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六字令三首》毛澤東

2021-02-13 古詩詞文欣賞

山,快馬加鞭未下鞍。驚回首,離天三尺三。 

山,倒海翻江卷巨瀾。奔騰急,萬馬戰猶酣。

 

山,刺破青天鍔未殘。天欲墮,賴以拄其間。

 

注釋

①快馬加鞭:徐姬《殺狗記》:「何不快馬加鞭,徑趕至蒼山,求取伯伯!」 ②離天三尺三,作者原註:「湖南民謠:『上有骷髏山,下有八寶山,離天三尺三。人過要低頭,馬過要下鞍。』」又註:「這是湖南常德的民謠:」(按:這一註解可能是作者回答英譯者時的誤憶。常德地勢較平坦,無此民謠。此當為貴州民謠。)骷髏山,未詳。八寶山,在貴州雷山縣。《貴州通志》:「八寶山與太平山相連如屏,三面絕壁,無路可登。唯南面稍平,烏道羊腸,人跡罕至。」紅軍長徵時並未攀越八寶山,這裡僅借民謠形容山之高。李白《蜀道難》:「連峰去天不盈尺。」賀鑄《漁家傲.荊溪詠》:「南嶽去天才尺五。」 ③倒海翻江:形容聲勢、力量的巨大。陸遊《夜宿陽山磯》:「五更顛風吹急雨,倒海翻江洗殘暑。」這是形容水勢之浩大。也作「翻江倒海」和「翻江攪海」。馬致遠《薦福碑》:「他那裡撼嶺巴江,攪海翻江,樹倒摧崖。這孽畜,更做你這般,神通廣大,也不合佛頂上大驚小怪。」卷:翻卷。瀾:波浪。《孟子·盡心上》:「觀水有術,必觀其瀾。」岑參《與高適薛據同登慈恩寺浮圖》:「連山若波濤。」王安石《泊姚江》:「山如碧浪翻江去。」 ④奔,急行,急跑,猶如奔馳,狂奔,飛奔。騰,本指馬奔躍,即駿馬在奔馳中向上跳躍。萬馬戰猶酣:辛棄疾《沁園春·靈山齊庵賦》:「疊嶂西馳,萬馬迴旋,眾山欲東。」又,《菩薩蠻·金陵賞心亭為葉丞相賦》:「青山欲共高人語,聯翩萬馬來無數。煙雨卻低回,望來終不來。」萬馬,千軍萬馬之略。戰,戰鬥,激戰。猶,正在。酣,本指盡酒量暢飲,痛飲,這裡指酣戰,即不但久戰未歇,而且正處在激烈、起勁的勢頭上。杜甫《丹青引贈曹將軍霸》:「英姿颯爽來酣戰。」 ⑤鍔:劍鋒:《莊子·說劍》,「天子之劍,以燕溪石城為鋒,齊岱為鍔;」司馬彪註:「鍔,劍刃;一雲劍稜也。」吳均《和蕭洗馬子顯古意六首》:「蓮花穿劍鍔,秋月掩刀環。」柳宗元《與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華親故》:「海畔尖山似劍芒。」李商隱《井絡》:「井絡天彭一掌中,漫誇天險劍為峰。」楊億《成都》:「青山路險劍為峰。」殘,殘損、殘缺、毀壞;青天,晴朗的天宇,由于晴朗而愈顯其高遠,因而刺破青天之山,自然也就愈加峻峭。 ⑥欲,要,將要。墮,落下,掉下來。賴,依賴,依靠。以,用。拄,支撐,《戰國策·齊策六》:「大冠若箕,修劍拄頤。」其間,指天地間。 

 

譯文

山,高聳入雲端。給快跑的馬兒再加幾鞭,翻越山巔未下鞍。驚詫高又險,回頭瞥一眼,離天只有三尺三! 

