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杭州秦望山
【唐】馬湘
太乙初分何處尋,空留歷數變人心。
九天日月移朝暮,萬裡山川換古今。
風動水光吞遠嶠,雨添嵐氣沒高林。
秦皇謾作驅山計,滄海茫茫轉更深。
紹興秦望山,因秦始皇和李斯祭祀大禹時登臨並留下詩歌和墨寶而聞名
詩中的「雨添嵐氣沒高林」是我在浙江常見的,我於溫州楠溪江邊租住的樓上,窗子正對著大山和楠溪江,在景區裡住的這一年,我的窗簾幾乎沒拉上過,只為早上睜開眼,就能看到窗外如詩如畫的氣象萬千,這種眼福不可錯過。
我早上醒來窗外照耀我的朝霞
1、杭州印象
幾次去杭州,印象最深的就是杭州人的善良,跨越30年的時光這份印象從未改變,1989年在杭州火車站因背包帶斷了,路邊小商店裡的女孩熱情為我提供了針線(我沒買過她任何東西),她溫和的笑容永遠暖著我的心。前幾天去杭州遊玩,依然到處遇到善意滿滿的人。杭州的春雨啊,像霧一樣細微綿柔,撫著人的臉頰,輕柔美好的捨不得打傘;杭州的秋天街道上飄著桂花的香氣,忍不住長長呼吸,再慢慢的呼出。去西湖只為白娘子和許仙唯美的愛情,世上不知有多少多情郎,想要擁有白娘子這樣美麗的神仙姐姐為妻。
杭州西湖夜景
2、金華意外飽口福
1989年我路過金華村道旁的涼亭,涼亭古香古色,三麵粉刷雪白的牆壁上,有花型鏤空的窗子,灰瓦起脊的屋簷,面對大街的一面,只有幾根原木柱子,一個農村老漢用扁擔一頭挑著火爐,一頭挑著碗筷餛燉、佐料、香蔥……2毛錢一碗餛飩,我吃的好飽。粗大的.藍邊大海碗裡漂著細碎的綠色小香蔥,醬油色的湯裡飄蕩著金魚般的餛燉,薄如金魚尾的是白色的餛燉皮,透著紅色的一兜肉是金魚頭,雖然每個餛燉只有筷子頭大的肉餡,但那鮮美的滋味啊,至今難忘。餛燉大叔渾身上下透著安逸舒心,改革開放的春風吹拂著每個百姓,惠顧著每個國人。雪白的涼亭牆壁上有些黑色的毛筆字,詩句雖拙劣,但字跡優美,透著墨香,從這村之一隅,可見江南大地上耕讀文化的深入骨髓。如今生活條件好了,交通工具發達,路邊也沒有了涼亭,可這份如詩如畫的江南風情深深印在我的腦海裡,恐怕這金魚般美味的餛飩已經失傳了,因為此後我再也沒有見過,哪怕在電視裡,網絡上也聞所未聞。
3、浙江歷史故事圖片
浙江省不僅風景秀麗,文 化亦源遠流長。臥薪嘗膽的越王勾踐(大禹後裔,春秋五霸之一)就生長在這片土地上。
遊覽浙江省博物館了解浙江歷史
4、不知不覺在溫州住了這麼久
我之所以在楠溪江邊留戀一年,並不是這裡的景色出眾,而是這裡水好,空氣好,冬暖夏涼。在此,我基本上是和大自然天人合一了,一年四季開窗通風,冬天只有一條電熱毯取暖,從不用空調,夏天只有最熱的幾天吹吹電風扇,空氣溼度也適宜,只有下雨天,溼度才會有超過人體最舒適的65%。
我見過晴朗天空一樣藍色的楠溪江,也喝著當地野生的茶葉,香味口感堪比高檔鐵觀音。這一年裡我向當地人學會了釀酒,也親眼看到樓下鄰居養九龍蟲延年益壽。百度百科上說:「凡見此蟲出沒百裡必有長壽者。」這裡的人確實長壽,常有八九十歲的山裡人,還自種自吃自得其樂,很少見半身不遂,行動不便的人。
這是抗日戰爭中浙江的革命先輩寫的對聯,瞬間淚眼模糊
這就是我的詩和遠方,在喜歡的地方長住,不僅看美景品美食,還和當地人成為了朋友,更了解了當地的風俗文化。溫州過年的時候一群中年男人,一手拿燈籠,一手搭在前面夥伴的肩頭,載歌載舞的慶祝新春,可惜當時手機沒電了沒有拍視頻,雖然聽不懂方言歌詞,但一群老男人能唱出這麼古老優美的歌,跳出這麼有韻味的舞蹈,真是意外,他們平時可是最純樸的農民。
5、當然無論走到哪,我都不會錯過博物館,因為那裡不僅能增長知識,開闊眼界,還有無窮的奇珍異寶。
浙江省博物館館藏唐伯虎(號六如居士)書法
您的家鄉有什麼美景美食?請告訴我,等待我的到來,看盡天下美景,吃盡天下美食,是我的心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