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豔——疫情防控常態化 旅遊業究竟何去何從

2020-08-10 中國商界雜誌

劉 豔 青年學者,知名財經評論員,北京大學政府管理學院博士

新冠肺炎疫情是新中國成立以來在我國發生的傳播速度最快、感染範圍最廣、防控難度最大的一次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同時,其也給高速發展的中國經濟踩了一腳急剎車。旅遊業在此次疫情中受到強烈衝擊,是受影響最大的行業之一,旅遊景區、度假區、主題公園、旅行社、OTA平臺等突然被按下了「暫停鍵」。

新冠肺炎疫情的全球大流行在需求側和供給側同時對全球經濟造成了巨大衝擊。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日前預測,今年全球經濟將下降3%,這是上世紀30年代「大蕭條」以來最嚴重的一次經濟衰退,並首次出現發達經濟體、新興市場和發展中經濟體同時處於衰退中的情況。而作為以人的移動和一定程度的聚集為特徵的旅遊業,則面臨近代旅遊業誕生以來最為嚴重的一次衝擊。就我國而言,旅遊業也面臨巨大挑戰。綜合考慮此次疫情的複雜性、世界性以及我國旅遊業的規模、體量,還有在GDP、就業和居民消費中的佔比和國際化程度等因素,可以確定,這是改革開放以來我國旅遊業遭受影響範圍最廣、影響程度最深的一次衝擊。

客觀直面生死考驗

跨界整合將成為旅遊業的新走向

疫情之下,中國旅遊企業面臨著生與死的考驗,也懷揣著浴火重生的希望。從企業規模來看,疫情對中小微企業和上市企業的影響最為顯著。旅遊企業多為中小微企業,由於其多數現金準備不足、抗疫情能力差以及業務拓展能力較弱,所以成為承受疫情壓力最大的企業群體。在國內旅遊市場方面,旅遊景區紛紛關停,旅行社、餐飲、酒店、交通運輸以及娛樂等行業停業停工,產生了系列連鎖反應。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預計今年國內旅遊總人次將同比減少9.32億人次,旅遊收入減少約1.18萬億元。

通過加強跨行業跨產業的融合發展,可以實現「借力」復甦的效應。隨著全域旅遊、文旅融合、文旅與科技融合、文旅與交通融合等旅遊新模式新業態的協同發展,新興消費群體的個性化、體驗性要求更加嚴格,因此,旅遊業要更好地進行跨界融合,尤其是旅遊企業要拓展經營邊界,實現疊加效應,可借鑑疫情期間現代科技與「宅經濟」的緊密結合,如自助餐飲、自主配送,餐飲行業除低價售賣或免費贈送儲備食材外,還可開展「雲美食」,與外賣外送平臺、生鮮電商等企業跨界合作等。旅遊企業可嘗試布局副業,通過跨界合作來將疫情的損失降至最低,另闢發展新路徑。如疫情期間「文化+旅遊、旅遊+健康、旅遊+影視、旅遊+演出、旅遊+農業」等的跨界融合,應當成為未來旅遊業發展的重點方向。旅遊產業發展要嘗試跨界營銷,對接移動網際網路。跨界營銷對共創體驗有著正向作用,共創體驗能夠創造顧客價值。旅遊業在跨界融合中,在考慮如何跨界、與誰聯手的同時,更重要的是如何讓旅遊產品融入跨界元素,產生更多附加值。

創新是旅遊業抗擊疫情的必修課

變是永恆的不變,萬變不離其宗,在變化中不變的是事物的核心本質,是基本的規律,是真正的商業邏輯。在「變化」中抓住「不變」,謀求創新求變是突破的必由之路。

市場始終在,消費不會消亡,產品、服務與模式將隨「疫」調整,「守正」「創新」會成為主旋律。中國仍有最大規模的市場容量,這樣巨大的市場群體依然面臨不平衡不充分的供給現狀,他們對美好生活更多更好的嚮往就是最大的機遇。此次新冠肺炎疫情恰恰可以引發更多的思考,倒逼企業調整產品結構,創新商業模式,提升文化科技內涵。