山,起伏如波濤,浩瀚似江海,倒海翻江卷巨瀾。山勢奔騰迅猛如奔馬,好似萬馬廝殺正酣戰。

山,傲立蒼穹如長劍,刺破青天劍鋒沒傷殘。天像快要塌下來,全靠著山的支撐,天才得以鋪展於宇宙間。

 

創作背景

這三首小令作於1934年到1935年間。1934年10月,中央紅軍主力各軍團分別從閩西的長汀、寧化和贛南的瑞金、雩都地區出發,開始了遠離中央根據地井岡山的二萬五千裡長徵。一路上,遭遇到數不盡的艱難困苦,除先後以鮮血和生命突破蔣介石設置的四道嚴密封鎖線外,還越過了千山萬水,不僅以舉世罕見的犧牲精神,戰勝了強敵,而且以同樣罕見的吃苦精神,戰勝了種種困難和天險。

蔣介石曾屢次妄圖憑藉水的天險阻擋和消滅紅軍,例如湘江、金沙江、大渡河等;而相對來說,紅軍則對山更有感情,尤其是毛澤東,對山的感情更深。可以說,毛澤東開闢的以農村包圍城市的武裝割據道路,始終是以山嶺為依託的,在戰略退卻時,則更是以山嶺為掩護。山嶺是毛澤東和紅軍的好朋友,毛澤東和紅軍喜歡山,而蔣介石則在特定歷史時期裡,相當畏懼紅軍喜歡的山。

在實行戰略大轉移的長徵途中,紅軍不僅大多數時候都在高山峻岭中行軍,而且也常在萬山叢中衝破蔣介石的圍追堵截,既歷盡艱辛,又充滿勝利的喜悅。毛澤東這三首小令,就是懷著喜悅的心情,在翻山越嶺的長徵行軍途中寫下的。

 

賞析

這三首小令都專門以山為題材,它們雖然沒有像其他詞那樣標明詞題,但每首的頭一個字「山」,可以說即分別代表著各自的題目。 

這三首小令所寫重點不同,合起來卻是完整的組詩。它們共同的顯著特點在於運用了整體象徵的創作方法。象徵是人們常用的藝術方法,如有人用獅子象徵力量,有人用鴿子象徵和平,有人用香草象徵美人,有人用同海的搏鬥象徵人生拼搏等。毛澤東在此則用山的形象來象徵紅軍形象,通過他的精巧藝術構思,讓象徵者與被象徵者在氣勢、氣概、精神、氣質諸方面,獲得了內在聯繫。它們既都是寫山,同時又都是寫紅軍,既是詠山曲,又是歌頌英雄紅軍的樂章。三首各寫出一個側面、一個特點,表面上處處寫山,寫山巒姿態,山野情趣,翻山滋味,實際上是處處借山象徵紅軍,通過詠山來歌頌紅軍。 

它們雖是小令,但格調卻是雄渾豪放的。意境磅礴、壯觀、豪邁;誇張、比喻、象徵、襯託、讚嘆、抒情、寄意並舉;同調重奏復沓、往復旋還,節奏緊湊,迴腸盪氣,非同凡響。 

【其一】 

第一首表面上是極寫山之高,實質上是寫紅軍越過高山時,所表現出的藐視困難、一往無前、不可屈服的精神氣概。毛澤東引了一首民謠作為原注,那民謠正是極力形容山之高的,高到僅僅「離天三尺三」,因此「人過要低頭,馬過要下鞍」,一般的人和馬都得向它屈服。然而,紅軍在這樣的高山面前,卻「快馬加鞭未下鞍」。這裡的「快」字是狀寫馬的行進速度的,馬在如此高山面前毫無畏色,沒有止步。依舊快速前進;而騎在馬背上的人則更神氣了,居然還要加勁揚鞭催快馬,因而人、馬都飛馳而過。未下鞍,一是說紅軍的馬過時沒有卸鞍,一反民謠所說的「馬過要下鞍」的習慣;二是說紅軍過時沒有下馬,當然也不會低頭,一反民謠所說的「人過要低頭」的習慣;那麼,無疑是高山低頭了。同樣險峻的高山,在不同的人和馬面前,出現了截然不同的情況,這便富於神奇性地反襯了紅軍足以徵服一切艱難險阻而不為任何艱難險阻所屈服的一往無前的英雄氣概。 

