陝西渭南潼關縣以景區標準打造的廉政教育基地,弘揚楊氏家風家訓

2020-12-14 秦楚驢友

陝西是中國34個省級行政區之一,位於中國的地理中心,陝西是中華民族的發祥地之地,也是秦文化的代表,封建時期的第一個大一統王朝就在陝西建立,周秦漢唐四大朝代的都城都設置在陝西,所以有「華夏五千年歷史看陝西」一說。

陝西省會西安,古稱長安,是著名的十三朝古都,是中國歷史上最為強盛的西漢和唐朝的都城,也是世界四大古都之一。因中華龍脈秦嶺橫亙陝西,使得陝西地跨中國南北,陝西按照地理地形和文化傳統劃分為三個區域,又被稱為三秦大地,分別是關中、陝北和陝南,關中平原上有西安、鹹陽、寶雞、銅川和渭南五個地級市,陝北有延安和榆林,陝南有漢中、安康和商洛三個地級市。

渭南市位於陝西省的東部,是關中平原上的五個地級市之一,被譽為陝西省的「東大門」。渭南地處祖國版圖幾何中心,有「三秦要道,八省通衢」之稱,是中華文明發祥地之一,「華夏」之稱即來源於渭南,素有「華夏之根」、「文化之源」、「三聖故裡」、「將相之鄉」之稱。渭南市總人口560萬,國土面積1.3萬平方公裡。渭南市有中國最為著名的五嶽之西嶽華山,就是華山論劍的華山,還有比較知名的洽川風景區,以及漢太史被譽為「史聖」的司馬遷祠墓等風景名勝。渭南市有兩個市轄區(臨渭區和華州區),管轄2個縣級市(韓城市和華陰市),下轄7個縣(富平、蒲城、大荔、白水、澄城、合陽、潼關)。

潼關縣位於陝西省渭南市東南部,地處陝西省關中平原東端。東鄰河南省,潼關縣的地域面積526平方公裡。常住人口約16萬人。潼關在中國歷史上是非常有名的一處關隘,是保衛京城長安最重要的屏障,自古以來就是兵家必爭之地,潼關一旦失守,但直接威脅著京城長安,比如歷史上有名的安史之亂,是盛唐由盛轉衰的轉折點,就是潼關失守之後唐玄宗才倉皇逃往蜀中避亂,所以說潼關承載了雄闊壯美的歷史,孕育了絢爛厚重的文化。

今天要介紹的是潼關縣的一處廉政教育基地,叫楊震廉政教育基地。楊震是東漢時期的名臣,官至三公,歷史上有名的清官,被稱為「關西夫子」「四知先生」。楊震公正廉明,安於清貧,子孫蔬食徒步,生活儉樸。他的朋友曾多次勸他說,給自己的子孫留點遺產,他總是回答說,讓後世稱我的子孫為清白廉吏的子孫,不也是很豐厚的遺產嗎?其子楊秉、孫楊賜、重孫楊彪都做到了太尉一職,被稱為「一門四太尉」。

楊震是弘農楊氏家族在政治、道德、學術文化上最有成就的人物。弘農楊氏是歷史上非常有名的世家大族,最為著名的要數隋朝開國皇帝楊堅,是楊震十四世孫,被尊為聖人可汗,是中國歷史上最有名的皇帝之一,結束了三國兩晉南北朝幾百年亂世,使華夏民族再一次走向統一,並且開創了著名的「開皇之治」,如果不是因為晚年誤將皇位傳給隋煬帝楊廣,隋朝也是一個盛世王朝。

如今的楊姓是中國十大姓氏之一,在各個領域都有很多楊姓名人。楊震廉政教育基地,位於潼關縣秦東鎮四知村東,佔地八十餘畝,主展區有:四知堂、正氣廳、浩然廳、清風廊和放映廳,從多個層面展示了楊震清廉為官之道,引申出深遂的廉政文化。楊震廉政教育基地旨在弘揚廉政文化,培養崇廉守正風氣。

