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山之巔,慨嘆一聲「雲橫秦嶺家何在」

2020-10-03 如風雲遊記

前幾日,沿210國道,進灃峪口,上到分水嶺,繼而盤旋抵達光頭山、麥積垛,有幸拍的一組嶺上雲海。



壯哉!「雲橫秦嶺」;美哉!「雲橫秦嶺」!秦嶺多雲,這有它的自然原因。秦嶺是南北方水系和氣候的分水嶺。北方乾冷氣候與南方暖溼氣流在這裡交匯,自然會雲生霧繞,氣象萬千。冬季秦嶺,彤雲密布,雪峰巍巍,廣虛寒宮,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夏季雨時,雲暗天低,林木墨翠,萬枝淅瀝,無限繾綣。夏日放晴,白雲繚繞,遮峰藏嶺,好一派巧雲俊山!好一派雲海藍天!


秦嶺主梁橫臥在萬山叢中,早晨山谷裡山嵐瀰漫雲層盡染,霧氣從谷底緩緩升起後,陽光從雲隙間投射下來,晦明變化撲朔迷離。雨過霽日,站在秦嶺梁上,升起的山嵐與雲霧若離若合真是酣暢淋漓,猶如仙境。


終南山巔,常年眺望時有一片雲海。置身於巍峨的高山之巔,思光陰之荏苒,嘆百代之過客,席地眺望雲自胸中生。雲山秦嶺,群峰羅列,次第遠去;飛鳥振翅於群山之上,走獸出沒於草莽之中,魚龍嬉戲於碧潭之內,昆蟲匍匐於枯葉之下,大自然以它綿長而巨大的力量演繹著物競天擇的規則。


看著山巒如海,蒼茫雲天,壯闊氣象,不禁嘆然:《易經》所謂「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德厚載物」,可能就是觀秦嶺雲山而得到了靈感與妙理吧。



雲飄天空,高山入雲,雲橫秦嶺便是一種常見的高山氣象。可是,秦嶺高居長安之南,長久作為京畿國都的歷史文化背景,又成了一種特殊的人文地理與審美崇高象徵。唐朝韓愈在《左遷至藍關示侄孫湘》中寫道:「雲橫秦嶺家何在,雪擁藍關馬不前」,從此,雲橫秦嶺就成為長安、藍田一帶秦嶺的最深刻的文化符號象徵。


韓愈「雲橫秦嶺」的發生地是灃峪東邊的藍關古道。此道,東邊有潼關道,西邊有子午道,皆是大名鼎鼎。與它們相比,藍關古道多少有些含混、陌生與神秘。其實,藍關古道也叫武關道。大致上,在關中平原更多叫做藍關道,在陝南商洛更多叫做武關道。今天,以藍關古道稱謂這條從關中藍田開始,中間經過丹鳳縣武關,越秦嶺,穿群山,通往湖廣南方的千裡交通要道,是合適的。藍武古道,就是沿灞河從藍田玉山口進山約20公裡到灞河源,翻過秦嶺山脊,穿越陝南商洛,通往長江水鄉、東南湖廣的古代交通要道。灞河源這地方,入山的當河山谷甚為狹窄,絕壁突兀,天穹一線。幾經峰迴路轉,兩側山崖依然左突右衝森然臨空,但前行約10公裡,則山谷開闊阡陌縱橫,水流無聲別有天地,似乎是藍武故道上的行者,「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命運期盼與象徵,惜哉秦嶺!這天下之大阻,翻越之難,苦在藍關。


藍田道就是朝廷發配京官南下的必經之路。亂世打劫,盛世遭貶。一路行去,閱盡人間無數春秋。公元820年,唐憲宗在法門寺大開水陸法會,韓愈感到耗資巨大彈劾此事,惹惱了皇帝,當日被免去長安「市長」之職並遭流放。時年52歲的他走在這復返無望的路上,人間冷暖甚是悽涼,號為唐宋八大家之首的韓愈不免發出「雲橫秦嶺家何在,雪擁藍關馬不前」的喟嘆。

幾度夕陽與滄桑,天塹通途,前夢成真。如今,我們可以欣慰的告慰韓昌黎老先生,藍武古道,終於呈現出一幅壯麗的現代交通藍圖。高速公路、火車站臺、華燈、隧道,是藍武古道穿越歷史走向現代,從「雲橫秦嶺」「雪擁藍關」通向一馬平川的見證與象徵。

