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老兵任國棟:晚年拒絕三百塊補助,哭訴:我只想得到國家認可

2020-12-06 楓葉吹兮

引言

如今的我們身處和平年代,對戰爭並沒有太多直觀的感受,最多也就是從一些書中或影視劇中看到過戰爭的殘酷。可是如果我們認真聽那些參與過戰爭的老兵們訴說一番,就會發現戰爭帶來的殺戮和血腥是極其殘忍的。

在戰爭中,死亡不過是一瞬間的事情,而傷殘更是非常常見,對於參加戰爭的戰士們來說,活著就是他們最大的願望。但即便戰爭再殘酷,戰士們也從來不會退縮,因為他們身負著守衛國家的重任,他們的犧牲換來的就是國家的平安。

不管在戰爭中如 何拼搏廝殺,但戰爭過後,戰士們卻又默默地走下歷史的舞臺,成為了人群裡毫不起眼的一個人。對他們來說,能夠安詳地度過晚年就是最好的結局,對榮耀卻看得很淡。

當然,榮耀可以沒有,但國家要認可他們曾經的付出,這樣才能安慰他們的心靈。比如曾經就有個九旬老兵痛哭自己不要補貼,只要一個認可。

這個老兵名叫任國棟,他出生於1921年,是陝西人,他出生的年代正是中國最動蕩不安的時期,百姓們生活非常艱難,甚至連飯都吃不飽。而任國棟家也是如此,他家裡家徒四壁,什麼都沒有,所以他自幼生活就極其艱難,長大以後,為了混口飯吃,他和村裡的幾個兄弟一起決定入伍參軍。

於是任國棟等人加入了楊虎城創建的臨時補充團裡,在團裡接受了為期半年的入伍訓練以後,所有的軍人都被分配到國軍隊伍裡去參加戰爭,而任國棟則被分配到了抗日英雄張玉亭的部下,成為了一名新兵。

1943年時,任國棟第一次參加了戰爭。當時他所在的529團接到上級命令,要求他們趕往黃河大橋去阻擊日軍,不能讓日軍順利渡過黃河。當529團到達黃河大橋以後,遠遠地就看到日軍駐紮在黃河對岸,兩軍只隔著一座橋的距離。529團立刻做好了阻擊的準備,可令人奇怪的是,對岸的日軍並沒有要渡河的意思,於是兩軍隔岸鎮守了幾個月,誰也沒有先發起戰爭。

幾個月後,529團突然接到緊急任務,要求他們趕去虎牢關換防。可沒想到,就在該團趕到虎牢關換防的當天,日軍突然開始進攻虎牢關,一時間,硝煙四起,炮火連天。

由於兩軍實力懸殊,國軍根本無力抵抗日軍的炮火,駐守虎牢關的軍隊損失極其慘重。這是任國棟首次感受到了戰爭的殘酷,很多和他要好的兄弟都死在了這場戰爭中,就連營長也都身負重傷,險些喪命。

不過任國棟並沒有因此退縮,他和無數國軍拼命地抵抗著日軍的進攻,奮力廝殺敵人,他在這場戰爭中一共殺死了11名日軍,表現得極為勇猛。在529團的奮力拼殺之下,終於成功阻止了日軍的進攻。可是沒想到這次日軍的突然進攻只是個幌子,他們真正的目的是突襲洛陽,於是剛剛結束這邊的戰爭,529團立刻又前往洛陽支援。

可是當他們趕到洛陽的時候,已經太遲了,當地的守軍死傷極其慘重,幾乎全軍覆沒,而529團也遭遇了日軍的襲擊,損失慘重。於是,全團又趕緊前往河南新安休整。

而因為任國棟在之前的戰爭中表現出色,也被晉升為上士軍銜。之後,任國棟又先後參加了多次戰役,並立下了不少軍功,但不幸的是,在一次戰役中,任國棟的手臂被日軍射穿,雖然緊急送醫,並保住了手臂,卻不能再進行勞動了。

