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船海洋裝備科技創新產業基地開工

2020-12-12 光明日報

由中國船舶工業系統工程研究院建設、中建二局北京分公司承建的中船海洋裝備科技創新產業基地(一期)項目日前在北京開工。工程建成後,將成為國際一流的海洋裝備特色產業園區。

據介紹,中國船舶海洋裝備科技創新產業基地佔地300畝,由海洋裝備高端製造產業園區、通用航空產業園區、全球運營服務產業園區三大園區組成,一期工程佔地面積70.9畝。工程建成後,將成為國際一流的海洋裝備特色產業園區,集高端製造、系統集成、數據運營服務、通航產業及配套於一體,代表著我國海洋裝備產業技術的最高水平。

據悉,中船海洋裝備科技創新產業基地立足國內市場、面向全球市場,打造國家級海洋裝備研發生產基地,引領國內系統級海洋裝備和船舶配套發展,在低空開放保障系統領域、雷達探測領域、船舶導航及船舶運營服務保障領域,形成具有全球競爭力的產業集群。(光明融媒記者 溫源 通訊員李志文)

相關焦點

  • 我校與航天科技集團、威海市共建海洋無人裝備與技術聯合創新中心
    哈工大報訊(張玉芹/文)近日,我校與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簡稱「航天科技集團」)、威海市人民政府籤署合作協議,共建海洋無人裝備與技術聯合創新中心(簡稱「聯合中心」),共同提升學校科學研究、人才培養和服務地方經濟的綜合實力,加快推進威海國際海洋科技城建設,助推山東省新舊動能轉換戰略實施,助力科技強國、航天強國和海洋強國建設。
  • 葫蘆島全力打造「中國海洋工程裝備製造基地」
    以海洋工程和船舶製造為主導,全力打造中國海洋工程裝備製造基地。3月30日,編輯從葫蘆島了解到,截至2月份,入園企業共實現固定資產投資2855萬元。  據介紹,葫蘆島船舶產業園區鑑於國內船配項目普遍投資規模小、產品定位檔次低、新建企業和遷址建廠的可能性較小的現實,把園區招商引資目標定位在搶佔高端市場、引進產業帶動強、科技含量高的外商獨資、中外合資的海洋工程裝備製造和船舶製造產業項目上。截至2月底,入園企業共實現固定資產投資2855萬元。
  • 寧波象山加快培育海洋新興產業
    日前,位於寧波象山的中化膜產業生產基地和膜研發創新中心項目一期進入試生產。該項目總投資35億元,年產22萬支反滲透膜,主要面向工業超純水、工業汙水以及飲用水處理三大領域。「反滲透膜配方由我們自主研製,工藝包自主編制,產品打破了外國企業在中國高端膜產品市場上的壟斷。」企業相關負責人說。
  • 廣州船海產業「乘東風」,掘金海洋經濟
    原中船總公司成立於1982年,是第一家全國性的大型工業公司。20年前,原中船總公司分拆出原中船集團和原中船重工,因為以南北地域劃分的緣故,分別被人們冠以「南船」和「北船」之稱。此次拆分後,北船更偏重軍工生產,南船則以民用船品生產居多。廣州是我國三大造船基地之一,也是原中船集團產業的重要集聚地。
  • 象山加快培育海洋新興產業 產業趨藍 向海圖強
    日前,位於象山的中化膜產業生產基地和膜研發創新中心項目一期進入試生產。該項目總投資35億元,年產22萬支反滲透膜,主要面向工業超純水、工業汙水以及飲用水處理三大領域。「反滲透膜配方由我們自主研製,工藝包自主編制,產品打破了外國企業在中國高端膜產品市場上的壟斷。」企業相關負責人說。
  • 科技創新「跨界」激活藍色引擎:深圳建設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全面提速
    依託在電子和信息產業領域形成的全球各城市中最完整的產業鏈,深圳經濟加速科技創新和陸海跨界,合作前景廣闊。2020年春,深圳市六屆人大八次會議《政府工作報告》指出,「過去一年,深圳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建設進入新階段。」陸海聯姻海洋信息服務業前景廣闊智慧海洋,通信先行。
  • 中船重工晉城海裝風電總裝維護基地項目開工
    華夏經緯網     2月13日上午,中船重工山西晉城海裝風電總裝維護基地建設項目開工儀式在金匠開發區中船重工晉城新能源裝備產業園區舉行
  • 浙江舟山普陀區以海洋科技創新賦能海洋產業發展 增強創新鏈 補齊...
    除了海洋生物醫藥領域,普陀區圍繞浙江省海洋經濟發展示範區建設,以科技創新賦能海洋產業發展,聚焦海洋電子信息、海洋工程裝備、海洋新能源等領域,引進集聚了一批海洋科研機構、高素質人才和科技創新要素,強化產業核心技術攻關,推進產業鏈、創新鏈協同發展,闖出了一條「憑海而興」的新路子。
  • 海洋產業:島城
    世界七大海洋實驗室之一的青島海洋科學與技術國家實驗室建成,提升中國海洋科技領域話語權;    海洋旅遊業落戶總投資3000億元的80餘個重點項目;    海洋裝備製造產業5年年均增速26.1%;
  • 開平翠山湖科技產業園 打造珠西先進機電裝備產業示範基地
