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全景視覺)
經濟觀察網 記者 洪小棠 國融證券遭遇處罰以及2018年年報暴露出的種種問題,正在引發更多連鎖反應。其母公司也遭評級機構列入信用觀察名單。
被列觀察名單
今年5月10日,證監會發布《關於對國融證券股份有限公司採取限制業務活動措施的決定》,對國融證券採取限制債券自營買入6個月,暫停資管產品備案一年的行政監管措施。
「公司重要子公司國融證券受到中國證監會行政處罰,債券自營業務和資產管理業務受限,未來盈利存在不確定性。」 大公國際認為。
受此影響,據經濟觀察網記者獲悉,日前大公國際資信評估有限公司(下稱大公國際)在對國融證券母公司北京長安投資集團有限公司(下稱長安投資)的信用評級報告中,雖然維持了AA評級,但仍然將長安投資列入信用觀察名單。
大公國際的評級報告指向為長安投資去年發行的四隻債券,即「18長安01」、「18長安02」、「18長安03」和「18長安04」,合計規模達12.05億元,募集資金用途均為償還金融機構貸款。
大公國際表示,國融證券逾期股票質押回購款規模較大且壞帳準備計提比例較低,同時與天風證券發生回購糾紛的「18永泰能源CP003」已發生實質性違約,並被摘牌停止交易,國融證券對該部分資產計提壞帳準備0.04億元,計提比例為2.46%,計提比例處於較低水平,未來有較高資產減值風險。
大公國際指出,國融證券是長安投資的重要資產,截止2018年,國融證券總資產、淨資產分別為155.90億元和37.85億元。同期長安投資總資產256.36億元,淨資產為66.71億元,兩項指標分別同比增長6.22%和1.86%,流動比率和速動比率分別為1.95倍和1.68倍。
而記者根據年報統計,國融證券投資銀行業務收入與債券業務均下滑較大,截止2018年底,國融證券投資銀行業務營業收入2.36億元,同比下降38.58%;2018年承做債券25支,規模為106.78億元,同比下降29.80%;股權業務在市場低迷背景下亦發展較慢;新三板業務方面,新增44家掛牌企業,行業排名第二。
頻繁「踩雷」引關注
事實上,據記者了解,長安投資被多家評級機構列為觀察名單亦於國融證券股票質押融資業務的頻繁踩雷有關,2018年國融證券股票質押業務涉及中弘股份、歐浦智網、飛馬國際等多隻股票,據其年報披露,其逾期股票質押回購款帳面餘額高達7.96億元,而其實際計提的壞帳僅為0.84億元,計提比例僅為10.53%。
大公國際指出,該計提比例處於較低水平,未來該部分資產仍有較高減值風險。
而大公國際並不是意識到國融證券年報埋雷的唯一機構。聯合信用評級有限公司日前在跟蹤評級報告中強調了此事。
聯合評級表示,國融證券股票質押回購業務出現風險事件,可能對國融證券未來盈利水平造成不利影響,公司短期債務佔比較大,同時受限資產佔比較高,需對公司流動性管理保持關注。
而對於國融證券股票質押式回購業務計提的0.89 億元減值準備,以及為「18永泰能源CP003」向天風證券支付1.58億元保證金所計提的388.83萬元減值準備,聯合評級均指出存在計提比例較低的問題。
此外,聯合評級亦指出國融證券遭證監會處罰相關問題,2019年5月21日,證監會發布的《關於對國融證券股份有限公司採取限制業務活動措施的決定》,對國融證券採取限制債券自營業務6個月和暫停資產管理產品備案一年的行政監管措施。
對此,聯合評級認為,該處罰將對國融證券自營債券業務產生較大不利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