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德:滴水穿石三十載 逐夢山海譜新篇

2020-12-12 閩南網

  滴水穿石三十載,精彩註定要被銘記——

  擺脫貧困,奔向小康,寧德徹底撕掉了絕對貧困的標籤,完成了習近平總書記交付的歷史重任;

  抱好「金娃娃」,跑出「加速度」,寧德闊步邁向「萬億工業時代」,彌合了東南沿海「黃金斷裂帶」;

  城鄉巨變,舊貌換新顏,寧德社會事業全面發展,交出了溫暖而厚重的民生答卷……

  30年來,寧德堅定不移沿著習近平總書記為閩東發展指引的方向,牢記囑託、感恩奮進,秉承「弱鳥先飛、滴水穿石」的閩東精神,接續奮鬥、苦幹實幹,奏響了一曲曲激昂奮進的時代凱歌,書寫了一幅幅波瀾壯闊的恢宏畫卷。寧德,這個昔日「老、少、邊、島、貧」地區已發展成為如今福建的新增長極,生機勃發!

從「黃金斷裂帶」到新增長極

  四通八達的交通路網,鱗次櫛比的現代廠房,智能製造的生產車間……徜徉坐落寧德北部新區的鋰電新能源特色小鎮,產業發展的強勁脈動讓人心潮澎湃。

  從寧德時代新能源、新能源科技在悠悠赤鑑湖畔誕生,短短十餘年,寧德鋰電新能源產業便一路突飛猛進、快速發展,並培育出了土生土長的「獨角獸」企業。「龍頭」帶動,鑄鏈建群,2019年鋰電新能源產業產值規模達700億元,並直指千億產業集群目標,發展氣勢如虹。

  一個產業從無到有、由小變大,折射出的是30年來寧德不斷變強的綜合實力。

  昔日寧德,基礎薄弱、發展滯後,小農經濟「一統天下」,工業基礎一片貧瘠,一度被稱為東南沿海的「黃金斷裂帶」。

  「弱鳥可望先飛,至貧可能先富」。立下鴻皓之志的閩東人,立足山海、因地制宜,滴水穿石、久久為功。特別近10年來,寧德把產業強市擺在突出位置,用「金娃娃」引領產業脫胎換骨,用大產業支撐寧德趕超發展,引進落地青拓集團、時代新能源、上汽集團、東南銅業等「金娃娃」,培育形成了鋰電新能源、新能源汽車、不鏽鋼新材料、銅材料等四個具有國際競爭力的主導產業集群,挺起了寧德全方位推動高質量發展超越的堅硬脊梁。福建首家千億民企、全球最大的不鏽鋼生產基地、全球最大的鋰電池生產基地……一張張具有寧德標識的全球產業地標名片,盡展寧德產業集群的無限魅力。

  全鏈條延伸、全產業融合、全域化布局,如今寧德不僅沿海縣市有千億規模的產業龍頭,原先工業產值僅十幾億的山區縣也都有百億級別的產業項目,全市工業經濟形成「3個4000億以上」的滾動接續態勢,加速邁向閩東人民夢寐以求的「萬億工業時代」。

  優勢產業引領支撐,寧德經濟實力大幅躍升。30年來,全市生產總值先後跨過1000億元、2000億元大關,2019年達到2452億元,產業結構也持續優化升級。近兩年,寧德GDP、財政收入、規上工業等「硬核」指標增幅持續領跑全省,城市經濟活力競爭力躋身全國72、全國第5位。更值得一提的是,今年面對疫情衝擊,全市經濟逆勢增長、逐季向好、好於預期,前三季度GDP增長5.6%,為全省唯一連續三季度正增長的設區市,寧德已從當年東南沿海「黃金斷裂帶」成為福建新增長極,發展後勁十足!