「驚回首,離天三尺三。」毛澤東寫得很幽默,待到縱馬揚鞭飛奔過去以後,再回頭仰望,不覺猛然大吃一驚。驚,既是對極高極險的山望而吃驚,同時也傳達出一種翻越高聳雲天的大山後的驚喜、自豪的神情。「離天三尺三」並非實數,而是誇張,用誇張筆法極寫山之高峻,從而反襯、烘託紅軍飛馳過山的英雄形象,突出紅軍一往無前的精神氣概和實現戰略轉移的急迫心情。 

【其二】 

第二首表面上是極寫山之大,寫群山之磅礴、險峻,實質上是寫紅軍在萬山叢中英勇戰鬥的雄偉、豪邁的氣概。毛澤東首先用大海來比喻、描寫山:「山,倒海翻江卷巨瀾。」毛澤東從高處放眼望去,千山萬嶺逶迤起伏,因而他感覺勢如江海倒翻,怒潮猛卷,連天排空,洶湧澎湃。接著,又用馳騁中的萬馬來比喻、描寫山:「奔騰急,萬馬戰猶酣。」詩聖杜甫在《病橘》中用過「奔騰」一詞:「憶昔南海使,奔騰獻荔枝。」即飛奔急馳之意。毛澤東再加一「急」字,則其快如飛之速度已達極點。毛澤東久望險峻的群山,聯繫自己指揮千軍萬馬南徵北戰的深切體驗,因此又覺得它們恰如鏖戰中的千軍萬馬在奔騰。這樣,毛澤東連用兩個比喻,就形象生動地寫出了千山萬嶺的磅礴、雄偉的氣勢。 

但是,在毛澤東的藝術構思中,山的雄姿與紅軍的雄姿是相對應的,寫山就是為著寫紅軍。群山萬嶺的雄偉氣魄,正可見紅軍的偉大氣魄。群山萬嶺正是紅軍歷經之地,因此人們既可想見紅軍在那裡急速進軍的英雄姿態,也可想見紅軍在那裡的戰鬥姿態和激戰場面,從而使雄姿英發、驍勇善戰的紅軍形象,巍然屹立起來了。

 

【其三】 

第三首表面上是極寫山之堅,寫眾山之堅固、堅強,實質上是寫紅軍崇高、堅韌的意志和中流砥柱的作用。首先通過比喻寫眾山之高峻峭直:「山,刺破青天鍔未殘。」毛澤東把林立的山峰比作寶劍,說高峻峭直的山峰,像一把把鋒利無比的長劍刺向天空,而且竟把青天刺破了鋒芒尚無分毫殘損,這是何等堅利。天欲墮,賴以拄其間。」這當然是一種假設,意謂即使天塌下來也不要緊,有挺拔的高山像擎天柱一樣把它頂住,這又是何等堅固、何等堅強啊!這實質上是寫紅軍的堅韌不拔和銳不可當,寫紅軍頂天立地的英雄氣概,寫紅軍的崇高地位和偉大作用。毛澤東以詞句的形式告誡世人:有中共領導的武裝力量在,中華民族的江山無論如何塌不下來,中共領導的武裝力量是中華民族的中堅、棟梁、柱石。

《蝶戀花·從汀州向長沙》毛澤東

《沁園春·長沙》毛澤東

《憶秦娥·婁山關》毛澤東

《沁園春·雪》毛澤東

《七律·冬雲》毛澤東

《七律·答友人》毛澤東

毛主席唯一在「八一建軍節」作的詩,難得一見!

