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融證券財報後遺症:母公司長安投資被列信用觀察名單

2020-12-12 經濟觀察報

(圖片來源:全景視覺)

經濟觀察網 記者 洪小棠 國融證券遭遇處罰以及2018年年報暴露出的種種問題,正在引發更多連鎖反應。其母公司也遭評級機構列入信用觀察名單。

被列觀察名單

今年5月10日,證監會發布《關於對國融證券股份有限公司採取限制業務活動措施的決定》,對國融證券採取限制債券自營買入6個月,暫停資管產品備案一年的行政監管措施。

「公司重要子公司國融證券受到中國證監會行政處罰,債券自營業務和資產管理業務受限,未來盈利存在不確定性。」 大公國際認為。

受此影響,據經濟觀察網記者獲悉,日前大公國際資信評估有限公司(下稱大公國際)在對國融證券母公司北京長安投資集團有限公司(下稱長安投資)的信用評級報告中,雖然維持了AA評級,但仍然將長安投資列入信用觀察名單。

大公國際的評級報告指向為長安投資去年發行的四隻債券,即「18長安01」、「18長安02」、「18長安03」和「18長安04」,合計規模達12.05億元,募集資金用途均為償還金融機構貸款。

大公國際表示,國融證券逾期股票質押回購款規模較大且壞帳準備計提比例較低,同時與天風證券發生回購糾紛的「18永泰能源CP003」已發生實質性違約,並被摘牌停止交易,國融證券對該部分資產計提壞帳準備0.04億元,計提比例為2.46%,計提比例處於較低水平,未來有較高資產減值風險。

大公國際指出,國融證券是長安投資的重要資產,截止2018年,國融證券總資產、淨資產分別為155.90億元和37.85億元。同期長安投資總資產256.36億元,淨資產為66.71億元,兩項指標分別同比增長6.22%和1.86%,流動比率和速動比率分別為1.95倍和1.68倍。

而記者根據年報統計,國融證券投資銀行業務收入與債券業務均下滑較大,截止2018年底,國融證券投資銀行業務營業收入2.36億元,同比下降38.58%;2018年承做債券25支,規模為106.78億元,同比下降29.80%;股權業務在市場低迷背景下亦發展較慢;新三板業務方面,新增44家掛牌企業,行業排名第二。

頻繁「踩雷」引關注

事實上,據記者了解,長安投資被多家評級機構列為觀察名單亦於國融證券股票質押融資業務的頻繁踩雷有關,2018年國融證券股票質押業務涉及中弘股份、歐浦智網、飛馬國際等多隻股票,據其年報披露,其逾期股票質押回購款帳面餘額高達7.96億元,而其實際計提的壞帳僅為0.84億元,計提比例僅為10.53%。

大公國際指出,該計提比例處於較低水平,未來該部分資產仍有較高減值風險。

而大公國際並不是意識到國融證券年報埋雷的唯一機構。聯合信用評級有限公司日前在跟蹤評級報告中強調了此事。

聯合評級表示,國融證券股票質押回購業務出現風險事件,可能對國融證券未來盈利水平造成不利影響,公司短期債務佔比較大,同時受限資產佔比較高,需對公司流動性管理保持關注。

而對於國融證券股票質押式回購業務計提的0.89 億元減值準備,以及為「18永泰能源CP003」向天風證券支付1.58億元保證金所計提的388.83萬元減值準備,聯合評級均指出存在計提比例較低的問題。

此外,聯合評級亦指出國融證券遭證監會處罰相關問題,2019年5月21日,證監會發布的《關於對國融證券股份有限公司採取限制業務活動措施的決定》,對國融證券採取限制債券自營業務6個月和暫停資產管理產品備案一年的行政監管措施。

