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佛之後,我的家庭就變好了很多

2020-12-16 騰訊網

學佛不是口頭禪,學佛是實實在在的實踐。常言道:「家和萬事興」。人人都想有一個和睦的家庭,然而,不起風波不吵嘴的家庭又有幾多呢?

我愛讀名人的傳記,讀了《孔子的故事》、《馬克思傳》、《列寧傳》、《毛澤東傳》、《林肯傳》、《周恩來傳》……偉人們的風範給我留下了難忘的記憶。我甚至潛意識中也想當個偉人。不知不覺中,我染上了一種好指揮人、不顧及日常生活細節的習氣。這給我的家庭帶來了很多的不愉快。

我過去經常教育子女可以向父母提意見,主張家庭平等,結果人人個性都很強。有時誰也說服不了誰,反而出現很多爭論和吵鬧。愛人在部隊工作多年,養成了一種軍人作風,到地方工作還是直性子脾氣,我也是個直性子脾氣,兩人直對直。有了兒女再也沒有婚前相敬如賓的禮貌,彼此傾出的話更加率真,有時直言傷人,難免爭論、發火、慪氣,有時覺得真不如出家當尼姑清靜。我時常有掙脫家庭的想法,覺得女人要想幹自己的事業就不應該有家庭。其實這是偏見。有了家庭,若處理得好,就是動力。若處理不好,就是負擔,就是煩惱的根源。

學佛以後,我那根深蒂固的凡事以自我為中心的習氣慢慢地得到了一些改變。讀了一些經典後,我開始學會包容,在家庭中不再固執己見,而是求同存異。我發現自己和丈夫有一個共同愛好,就是都喜歡讀書。我從寺院流通處請回去的書,他比我看得還快。這樣我們有了互相溝通的基礎。

佛家的「忍」、「包容」、「放下」、「斷煩惱」、「六和敬」等思想觀念啟迪了我的心智,讓我明白了在家庭生活中如何斷煩惱及處理好夫妻關係。有時丈夫為一件小事發脾氣, 我不象從前那樣發火,而是心平氣和地告訴他沒必要發那麼大的脾氣,或開個小玩笑,來點小幽默,逗他笑了。這樣,家庭氣氛就融洽多了。我過去一聽到不順耳的話就火冒三丈,怒目金剛般地發脾氣。學佛之後,現在對什麼事都看淡了,覺得發脾氣是非常可笑的。遇事 不急不躁,見到丈夫發脾氣,為避免衝突,我就常常趕快到另一間房子去看書,或者乾脆到街上買菜轉一圈,讓他孤掌難鳴,無處發火,氣自然就消了。等我從街上回來,他已變成了一個無事人了。兩人相對一笑,無怨無恨。久而久之,丈夫的火暴脾氣改了許多。

學佛貴在反省。我以前總習慣於把目光盯著別人,凡不如意之事,總在別人身上找原因。其實,生活中的許多衝突都跟自己的習氣毛病有關。有一次丈夫對我說:「你為什麼總是以命令的口氣對我說話?」我平心靜氣地認真地檢討一下自己,發現自己的言行確實象個指揮官似的,不是命令他幹這就是命令他幹那。學佛以後,這個毛病我改了不少。

有一次,他深情地對我說:「你現在怎麼這麼好了,學佛後真是洗心革面了,變得慈悲了。」這樣,我學佛他不但不反對,反而支持我,從不幹預我學佛的活動。星期天我要去佛協聽講經,他就為我做好飯,還催我別去晚了。聽完課,他又做好飯等我。我真正體會到學佛是一件明智的選擇,它為我的家庭生活帶來了和諧。

家庭中,與雙方父母關係一般來說比較難處理。我對雙方老人一是尊敬,二是自己有什麼好處想著父母。所以,雙方老人對我都很慈愛。媽媽生前常幫我帶孩子做家務,而我很少做家務。她老人家常跟親戚朋友說我是最孝順的女兒。我回家時,舅舅和鄉親們都說我是孝順閨女 。媽媽八十而終,走得很安祥。學佛之後,再回憶這一段生活,我發現我做得很不夠,真是慚愧。媽媽把飯做好了,我有時還嫌媽媽做的飯不好吃。每遇到這種情況,媽媽並不生我的氣,反而慈祥地嘆口氣,無可奈何地說:「你真是生在福中不知福哇!」

老人現在離我而去 ,想到我欠母親很多的情,此生再沒有機會相報了,我心裡很痛疚。我思念慈母,想到父母對我的慈愛之諸般細節,我常常就忍不住流淚。婆母對我象親生女兒一樣,她常教導我:「 過日子不要吵架,即便生活貧窮也要過個窮樂和。」她和公公夫妻幾十年,從沒紅過臉。我深知婆母寬忍的心量。她曾是多年的勞動模範。在外,她勤勤懇懇地工作,回到家任勞任怨,從不抱怨,也不表功擺架子。她總是默默地做事。她的敬業精神和對家庭的操勞是一般人做不到的。婆母和母親都很賢淑勤勞。她們為我樹立了榜樣。在生活中學佛,首先就要象她們一樣,盡職盡責,做一個勤勞奉獻的人,做一個寬容仁愛的人。