《為李進同志題所攝廬山仙人洞照》毛澤東

《送瘟神二首》毛澤東

《七律·長徵》毛澤東

《七律·到韶山》毛澤東

《七律·洪都》毛澤東

《清平樂·會昌》毛澤東

《水調歌頭 遊泳》毛澤東

《臨江仙·贈丁玲》毛澤東

《蝶戀花·答李淑一》毛澤東

《七律·和柳亞子先生》毛澤東

《滿江紅·和郭沫若同志》毛澤東 | 一萬年太久,只爭朝夕

《水調歌頭·重上井岡山》毛澤東

《菩薩蠻·黃鶴樓》毛澤東 | 茫茫九派流中國,沉沉一線穿南北

《卜算子·詠梅》毛澤東

《西江月·井岡山》毛澤東 | 山下旌旗在望,山頭鼓角相聞

《浪淘沙·北戴河》毛澤東

《念奴嬌·崑崙》毛澤東

《七絕·改詩贈父親》毛澤東

《賀新郎·讀史》毛澤東 | 一首詞寫盡人類歷史!

《採桑子·重陽》毛澤東

《菩薩蠻·大柏地》毛澤東

《清平樂·六盤山》毛澤東

《七律·人民解放軍佔領南京》毛澤東

《虞美人·枕上》毛澤東

《蝶戀花·向板倉》毛澤東

《賀新郎·別友》毛澤東

《西江月·秋收起義》毛澤東

《七絕·詠蛙 》毛澤東

《六言詩·給彭德懷同志》毛澤東

《七絕·觀潮》毛澤東

相關焦點

  • 毛澤東詩詞丨《十六字令三首》
    毛澤東這三首小令,就是懷著喜悅的心情,在翻山越嶺的長徵行軍途中寫下的。 賞析這三首小令都專門以山為題材,它們雖然沒有像其他詞那樣標明詞題,但每首的頭一個字「山」,可以說即分別代表著各自的題目。 這三首小令所寫重點不同,合起來卻是完整的組詩。
  • 詞文塗鴉:得趣小令《十六字令》
    《十六字令》,又名《蒼梧謠》、《歸字謠》,十六字,三平韻,是公認詞牌名中字數最少的。《唐宋詞格律》這本書中舉例,【宋】蔡伸:「天!休使圓蟾照客眠。今何在?桂影自嬋娟。」清代學者認為:「五十八字以內為小令,五十九至九十字為中調,九十一字以外為長調」。故只有十六字的詞牌,從字數看,為小令。小令不因字數少,而情感不達,相反,它精煉凝神,情感直率。有人評《十六字令》曰,十六字,四句,一、七、三、五,單字成句,起領全篇,平穩紮實,長句短句,陰陽頓挫,字字珠璣。
  • 十六字令·風/花/雲
    十六字令·花花,笑靨如酥寫歲華。回眸處,萬寵落吾家。花,半吐芬芳賽粉霞。留連處,不覺日西斜。十六字令·云云,遼闊天空任意巡。猶如畫,處處有乾坤。雲,薄若輕紗幻似塵。山間過,剪影系羅裙。延展學習:十六字令詞牌《十六字令》,詞牌名,因全詞僅十六字而得名。又名《蒼梧謠》、《歸梧謠》、《歸字謠》。十六字令,屬於最短的詞,此詞為單調三平韻,總共四句,十六個字。第一、二、四句押韻,均為平聲韻。
  • 十六字令 春夏秋冬
    十六字令(一)桃,豔豔紅腮萬種嬌。騷人醉,筆下泛詩潮。(二)蜂,課蜜花間往返從。(三)荷,嫋娜仙姿立碧波。遊人醉,倩影鏡頭多。(四)蛙,月下高歌獨自誇。風輕送,碧傘影微斜。依詞林正韻 袁去華格體農曆庚子年五月初七日 陽曆2020年6月28日作後記:《十六字令》,詞牌名,因全詞僅十六字而得名;又名《蒼梧謠》、《歸梧謠》、《歸字謠》、《燕銜杯》。