相關焦點

  • 古詩背後的故事之「雲橫秦嶺家何在」到底誰寫的
    文/灞上桑韓愈位居唐宋八大家之首,可能文章的光芒太盛,蓋過了他創作的詩篇。即便如此,韓愈也有不少詩成就很高,廣為人知,《左遷至藍關示侄孫湘》就是其中之一。如果大家僅看篇名一時想不起來說的是哪首,提到下面的千古名句就明白了——雲橫秦嶺家何在,雪擁藍關馬不前。在《韓昌黎集》中,這首詩的前面有一段韓愈的門人李漢寫的註解,提到了一件神奇的事,讓人懷疑那句千古絕唱是否出自韓愈之手。
  • 陝西藍田雨後出現雲橫秦嶺景觀 實名羨慕羨慕那些家在美景中的人
    陝西藍田雨後出現雲橫秦嶺景觀 實名羨慕羨慕那些家在美景中的人時間:2020-08-19 15:15   來源:北晚新視覺網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陝西藍田雨後出現雲橫秦嶺景觀 實名羨慕羨慕那些家在美景中的人 陝西藍田大雨過後秦嶺出現雲海。唐代大詩人韓愈筆下的雲橫秦嶺家何在?
  • 寧勇老師中阮演奏《藍關雪》雲橫秦嶺家何在?雪擁藍關馬不前!
    雲橫秦嶺家何在?雪擁藍關馬不前。 知汝遠來應有意,好收吾骨瘴江邊。 風雪刺骨,藍關眼前,望不到邊的秦嶺,阻隔了長安與忠心。這一去,何年是歸程?個人生死不過是無關痛癢小事,但君王蒙蔽,不顧民生疾苦,不顧社稷安危,才是最令人痛心棘手啊! 韓愈是唐代著名的詩人和文學家,是古文運動的發起者,是「唐宋八大家」之首,他寫這首詩的與他自己的遭遇有關。
  • 「雲橫秦嶺家何在,雪擁藍關馬不前」來瞧瞧這條歷史上最早的國道
    雲橫秦嶺家何在?雪擁藍關馬不前。知汝遠來應有意,好收吾骨瘴江邊。這首詩出自於唐代大詩人韓愈,背景是韓愈因諫言迎佛骨而獲罪被朝廷貶官到潮州當刺史,路過秦嶺藍關之時碰到了後世稱為韓湘子的韓湘前來同行才寫下了這首詩。
  • 雲橫秦嶺家何在
    明代杜堇繪《桃源圖》(韓愈詩)詩意圖資料圖片「雲橫秦嶺家何在,雪擁藍關馬不前。」(韓愈《左遷至藍關示侄孫湘》)一個「雲橫秦嶺」,一個「雪擁藍關」,展示了商於之路的艱險及其與唐代逐臣的緊密關聯。秦嶺,乃「天下之大阻」,「東起商洛,西盡汧隴,東西八百裡」(《讀史方輿紀要》卷52),是由長安入商於路的必經之地,也是路途中最為險阻的一段。秦嶺東段北麓為藍田山,一名玉山,又名覆車山。
  • 西安周邊遊|聯通西(安)漢(中),雲橫秦嶺家何在?
    雲橫秦嶺家何在? 如果韓愈能活到現在 穿過秦嶺隧道 一定會在秦嶺以南的漢水之濱 尋找到心靈的寧靜之所—— 漢中
  • 雨後出現雲橫秦嶺景觀,如詩如畫
    8月18日,經過連日雨水洗滌,西安城區視野開闊,站在高處,一眼就能望到遠處的秦嶺。雨後的秦嶺被雲海環繞,青山若隱若現,再現了唐代詩人韓愈筆下「雲橫秦嶺家何在?雪擁藍關馬不前」的場景,驚豔網友。責任編輯:向勤如(EN006)【來源:北青網綜合】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 雲橫秦嶺家何在——漢中
    雲橫秦嶺家何在——漢中 2014-07-16 10:07 作者:李偉來源:三聯生活周刊 2014年第29期
  • 蝶戀花 雲橫秦嶺
    雲橫秦嶺韓愈像秦嶺腹地秦嶺北麓大美秦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只是我的毛筆字不登大雅之堂,實在是拿不出手呀,要不然我就整出一幅」快雨時貼「來,以饗大家。於是,「追往事,思來者」,填詞《蝶戀花 雲橫秦嶺》一首。臨時湊數也好,「臨時抱佛腳」也罷,算是拋磚引玉吧,貽笑大方,期待大家「各傾陸海雲兒」。蝶戀花 雲橫秦嶺雲橫秦嶺秋又漸。
  • 區縣融媒聯播:藍田縣:雨後出現雲橫秦嶺景觀
    違法不良信息舉報 029-63907150 029-85356217 區縣融媒聯播:藍田縣:雨後出現雲橫秦嶺景觀2020-08-20 09:38 字號:   來自藍田融媒體中心的消息:隨著我市空氣品質收穫今年首個「四連優」,西安的天空開啟「藍天」模式,雨後「雲橫秦嶺家何在
  • 雲橫秦嶺家何在 雪擁藍關馬不前 藍關古道今又飛雪漫天
