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年前國家開始調控樓市,當時就有人做出預言:樓市分化,大勢所趨。從2017年至今,全國的樓市確實發生了變化,有些城市橫盤調整,有些城市仍舊扶搖直上,但是也出現了不少城市,走起了「回頭路」。
國人對於「房價」二字,甚至要比股票還要敏感,因為過去一段時間裡,炒房的人遠比炒股的人多了去了。不管你是否買了房,房價都是大家十分關注的信息,不過在最新出爐的11月城市房價數據中,卻罕見地出現了不少「環比下跌」的城市。
儘管國家的調控大方針已經定了,但是國內這麼多城市,不可能所有城市的樓市走向都一致。只能說「因城制宜」,不管是大的方針,還是當地官方推出的政策,都要根據各個城市的發展情況來制定。
之前樓市的發展十分迅猛,二十年內讓不少人發家致富,但是自從2016年調控方針一出,全國的樓市明顯開始降溫,雖然沒有出現剛需預想中的情況,但是各地的房價明顯開始穩定起來。
「房價重回3年前」,這句話要是放在十年前,無數人都會來一句:不可能,但是如今看來一語成讖。
近幾日,中國社科院發布了一份住房數據報告,其中就公布了幾個城市的房價數據,和前幾年相比,相比歷史最高點已經出現了明顯下跌,其中廊坊、青島、天津等城市,房價調整幅度都在15%以上。
不過從這些城市我們也可以看出一個規律,這些城市大多數都位於北方地區,而且以京津冀城市為主,所以說,除了經濟形勢的影響之外,最主要的仍是來自樓市調控的壓力。
2017年是北方不少城市房價的最高點,但是現在再來看,這些城市的房價明顯出現了回調的情況,而且除了部分一二線城市之外,還出現了一些三四線城市,房價也明顯出現了回調的現象。
除此之外,國家已經取消了棚改,由舊改代替棚改已經開始實施,對於老舊小區不再實施大面積拆遷,而是採用加裝電梯以及水電氣修繕等改造,而這樣的政策,對於2021年之後的三四線城市來說,壓力將會越來越大。
在發布的樓市數據中,從整體來看,70城房價中不僅下跌城市增多,即便是仍有城市還在上漲,但是上漲幅度也明顯有回落的趨勢,除了部分城市「跌回」3年前之外,也有不少城市房價重回1年前。
不過不管怎麼說,未來的樓市走向,已經漸漸脫掉了自己「只漲不跌」的標籤,2020年的樓市,和2000年的樓市已經是截然不同的狀態了,對於剛需來說,2021年是否會帶來更多的好消息,我們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