做了母親以後,我也和別的母親一樣愛對子女嘮叨。因為從小允許他們反駁父母的意見,主張家庭成員平等。所以,子女常常反駁我。這樣,爭論時也難免發脾氣。學佛以後,我常常向他們講佛經上的話,自以為懂得很多,叨叨地講個不休。女兒有一次對我說:「你說那麼多。累不累?嘮叨多了,起逆反心理,你懂不懂!佛家講的是隨緣教化,你點到為止吧!」女兒的這番話倒真的使我開了竅。我終於明白了,弘法不是靠你去硬灌;而是要隨緣,不光是說,還要自己努力地去做,用行動來教化他們。

孩子不是三歲兩歲,他們長大了,領悟力比我強得多。我向他們做了自我批評,懺悔了自己學佛的驕慢心,肯定了她講的正確。她也鼓勵我學佛。有一次,單位分新房,可連舊房都沒給我,心中很憋氣。女兒見我生氣的樣子就說:「你還是佛家呢!咱家住的房子比別人也不差,你們單位新蓋的房是比咱們家的房好,還有比你們單位更好的房呢!還有大宮殿、洋別墅,你生氣去吧!」這一番話真的把我的貪心給點出來啦!聽了這話,我感悟到大凡生氣和煩惱都是自己有貪心,這貪心不正是佛家要破除的無明嗎?

家庭生活雖說有許多煩惱,但只要我們有一顆向道心,它也同樣可以成為我們磨鍊心性、趣證佛法的道場。佛法一旦在家庭生活中落實下來,我們就會從中得到真實受用。柏林禪寺方丈淨慧大和尚提倡「覺悟人生,奉獻人生。」我想這是促我自覺承擔家務的主要動力。過去我在家裡至尊至上,自以為幹事業為主,把家務瑣事推給別人做。現在我才明白家庭中的每件瑣事都可以成為我們覺悟奉獻的機境。認認真真地專於一境地做好每一件事,這就是覺悟、奉獻的表現。能這樣去做,生活就會主動多了,不切合實際的妄念也會少很多,幹起家務既輕鬆又愉快,雖然累了些,卻能體味到奉獻的快樂。

佛法拯救了我的家,也溫暖了我的家。世間有千千萬萬的家庭正在組成,也有千千萬萬的家庭正在破裂。我想每個做丈夫的、做妻子的如果都能學點佛法,也許這世間將會少很多煩惱,將會少很多沒有爸爸媽媽的孩子。

願佛法溫暖天下千千萬萬個家庭!