不過任國棟並沒有退縮,出院以後,他又趕赴戰場,但沒想到他剛回到部隊不久,抗日戰爭就勝利了。抗戰過後,任國棟沒有繼續留在軍隊,而是選擇回老家種田,過著普通人的生活。在新中國成立以後,國家曾統計過抗戰老兵的身份,可是由於任國棟是國軍士兵,所以他沒能得到國家的認可。

這件事成了任國棟的心結,在之後的幾十年裡,他一直很渴望能夠得到國家的認可,可是由於他把自己的傷兵證明弄丟了,無法證明自己老兵的身份,所以這件事一直沒能實現。

這令任國棟很痛苦,後來,在一次志願者探訪他的過程中,這位九旬老兵拿著志願者給的300塊補貼,號啕大哭,並說自己不想要錢,只想要一個認可。好在在志願者的努力之下,他終於實現了自己的願望,被授予了抗戰老兵的稱號。

相關焦點

  • 抗日老兵任國棟:晚年拒絕三百塊補助,哭訴:我只想得到國家認可
    可是如果我們認真聽那些參與過戰爭的老兵們訴說一番,就會發現戰爭帶來的殺戮和血腥是極其殘忍的。在戰爭中,死亡不過是一瞬間的事情,而傷殘更是非常常見,對於參加戰爭的戰士們來說,活著就是他們最大的願望。但即便戰爭再殘酷,戰士們也從來不會退縮,因為他們身負著守衛國家的重任,他們的犧牲換來的就是國家的平安。
  • 一個異國生活七十餘載的抗日老兵:我只想回國,因為我是中國人!
    有那麼一群人,他們身肩負著一個國家的重要任務,放棄與家人美好幸福的生活,到遙遠的那片陌生的國度去,為的是時刻牢記國家給予的重任。他們離開了祖國,有可能再也回不來了,就算是活著回來,也許就只是變成一種期盼,而不能成真。他們中國軍人,遠在另一方的守護神。
  • 抗日老兵隱居深山60年,晚年出來問路人:日本人打到哪了?
    因為武器裝備落後,和日本鬼子打仗吃了不少苦頭,很多抗日英雄,因為身受重傷,只能提前退伍。今天要給大家講的這一位,就是抗日戰爭時期的一位老兵,因為受傷,隱居深山60年,晚年出山問路人第一句話就是:日本人打到哪了?
  • 抗日老兵隱居深山60年,晚年出山時問路人:日本人打到哪裡了?
    導語:抗日老兵隱居深山60年,晚年出山時問路人:日本人打到哪裡了?在抗日戰爭時期,當時老百姓都度過了一段比較艱苦的日子。在當時,這些抗日士兵肩負重任,沒有他們就沒有我們今日安寧的生活。今天要講述的就是一位抗日老兵的經歷,當時有一名叫做李良田的年輕人,當時抗日戰爭全面爆發,李良田在25歲時毫不猶豫的加入到了抗日的隊伍中,成為了一名抗日戰士。李良田在戰場上英勇殺敵,一心要把日軍趕出國門。有一次,由於在和日軍的戰爭當中受到重傷,因此,李良田只能聽從上級的安排,回到自己的家鄉養傷。
  • 「我是川軍」劇情感動觀眾和抗日老兵
    「我是川軍」劇情感動觀眾和抗日老兵 ,這時女播音員蒲春華老師逐一對4位老兵作了介紹,坐位上的觀眾紛紛起立為老兵鼓掌,眾多觀眾用手機從不同角度拍下了老兵進場的情景。
  • 九旬抗日老兵,證件丟失沒法證明身份,指著博物館照片說:這就是我!
    建國以後因為戰爭的緣故,許多人的身份證明丟失,無法證實自己的身份,實在讓人犯了難,就如接下來所說的這個人,一位九旬抗日老兵,證件丟失無法證明自己身份,只好指著博物館的照片說:這就是我,究竟是怎樣一回事呢? 一、經歷戰爭洗禮的老兵 此人名叫郝志全,是一位抗戰老兵。