從擺脫貧困到富美小康

  時下,穿行閩東大地,會發現一幅幅幸福喜人的鄉村圖景消散了初冬的寒意,釋放著脫貧攻堅的「寧德溫度」——

  在柘榮縣寶聚洋村菊花基地,各色菊花迎來採摘季節。「我們到基地種花、採花,每天有200元的收入,掙錢顧家兩不誤。」花農魏陳福一邊打包菊花,一邊高興地說。

  在壽寧縣平溪鎮環溪村安居工程點,200多座磚混樓房掩映在綠樹間,村民胡春光和其他人一起,告別了危房、無房的歷史,搬進了寬敞明亮的樓房,奔向幸福的未來。

  在屏南縣熙嶺鄉龍潭村,村民們不再困守於深山,他們「玩轉」著直播鄉村生活、拍抖音小視頻、電商帶貨等「新農活」,不僅增加了經濟收入,更打開了廣闊的視野……

  30多年來,我市認真貫徹黨中央、國務院和福建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秉持「弱鳥先飛、滴水穿石」的閩東精神,立下愚公移山志、一張藍圖幹到底,堅持精準方略、強化精準施策,集各方之智啃「硬骨頭」、舉全市之力攻堅拔寨,形成了精準扶貧「寧德模式」。

  產業支撐,脫貧致富。我市堅持把產業扶貧作為治本之策,堅定不移唱好「山海田經」,大力發展「8+1」特色農業,增強貧困地區自我發展能力、貧困群眾「造血功能」,探索出一條具有閩東特色的產業發展路子,下足功夫幫助貧困群眾「改窮業」,使96%以上貧困戶都有一項脫貧項目。

  上岸下山,福地安家。在閩東,有44萬人通過造福工程搬出「窮窩窩」,過上新生活。20多年來,累計投入各類資金70多億元,整體搬遷自然村3000 多個,其中2.4萬「上無片瓦、下無寸土、以船為家、居無定所」的「連家船民」實現全部上岸定居。

  久久為功,功到自然成。30多年來,全市77.5萬人實現脫貧,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從1988年的492元提高到2019年的17804元。特別是「十三五」以來,全市7.2萬現行標準建檔立卡貧困群眾實現全面脫貧,全市6個省級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453個貧困村全部實現摘帽退出。

  脫貧摘帽不是終點,而是新生活新奮鬥的起點。為進一步鞏固脫貧攻堅工作成效,提升脫貧攻堅工作質量,我市積極落實「四不摘」(即脫貧「摘帽」不摘責任、不摘政策、不摘幫扶、不摘監管),堅持做到精準扶貧政策穩定,從「兩不愁三保障」入手,加快實施教育扶貧、健康扶貧等政策措施,確保脫貧路上「一個都不少、一個都不掉隊」。

從漁家小縣到濱海新城

  日出三都澳,漫步市區金馬大橋,一軸山水長卷在眼前鋪展:遠山,雲霧縹緲;湖畔,新樓林立;水面,靜影如璧。輕風拂過,畫簾盡卷,人醉其中。

  時光回溯,30年前這裡還是一片荒草悽悽的灘涂地。

  昔日的寧德城是在三都澳邊的小漁村上建起的小縣城,兩山夾峙,城區呈狹長的條狀分布,形同芭蕉,「蕉城」由此得名。新中國成立初期,寧德基礎設施薄弱,屬於典型的山區小城。至上世紀90年代,落後的城市發展建設,「路不平,電常停,電話不靈」,成為當時城區的真實寫照。撤地設市,推進中心城市建設,由此也成為了閩東人當年的三大夢想之一。

  滴水穿石,逐夢前行。2000年11月14日寧德市撤地設市正式掛牌,以此為起點,寧德翻開了憧憬與機遇的新篇章,走進了中心城市發展的新時代。東拓面海,南北延展;跳出舊城,拓展新城;東接大海,坐擁東湖,一幅「城在海邊,湖在城中」的優美城市畫卷徐徐展開。20年來,寧德中心城市新建改造一大批城市道路、供水供氣、汙水處理等市政設施和綠地、公園、藝術館、體育中心、圖書館、醫院、學校等公共服務設施,中心城區「六縱九橫」路網和「東擴面海、北展南移」發展框架形成,城市功能不斷完善。至目前,中心城區人口和面積分別增加到60萬人、60平方公裡,建成區綠化覆蓋率42.5%,人均公園綠化面積15.04平方米,先後摘下國家園林城市、森林城市、衛生城市等殊榮。就在幾天前,寧德還成功入選第六屆全國文明城市,揮就中心城市發展濃墨重彩的又一筆。

