潼關古城景區位於秦、晉、豫三省交界,黃、渭、洛三河交匯之處,南依秦嶺北靠黃河,距離華山景區僅15分鐘車程。是由陝西華山旅遊集團潼關有限公司投資運營,潼關縣天翼旅遊文化有限責任公司開發建設的旅遊項目。古城歷史文化背景豐厚,從東漢始建初期開始,潼關古城一直為軍事衛所,由於其特殊的地形風貌,一直是歷朝歷代重要的軍事要塞。
如今,古城用新的面貌與我們相見,景區內包括九曲廊道、山河一覽樓、十二生肖廣場、古民居遺址、女媧雕像等觀賞景點,休閒購物的商業街,放鬆身心的溫泉泡池等。
九曲廊道,盤山而建,用此比作黃河迂迴曲折轉九彎,黃河流經潼關縣境18公裡,由北向南在此急轉向東,形成「天下黃河第一灣」的奇偉景觀。
山河一覽樓——潼關古城的標誌性建築,按照潼關古城西門規模復建而成,現作為潼關縣博物館使用,館內分別為歷史文明廳、關隘文化廳等多個展廳,全方位多角度地展示了潼關的過去、現在和未來,是潼關關隘文化的代表和象徵。
古民居遺址文化區,是以老牆磚和老石條復原了當時明清直至民國時期潼關城的民宅平面布局形態,佔地面積約1020平方米,呈現著潼關古城街巷的脈絡布局情況。
十二生肖廣場,建築設計為圓形對稱布局形式,以道家玄學為依據,蘊含十二地支與生肖,生肖雕像的基座刻有三合六合與五行。壇內置陰陽八卦水景,正中為漢白玉雕刻的日晷,是古代人們利用日影測得時間的一種計時儀器。
女媧神像在碧藍的天空下顯得神聖無比,雕像高18.8米,體量為3620噸,選用福建泉州的蝦紅花崗巖,由中國當代著名雕塑家、畫家劉藝傑老師設計雕刻而成。《陝西通志》中有記載:「上古風陵,即女媧氏陵,在潼關衛城北黃河中。」
鐘樓,是整個景區的中心點,鐘樓一層平臺懸掛神鍾,再現潼關八景之一「道觀神鍾」。
商業街,採用明清建築風格,灰牆黑瓦,佔地面積約53000平方米。匯集了關中特色、文創展銷、黃河特色美食、酒吧民俗等多種主題街區,希望能夠再現古潼關商賈雲集的繁華景象。
女媧溫泉,溫泉水源自地下2300米深處的高溫泉水,含有鍶、矽、碘、偏硼酸等多種珍稀礦物質,具有舒筋活血、保健、護膚養顏等理療價值,四季皆宜。露天設有多種特色溫泉泡池,可以滿足不同規模群體,不同體質的客人使用。
這些建築將黃河流域的神話故事與潼關歷史串聯起來,打造具有潼關特色的旅遊景點。並以古潼關文化為核心,形成三條景觀軸線,分別為:文化景觀軸線、市井風貌軸線、溫泉養生軸線,這些軸線涵蓋了旅遊休閒、度假養生、歷史文化體驗等各種功能,滿足遊客多項需求,致力於將潼關古城打造為黃河金三角區域首個「吃喝玩樂」集中體驗地及文化旅遊新地標。
地址:陝西省潼關縣港口收費站東
門票:免費
開放時間:
夏季8:00—22:00
冬季9:00—21:00
路線:
自駕路線:從西安/渭南/三門峽出發,沿連霍高速至潼關港口下,向東500米即到
客運汽車:從渭南出發,渭南汽車站—潼關縣城下車後向南200米—電信局門口乘坐華陰或風陵渡班車—潼關港口向北200米即到
高鐵路線:從西安/渭南/運城乘坐高鐵—到華山北站—高鐵站東側乘坐華陰至潼關港口班車—下車後向南200米即到
火車路線:從華陰/渭南/三門峽乘坐火車到潼關火車站—乘坐免費公交1路—郵政局向北30米乘坐華陰或風陵渡班車—潼關港口向北200米即到
九曲廊道(本文圖片來源於潼關古城景區)
山河一覽樓
古民居遺址文化區
十二生肖廣場
女媧雕像
鐘樓
商業街
女媧溫泉
三條軸線
編輯:秦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