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一艘沉船,百年後打撈出整船圓明園文物,英國:請立即歸還

2020-12-18 扒扒史界

清朝歷史上是由極盛走向極衰的,在此之前,雖然中國歷史上也有朝代更替,但政權大多數都是在國內相互轉換,從來沒有過被西方國家侵略的歷史。古時候的西方看待中國是東方幻想世界,是天府之國,中國因為國土面積的廣褒和文明的高度發展曾一度領先西方上百年的時間。甚至連西方引以為傲的火器都是從中國傳過去的。

然而因為一系列重農抑商的觀念和閉關鎖國的操作,中國的科技發展和市場經濟發展逐漸受到限制。到了晚清時期,西方已經建立起了高樓大廈有了重型火炮,而中國還停留在木製平房和小型器械的工藝上。

因此經過康乾時期的極盛時期後,清政府就迅速地走向了衰敗。一百多年前,英國以鴉片打開了清政府大門,讓一眾平民百姓和高官都沉溺在醉生夢死的幻想之中。在大臣的勸說下,慈禧開始頒布禁止鴉片流通的法令,結果此舉遭到了以英國為首的西方列強的堅決反對,在英法等國提出強烈抗議後,盲目無知的慈禧竟然傲慢地向全世界宣戰,此舉直接加速了晚清的滅亡。

起初西方列國還對神秘的東方古國有著深深的忌憚,西方以英國為首糾結起了八國聯軍在天津港登陸中國,結果清朝軍隊僅僅是象徵性地做出了幾下抵抗就潰散了。民間義和團死傷慘重,清軍土崩瓦解。八國聯軍此時已知道清政府只不過是一隻被鴉片掏空了身體的紙老虎,於是長驅直入進入北京。得到消息的慈禧連夜落荒而逃,將紫禁城留給了肆無忌憚無所顧忌的八國聯軍。

在這次侵略中,清朝有著萬園之園的圓明園被八國聯軍搶掠一空,熊熊烈火將清朝最後的驕傲化為烏有,無數文物國寶遭到破壞,更多則是被聯軍打包帶回本國。

由於文物太多,這些寶物分別分批次從海上被運走。然而大海無情,無論人類有著什麼力量,始終無法與海洋抗衡。一百多年過去,一群漁民在南海區域捕魚時,無意中發現了一艘年代久遠的沉船。經過考古人員針對此船細緻考察後發現該船是一百多年前在海上沉沒的一艘英國貨船。貨船上滿載著英國軍隊從圓明園中搶奪的文物。

英國貨船被發現的消息很快傳遍了全世界,而此時英國居然厚顏無恥的要求中方歸還船上的打撈物品,其中還包括百年前中國丟失的寶貴文物。對於英國的無恥要求,中國自然不會答應,許多國際人士紛紛對此表示譴責,好在那時中國已經富強強大,英國再也無法像以前一樣再次糾結八國聯軍一起登陸中國大陸了。