  城市面貌煥然一新,交通路網則穿山越海。溫福鐵路貫穿南北,合福高鐵穿境而過,衢寧鐵路始發通行,全市鐵路運營裡程達到310公裡,實現了從「沾邊鐵路」到「過境鐵路」到「樞紐鐵路」的騰飛跨越;同時,縣縣通高速、鎮鎮通幹道、村村通客車,不斷拓展著寧德的發展腹地和作為空間。

  路暢,業興,也串起了一個個美麗鄉村。近年來,我市還縱深推進農村「一革命四行動」,在全國率先完成了所有行政村改廁改水,實現了所有行政村生活垃圾處理和所有鄉鎮汙水處理全覆蓋。一座座美麗鄉鎮、一個個美麗鄉村鑲嵌在綠水青山間,令人嚮往……

  30年滴水穿石,30年滄桑巨變。回首來路,我們歡欣鼓舞;展望前路,我們激情滿懷。揚帆再起航,奮力譜寫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寧德篇章,我們信心滿滿!(閩東日報記者 王志凌 葉陳芬)

原標題:滴水穿石三十載 逐夢山海譜新篇

責任編輯:方迪

相關焦點

  • 「弱鳥先飛 滴水穿石——寧德接續奮鬥 舊貌換新顏」系列報導引起...
    連日來,本報推出「弱鳥先飛 滴水穿石——寧德接續奮鬥舊貌換新顏」系列主題報導,在全省各地引起熱烈反響。廣大幹部群眾紛紛表示,要牢記習近平總書記囑託,踐行「弱鳥先飛、滴水穿石」精神,弘揚「馬上就辦、真抓實幹」「四下基層」等優良作風,把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落到實處,久久為功推動實現高質量發展超越。
  • 寧德撤地設市20周年!「弱鳥先飛,滴水穿石」,來看寧德驚豔變化
    20年來,寧德市發揚習近平總書記在寧德工作時倡導的「滴水穿石」「弱鳥先飛」的閩東精神,按照正確處理閩東經濟發展的六個關係的要求,加快推動經濟發展晉位趕超,全市生產總值分別於2012年和2018年突破1000億元、2000億元大關,
  • 30分鐘,帶您看寧德70載滄桑巨變!
    寧德篇閩東寧德因山海交融而生新中國成立70年來寧德廣大幹部群眾艱苦創業、克難奮進唱響了「弱鳥先飛、滴水穿石」的奮鬥讚歌 這裡是寧德,每天都在發生你意想不到的新變化「多上幾個大項目,多抱幾個『金娃娃』」,是習近平總書記對寧德的殷切希望。其中一個「金娃娃」——寧德上汽9月28日就將竣工投產。今天,這個巨無霸項目,第一次在公眾面前展示它的生產線!寧德上汽基地從招商洽談到項目正式投產只用了不到19個月時間,造就了上汽「寧德速度」。
  • 「滴水穿石」和「弱鳥先飛」 | 青春讀書會
    「滴水穿石」和「弱鳥先飛」寫在前面1988年6月至1990年4月,習近平同志任福建省寧德地委書記。那時的寧德,經濟總量排全省最末,俗稱「閩東老九」,正是在這樣一個「老少邊島窮」的東南沿海欠發達地區,剛滿35歲的習近平同志以深入調研起步,以建立「四下基層」制度開局,提出「弱鳥先飛」理念,倡導「滴水穿石」精神,把工作重心放在改善寧德基礎設施和人民生活水平上,下決心帶領閩東百姓擺脫貧困。
  • 寧德今喜提「全國文明城市」,一起數數這些年國家級、世界級榮譽……
    30年「弱鳥先飛、滴水穿石」 20載 櫛風沐雨 滄桑巨變 一項項國家級榮譽 一張張閃耀的城市名片 記錄著寧德三十年的成就 也讓這座城市的底蘊愈加厚重 一起戳起來~~~ 為寧德點讚!
  • 長春海譜潤斯科技有限公司:掌握核心技術 打造世界一流光電子材料...