疫情加快了中國旅遊業的線上化進程,也催生了「旅遊直播」這一新的內容模式。在受到疫情衝擊之後,以往線下重資產投入的風險在疫情中被無情放大。旅遊業也在反思,如何通過線上的傳播和營銷提升自身的競爭力,如何讓旅遊的線上空間得到更多的延展?未來,線上資產將在整個旅遊產業中扮演越來越重要的角色。疫情將遊客從線下拉到線上,也喚醒了整個行業對線上資產的重視,旅遊業線上資產的構建已經刻不容緩。

在此次疫情中,網際網路、物聯網、大數據、人工智慧、虛擬實境技術以及5G等新興技術在疫情監測、防控、緊急救援和醫療救助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對於旅遊產業而言,視頻會議、在線直播和短視頻App等社交媒體的崛起,將對降低旅遊企業的運營成本、提高辦公效率、拓寬企業宣傳渠道、提高營銷推廣的效果發揮重要作用。藉助網際網路大數據技術的運用,未來旅遊企業員工居家辦公、旅行社門店無實體化、旅遊網絡直播代購等將成為旅遊服務供應商的發展趨勢。與此同時,在線虛擬旅遊、私人定製旅遊將創新旅遊產品形態,推動引領旅遊產業向數位化、智慧化、智能化和非接觸式等方向變革與轉型升級。

健康旅遊市場

有望成為疫情後的行業新風口

新冠肺炎疫情的暴發,也引發了人們對健康生活方式、健康生命價值的深刻思考,有利於促使居民樹立綠色、生態、環保和健康的旅遊消費新理念。疫情引導旅遊企業在加強疫情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下對研學科普旅遊、自然生態遊、騎行自駕遊等具有安全教育和受疫情影響較小的旅行方式的產品設計方面的思考與改進,健康旅遊、生態旅遊將成為旅遊消費的新熱點。疫情雖然對旅遊業產生了諸多負面影響,但也為旅遊業轉型升級指明了方向,催生了旅遊企業探索發展新模式,引發了旅遊消費者新消費方式的觀念變革。

疫情使得人們更加關注健康旅遊市場,這也是未來旅遊業發展的轉型升級方向。旅遊業發展急需一場新健康變革,促使人們樹立新的健康觀,構建健康的生活方式,改變旅遊企業工作經營方式,形成旅遊業健康發展方式,提升旅遊的健康價值和健康水平。因此,應深入挖掘康養旅遊資源,推出健康養生旅遊產品和線路。推動健康旅遊與林業、農業、體育運動、醫藥衛生、房地產以及交通運輸等協同發展。發展高端醫療服務,發揮好高端醫療服務機構的作用。

總之,削弱疫情對旅遊業衝擊的影響是一項系統工程,需要政府、企業、行業協會和消費者等涉旅利益相關者形成合力,為復甦和重振旅遊業紓困解難。需要從提升旅遊業的數位化能力、大力發展健康旅遊市場、引領旅遊業跨界融合、構建旅遊業危機管理模式等方面入手,促進旅遊業全面振興。