  • 九旬抗日老兵,證件丟失沒法證明身份,博物館一張照片為其正身
    回顧歷史,有許多英雄偉人都有軍功章,但是也有許多無名英雄,因為一些原因無法提供有效證件,難道這樣一來他們的付出和奉獻就不被認可了嗎?錯,他們同樣偉大,就好比抗日英雄郝志全,面對外界的質疑,他顫抖的指著博物館的陳舊照片,說到「這個就是我」,仔細想想,這樣的證明方式確實不妥,但是老人的過往確實是艱辛不易的,他值得被世人尊敬。
  • 為抗戰老兵們拍一張有尊嚴的照片
    他知道,「為老兵拍照這件事,終究會有結束的那天,只希望那一天到來得晚一些」。李君放:起初只是覺得一定要拍一組與老兵們晚年相關的照片,沒有很清晰的想法,都是一邊拍一邊思考,這不僅僅是一張普通的人物照片,而是要拍一張老兵當下生活環境裡的肖像,我希望用影像的方式觀照老兵的生活現狀和生活方式。這也是更能觸動我的東西。
  • 95歲國民黨抗戰老兵得知自己身份被認可,頓時潸然淚下
    今天給大家講的是一位95歲的老兵,他直到95歲的時候自己的身份才被認可,這一天他等了70多年!河南滎陽高村鄉段坊村,有一位叫宋老夯的原國民黨老兵。1938年,宋老夯參加當時國民黨的部隊,時任30師特種兵。1945年,不願參加內戰的他返鄉當農民。由於歷史原因,宋老夯和他的兒女受盡歧視。「我和我弟弟從小就被村裡人歧視,經常挨打挨罵。」
  • 訃告:四川閬中98歲抗日老兵王長華「歸隊」
    12月8凌晨3點,四川省閬中市抗戰老兵王長華「歸隊」,享年98歲。王長華1922年9月19日出生,閬中朱鎮鄉人。1941年春天,王長華在射洪乞討時入伍,進入國民革命軍第75軍第16師3團4營1連。然後王長華和戰友從重慶乘民生公司輪船順江而下,奔赴湖北抗日前線,結果輪船在長江行駛時被日軍飛機炸沉兩艘,一個連的人死傷。在宜昌的一次戰鬥中,王長華左臂被彈片擊中,槍傷醫好後,王長華在重慶進入康復傷員成立的榮譽團,在白沙機場守衛美軍空軍指揮部。1948年王長華被中國人民解放軍俘虜,在經過學習後被遣返回家,此後王長華務農為生。
  • 94歲抗戰老兵,對著300元錢痛哭:我什麼都不要,只要一個名分
    中國是一個有五千年文明史的國家,從來就不缺少英雄。特別是70年前的抗戰,許多仁人烈士為了國家的獨立和自由而捨生忘死。有些英雄因為種種原因隱姓埋名,默默地把他們對國家和民族的貢獻藏在歷史的長河中。陝西洋縣有這樣一個抗戰老兵,在他94歲高齡時,才被發現曾參加過在虎牢關阻擊日軍的戰鬥。
  • 94歲抗日老兵尋找倖存戰友 央視《等著我》熱切關注
    經本報報導後,吳慶雙(左)和童文忠相聚(資料圖片)今年94歲的儀徵抗日老兵吳慶雙,去年在揚州晚報、揚州發布的幫助下,尋到了一位倖存的戰友。他73年前經歷的那場「潛伏」遭遇戰,也引起央視《等著我》欄目組的關注,淮南支隊還有哪些倖存戰友?
  • 一代抗日名將薛嶽的晚年生活如何?