  • 十六字令《夜獨七闋》(新韻)
    十六字令《夜獨七闋》(新韻)茶,煮罷清香碎綠渣。隨風去,化土舊山崖。琴,弦上餘音靜我心。三更月,犬吠與相鄰。初學寫詞,我不喜歡十六字令。因為我覺得它太短了,短的還沒看到什麼,就戛然而止,意猶未盡還顯不出詞人的水平。後來,我偏愛十六字令,因為只有十六個字我就看到了景、看到了情。十六個字,真的只有把最純粹的東西凝練到最後才能呈現。
  • 十六字令 月滿客歸遲
    一十六字令思思,墨染殘箋落淚時。中秋夜,月滿客歸遲。二十六字令愁愁,月落軒窗恨不休。傷心處,殘夢出高樓。三十六字令情情,把盞三更熱淚盈。紅塵客,涼薄恨平生。依詞林正韻 欽譜農曆庚子年五月二十九日陽曆2020年7月19日作詞牌簡介《十六字令》,詞牌名,因全詞僅十六字而得名;又名《蒼梧謠》、《歸梧謠》、《歸字謠》、《燕銜杯》。
  • 「人醉花香百草茵」,5首十六字令,輕嘆桃花又豔一年春
    文/玄月初【十六字令~春色新】春。雨潤花香百草魂。東風過,萬物俱更新。十六字令(四首):美女繁花競春嬌【十六字令~春魂醉】攜手同遊,漫步花林,沁人心脾的花香如同美酒一樣,令人沉醉其中……【十六字令~春夢醒】春。迷惑情心醉夢深。驚風雨,香伴落紅沉。美夢終會醒,春去落紅沉。
  • 相思共賦|十六字令
    (詞林正韻第三部,平)十六字令文/岐超緣。前世非吾葬汝眠。不過是,路過你身邊。緣。今世相逢恨晚言。不過是,和你又擦肩。十六字令文/王淑嫻箏。曲閣飛霞驚落鶯。鐘鳴月,把盞舉眉聽。箏,和韻難知夢裡情。孤窗外,月下寄流螢。箏。伴雨黃鸝和泣聲。
  • 淘詩詞山東群迎新專輯:《十六字令·春》
    淘詩詞山東群《十六字令·春》專輯十六字令春十六字令 春雪霽孤鴻春。暮雪紛紛落翠筠。牽縴手,探臘慰凝顰。三春,萬裡長河起霧氳,孤帆隱,祥瑞共長存。十六字令春陳少行一春。天撒瓊花滿玉純。豐年兆,祥瑞滿乾坤。
  • 6首十六字令演繹紅塵情歌……
    六首原創《十六字令》,與大家一起品味因「情」而生的那些喜怒哀樂愁!「十六字令·懵懂愛初生」情。一見傾心夜夢縈。紅塵少,懵懂愛初生。人生最美是少年。那時風華正茂,那時懵懂無知,那時天真純淨,不帶任何煙火氣!
  • 從毛澤東詩詞感悟長徵精神
    毛澤東的長徵詩詞藝術地描繪了紅軍長徵的戰鬥歷程,熱情洋溢地讚揚了紅軍不畏艱險、英勇頑強的革命精神,蘊含著中國共產黨人的萬般豪情壯志,它是中國革命的壯烈史詩,也是中國詩歌寶庫中的燦爛明珠。 毛澤東在長徵時期一共創作了六首詩詞,分別是《憶秦娥·婁山關》《十六字令三首》《七律·長徵》《念奴嬌·崑崙》《清平樂·六盤山》《六言詩·給彭德懷同志》。
  • 十六字令.秋(十首)
    十六字令秋,雁字南天夕照悠。重山遠,故裡幾多愁。秋,雲淡風清細雨收。依君處,月上柳梢頭。秋,夕照紅霞嶺盡頭。炊煙嫋,短笛伴歸牛。秋,海自洶洶雲自悠。歸帆晚,漁火照沙洲。秋,菊豔荊馨百鳥啾。雲遮日,雁字碧空悠。
  • 毛澤東在長徵中創作了哪些詩詞?