若有受益,隨喜點讚分享

相關焦點

  • 我的學佛因緣、學佛的好處以及學佛帶來的改變!
    首先請允許我,簡單的自我介紹,我來自臨安,我姓翁。有很多師兄們認識我,有些師兄也見到過我。能夠和大家一起學習佛法,我覺得很開心。我從小就很喜歡佛菩薩,看到佛菩薩我就很開心。說到今天的課題,我感覺很欣喜。接下來,我就談談自己的學佛的因緣、學佛的好處和學佛的改變。
  • 學佛之後家庭會越來越和諧,是真的嗎?
    學佛之後家庭會越來越和諧,是真的嗎?這樣的問題其實很寬泛。學佛有學得好和學得不好的。其實這也不是學佛不學佛的問題,沒有學佛修行的人,他可能也會很好的處理家庭、事業之間的人際關係,原因是什麼呢?主要是他有善的業緣感召所得,其次是他有好的習性相續。這些好的習慣,可能是他累生已具,也可能是今生培養。另一種情況就是我們常見到的,普通人沒有善的業緣,也沒有好的脾性,感召而來的怨憎相會。
  • 學佛後一切都會變好,這是真的嗎?
    為什麼我還沒變好?古往今來,的確有不少佛弟子曾經分享過自己學佛後的收穫,比如自己的行為處事方式改變後,善緣更多了,事業順利了,家庭和諧了……總之,收穫很大,越來越順,學佛也更有信心了。但是,的確還有不少人,在生活中依然遭遇到挫折、不順,並由此對學佛這件事產生了疑惑。那麼,學了佛,真的一切都會變好嗎?
  • 佛教:學佛之後,是不是真的就改變了命運?
    有的人認為生活不幸,這都是上天不公;有的人認為處處受阻,這一切都是天意;有的人認為生活困頓,安公守節自有變好的一天;有的人認為自己所遭遇的一切,抱持樂天知命的態度,不急不躁。那麼,從佛教的角度而言,又是怎樣看待命運這個問題呢?
  • 家庭生活中如何學佛,自己學佛很精進,家人不理解怎麼辦
    相信有學佛同修遇到過類似情況,早晨很早起床,學佛很精進,把一些經咒念完,幾個小時過去了,家人一看真好,真用功,你怎麼不去出家當和尚呢,這樣就會造成誤會,家人不會認為你學佛精進用功是應該的,僅僅會以為你讀經了早飯沒人做了,你學佛了我們生活受影響了,甚至有些極端的情況,家人會因此排斥佛法,甚至有可能會和佛學劃清界限,心想都是這個佛學影響了我們的家庭生活。
  • 學佛是否影響正常的家庭生活
    五色茶冥想實錄(圖片來源:鳳凰網華人佛教)在家學佛的人,當然可以正常地談情說愛,結婚生子。只要所作所為在五戒允許的範圍內,對家庭生活沒有什麼妨礙。從另一個角度說,學佛使我們的道德得到淨化,人格得到提升,正是維護家庭幸福和睦的保障。至於相適應的問題,首先是發心,在生活或工作中,能以菩提心去做每件事,自然與學佛相應。其次是明確做事原則,知道何為應作,何為不應作。關於謀生之道,佛教中有正命和邪命之分。正命,即符合戒律的工作;邪命,即不符合法律或戒律的行為。作為佛弟子,應以正命立業、造福社會。
  • 佛弟子,不應以學佛為藉口,逃避家庭和社會責任
    「我讓家人跟我吃素,他們就是不聽!」 「不要跟我講道理,苦空無常你懂嗎?」 「這麼努力工作做什麼?隨緣一點吧!」 這樣的修行,顯然沒有慧解佛法的真諦。
  • 學佛必看!家庭愛染的過患!
    只是現在很多人沒有智慧,沒有以正見去仔細地分析、辨別這件事,認為我們是在共同修集往生資糧,實際上完全是在積聚輪迴的因緣。為什麼這麼說呢?要知道,居士處在家庭裡面,大多是糾纏在世間法當中。在家庭裡常常會增長輪迴的因,增長愛執之心,跟往生西方直接相違。稍一放鬆正念,就會以我執煩惱來互相面對。
  • 在家學佛的七個條件
    為此,本期《學佛問答》將分-七個階段詳細討論「在家學佛的幾個條件」,希望能對大家學佛有所裨益。( 一)以身作則。怎樣作則法?因為佛學雖然重在正解,但實行也是很要緊的。怎樣實行法呢?例如:在沒有學佛以前,脾氣很大,動不動就開口罵入,學了佛之後,脾氣就好了許多;沒有學佛以前,對於父母師長常有違背,學了佛之後,不但不違背,並且增加孝順。這些都是我們真實學佛的表率,所以叫做「以身作則」。
  • 佛教,學佛之後如果反而不順,千萬不要喪失信心,其實這是機緣
    這個回答可能會比較多,有些師兄學佛是為了長壽,有些是為了佛菩薩保佑家人,有些是為了自己心情好,有些是為了往生極樂,有些是為了破迷開悟,有些是為了解救眾生,雖然境界和目的各有不同,但肯定是為了得到利益。只不過有相當一部分的師兄在開始學佛,比如讀經念佛,打坐持齋之後,反而發現越來越不順,甚至還有災禍發生,這無疑是和大家的期望有些背道而馳了,不少師兄也就因此而生出了退卻之心,甚至還開始謗佛謗法,認為佛陀在騙人。這樣的情況我就耳聞目睹過不少,說實話真的非常令人遺憾和惋惜,那麼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呢?
  • 釋淨空:假學佛消不了業障,要真學佛!