清政府的落後導致千年來領先於世界的中國被迫挨打,而如今中國已經再次強大,清朝的結局也告訴我們,每個中國人都應當自強不息勇於奮進。

相關焦點

  • 中國海域打撈出英國沉船,滿載圓明園寶物,英國喊話:請立即歸還
    1970年30歲的英國商人邁克哈徹成立了一家海洋商業打撈公司,本來的主業是打撈二戰期間被擊沉的商船和軍艦,回收商船上運載的錫、橡膠和廢舊金屬,直到1980年偶然打撈出一艘載有2.2萬件中國明代瓷器的古沉船,船上的文物讓他獲利數百萬美元,嘗到甜頭以後一發不可收拾,把公司的重點放到中國古沉船。
  • 南海發現一百年沉船,撈到整船圓明園文物,英國:請立即歸還我們
    一、沉船的歸屬在南海地區有一群漁民在打魚,他們依舊按照往常的規矩撒網下去,然後收網回來,獲得自己的生計資本。不過,就在這一次的撒網過程中,他們卻有了新的發現,因為他們沒有撈到更多的魚,卻是撈出了一隻沉船的痕跡。
  • 我國在東海發現4艘英國沉船,全是圓明園文物,英國:請還給我們
    其實「南海一號」的成功打撈並不是僅僅說它值多少錢,這些價值多少的文物並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南海一號的順利出水標誌著中國在世界上首創打撈古沉船獲得成功。關於打撈古代沉船,大家可能了解得不多,其實打撈沉船並不是我們自己主動去嘗試的,而是被「逼」出來的。
  • 我國海域打撈出4艘英國古沉船,滿載圓明園文物,英媒還要求歸還
    清朝當初建立的圓明園極其豪華,裡面放滿了奇珍異寶,可以說是中國園林的代表作,令人痛心的是,清政府根本沒有保護好這個寶地,因為八國聯軍的入侵,圓明園裡面的很多文物,都落到了西方歷程的手裡,當初的英法聯軍如同強盜一般,拿著槍枝彈藥一窩蜂的跑到圓明園裡,肆無忌憚的燒殺搶掠,有些比較輕便的東西
  • 英國沉船現身中國南海,滿栽圓明園文物,英國卻說讓我國還給他們
    英國沉船現身南海:英方提出一個要求被我方果斷拒絕前些年,有個中國漁民在南海進行捕魚的時候,突然發現自己的漁網好像刮在什麼東西上無法收回來了,於是,潛水查看,結果赫然發現,自己的漁網刮在一艘沉船上。漁民於是第一時間通知海警,海警受理此事後,考古專家趕赴現場,進行打撈作業。經過鑑定,這艘沉船是一艘英國的沉船,而且是一百多年前沉入海底的船隻。對於船隻的發現,英國得知消息後,向我方提出了一個要求,結果,這個要求被我方立刻回絕,就連猶豫都沒有,而這其中的緣故,還得從大清朝那會兒說起。英國作為前任世界霸主,曾經有著這樣的一句國家格言:印度是大英帝國的生命線。
  • 中國海域發現英國沉船,滿載圓明園珍寶,英媒:別撈,它屬於我們
    正因如此,在一段時間裡還出現了一波尋寶熱,專門打撈沉船裡的貴重物品。 而在2018年時,在福建沿海,就有一眾中國漁民發現了一條沉船。他們立即報告當地政府,政府也快速響應,立即開展沉船打撈工作。最後,這條沉船確認是英國沉船,而裡面則載滿了上千件中國文物。
  • 我國南海發現英國沉船,滿載圓明園文物,英方:把寶物還給我們
    從鴉片戰爭開始,到之後的八國聯軍侵華、火燒圓明園,都是烙印在國人們心中,永遠無法抹去的傷痛。我國南海,漁民發現英國沉船,滿載圓明園文物,英方:把寶物還給我們。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提到圓明園,相信絕大多數的國人,應該都不會覺得陌生。作為我國封建歷史上的一顆璀璨明珠,曾經的圓明園中,擺放著清王朝大量的稀世珍寶。
  • 中國寶藏聚集地南海,打撈一艘船發現文物8萬件,保守估價上千億
    但是近年在南海考察的科研人員在海底發現很多的沉船,而且有些年代了,在沉船的附近有很多被侵蝕的文物,後來這件事情得到了國家的重視,派考古人員前去考察,在專業的人員對南海一帶的海底的沉船和寶物進行初步的勘測
  • 一英國人打撈中國沉船,偷了100件文物,砸了65萬件用於炒作
    然而,在20世紀末發現的一艘中國沉船上,一個英國人竟從船上偷走了100萬件文物,甚至為了炒作而砸掉其中的65萬件,實在令人痛惜。「泰興」號商船是1822年1月從廈門港出發前往印尼的為數不多的中國巨型帆船之一。由於船上裝滿了價值連城的貨物,為了避免沿途遭到海盜的洗劫,泰興號從西沙繞道而行。
  • 「南海2號」古沉船揭秘在即 沉睡海底達400年
    記者日前赴汕頭市南澳島一探虛實,有知情人士告知,曾經在沉船現場打撈的船隻和考古人員已經暫時撤離,何時回來還不清楚。日前,廣東省文化廳廳長曹淳亮帶領省文物、考古部門負責人實地察看了「南海Ⅱ號」古沉船的位置和古沉船博物館擬選地址,「南海Ⅱ號」重見天日的日子讓人充滿期待。