    唐代大文學家韓愈被貶潮州,途經藍關時留下「雲橫秦嶺家何在,雪擁藍關馬不前」的詩句,至今仍膾炙人口。藍關古道早在商周時已有雛形。秦統一六國後,大修以鹹陽輻射天下的馳道,藍關古道是當時通往荊楚的東南馳道上最接近鹹陽的一段險道。
  • 秦嶺人文故事|雲橫秦嶺家何在?雪擁藍關馬不前——尋訪老茅屋
    如今行走秦嶺,交通相對便宜,來去十分方便,夜晚降臨之時,已經不再需要投宿農家。不過,每每於山中望見一棟房子,心裡卻常常穿越回到古代。吳承恩《西遊記》第十四回,行者悟空道:「那壁廂樹木森森,想必是人家莊院,我們趕早投宿去來。
  • 雲橫秦嶺家何在——商於之路與唐代逐臣
    (曹辛華)作者:尚永亮(武漢大學文學院教授);甘曉雯(武漢大學文學院研究生)「雲橫秦嶺家何在,雪擁藍關馬不前。」(韓愈《左遷至藍關示侄孫湘》)一個「雲橫秦嶺」,一個「雪擁藍關」,展示了商於之路的艱險及其與唐代逐臣的緊密關聯。
  • 『南懷瑾』雲橫秦嶺家何在,雪擁藍關馬不前!
    「雲橫秦嶺家何在,雪擁藍關馬不前」。3、韓愈一看,這個牡丹花上面,這個侄子變出來,尤其那二句詩很好,不過好句子他記得了,就這麼一個玩意。祝壽那一天完了,生日完了,一早這個侄子呢,又走掉了。4、這一下有這個故事,所以韓愈為了反對唐憲宗把這個佛骨請回宮廷裡頭,上了一個奏摺,這個古文裡頭都有,韓愈奏迎佛骨的表。以前的報告給皇帝叫表文。
  • 真·秦嶺之巔!探尋秦嶺C位擔當太白山:高出關中平原3000多米
    雖經同僚求情死罪可免,但仍被貶距長安千裡之遙的潮州。韓愈行至藍關,送行親人寥寥,加之對朝局的憤懣,對家國未來的迷茫,前路又是高聳入雲的秦嶺和漫山積雪,「雲橫秦嶺家何在,雪擁藍關馬不前……」由此誕生。1200多年過去了。王朝更迭,但群山曼延起伏,聯通東西、和合南北,矗立在中國版圖中央的秦嶺依然巍峨。
  • 中國詩詞大會,雲橫秦嶺家何在,陳更答題《左遷至藍關示侄孫湘》
    在詩詞大會的賽場上,陳更回答了這樣的一句詩句:「雲橫秦嶺家何在,雪擁藍關馬不前。」這句詩是唐代的著名詩人韓愈所寫,很有名,得到了廣泛的傳播。左遷至藍關示侄孫湘唐代 韓愈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貶潮陽路八千。欲為聖明除弊事,肯將衰朽惜殘年!雲橫秦嶺家何在?雪擁藍關馬不前。知汝遠來應有意,好收吾骨瘴江邊。
  • 無秦嶺,不中國,一個被上帝寵愛的地方
    在金黃的高山草甸上看雲橫秦嶺的壯觀冬盡,滿目蕭殺又到了雪擁秦嶺的季節~人們跺著腳、帶渭水、戰夷狄,成「 貞觀之治 」,走向了華夏民族的輝煌之巔,這一切都發生在秦嶺之下!,四時原在一瞬間/ 「雲橫秦嶺家何在?
  • 由韓文公秦嶺遇雪,來簡單探討學佛、修道之意義所在
    表上之後天子震怒,立馬將文公貶至潮州,即今時之廣東一代,那時尚為邊遠蠻荒之地。韓文公有感於宦海沉浮,以及此行沿途所困阻之風雪,再加上前路茫茫,遠行千裡之外,實是未卜生死,遂作詩云: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貶潮州路八千。欲為聖明除弊事,肯將衰朽惜殘年!雲橫秦嶺家何在?雪擁藍關馬不前。
  • 秦嶺之巔石碑打卡處,海拔3015標誌邊上,一塊珍貴的石頭以作紀念
    我終於登上了秦嶺之巔冰晶頂,冰晶頂海拔高度3015.1米,為太白山以東秦嶺最高峰。今天我的心情隨著晴朗的天氣,興致勃勃,幾乎是馬不停蹄地向冰晶頂目標登攀,到了海拔約有二千多米時,風特別大,刺骨的寒風颳的腦門疼,我把圍脖套在頭上頓覺好多了,我們穿過了大面積石海,還穿過了竹林和冷松林,來到了高山草甸。
  • 騎行在秦嶺之巔
    騎行在秦嶺之巔 文/段海森 大秦嶺號稱華夏文明的龍脈,同時被尊稱為中華父親山。從寶雞市出發在秦嶺裡繞一圈,在寶雞騎自行車的人說來有「小環線」或「大環線」之分,大環線是指從寶雞市出發到太白縣,再到陝南漢中留壩縣的江口鎮,向西到鳳縣,再回寶雞市,全程400多公裡。小環線是指從寶雞市出發到太白縣,向西到鳳縣,再回寶雞市,全程260多公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