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黑茶山,如同走進一個天然的大花園,四季景色各異,林間百鳥爭鳴。從高處望去,上山的路已經淹沒在林海和溝壑之中,而一坡又一坡的林木,在雲霧繚繞中把眼前所見,印染成一幅重彩濃墨的畫卷。黑茶山國有林管理局轄區跨涉呂梁市的嵐縣、興縣、方山縣、臨縣、忻州市的岢嵐縣和晉中市的祁縣,轄區面積141.6萬畝,有林地83.02萬畝。1998年實施天保工程以來,黑茶林局廣大職工持之以恆抓保護,科學求實抓營林,眾志成城抓建設,累計營造林96.5萬畝,撫育76.35萬畝,森林質量得到恢復性增長,實現了林草發展由木材生產向生態建設的戰略性轉變。
守土有責守土盡責
黨的十九大明確把「完善天然林保護制度」作為加快生態文明體制改革、建設美麗中國的重點任務,體現了黨中央對天然林資源保護事業的高度重視和期待。實施天保工程是我國林草發展由以木材生產向以生態建設轉變的重要標誌,是實現林草產業永續發展的重大戰略。
「保護森林資源、加速生態修復、推動綠色發展、建設生態文明」,這是野雞山林場的理念,20餘年來,野雞山林場遵循天保工程「增面積、增蓄積、增覆蓋、保民生」的目標,創新體制機制,守土有責,將抓好森林防火和造林綠化工作並舉,穩步實施天保工程、公益林管護工程,持續推進林區綠色發展,生態建設成績斐然。中寨林場則以建設「生態文明示範林場」為指針,以林區生態資源綜合監管為主線,將抓好森林防火和造林綠化工作並舉,穩步實施天保工程、公益林管護工程、持續推進林區綠色發展。位於晉陝蒙交界毛烏素沙漠前沿的交樓申中心林場地貌屬於典型的黃土丘陵溝壑區和土石山區,區內動植物資源十分豐富,人文和生態景觀眾多,森林資源主要分布在興縣與周邊縣區接壤交界的山區地帶,成為呂梁山北段黃河中遊重要的生態門戶和綠色屏障。
忠誠擔當無怨無悔
前人栽樹後人乘涼,植樹不易護林更難。黑茶林局有這樣一批忠誠擔當無怨無悔的林業人,用青春和汗水丈量著林區的每一條溝溝坎坎,守護著一座座綠海青山。
現年31歲的天保公益林管理科技術員薛鈞午,4年前,青春年少的他踏上了黑茶林區這片熱土,面對山區交通不便、通訊不暢、信息閉塞的工作生活環境,他沒有退縮、沒有埋怨,而是以飽滿的熱情,投入到了工作中。從事天保工作以來,他始終嚴格要求自己,立足本職崗位、刻苦鑽研技術、勇挑工作重擔,連續多年被評為林局先進工作者和優秀共產黨員,以一流業績詮釋了一名林業工作者的責任和擔當。
黑茶林局河口林場飲馬池管護站站長王蘭生,34年如一日的行走在林區之間,憑藉一顆赤誠的心,守護著林區平安。他從意氣風發到兩鬢白髮,每年有三分之二以上的時間都在山上巡查巡護,不能按時吃飯早已司空見慣,耐飢耐餓成了他獨門絕技。為了守護這片山林,結婚近30年,家裡的事全靠妻子一個人張羅,老母親生病,是妻子在床前盡孝,兩個兒子全都是妻子一手拉扯長大,家裡的農田,是妻子一人春種秋收。他卻用34年的默默付出創造了轄區內無一起森林火災和重大涉林案件的黑茶奇蹟。王蘭生,不愧黑茶最美護林員!
中寨林場場長高林虎,長期在林業第一線從事森林資源保護和營林綠化工作,2011年被山西省林業廳、山西省農林水工會委員會授予「天然林資源保護一期工程建設先進個人」榮譽稱號。
張建軍,參加工作30多年以來一直在黑茶林局工作,先後在林局辦公室、局工會、林政稽查隊、資源科工作,於2009年成立馬坊林場時由局機關調到馬坊林場一直擔任分管護林防火工作的副場長,工作地點變了,環境變了,但他保護森林的思想沒有變,多次被林局評為先進工作者和優秀黨員。
優化結構多元發展
隨著天保工程的實施,黑茶林局林業產業向著多元化發展,林區經濟結構進一步優化,建立了南陽山、馬坊、中寨、河口和交樓申五大優良鄉土樹種擴繁選優苗木基地,形成「以苗促造、以造養苗」的良好局面,森林旅遊穩步推進,森林康養落地生根。2004年成立黑茶山森林公園,境內山巒起伏,溝壑縱橫,溪流潺潺,森林資源豐富,自然景觀優美,人文歷史厚重,主要景區包括「四八」烈士殉難地黑茶山,晉綏邊區舊址蔡家崖,風景獨特的白龍山,鑲金疊翠的飲馬池等。大力開發林下資源,發展了森林豬、森林雞、馬匹養殖、蘑菇、木耳、中藥材等林下產業,促進了林區經濟發展。
黑茶林局通過天保工程的實施,使林區的天然林得以休養生息,生態功能顯著增強,為維護晉西北生態安全發揮了重要作用。天保工程區的自然生態條件和經濟狀況都發生了顯著變化,森林資源實現了由過度消耗向恢復性增長轉變。20餘年的實踐證明,實施天保工程是發展森林資源,改善生態環境、保障生態安全、建設生態文明、促進人與自然和諧的治本之策,是促進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興業之基。
【來源:山西省林業和草原局】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