  • 廣東陽江海陵島:「南海一號」宋代古沉船就是在這裡被打撈出來的
    海陵島與陽江陸地通過海堤連接,汽車從海堤可以直接開上海陵島,上島後先遊 「大角灣」度假區,然後參觀「廣東海上絲綢之路博物館」,又稱南海一號,「南海一號」宋代沉船1987年被廣州救撈局與英國海洋探測公司在距陽江市海陵島30多海裡的海區意外發現,是目前世界上發現最早、船體最大、保存最完整的遠洋商貿船。
  • 我國海域打撈出日本「寶船」,將此歸還後,竟向索賠我國15億
    我國海域打撈出日本「寶船」,歸還後竟然向我們索要15億,這是為什麼呢?跟著我來看看吧。01打撈出「寶船」有很多沉船都是因為戰爭而引起的,而之前規模最大並且最有影響力的戰爭可能就屬二戰了再之後,我們國家就在海域中打撈出了一艘日本沉船。這是當年日本人在戰爭中留下的,這條船上還有許多中國的寶物。在當時我方還把這些東西歸還給日本,可是他們不感謝就算了,反而向我們國家索賠15億。除此之外這條船上還有被譽為無價的北京人頭蓋骨,其實打撈這些東西簡直就是在大海撈針,有些遺骸都不見了,更別說寶貝了。
  • 南海發現唐代沉船,撈出7萬件文物,打撈公司:2.6億元賣給中國
    南海發現唐代沉船「黑石號」「黑石號」是德國一打撈公司於1998年在印尼勿裡洞島海域的黑色大巖礁附近發現的一艘沉船,船上載有經由東南亞運往西亞、北非的中國貨物,其中瓷器數量最多,高達67000多件,此外還有不少的金銀製品,全部文物將近7萬件,是一筆巨大的財富,具有重要的考古價值。
  • 全球3座沉船博物館:"瑪麗露絲號"售彩票集資
    伴隨著每一艘沉船的重見天日,那些被塵封了數百年的故事也一同浮出水面。  瑞典瓦薩博物館  瓦薩博物館是專門為展覽「瓦薩號」沉船而建立的。「瓦薩號」是一艘古戰船,它是遵照瑞典國王古斯塔夫二世的旨意於1625年開始建造的。
  • 中國一艘寶船沉入海底,一老外翻閱古籍找到位置,撈出2億的寶物
    在考古界,一直都有一船十墓的說法。因為,一艘古代的沉船,上面的文物數量可能比十座古墓裡的東西還要多。可以說,沉船十分具有研究價值。然而,沉船在考古學家眼中是文物價值,可在盜墓賊眼中只有利益。有一個英國的職業尋寶人,因為翻閱了中國的一本古籍,發現上面記載有一艘商船沉沒在中國的南海。於是,他便組織人去進行打撈。沒想到,竟然被他撈出了價值2億的寶物!這個英國職業尋寶人叫邁克·哈徹,在1999年的時候,他讀到一本《東印度航海指南》的古籍。
  • 三大沉船博物館
    1965年,一組潛水員開始在海底搜尋這艘沉船的殘骸。當它終於被發現後,潛水員、科學家和考古學家們立即開始打撈工作。1982年,經過包括查爾斯王子在內的志願潛水員的工作,整艘船全部被發掘了出來,保存在英國樸茨茅斯的Mary Rose博物館。
  • 世界三大著名古沉船博物館
    1965年,一組潛水員開始在海底搜尋這艘沉船的殘骸。當它終於被發現後,潛水員、科學家和考古學家們立即開始打撈工作。1982年,經過包括查爾斯王子在內的志願潛水員的工作,整艘船全部被發掘了出來,保存在英國樸茨茅斯的Mary Rose博物館。該博物館面積約為5000平方米,圍繞著船骸搭建,並陳列了從船隻中發現的1.9萬件文物。
  • 世界三大沉船博物館,唯有我國這艘沉船是和平之船
    以古代沉船為原型而建造博物館,肯定是有它自身的價值。但古代沉船那麼多,也不是都能夠以此來建造博物館的。現今,以沉船而建造的博物館,世界上有三個:英國的瑪麗露絲博物館、瑞典的瓦薩博物館、中國的廣東海上絲綢之路博物館。 瑪麗露絲博物館
  • 世界三大著名古沉船博物館的歷史及展陳設計
    1965年,一組潛水員開始在海底搜尋這艘沉船的殘骸。當它終於被發現後,潛水員、科學家和考古學家們立即開始打撈工作。1982年,經過包括查爾斯王子在內的志願潛水員的工作,整艘船全部被發掘了出來,保存在英國樸茨茅斯的Mary Rose博物館。
  • 南宋古沉船南海一號超6萬件宋代瓷器重見天光
    在廣東陽江「南海一號」博物館,考古工作者每天都要定時向沉船船體木質結構噴灑特製藥水加以保護。     來源:新華網   經過7年的保護挖掘,南宋古沉船「南海一號」艙內超過6萬件南宋瓷器重見天日。這艘在海底沉睡了800多年的沉船,是迄今為止中國境內發現的年代最早、船體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沉船,是保存在「海上絲綢之路」主航道上的珍貴文化遺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