對此,聯合評級認為,該處罰將對國融證券自營債券業務產生較大不利影響。

相關焦點

  • 國融證券「抽屜對賭」後遺症發作 長安投資被小股東推上被告席
    一份開庭公告,似乎預示著國融證券數年前的IPO對賭事件後遺症遠未平息。 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從北京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獲悉,一份有關諸暨楚縈投資管理中心(有限合夥)(下稱楚縈投資)與北京長安投資集團有限公司(下稱長安投資)相關股權轉讓糾紛案件審理,將於2020年7月9日正式開庭。
  • 長安投資或讓渡國融證券控制權 意向接盤方青島國信已入場盡調
    時代周報記者:林克持股國融證券超70%的北京長安投資集團有限公司(下稱長安投資),或已萌生退意。時代周報記者從多名接近長安投資和國融證券的知情人士處獲悉,長安投資正計劃以轉讓股權或增資擴股等方式讓渡國融證券的控制權。
  • 起底長安投資私募債接力迷局 格力「暗度陳倉」輸血銀隆
    上述接近長安投資的審計人士透露,長安投資母公司層面的業務規模有限,其合併報表的資產主要來自於國融證券。長安投資是國融證券的控股股東,持股比例超過70%。  「長安投資本身並沒有太多業務,體量都反映在國融證券身上,還有少部分的地產項目。」
  • 國融基金獲批 長安投資時隔六年重返公募基金
    作為國融基金實際控制人的北京長安投資集團也再次進入公募視野,長安投資曾於2006年投資設立中郵基金,2011年獲利30倍後退出。  重返公募基金業的  神秘股東  相比同一日獲批的博道基金,沒有明星基金經理和靈魂人物的國融基金似乎顯得人氣稍弱。不過,國融基金的背後股東卻是來頭不小。
  • 國融證券罰單不斷、評級連降、業績虧損 侯守法何破下墜局?
    財報顯示,國融證券2018年底的逾期股票質押回購款帳面餘額高達7.96億元,而其實際計提的壞帳僅0.84億元,計提比例僅10.53%。此外,國融證券與永泰能源的債權記帳也存在爭議。2017年2月27日,國融證券擬首次公開發行股票並上市,已與中信建投證券籤訂輔導協議,並於2017年2月20日到內蒙古證監局進行IPO輔導備案。尷尬的是,在2016年增資擴股事項審批期間,國融證券控股股東長安投資集團與5家入股企業籤訂股份回購的對賭協議,由長安投資集團法定代表人、國融證券董事長侯守法籤字確認。但國融證券未將該事項報告證監局。
  • 質押標的暫停上市、監管函接不停:侯守法玩轉國融證券?
    例如,國融證券2016年增資擴股期間,公司控股股東長安投資集團與杭州普潤星融股權投資合夥企業(下稱「杭州普潤」)等5家企業籤訂過具有股份回購性質的協議。該協議籤訂於內蒙局對國融證券增資擴股事項進行行政審批期間,由長安投資集團法定代表人侯守法(同時也是國融證券董事長)籤字確認,但國融證券未將該事項報告內蒙局。
  • 國融證券董事長侯守法再兼任基金公司新職
    上證報中國證券網訊 國融基金26日發布公告稱,國融證券董事長侯守法已於4月23日出任國融基金董事長。此前,國融基金代董事長由李宇龍擔任,李宇龍現為國融基金總經理。據了解,侯守法目前已經在18家公司擔任高管職位,國融基金是第19家。國融基金註冊資本為1億元人民幣,股東為國融證券股份有限公司和上海谷若投資中心(有限合夥)。
  • 國融證券收到立案調查通知書 事涉中技系財務舞弊舊案
    經濟觀察網 記者 洪小棠 國融證券控股股東北京長安投資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長安投資」)的債券持有人向經濟觀察網記者透露,國融證券日前收到來自證監會的立案調查通知書,目前長安投資已在私募債市場非公開披露了此事。
  • 侯守法任國融基金董事長 系國融證券等17家公司高管
    來源:金融界基金國融基金近期公告,新任侯守法為公司董事長,總經理李宇龍不再代任董事長職務,變更日期為4月23日。侯守法現任國融證券董事長。值得注意的是,公告資料顯示,侯守法現同時擔任17家公司的高管,以及一家公益基金的副理事長。
  • 國融證券被評為2020年B類BBB級證券公司
    來源:新浪財經近日,2020年證券公司分類評價結果出爐,國融證券獲評為B類BBB級,較去年分類評級結果上升5級。此次分類評級的提升,直接降低了證券公司投資者保護基金繳納數額,有效節省了運營成本。國融證券相關負責人向記者表示,本次評級結果對於國融證券擴大現有業務規模、擴大與外部金融機構合作的業務範圍、拓寬合作渠道等方面均會帶來積極影響。
  • 新發產品折戟 國融基金敗走「黑七月」
    8月3日,上海谷若投資中心相關人士對時代周報記者表示,國融基金雖然是其子公司,但對於後者近期變化並不清楚。 長安投資新布局 2017年6月1日,國融基金獲批設立,國融證券與上海谷若投資中心分別持股51%與49%。
  • 國融基金總經理李宇龍離任 董事長侯守法代任總經理