相關焦點

  • 人民文旅專家說丨王昆欣:疫情防控常態化 旅遊業如何化危為機
    &nbsp&nbsp&nbsp&nbsp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會5月14日召開會議,分析國內外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勢,研究部署抓好常態化疫情防控措施落地見效,研究提升產業鏈供應鏈穩定性和競爭力。隨著國內疫情防控常態化,大多數行業已復工復產,有些已經步入逐漸復甦階段。
  • 常態化疫情防控下,全域旅遊如何發展?
    值得關注的是,常態化疫情防控下,發展全域旅遊契合了大眾旅遊需求變化以及旅遊管理新需求,各地積極將發展全域旅遊作為抓手之一,助推旅遊業恢復繁榮發展。滿足大眾新需要常態化疫情防控下,部分遊客需求趨向開放遊覽空間,避免擁堵環境;趨向多樣化目的地,避免集中扎堆;趨向休閒養生,避免健康風險。
  • 疫情常態化防控下康養旅遊成新風尚
    疫情常態化防控下康養旅遊成新風尚 大埔發布 大埔發布微信號 dbfbweixin 功能介紹 政務信息公開、政民互動、公眾服務。隨著國慶長假的來臨,沉寂半年之久的旅遊業終於迎來了今年除了出遊時間可大大延長之外,疫情常態化防控之下,旅遊目的地也發生了不小的變化,自然山水遊成主流,鄉村休閒遊受青睞,康養旅遊成了新風尚。
  • 疫情防控常態化下的旅遊發展
    遊客如何在確保安全的前提下安心地釋放被疫情所抑制的出遊需求?旅遊企業和旅遊目的地在沉寂近半年之後如何妥善處理好疫情防控與復工復產之間的關係?整個旅遊行業如何把這次「重啟」作為新的起點實現疫情防控常態下的新發展?這些都是值得我們關注的話題。對此,筆者有如下淺見。一是要有科學防控、精細管理的思維和措施。目前新冠肺炎疫情在我國進入「動態清零」新常態。
  • 旅行社做電商,空姐直播間帶貨,疫情防控常態化下的旅遊業何去何從?
    疫情,給旅遊業按下了「暫停鍵」。但人們心中所嚮往的遠方,卻從未改變。資深驢友:「疫情還沒完呢,再忍忍」因為疫情防控,北京驢友張宏勇(化名)被「憋壞」了。「原本去年年底,我就和幾個驢友約好等過了年去南方。
  • 高舜禮:旅業復甦是「疫情常態化」下對政府防控水平的考驗
    A:第一是如何認識防控「常態化」,第二是怎麼積極復甦旅遊產業,第三才是思考未來,即「後疫期」旅遊市場會是怎樣。Q:文旅人如何認識和理解防控「常態化」?A:首先,我認為「常態化」不等於「後疫期」,原因有三。
  • 疫情防控常態化下旅遊行業的跨省重啟
    7月20日,河北省文化和旅遊廳印發《關於推進旅遊企業擴大復工復業有關事項的通知》提出,各市文化和旅遊行政部門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前提下,可恢復旅行社及在線旅遊企業經營跨省(區、市)團隊旅遊及「機票+酒店」業務。中、高風險地區不得開展團隊旅遊及「機票+酒店」業務。出入境旅遊業務暫不恢復。自此,旅遊業跨省團隊遊業務按下重啟鍵。
  • 常態化疫情防控下基層疾病防控隊伍建設的路徑優化
    但當前全球疫情擴散蔓延勢頭仍未得到有效遏制,境外輸入壓力依然很大,國內零星散發或聚集性疫情時有發生。隨著生產生活秩序加快恢復,各個行業復工復產復學,各地人員流動和聚集增加,疫情存在的風險絲毫不能忽視,疫情防控進入常態化階段。在常態化疫情防控下,如何加強基層疾病防控隊伍建設成為當前亟須解決的課題。
  • 四川這樣做好餐飲業常態化疫情防控
    人民網成都12月14日電 (李強強)據四川省商務廳網站消息,為防止疫情反彈,阻斷傳播途徑,近日,四川省商務廳發布《關於進一步做好我省餐飲業常態化疫情防控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要求各地商務主管部門從加強企業日常管理、做好消費服務引導、嚴格把控食材關等6個方面,進一步抓好本地餐飲業的常態化疫情防控工作。
  • 哈爾濱機場強化冬季常態化疫情防控
    中國民航網 通訊員仇建 報導:日前,哈爾濱機場圍繞旅客防控、員工防控、境外航班防控等重點,持續加強冬季常態化疫情防控工作,築牢龍江空中防線。當前正值冬季傳染病高發季節,境外新冠肺炎疫情流行仍在持續,疫情防控形勢依然嚴峻。
  • 鄭朝彬在富林鎮檢查督導常態化疫情防控工作