    我們學佛求往生不能不忍辱,忍辱我們心才能夠安,我們的緣才能夠勝,殊勝,我們的業才能夠消得了。不能忍辱,天天造業,他不消業,惡業天天在增上,怎麼得了?學佛是真學佛、是假學佛,這是關鍵,假學佛消不了業障,要真學佛。
  • 佛教:學佛之後,如果煩惱不減反增,你才是幸運之人
    很多人在學習佛法之後,發現自己的內心變得更加地清淨,總是能夠生出歡喜心,所以更喜歡去研讀佛經,希望能夠在其中找到自己的一片淨土,人們感同身受之後就喜歡分享給其他人,也希望別人能夠從煩惱中解脫。有人看到別人學佛解決了很多煩惱之後,也跟著學佛,卻發現一個百思不得其解的問題,那就是自從他學佛之後,他的煩惱不減反增,身邊的矛盾更加的激化,讓他疲於應對,甚至動搖了學佛的念頭,實際上學佛之後,如果出現煩惱不減反增,你才是幸運之人。
  • 這個時代學佛的年輕女性少了,那麼娶個學佛的女人好嗎?
    一般在條件好一些的人家,女主人都會專門設一個佛堂,早晚拜誦,一方面是獲得精神上的慰藉,另一方面也在引導人心向善方面產生潛移默化的作用。有人羅列了念佛女性的很多優點,我們不妨來看看:念佛的女人很有魅力,她們心地善良,善根厚,為人不計較,有時看似無情卻充滿著大愛,娶到一個念佛的女人,是家裡三世修來的福氣。念佛的女人,是一個家庭最大的福報。
  • 當別人知道我學佛後……
    不知道您是否觀察到這樣一個現象:很多人皈依、學佛後都有意無意地避免公開這個事實並不是因為對佛法沒信心信,有正信、迷信、邪信之分;信佛,也不等於在學佛;學佛,分在家學、出家學;皈依,只能說明對三寶具足信心,以此作為安頓身心的指引,並非意味著出家,更不是不能結婚,進行正常的世俗生活。
  • 為什麼學佛後反而不順了?
    摘錄自心上蓮花次第開博客問:為什麼學佛後反而不順了?現在學佛不順有人說是重罪輕報了。或者說自己還不夠好,可至少應比以前好呀,反而不如以前了還特不順。學佛順利了就說佛法真實不虛佛菩薩加持,學佛不順就說其它,感覺說服力太小。既然學佛是實證修行,我就找人交流真實的學佛感應,可問群裡好多次都沒人說出明顯的感應。幾百人修行就是有十來個經濟生活工作環境有改善的好像也不能證明什麼。
  • 佛說:學佛後,身上有出現這三種變化,恭喜你,南無阿彌陀佛
    佛教:學佛後,身上有出現這三種變化,恭喜你,南無阿彌陀佛佛學有好也有壞,學得好的人可以提升自己的修養,得到真正的真理。學的不好的人生活會變得越來越差,越來越糟。還不如當初不需要學佛來得更好。第一,學佛之後變得更聰明了。在學佛的道路上,如果你學的越來越有愚笨了,那你肯定是沒有學得正確的。學佛不單單學習佛法。其實也是,學的是為人處事。如果因為你學佛,讓自己的生活變得越來越糟,除了學佛,你什麼事情都幹不了的時候。這個時候你已經嚴重出現偏差了。
  • 佛教什麼事情先做好自己,但我現在是個好人,為什麼還要學佛呢?
    只有學會了怎麼去做人,做個好人才能去做事情,佛教講究先學會做一個慈悲的人,善良的人,多做一些善事,好事,之後再去渡眾生,那麼本身如果我們就是一個慈悲善良的好人那麼我們為什麼還要去修習佛教裡的佛法呢?首先我們要知道什麼是好人?好人的定義是什麼?怎麼做才能稱為好人的標準?
  • 學佛三書(正信的佛教、佛學入門、學佛群疑)
    佛教在兩千多年的流傳過程中,其根本精神在流布的同時,摻雜了很多異質的成分,有了很多曲解。聖嚴法師以真修實證的智慧,紮實嚴謹的學術素養,透過平實流暢的語言,領你進入佛陀的世界,契悟佛教的奧秘。學佛的基礎,在家居士如何學佛,修行的次第和方法。內容簡明扼要,準確權威,是你了解佛教,修行入門的最佳參考書。學佛群疑:佛教相信神通和異能嗎?相信風水算命嗎?人能改變自己的命運嗎?密宗是什麼?念佛能消災延壽嗎?持咒有用嗎?魔考是真的嗎?
  • 淨慧長老:在家學佛要謹記的四句口訣
    如同世間的家庭生活不能搬到寺院裡去一樣,寺院生活也不能照搬到家庭裡,但她卻硬要照搬。她的丈夫是一位機關工作人員,人也非常好,他很耐心地勸說妻子,她都不聽,最後他就到柏林寺找我談話,說他妻子信佛後,怎麼成了這個樣子?家庭責任、義務不盡了,丈夫孩子不管了,有時候班都不好好上了,書也不好好教了,到處跑寺院,她這樣做對他影響很大。他說得非常懇切,請我一定要好好教育他的妻子。
  • 學佛以後,身上有這三種變化的人,恭喜你,說明你走對了路
    佛法是一把雙刃劍,並不是所有人學佛之後,都會變得越來越好,有些人因為學習方法不對,學佛學偏了,學佛後就會變得越來越糟,甚至還沒有學佛之前更快樂。學佛人應該時刻對照自己的過去,看一看自己學佛之後,身上都發生了哪些變化,是比以前變得快樂更多了,還是比以前痛苦更多了,如果是後者,就需要反思一下自己了,因為你學佛可能學偏。如果學佛以後,在你身上也有這三點明顯的變化,就說明你學佛走對了路,離佛越來越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