    長春海譜潤斯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海譜潤斯」)正是瞄準了OLED上遊材料的市場機遇,通過自主研發核心技術,實現進口替代,在OLED產業內取得了累累碩果。 到底什麼是OLED?OLED 全稱為有機發光二極體,是指有機半導體材料在電流作用下發光的技術。因其可在各種非剛性基底上製備,無需背光模板,且具有自發光、超輕薄、廣角度、高對比度等優點,被譽為下一代顯示技術。
  • 福建寧德:「弱鳥先飛」奔小康
    央視網消息(新聞聯播):福建寧德曾是全國集中連片特困地區,寧德人以「弱鳥先飛」「滴水穿石」的精神努力擺脫貧困。截至目前,累計脫貧77萬多人,徹底改變了閩東「一方水土養不活一方人」的歷史。那時候的赤溪村正是整個寧德地區的縮影,時任寧德地委書記的習近平提出寧德要以「擺脫貧困」為工作主線,「弱鳥可望先飛,至貧可能先富」,而擺脫貧困必須發揚「滴水穿石、久久為功」的精神。
  • 發揚「弱鳥先飛、滴水穿石」精神 久久為功推動實現高質量發展超越
    連日來,本報推出「弱鳥先飛 滴水穿石——寧德接續奮鬥舊貌換新顏」系列主題報導,在全省各地引起熱烈反響。廣大幹部群眾紛紛表示,要牢記習近平總書記囑託,踐行「弱鳥先飛、滴水穿石」精神,弘揚「馬上就辦、真抓實幹」「四下基層」等優良作風,把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落到實處,久久為功推動實現高質量發展超越。  「很榮幸作為參與者之一,見證了寧德30年來的變遷。」
  • 福建寧德邁向脫貧後新徵程
    本報記者 張政 王斯敏 謝文 高建進極不平凡的一年即將走過,脫貧與發展的故事在閩東大地翻開新篇。這一年,當我國脫貧攻堅任務如期完成,曾長期深陷貧困的福建寧德,已實現現行標準下建檔立卡貧困人口、省級扶貧開發重點縣和貧困村全部摘帽退出,高質量打贏脫貧攻堅戰。
  • 發揚「弱鳥先飛」「滴水穿石」的奮鬥精神 奮力譜寫全面建設...
    福建日報評論員  1988年6月至1990年4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寧德工作期間,以深入調研起步,建立「四下基層」制度,提出「弱鳥先飛」理念,倡導「滴水穿石」精神,把工作重心放在改善寧德基礎設施和人民生活水平上,下決心帶領閩東百姓擺脫貧困,為寧德發展打下決定性基礎、擘畫了宏偉藍圖。
  • 弱鳥先飛 滴水穿石
    煙雨濛濛,青山環抱,清澈的九鯉溪穿村而過……翻過一道道山灣,來到福建寧德福鼎市赤溪村,記者立即被這裡世外桃源般的景色吸引。「赤溪村30年來的巨變,是當地幹部群眾持之以恆地推動扶貧開發各項事業的結果,深刻地體現了『弱鳥先飛、滴水穿石』的閩東精神。」福鼎市委書記陳其春說。
  • 習近平在寧德(十四)
    但是,寧德這種現狀,硬體軟體都跟不上,連最起碼的路都不通,能引進什麼項目?習書記進行充分調研之後,提出要給寧德的期望值降火,要以「滴水穿石」的精神推進經濟發展。他首先肯定了閩東過去取得的成就。從歷史上看,葉飛同志曾在這裡北上抗日打遊擊,閩東人民幫助做了大量工作,有一次葉飛同志遇險,也是閩東的少數民族群眾把他救下來的。解放後閩東的貢獻也很大,比如古田溪水電站就不是供應寧德本地,而是供應全省的。
  • 以滴水穿石的韌勁兌現承諾