    12月11日,漢源縣委書記鄭朝彬前往富林鎮車站、酒店、超市等地檢查督導常態化疫情防控工作。他強調,各相關部門、單位要繼續把常態化疫情防控作為一項重點工作,抓實抓細各項防控措施,堅決築牢防疫安全防線,堅決打好常態化疫情防控持久戰,確保全縣防疫形勢持續安全穩定。
  • 向承強、陳釗帶隊開展疫情常態化防控土城古鎮體驗遊活動
    據習水縣人民政府網消息 為推動全縣旅遊業進一步復甦,倡導「習水人遊習水」,大力拉動旅遊消費,5月30日,縣委書記向承強,縣委副書記、縣長陳釗帶隊開展習水縣疫情常態化防控土城古鎮體驗遊活動,並自費在景區吃、購、娛,體驗打卡景區各景點和網紅地。
  • 【沙公提示】疫情防控常態化,個人防護不鬆懈!
    【沙公提示】疫情防控常態化,個人防護不鬆懈!疫情防控常態化下我們仍要堅持預防為主做好個人防護 常態化防控下預防新冠大家需要注意什麼?秋冬季正是呼道感染疾病高發期,加之國外疫情進入第二波增長期,疫情防控切不可有絲毫鬆懈。目前我國正處於常態化防控階段,對於個人來說,不僅要做好秋冬季易感疾病的防控,同時對新冠肺炎的防護措施也要時刻記在心上,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
  • 「疫情防控」隨州市旅遊景區強化常態化疫情防控
    隨州日報訊(全媒記者陳雲、通訊員汪雷)增開取票窗口,增加測溫槍,增設戴口罩提示牌,補充勸導力量……國慶中秋假期到來之前,我市A級旅遊景區提前制定了增強常態化疫情防控保障的方案,確保假期旅遊安全。雙節之前,我市文旅、市場監管、公安、衛計等部門聯合開展了為期一周的旅遊安全專項檢查,A級旅遊景區的常態化疫情防控是檢查的重點之一。走訪了解到,雙節來臨,我市各景區根據平臺預約遊客數量,提前制定了調整人員和增加防疫物資的方案。
  • ...廣東省陸豐市疫情防控指揮部辦公室28日發布《常態化疫情防控...
    2020-08-28 12:18:48來源:FX168 【廣東陸豐三個封閉管理村已全部解封】據今日陸豐28日消息,廣東省陸豐市疫情防控指揮部辦公室
  • 【戰「疫」說理】常態化疫情防控中應該如何休閒?
    然而,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的爆發使休閒空間被極大壓縮,嚴重限制了人們的休閒選擇。雖然,我國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向好態勢進一步鞏固,防控工作已從應急狀態轉為常態化,但是不可否認的是這依然影響著國民的休閒生活。但常態化疫情防控意味著,人員聚集性休閒方式和空間密閉類休閒方式應得到科學管控,這不可避免地對國民的基本休閒方式造成影響。常態化疫情防控為國民休閒生活轉變提供契機萬事皆有兩面性,常態化疫情防控亦是人們反思休閒生活,轉變休閒理念,提升休閒質量的契機。
  • 方塔園常態化疫情防控不鬆懈
    近期,面對當前疫情防控局勢,上海方塔園全面落實「外防輸入、內防反彈」防控策略,召開專題部署會,就進一步加強常態化疫情防控工作開展細節討論與部署安排。公園繼續實行限流措施,在園內電子屏播放疫情防控宣傳內容。
  • 新冠疫情常態化防控,這些知識必須了解!
    為做好疫情防控常態化健康教育工作,普及防控知識,提高公眾防控意識和能力,特別是促進公眾將疫情防控期間養成的良好衛生習慣和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延續下去,根據《國務院應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聯防聯控機制關於做好新冠肺炎疫情常態化防控工作的指導意見
  • 2021年,疫情防控常態下,中國旅遊業如何發展?
    2021年,疫情防控常態下,中國旅遊業向何處去? 歷經疫情洗鍊,旅遊業的韌性已經在重建期和復甦期被驗證。2021年中國旅遊業向何處去?疫情防控常態下,旅遊業如何發展?
  • 白廟街道密織常態化疫情防控網
    近日,掇刀區白廟街道油城社區、月亮灣社區、七一橋社區及東站社區聯合白廟衛生服務中心,在石化廣場舉行了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演練。在白廟衛生服務中心的指導下,核酸檢測點設在石化廣場前的空地上。演練點視野開闊、通風性好,避免群眾扎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