    在抗日戰爭中,中國軍隊中湧現出了一大批優秀的將領,今天就為大家介紹一下抗日名將薛嶽的故事,以及他的晚年生活。薛嶽將軍,出生於廣東韶關,在保定軍校畢業後,就加入了國民黨,在戰場上,有勇有謀,屢立奇功,得到了蔣介石的重用。
  • 九旬抗日老兵,證件丟失沒法證明身份,博物館一張照片為其正身
    回顧歷史,有許多英雄偉人都有軍功章,但是也有許多無名英雄,因為一些原因無法提供有效證件,難道這樣一來他們的付出和奉獻就不被認可了嗎?錯,他們同樣偉大,就好比抗日英雄郝志全,面對外界的質疑,他顫抖的指著博物館的陳舊照片,說到「這個就是我」,仔細想想,這樣的證明方式確實不妥,但是老人的過往確實是艱辛不易的,他值得被世人尊敬。
  • 衡陽保衛戰倖存老兵,日本老兵道歉遭拒,回憶起一幕讓國人致敬
    當日本老人見到聶鼎權老人後說道:「我是當年的日本軍官,這次來湖南遊玩聽說您住在安仁,專程過來看望您」,得知來人是日本老兵後聶鼎權老人臉色立刻變得冷漠起來,並轉頭不在和對方交談。日本老兵面帶羞愧向聶鼎權老人彎腰致歉,並願意賠償聶鼎權老人一筆補償金,也被聶鼎權老人斷然拒絕。日本老兵最後只得訕訕離去。
  • 追憶那快被淹沒的抗日老兵--黃淵
    值此抗戰70周年紀念之際,以此文祭奠我的爺爺 追憶那快被淹沒的抗日老兵
  • 「在世老兵」徐中平攜夫人松山歸隊
    2018年4月5日,在新疆生活了72年的抗日遠徵軍老兵徐中平因器官衰竭,在新疆庫爾勒的家中辭世,享年97歲。徐中平老人12歲就離開湖北老家,到重慶的汽車技工學校學習。1943年,國家民族處在生死存亡的關鍵之際,在「一寸山河一寸血,十萬青年十萬軍」的感召下,老人投筆從戎,與其他學生兵一道乘車從重慶到昆明,然後乘運輸機經過駝峰航線飛達印度。
  • 66歲阿姨哭訴:我退休金4000塊,卻連買只鴨都要看人的臉色
    導語一位66歲的阿姨哭訴:我退休金4000塊,買只鴨卻還要看人臉色,我太難了,這是怎麼回事,一起來看看下面這個案例。我沒來之前,兒媳請了個保姆,我來了之後,就把保姆辭了,因為兒媳說既然我來了,就讓我來承擔這一切,這樣還可以省錢,所以家裡的一切活都是我做的,我兒媳什麼都不做,老是說照顧三個孩子累,抽不出時間,她都這樣說了,我也沒有多說什麼,反正我的身體還能動,能幫就幫吧。
  • 【致敬抗戰老兵】不朽的英雄!"我們不怕死亡,我們怕被遺忘..."
    圖為抗戰老兵蔣義清生前照片。    但是,對於自己晚年的生活境遇,生前的蔣義清稱,「現在這個社會好多了。我的戰友基本都已進土了,我能到這把年紀,也是享受了。」抗戰從軍證明,老人一直視若珍寶  劉玉說,一張由聯合勤務總司令部第十八後方醫院於1947年八月十一日出具的「留醫官兵證明書」被老人用布包著,放在大木箱底,保存得很好。
  • 穿越歲月 歷史沒有忘記國民黨抗戰老兵
    以國家的名義關懷老兵  據介紹,為了順利遴選參加閱兵的國民黨抗戰老兵,各地民政部門均進行了周密細緻的安排,事前對每位老兵都進行了詳細體檢,並隨隊派出精幹的醫療人員,以確保老兵的身體健康。  時間永是流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