    其中,毛澤東創作的長徵詩詞尤為光彩奪目。長徵時期,毛澤東主要創作了《十六字令三首》《憶秦娥·婁山關》《七律·長徵》《念奴嬌·崑崙》《清平樂·六盤山》《六言詩·給彭德懷同志》等多首詩詞。毛澤東的長徵詩詞,充滿熱情、執著、堅毅的革命樂觀主義精神,對長徵中的紅軍指戰員起到了巨大的鼓舞激勵作用,不僅生動地反映了紅軍長徵輾轉曲折的行動軌跡,更藝術地再現了紅軍長徵歷經困苦走向勝利的光輝歷程。
  • 汪建新:從毛澤東詩詞感悟長徵
    毛澤東在長徵時期一共創作了八首詩詞,分別是《憶秦娥·婁山關》 《十六字令三首》 《七律·長徵 》《念奴嬌·崑崙》 《清平樂·六盤山 》《六言詩·給彭德懷同志 》。 我們先把這幾首詩詞作品重溫一遍。 十六字令三首 其一 山,快馬加鞭未下鞍。驚回首,離天三尺三。 其二 山,倒海翻江卷巨瀾。
  • 毛澤東詞《十六字令三首》(隸書)(圖)
  • 20首小詩,每首都不一樣的故事,唯有憶江南與十六字令是經典代表
    8、十六令愁 李旺清老師愁。自是清秋自不留。人生苦,何處是吾樓。9、十六令油燈 湯巧鳳燈。熱火燃燒照夜盈。光明使。油盡淚無聲。10、十六字令抒懷 劉桂玉歡,得意春風馬上觀。朝前望,心遠路途寬。11、十六字令眠 朱雅媚眠。輾轉翻來緒滿邊。秋愁夜,思念意纏綿。
  • 五首《十六字令》五種不同的心情 你更喜歡哪一首呢?
    十六字令 南宋 張孝祥 歸。十萬人家兒樣啼。公歸去,何日是來時。 故友即將離去,縱萬般留戀,像孩子一樣啼哭不舍,又能怎樣呢?眼睜睜的看著你離開,幾多傷感幾多無奈,只能期盼你能早點回來。自古多情傷離別,戀人如此,摯友亦如此。十六字令 周晴川 眠, 月影穿窗白玉錢。 無人弄, 移過枕函邊。 夜深難眠,皓月當空,獨賞月色入窗沿,潔白猶如玉銅錢。無人牽引,自使美景至枕邊。
  • 原創:《十六字令》琴棋書畫詩酒花茶煙
    《十六字令
  • 邊城檔案:茨字十六號臺
    古人語「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如果想一口氣寫完十幾二十個敵臺的特徵,期間還要修照片、制表作圖、查文獻、找資料、寫分析推測……實在是一個太大的工程量。而對於我這種每天9點回家的社畜,夜裡能用來幹活的時間實在是過於有限。如此時間一久,很容易變成「三而竭」的狀態,繼而棄坑不寫,背離初心。
  • 宋詞中最短的一個詞牌,十六個字,字字動人心腸,催人淚下!
    清代毛先舒認為:「五十八字以內為小令,五十九至九十字為中調,九十一字以外為長調。」小令因為字數少,因而沒有什麼多餘的話,更容易與人們產生情感上的碰撞。現今比較公認的最短的詞牌當屬《十六字令》,顧名思義,全詞僅十六字。通篇四句,按字數排序為一、七、三、五,單字成句,領起全篇,定下全篇韻味,平穩又紮實。長短句交錯,反差較大。字字動人心腸,催人淚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