楊氏家風家訓館位於楊震廉政教育基地院內東側的浩然廳,佔地160餘平方米,以楊氏溯源和徵集的楊氏家風、家訓、家書等為主要內容,家訓館分弘農楊氏源遠流長和家風傳承澤被五洲兩個部分,設楊氏源流,楊震公祖、墓祠滄桑、楊氏家訓傳千古、楊氏革命家風示後人等6個單元。楊氏家訓是楊姓人治族治家的基本道德規範和行為準則,概括來說楊氏家族要求自己的子孫要遵紀守法、克己奉公、尊老愛幼、清白傳家。

楊氏家訓世代相傳,楊氏家族言傳身教,在歷史的長河中造就了無數的清官良將,湧現出一大批愛國、愛家的仁人志士和革命先輩,都體現著楊氏家風家訓的深遠影響。建設楊氏家風家訓館,目的是通過一條條祖訓和一件件故事,教育引導廣大黨員幹部廉潔齊家,自覺帶頭樹立良好家風,清清白白做人,乾乾淨淨做事,做到廉潔自律,不闖廉政紀律紅線,通過實地參觀學習,促使在廉潔精神中受到薰陶,營造風清氣正的從政氛圍。

相關焦點

  • 州婦聯參觀野椒園家風家訓傳承教育基地
    活動中,全體黨員幹部參觀了野椒園家風家訓傳承教育基地,實地走訪「傳家訓、揚美德」典型——張氏家族、楊氏家族。 在楊氏家族「四合天井」古侗寨建築群,大家聽取楊氏先祖楊震「四知堂」的故事,走在「清風」路上,深感傳承楊氏廉政家風之必要。
  • 學習好家風 汲取正能量丨州婦聯參觀野椒園家風家訓傳承教育基地
    活動中,全體黨員幹部參觀了野椒園家風家訓傳承教育基地,實地走訪「傳家訓、揚美德」典型——張氏家族、楊氏家族。通過了解兩個家族的家訓、家規、誡條,及其淵源內涵,進一步感受培育和傳承良好家風的重要性;通過學習清廉從政的歷史故事,向優秀典型人物學習,進一步築牢清正廉潔的思想防線。
  • 「四知」美名留青史 清白家風傳千年 ——探訪潼關縣楊震廉政教育...
    8月下旬,記者走進潼關縣楊震廉政教育基地,探尋楊震留給我們的寶貴歷史財富。1 「四知」高風傳頌千古8月25日,沿著319縣道一路東行,車駛入潼關縣秦東鎮四知村。不一會兒,一座呈「門」字造型的高大石牌坊便映入眼帘,遒勁有力的「四知坊」三個大字熠熠生輝。楊震廉政教育基地就坐落在此。「楊震,字伯起,今潼關縣人。」
  • 弘揚家風家訓 傳播社會正能量
    弘揚家風家訓
  • 傳承家規家訓 建設勤廉家風
    近年來,我縣依託深厚的傳統家規家訓文化資源,深入挖掘、大力弘揚具有磐安特色的優秀傳統家規家訓,通過打造特色品牌、拓寬宣教載體、展現時代新價值等方式,在全縣上下營造了立家規、傳家訓、樹家風的濃厚氛圍,促進形成了良好的黨風政風和幹部作風。
  • 潼關:歷史上著名的「四知」故事就發生在這裡
    潼關,厚重的歷史,蘊含著厚重的文化。歷史上著名的「四知」故事就發生在這裡——清心不懼九秋霜。陝西省楊震廉政教育基地外景 潼關縣委宣傳部供圖沿319縣道一路東行,車緩緩駛入潼關縣秦東鎮四知村。千百年來,歷代政府、官民合作,不遺餘力地修復楊震公祠,表達了後人對楊震精神的尊重和推崇,把弘揚楊震精神作為啟迪官員、教化民眾的有效途徑。如今,楊震公祠已成為陝西省的廉政教育基地。翻閱楊震後裔的人生軌跡,他的子孫們恪守「清白傳家」「四知家風」作為祖訓,制定了形式多樣、內容相近的家規家訓。
  • 陝西潼關縣:歷史上著名的「四知」故事就發生在這裡
