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行驢2020.09.29,因為小區停電,臨時決定來一次說走就走的旅行。利用國慶中秋節到來前兩天,東出關中,找找潼關古城,風凌古渡,函谷古關。
從西安坐火車到達潼關新縣城,縣城內公交免費,可是從縣城到潼關古城的交通非常不方便。給我的感覺潼關縣對自己獨有的——古潼關,這張旅遊名片重視的不夠。
下了火車,坐公交1號線,到郵電局,坐潼關到山西風陵渡的私營班車,可是上車後遲遲不發車,發車後又在城內走走停停,非常耽誤時間。
我直接到山西風陵渡鎮,可是這裡對黃河邊上的風陵古渡口,並不在意,我被當地人誤導到了一處人造景區——印象風陵。大家千萬不要去,沒什麼內容的景區,拼湊人造,沒有人文內容,破爛冷清的景區。
風陵渡鎮,地處黃河幾字形大灣最後橫折鉤的那個鉤彎處,黃河在這裡由北向南奔流的黃河轉向東流。這裡有著名的風凌古渡遺址。這才是風陵渡鎮應該打造的旅遊區。
我們花15元,坐電動三輪到了黃河邊,找風凌古渡。古渡口沒有遺址痕跡。當地人告訴我就在這個鉤彎處。看完後老哥又把我們送到風陵渡大橋橋頭,這座大橋很壯觀,山西側橋頭建造的很大氣。我不理解風陵渡鎮為何不把這個黃河最後一個大灣沿岸,以風凌古渡為核心,好好開發打造。
到了橋頭,等車近2個小時,客車,計程車全沒有。最後總算等來一輛有乘客的出租,20元到對岸潼關古城。往返潼關和風陵渡的班車,時間不定,次數不固定,非常不便。我差一點就被困在風陵渡鎮。
潼關古城,原來的古城牆,東西南北四個門,已經難找到,開發建設新的城闕,還沒建完。黃河岸邊的古渡口,被潼關黃河風景區單獨圍了起來。我們到了一問要門票,當地人告訴我上午還沒要票,國慶黃金周到了,他們要發國慶財。本來潼關古城是一個整體,非要把黃河岸邊圍隔,收門票。大大降低了對潼關古城旅行體驗感。我到這裡是尋古遊,被這種突兀的商業化鬧的索然無味。
大致瀏覽,匆匆逃離,回潼關縣城。可是還是沒車,滴滴呼叫快車和計程車,沒有車接單。最後一輛下班回縣城的小車,20元讓我搭車回到火車站。
坐火車趕往靈寶。靈寶的吃住方便,價格合理。酒店早餐非常好,一掃昨天種種不好的感覺。早餐後準備乘車去函谷關景區,等車時因為昨日潼關交通困境,讓我心有餘悸。和公交站旁的電動三輪談妥,20元到景區。就走了,路非常好。如果打出租大概要70元左右。
到達函谷關景區,真是又漂亮,又大氣壯觀,東臨澗河,有大片的湖面,景區管理的非常好。景區75元門票,60歲可以免費。
景區比較大,但是要遊的好,一定要步行,不要做電瓶車。電瓶車是這裡的唯一的坑。往返票20元,可是進去不遠到達老子廣場,就下車了。一路臺階,遊老子廣場,太初宮,然後就是關城了,實際不遠。在關城的東南面是大片湖區,很美。
如果累了,在關城廣場下面可買返回景區大門的電瓶車,10元。最好還是徒步,遊湖區最完美。
原來從靈寶火車站有一路公交到城邊轉1路區間直達景區。而且定點準時,整點發車,非常方便。所以往返景區和靈寶火車站非常快捷方便,2元票價,4元就到達景區。所以不用打車。靈寶函谷關旅行,給我的體驗非常好。
真希望陝西和山西,潼關古城和風凌古渡聯合開發,把交通暢通,把風凌古渡和潼關古渡聯通,用一條大船讓遊客橫渡黃河。讓黃河最後一個鉤彎,黃河金三角活起來。兩個有無數歷史故事,扼守黃河咽喉的兩個古渡口,一座潼關古城,應該是有豐富歷史人文內容,又有黃河震撼人心的尋古旅行的好去處。
出西安蹬華山,尋潼關古城,渡黃河尋風凌古渡。走靈寶,遊函谷關,多好旅行線路。
老行驢是一個窮遊,自由深度遊驢友。如果你自駕遊,就沒有我的困難了。我的避坑建議只提供給和我一樣的窮遊自由行驢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