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沒有那場文夕大火,那麼如今的長沙可能會有更多的歷史文化遺蹟保留下來,包括眾多的古建築以及古街,而不會像如今,在繁華的長沙市中心,只剩下重建的太平街和天心閣,很多古街和古建築,已經泯然於城市發展中,比如說毗鄰黃興步行街的化龍池,就是曾經比太平街更有名的一條古街,只是基本已經被人遺忘了。
化龍池並不是一個池塘,而是一條街的名稱,歷史底蘊和地名傳說,更是比太平街更有韻味,可惜如今很多人基本都不知道曾經的榮光了,如果是老長沙人,就知道化龍池、南倒脫靴、出入是門、一步兩搭橋、白果園、文廟坪、洗藥庵、吊馬莊等地名,但是如今很多居住生活在長沙城的人,卻對這些知之甚少,也許再過十年,這些美麗的傳說也基本消失了。
化龍池,南起大古道巷,北止織機街,毗鄰步行街,也是藏在繁華地段的一條狹窄老街了。整條街採用的是麻石鋪就,或許也只有這個才能顯示這是一條老街吧。清朝時期著名書法家何紹基的故居也在此街。
化龍池如今還保留有一點古韻和歷史文化氣息的,也就是曾經的化龍井所在地,如今那重新修建起來,並且使用圍欄圍起來了,用朱紅色的繁體字,勾勒出「化龍井」三個字,雖然如今這裡曾經的那口井已經消失了,不過並不妨礙一些老長沙人來觀賞懷念,石欄杆前,還有一個石質香爐,類似寺廟的那種長方形的,不知道是不是用來祭祀使用,正對面的牆壁上,則是一副化龍池來源傳說的浮雕。
相傳化龍池這條街,曾經有一個鐵匠鋪,店主自私貪婪惡毒,而學徒則是善良老實,店主將死的時候,要求學徒把他丟到門外的井中,並且初一十五要丟一隻公雞進去,學徒照做,後來娶了一個漂亮賢惠的妻子,結果一年後,那口井中每到深夜就會發出陣陣響聲,並且後來連地都震動起來。店主夢中告訴學徒這一切都是他做的,他即將化龍,長沙城也即將成為汪洋,但是只要不倒鐵水進去,那麼學徒在洪水退後可以獨佔長沙,而學徒最終卻選擇捨身救全城人的性命,與妻子二人用鐵水倒入井裡,孽龍被鐵水溶化了,夫妻倆為此獻出了生命。再後來,進塌之處變成了一口小池塘,人們為紀念學徒夫妻倆勇鬥孽龍,就把這個小池塘叫「化龍池」;後來小池塘也消失了,但是由「玉帶街」改成的「化龍池」卻一直流傳至今。
經過歲月的變遷,曾經這個被譽為是長沙善化縣縮影的古街,擁有七八百年歷史的化龍池,已經褪去了其古街的面貌,利用其優越的地理環境,變為了清吧一條街,與不遠的酒吧一條街遙相呼應,成為長沙夜生活中的一個不錯的去處。
在如今的化龍池,有著不少的美食店和清吧,長沙超級文和友也在化龍池開了一個店,一到晚上,這裡一片燈紅酒綠,其熱鬧完全不輸解放西路的酒吧一條街。
化龍池雖然沒有了太平街那種古色古香的外觀,也沒有酒吧一條街的那种放蕩不羈,美女如雲,但也成了不少長沙人,外地遊客,在夜幕降臨後的一個好去處,邀上三兩個好友,一起尋一個清吧,談天說地。
其實長沙有意思的街道,有美麗傳說的地名真不少,雖然有的已經物是人非了,但是卻依舊能從傳說中去窺見曾經的繁華,不知道大家還知道哪些長沙古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