    原標題:開平翠山湖科技產業園 打造珠西先進機電裝備產業示範基地 全澤超 攝   翠山湖科技產業園位於江門開平市,是2009年創建的省級產業園,也是江門「非常6+1」園區經濟版圖重要一「園」。   開平在江門「東聯西拓」戰略中舉足輕重。作為開平市經濟發展的主引擎,翠山湖科技產業園在珠西產業轉移中的「傳」「接」功能十分關鍵。近日,江門市市長鄧偉根帶隊前往翠山湖新區調研,對翠山湖新區未來的發展提出了新的要求。
  • 大連灣臨海裝備製造業聚集區 奮力打造世界高端裝備製造基地
    大連灣臨海裝備製造業聚集區順應建設海洋強國的需要,不斷提升研發能力、推進科技創新,在石化裝備、核電裝備、特種船舶等產品的製造上實現突破。中國一重大連加氫反應器製造有限公司生產的中國首臺擁有完全自主智慧財產權的百萬千瓦級核反應堆壓力容器順利交付;「華龍一號」福清5號核反應堆壓力容器完工發運。
  • 海洋科研機構扎堆藍色矽谷 領航海洋科技創新
    國家深海基地項目規劃圖。  青島要打造「創新之城、創業之都、創客之島」,形成海洋創新環境需要良好的科技支撐和領先世界的科學技術。隨著海洋國家實驗室與國家深海基地落戶青島藍色矽谷核心區,這裡也將成為青島海洋科技發展的龍頭,將不斷湧出突顯海洋特色的創新創業團隊。
  • 產業趨藍,向海圖強!浙報頭版點讚象山加快培育海洋新興產業
    日前,位於象山的中化膜產業生產基地和膜研發創新中心項目一期進入試生產。該項目總投資35億元,年產22萬支反滲透膜,主要面向工業超純水、工業汙水以及飲用水處理三大領域。「反滲透膜配方由我們自主研製,工藝包自主編制,產品打破了外國企業在中國高端膜產品市場上的壟斷。」企業相關負責人說。
  • 無錫與中船重工第七〇二研究所籤署合作協議
    李小敏在會見時對合作協議的籤署表示祝賀,對中船重工長期以來給予無錫經濟社會發展的幫助支持表示感謝,並簡要介紹了去年無錫經濟社會發展情況。他說,近年來無錫深入實施創新驅動核心戰略和產業強市主導戰略,把加強與在錫科研院所的合作擺在產業發展、科技創新的重要位置,堅持「一所一策」,積極尋求雙方發展方向的共同點、發展需要的契合點、發展合作的結合點。
  • ...對上海證券交易所《關於對中船海洋與防務裝備股份有限公司...
    證券簡稱:中船防務 股票代碼:600685 公告編號:臨2019-031 中船海洋與防務裝備股份有限公司對上海證券交易所 《關於對中船海洋與防務裝備股份有限公司重大資產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公司監管部: 2019年4月5日,中船海洋與防務裝備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船防務」或「公司」)直通披露了《中船海洋與防務裝備股份有限公司重大資產置換暨關聯交易預案》(以下簡稱「預案」),並於2019年4月19日收到貴部下發的《關於對中船海洋與防務裝備股份有限公司重大資產置換暨關聯交易預案信息披露
  • 江蘇科技大學 | 中國船舶與海洋工程產業智慧財產權發展高端論壇在...
    【MBA中國網訊】12月11日,由中國船舶與海洋工程產業智慧財產權聯盟主辦、江蘇科技大學和江蘇科技大學海洋裝備研究院承辦的中國船舶與海洋工程產業智慧財產權發展高端論壇暨2018年中國船舶與海洋工程產業智慧財產權聯盟年會在北京舉行。
  • 航天科技集團董事長雷凡培調任中船集團董事長,董強不再擔任
    中央組織部副部長高選民宣布了黨中央、國務院關於中船集團主要領導調整的決定:雷凡培任中船集團董事長、黨組書記,免去其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航天科技集團)董事長、黨組書記職務;免去董強中船集團董事長、黨組書記職務;免去吳強中船集團董事、總經理、黨組副書記職務。有關職務任免按有關法律和章程辦理。
  • 2020海博會:助推海洋高端裝備自主創新
    「海洋是高質量發展戰略要地」「加快海洋科技創新步伐,提高海洋資源開發能力,培育壯大海洋戰略性新興產業」,關於建設「海洋強國」的重要論述,為發展海洋經濟、海洋科技創新指明了根本方向。  以海強國,加快創新。
  • 中國首艘自主建造大型郵輪在中船集團開工建造
    備受世人矚目的我國首艘國產大型郵輪在中國船舶工業集團有限公司所屬上海外高橋造船有限公司正式開工點火鋼板切割,全面進入實質性建造階段。這標誌著中國船舶工業正式跨入大型郵輪建造新時代,摘取「造船行業皇冠上最後一顆明珠」,圓中國造船人的夢指日可待,必將對我國建設海洋強國、製造強國、科技強國產生重大而又深遠的影響。
  • 「一條魚」+「一艘船」,普陀交出海洋產業新答卷!
    海洋是普陀發展的永恆主題 說到海洋,不能不說到 「一條魚」和「一艘船」 綠色引領「一艘船」 舟山萬邦永躍船舶修造有限公司廠區內,工人們正使用企業自主研發的綠色修船裝備,對輪船進行超高壓水除鏽作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