    「歡迎大家來到楊震故裡,現在讓我們回到一千九百多年前的東漢時期……」在楊震廉政教育基地,我們跟隨講解員的腳步「穿越時空」,在聲、光、電、影繽紛交錯中,聆聽他教書育人、清正廉潔、不畏權貴、克己奉公的動人故事,感受那份博大的家國情懷。
  • 福州市大力傳承良好家風 助推黨風廉政建設
    近年來,福州市將家風家訓融入黨風廉政建設宣傳教育之中,以基地建設、精品工程、文化活動為抓手,深入挖掘、傳承弘揚具有本土特色的家風家訓,推動全社會形成廉潔自律、修身齊家、崇德重禮的良好風尚。福州市打造三坊七巷名人家風家訓教育基地,以名人「孝文化」為突破口,用多種形式向海內外遊客介紹三坊七巷名人家風家訓,傳播良好文明家風,樹立家庭美德觀念。  縣(市)區也紛紛開展家風家訓教育基地建設。
  • 榕打造一大批家風家訓教育基地形成向上向善氛圍
    良好家風家訓 催開文明之花 榕打造一大批家風家訓教育基地形成向上向善氛圍 2018-12-16 00:07:52  來源:福州新聞網  作者:李白蕾
  • 《中國家規》裡的「陝西故事」:「家訓」背後故事多
    為更好地了解《中國家規》中的陝西故事,展現中國家規深厚的歷史底蘊和現代的傳承發展,延續和弘揚中華民族的「家國」文化,在文化自信中培植新時代的良好家風,記者近日實地走訪了韓城党家村、潼關楊震公祠和眉縣張載祠,向讀者講述他們「家訓」背後的故事——
  • 以家風「小開口」做實廉政教育「大文章」
    原標題:以家風「小開口」做實廉政教育「大文章」自從昆明市盤龍區青雲街道青裕社區「家風學堂」揭牌以來,該區把青裕社區的家風文化廣場和黨風廉政宣傳長廊作為家風家教實踐基地,邀請優秀黨員代表為大家分享家風家訓小故事。一個個感人至深的故事和一個個鮮活的事例,讓所有人為之動容。
  • 惠州積極推廣優秀家規家訓 以清廉家風涵養黨風政風
    除了編印家風家訓書籍,舉辦圖片展,市紀委還聯合廣東地稅廉政文藝輕騎隊把廉政教育喜劇《家風》搬上惠州的舞臺,於去年4月在惠州西湖大劇院演出。惠東縣在大嶺街道萬松村、多祝鎮皇思揚村分別設立廉潔家風教育基地,將當地優良家規家風、鄉規民約精華融入到廉潔文化教育中,營造崇廉尚潔氛圍;惠陽區充分挖掘良井鎮霞角村楊氏族人的家規家風資源,在該村打造主題公園;仲愷高新區在惠環街道、瀝林鎮精心打造了家風家訓教育基地,結合當地濃厚民俗風氣,創作壁畫宣傳家風家訓;龍門縣組織一批畫家志願者深入到縣城大街小巷,在大路邊的圍牆、商鋪側面牆體及其他街巷小牆體上進行「
  • 家風| 家法重教育 清風世代傳——探訪「四川省廉潔文化教育基地...
    「四知」家訓由此傳承。在市區,升庵桂湖是楊升庵曾居住和讀書的地方,被一代又一代的當地人,培育種植出了一眼望不到邊的滿塘荷花,表述著後人對升庵家族的詮釋和敬仰——「出淤泥而不染」的「清白」風採。近年來,成都市以廉政文化建設為重點,推進全社會廉潔文化建設,早前被認定為「四川省廉潔文化基地」的升庵桂湖暨楊氏宗祠,亦是廉潔教育基地之一。
  • 皇城相府陳廷敬紀念館被確立為廉政教育基地
