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90後、00後新興消費群體崛起,年輕消費者對新茶飲有著強烈需求,新茶飲市場也在2019年迎來了爆發年,市場規模日漸增大,品牌熱度居高不下。相關數據表明,新式茶飲的潛在市場規模在1800億元至2200億元,佔了整個茶飲市場的半壁江山。
但在「酒香也怕巷子深」的年代,新式茶飲市場不缺玩家,缺的是能與年輕人保持對話、能保持品牌旺盛生命力的玩家。在眾多玩家中,奈雪的茶深入洞察年輕人需求,注重產品研發,跨界人民日報、中國李寧,成功扛起新茶飲的國風大旗,無疑是當下新式茶飲市場裡最大的黑馬。
(奈雪的茶、軟歐包)
更懂年輕人,所以敢為人先
細看它的成長史,「敢為人先」可以說是奈雪的茶最重要的標籤之一。
自2015年成立之初,奈雪的茶憑藉「茶飲+軟歐包」雙產品模式迅速搶佔新茶飲市場,開啟喝+吃的新茶飲模式;現在奈雪的茶在咖啡、酒品等領域開疆拓土,打造的奈雪酒屋Bla Bla Bar 、奈雪的禮物、奈雪CUP美術館等等「副業」,均成為行業競相模仿的對象。
(奈雪酒屋Bla Bla Bar飲品)
敢為人先,勇於創新的奈雪的茶,之所以有如此魄力不走尋常路,歸根結底還在於它更懂年輕人。根據公開數據顯示,以奈雪的茶客群為研究對象,新式茶飲人群的三大標籤分別是「年輕」、「白領」、「女性」。其中,女性佔比58.26%,男性佔比41.74%。
奈雪的茶一直在探索年輕用戶的新樂園,與年輕用戶互動交流,深度挖掘年輕消費者的需求,並以用戶至上以及高標準高顏值的場景設計,贏得眾多年輕用戶的認可。而這類群體的分享欲望也是最強的,尤其喜歡分享小確幸,因此通過年輕消費者的口碑分享和傳播,奈雪的茶在新茶飲市場上擁有更多的話語權。
意想不到的跨界:和人民日報,和中國李寧
當然,在「酒香也怕巷子深」的年代,品牌要想做大做強,也離不開產品營銷。作為新式茶飲界的「一姐」,奈雪的茶在跨界營銷上也沒少下功夫,輕則不跨界,一跨界必定讓人眼前一亮。
(奈雪的茶×人民日報新媒體——「有為青年 看報喝茶」快閃店)
不久前,在「70而潮·中國正當潮」的活動中,人民日報選中奈雪的茶作為茶飲領域唯一代表品牌獻禮建國70周年。人民日報此舉,一方面高度肯定奈雪的茶在中國茶行業現階段取得的不菲成績,另一方面也希望藉助奈雪的茶強大的年輕粉絲「號召力」,對話年輕人,傳播「中國造」的魅力。
(奈雪的茶×人民日報新媒體——「有為青年 看報喝茶」快閃店)
與此同時,奈雪的茶與人民日報聯名推出了新品「報款」紅石榴,並在北京、深圳兩地打造了主題為「有為青年 看報喝茶」的快閃店。
最為吸睛的是,70年國人生活環境變遷與茶飲習慣的更迭是貫穿快閃店的兩大主線,不僅生動展現了50、60年代「爺爺喝的茶」,70、80年代「爸爸喝的茶」,以及現在「我喝的茶」的3大歷史變遷,還藉助富有歷史感的場景鋪設和小油燈、竹鬥笠、三轉一響、老式電器等道具的陳列,讓70周年國潮下的新茶飲與舊情懷交相融合,也讓更多年輕人感受到中國茶文化的更多可能。
(奈雪的茶×人民日報新媒體——「有為青年 看報喝茶」快閃店)
在與人民日報合作後,近期奈雪的茶又成功與中國李寧牽手,開啟了「潮運動,酷喝茶」主題活動。二者聯名推出的「奈雪×李寧」禮盒、「奈雪×李寧」特飲等產品以及快閃店活動,讓兩個看似完全不搭的品牌卻意外合拍,大大刺激了消費者眼球,贏得消費者一致好評。
(「奈雪×李寧」禮盒1)
跨界營銷並不是單向地我跨你的界,或者你跨我的界,而是雙方聯手,進行資源共享,以實現1+1>2的利益最大化的目的。
奈雪的茶與人民日報的跨界,讓更多消費者去主動感悟、欣賞、傳承中國茶文化的魅力,也讓奈雪的茶深度滲入更多消費者的生活中;奈雪的茶與中國李寧的跨界,既讓奈雪成功躋身國潮的「國家隊」,也藉助李寧為其品牌賦予了潮酷屬性,最終起到了提高品牌附加值的作用。
(「奈雪×李寧」禮盒2)
在消費升級的背景下,單純的研發新品、上新、優惠推廣等手段已經難以打動年輕大眾,而堅持用產品傳遞「美好」的奈雪的茶,立足產品,超越營銷,用差異化產品突出重圍,用無邊界的跨界營銷提升品牌競爭力,持續打造生命力旺盛的新茶飲品牌,高調引領茶飲新國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