    來源:新浪財經新浪財經訊 近日,國融基金髮布高級管理人員變更公告,李宇龍因個人原因離任總經理,董事長侯守法代任總經理,任職日期2020-07-17。現任北京長安投資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北京長安興業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總經理,北京首創期貨有限責任公司董事,國融證券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國融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長。國融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於2017年6月1日經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批准設立(證監許可【2017】821號),註冊資本為13000萬元人民幣,股東為國融證券股份有限公司和上海谷若投資中心(有限合夥)。
  • 股權激勵不兌現,核心接連離職,國融實控人侯守法被指失信監管層
    工商資料顯示,國融基金成立於2017年6月,初始註冊資本1億元,原始股東國融證券股份公司(下稱「國融證券」)與上海谷若投資中心(有限合夥)(下稱「上海谷若」)分別持股51%和49%。國融證券成立於2002年4月,北京長安投資集團公司(下稱「長安投資」)實際持有其71.33%的股權。
  • 國融證券系統故障致網絡投票失敗 三維絲董事丟職位?
    而國融證券也在無意中成為三維絲「宮鬥劇」中的重要推手,這一點恐怕連國融證券自己也沒有想到。從目前裁定來看,暫未看到明確結果:根據裁定書,此次坤拿商貿提起訴訟的被告為國融證券廈門松嶽路營業部和國融證券。坤拿商貿訴稱,其為廈門三維絲環保股份有限公司第三大股東。
  • 國融證券張智河:不忘初心砥礪前行 實現公司高質量發展
    國融證券總裁 張智河新年伊始,萬象更新。2019年,對國融證券來說是充滿挑戰的一年,我們在複雜的內外部環境中接受洗禮和成長。走過不平凡的2019年,我們邁入了全新的2020年,自2002年成立至今,國融證券18歲了!十八年徵程、十八年收穫,回顧十八年的歷程,可謂一路披荊斬棘、砥礪前行,在篳路藍縷中開拓,在風雨中淬鍊前行。這是我們國融人群策群力、團結奮鬥的十八年,是充滿挑戰、波瀾壯闊的十八年,歷經前期的磨礪,我們逐漸步入穩健發展的上升期,我相信,這也是一個加快發展、大有可為的戰略機遇期。
  • 國融證券舉辦「保護財產安全維護合法權益」主題投教活動
    近日,國融證券投教基地舉辦了以「保護財產安全,維護合法權益」為主題的投資者教育活動,據了解,此次活動的目的在於幫助投資者增強網絡投資安全防範意識,提高網絡金融陷阱辨識能力,引導投資者依法理性維權,進一步加大證券期貨糾紛多元化解機制的宣傳力度。
  • 侯守法:國融證券將轉型突破 打造專業化精品券商
    第24屆中國資本市場論壇今日在北京舉行,國融證券董事長侯守法在論壇上表示,證券公司作為資本市場的核心參與主體,天然承載著資源配置的社會功能。為此,國融證券將緊抓時代機遇,以創新和提質為動力,吸收優秀機構在產品開發、投資管理、風險控制、資產配置、全球服務等方面的核心能力,銳意進取、轉型突破,打造專業化精品券商。國融證券以及控股的基金公司、期貨公司、直投公司,將力爭在服務實體經濟、優化資源配置、履行社會責任等方面貢獻自己的力量。
  • 賠禮道歉,國融證券連吃兩起官司
    張娜提出訴訟請求:1、國融證券、證券時報應提供「國融證券內部人士」的個人信息;2、國融證券、證券時報應道歉;3、國融證券、證券時報應分別賠償精神損害撫慰金3萬元,以及公證費1000元。國融證券辯稱:公司認可其相關員工接受證券時報記者採訪是為了維護其公司聲譽,屬於職務行為,因此產生的相應法律後果同意由國融證券公司承擔,但不同意向張娜提供該員工身份信息。
  • 國融證券一季度公司債承銷規模113億元 行業排名躋身前二十
    來源:證券日報本報記者 李文今年一季度,國融證券承銷公司債17隻,承銷金額113.3億,據Wind資訊公布的2020年一季度公司債承銷排行榜顯示,國融證券公司債承銷金額排名行業第18位。今年以來,國融證券投行業務頻傳佳績。1月16日,作為國融證券2020年首單發行成功的公司債券,柳州市城市投資建設發展有限公司2020年非公開發行公司債券(簡稱「20柳州01」),發行規模20億元,3月26日,由國融證券主承銷的柳州市城市投資建設發展有限公司2020年非公開發行公司債券(第二期)(債券簡稱:20柳州02)成功發行,發行規模15億元。
  • 券商系公募國融基金法定代表人變更為侯守法
    來源:金融界基金作者:編小Q金融界基金9月17日訊 國融基金公告,經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核准,該公司法定代表人變更為侯守法,相關工商變更手續已在上海市虹口區市場監督管理局辦理完畢。現任北京長安投資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北京長安興業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總經理,北京首創期貨有限責任公司董事,國融證券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國融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