    3月31日,國家5A級景區皇城相府舉行陳廷敬紀念館廉政教育基地揭牌儀式。陽城縣委書記王晉峰,縣委副書記、縣長竇三馬出席並為廉政教育基地揭牌。縣委副書記、組織部長史小林主持儀式,縣委常委、紀委書記郭天德介紹陳廷敬紀念館廉政教育基地基本情況,縣四大班子領導出席揭牌儀式。
  • 四知堂:傳百年家訓 拂廉政清風
    楊萃以祖上的「四知」精神教育後代,要求後代將「四知」二字「掛於堂,點於燈,銘於心」,楊宅老輩人還見過寫有「四知」兩字的燈籠掛於宗祠之內。  楊氏家訓中對後輩子弟提出「忠孝勤儉」四字箴言,即:「忠,上而事君,下而交友,此心不虧,終能長久;孝,敬父如天,敬母如地,汝之子孫,亦復如是;勤,日出而做,日入而息,鑿井而飲,耕田而食;儉,量其所入,度其所出,若不節用,仰俯何益。」
  • 梅州興寧:突出地方特色 打造家風家訓教育基地
    日前,興寧市紀委監委依託地處該市中心城區、人流量最大的明珠文化體育公園,在原有廉潔文化教育基地基礎上進行升級改造,進一步延伸拓展,建成興寧市首個家風家訓教育基地。據介紹,該基地由家風內涵展示中心環、百家家訓燈箱帶、客家諺語燈箱帶、家風雕塑群、家風故事群和家訓楹聯群等「一環二帶三群」組成,綜合運用燈箱廣告、落地展板和藝術雕塑,重點展示家風相關的內涵、家訓、諺語、楹聯、故事等內容。「『燈籠』和『家』的造型很特別,與本地賞燈文化很契合,有燈火傳承之意。」
  • 百家姓楊氏:清白傳家四知家風
    百家姓|楊氏:清白傳家四知家風 天下楊氏出弘農,弘農位於今天的潼關一帶,是天下楊氏的發源地。楊震被公認為是楊氏家族的發脈始祖。楊姓後裔活躍在中華民族的舞臺上,其文韜武略,為官清廉,楊氏後代都以「清白傳家」「四知家風」作為祖訓,制定懸掛了形式多樣、內容相近的家規家訓。以楊震「四知」典故命名的「四知堂」「清白堂」,遍布各地。甚至在馬來西亞、印尼、新加坡等國都有楊氏後人為紀念楊震所建的祠堂,影響深遠。
  • 【這裡是陝西】潼關古城景區
    潼關古城景區位於秦、晉、豫三省交界,黃、渭、洛三河交匯之處,南依秦嶺北靠黃河,距離華山景區僅15分鐘車程。是由陝西華山旅遊集團潼關有限公司投資運營,潼關縣天翼旅遊文化有限責任公司開發建設的旅遊項目。
  • 餘姚:廣泛開展活動 讓「好家風好家訓」吹入萬家
    為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弘揚家庭美德,傳播優秀家風家訓,餘姚在全市範圍內廣泛開展主題活動,引導廣大家庭建設文明向上的家庭文化。>家規家訓書畫展  近日,低塘街道家規家訓書畫展開展儀式暨廉政文化教育讀本首發式在嚴氏宗祠舉行。
  • 7月第三周 渭南文化旅遊資訊微報(組圖)
    【潼關烈士陵園和瀵井傷兵轉運站被命名為市級青少年愛國主義教育基地】近日,渭南團市委下發了《共青團渭南市市委關於命名渭南市青少年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的決定》(〔2020〕62號),在此次擬命名的12家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公示名單中,潼關縣烈士陵園和瀵井傷兵轉運站雙雙入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