    兌現整改承諾,要有滴水穿石的韌勁。  滴水雖小,卻有矢志不移的目標感;滴水雖弱,卻蘊藏著百折不撓的精氣神。持永不懈怠的精神狀態和一往無前的奮鬥姿態,以堅韌、實幹和奉獻向著目標邁進,共產黨人正是這樣始終不渝守初心、擔使命的。
  • 視頻|滴水穿石
    11月9日由福建省紀委監委宣傳部策劃福建廣電網絡集團、興業銀行等製作全面展現八閩兒女脫貧攻堅生動實踐的《滴水穿石>2020年是脫貧攻堅決戰決勝之年如期打贏脫貧攻堅戰在中華民族幾千年歷史上將是首次整體消除絕對貧困現象這是中華民族亙古未有的歷史性跨越也是人類發展史上驚天動地的偉大創舉、人間奇蹟數十年來福建人民積極踐行「滴水穿石
  • 繼續發揚滴水穿石的精神
    「經過30年的不懈奮鬥,下黨天塹變通途、舊貌換新顏,鄉親們有了越來越多的幸福感、獲得感,這生動印證了弱鳥先飛、滴水穿石的道理。」習近平總書記在回信中勉勵鄉親們,「繼續發揚滴水穿石的精神。」  滴水穿石,靠的是勇往直前、敢於擔當的勇氣。脫貧攻堅戰已經到了決戰決勝的關鍵時期,需要黨員幹部涵養擔當精神、強化擔當意識,一鼓作氣,務求全勝。
  • 習近平:滴水穿石的啟示
    《擺脫貧困》 習近平著 福建人民出版社  滴水穿石的自然景觀,我是在插隊落戶時便耳聞目睹,嘆為觀止的。一滴滴水對準一塊石頭,目標一致,矢志不移,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地滴下去——這才造就出滴水穿石的神奇!我們的經濟建設工作又何嘗不是如此。就拿經濟比較落後的地區來說,她的發展總要受歷史條件、自然環境、地理因素等諸方面的制約,沒有什麼捷徑可走,不可能一夜之間就發生巨變,只能是漸進的,由量變到質變的,滴水穿石般的變化。
  • 寧德穩居三線城市!
    入列三線城市的共有70個,寧德榜上有名,位居51位。記者了解到,今年是《城市商業魅力排行榜》發布的第五年,寧德在2017年的榜單中從四線城市躍居三線城市,之後兩年也是穩居三線城市位置。寧德,這座日新月異的城市,究竟有什麼魅力?
  • 爭當新時代「滴水穿石」的奮鬥者!
    通過數十年發揚「滴水穿石」奮鬥精神,2018年下黨鄉人均純收入13300元,是30年前的60多倍,鄉裡最後一批貧困戶全部脫貧。「幸福都是奮鬥出來的」,下黨鄉黨員幹部和人民群眾發揚滴水穿石精神,寧願奮鬥苦幹、不願坐等苦熬,終於告別貧困迎來幸福生活,成為「奮鬥贏取幸福」的鮮活佐證。
  • 弱鳥先飛 滴水穿石—— 記全國脫貧攻堅獎組織創新獎獲獎單位福建...
    希望鄉親們繼續發揚滴水穿石精神,堅定信心,埋頭苦幹,久久為功,努力走出一條具有閩東特色的鄉村振興之路。去年8月4日,習近平總書記在給下黨鄉鄉親們的回信中表示,經過30年的不懈奮鬥,下黨天塹變通途、舊貌換新顏,鄉親們有了越來越多的幸福感、獲得感,這生動印證了弱鳥先飛、滴水穿石的道理。
  • 霞浦下滸鎮:滴水穿石謀發展 同心築夢譜新篇
    寧德撤地設市20年來,霞浦縣下滸鎮深耕希望的田野,鄉村變化日新月異。下滸鎮以實現山水更秀美、城鄉更宜居、生活更殷實為奮鬥目標,櫛風沐雨、奮進前行,逐步打造山海優產,築就海陸經濟;狠抓整治行動,擘畫生態藍圖;厚植文化土壤,培育文明鄉風;聚焦民生要素,穩促社會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