年代最久的過街石塔。
古代渡江存在很大風險,行人來不及祈求平安,從塔下走過便相當於拜了一次佛。
西津渡有佛教觀音殿,道教鐵柱宮,各宗教在西津渡和諧共存,充分說明了西津渡對文化的包容性。
因渡江時常有船隻沉沒及人員傷亡,宋時起西津渡便有了民間江上救生組織,此後代代相承,鼎盛時間還發展到南京、武漢等地,功不可沒。
景區內有鎮江博物館,鴉片戰爭中英《天津條約》鎮江被迫開放為通商口岸,英國人在此建領事館,東印度建築風格。
唐代張祜《題金陵渡》詩云:金陵津渡小山樓,一宿行人自可愁。 潮落夜江斜月裡,兩三星火是瓜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