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行驢國慶前窮遊自由行之三:解謎函谷關,尋跡老子路

2020-10-26 老行驢

國慶前老行驢說走就走:

2020.09.29

遊風陵渡,潼關古城。

2020.09.30

遊函谷關

回到西安已發文三篇:

《老行驢剛從潼關,函谷關窮遊歸來,緊急告知避坑建議》

《老行驢國慶節前窮遊自由行之一:風陵渡懷古幽思》

《老行驢國慶節前窮遊自由行之二:初識潼關古城,揭開面紗偷看》

我本想儘快把《老行驢國慶節前窮遊自由行之三:解謎函谷關,尋跡老子路》寫完發布,反反覆覆寫不下去。總寫不出心中的那份感覺。

哎,一天的時間太短了,迷難解,跡難尋,情難平。

題一:窮遊自由行建議

如果你和我一樣是窮遊自由行,坐普通快車到靈寶,找個舒適的酒店休息一晚,第二天到函谷關遊一天,是最佳選擇。

但是要真實認知清楚函谷關周圍的地形特點,體驗函谷關在古代為何是函關險隘,老行驢認為需要踏遊兩天才好。

第一天景區內踏遊,一定走完七公裡的函關古道,我只走了一百多米。

第二天:踏勘函谷關的地理位置和環境:過弘農河東岸山原回望函谷關;向北走走,想想看看,當年六國合縱攻秦可能進入的路線;登上稠桑原,登高看看黃河。

不用打車,火車站附近坐1路公交,到終點換乘1路區間公交始發,終點就是函谷關, 整點發車很準時。進景區不要坐電瓶車,徒遊才能感受到:關城之壯觀,道學之深邃,湖水之靜美。

題二:函谷關真的險要嗎?

站在今天函谷關的關樓前,找不到深函如盒的崤函古道地形雄險的感覺。滄海桑田這裡的地形地貌和三千年前已經面目全非。

函谷關建立於西周,實行分封制的周,都城在關中豐鎬,諸侯國之間在天下共主周天子的統領下,相安無事,天下太平。函谷關的護衛意義不大。周朝東遷洛陽,關中成了大秦的地盤。王室衰微,周天子無能號令天下,諸侯國開始爭奪天下,春秋五霸,戰國七雄,大爭時代不期而至。

關中平原為核心的大秦帝國北有黃土高原,南有秦嶺,西北有六盤山據險而守。東依黃河,而黃河在潼關和風陵渡折向東後,由太行山系的中條山黃河與秦嶺崤山形成的狹窄的崤函古道就成了出入關中平原的重要通道。函谷關是崤函古道的東口,潼關是西口。大秦帝國充分利用了崤函古道據守關中,函谷關成了秦國的最重要的軍事要

在三千年前,冷兵器時代,戰車馬隊,步行軍到這裡,想通過這個崤函古道,只要秦軍把崤函古道東口據守住,六國大軍只能在函谷關前大戰而不能突進。

關前是弘農河,今天看上去,水不過膝,古代弘農河破濤滾滾,想涉水也非易事;從稠桑原上穿過繞過函谷關嗎?昔日的稠桑原叢林密布,車馬人都無法通過。

六國軍隊如果從弘農河東岸原上南行,因為那時原上也森林密布,無法行走。從弘農河河谷南行更不可能,一是河水太大,二是南行不遠就是秦嶺,秦軍在函谷關一包圍,就甕中捉鱉了。

山原高陡,叢林密布,弘農河水流湍急,要通過崤函古道進入關中,只有通過函谷關關樓的關口進入,「車不能方軌,馬不能並鞍」的稠桑原大裂谷,六國軍隊無論如何也突不進去。

老行驢站在函谷關關樓上面對河道狹窄,水不過膝的弘農河,看那已被削平,道路縱橫交錯稠桑原,只能發揮想像力才復原了兩千多年前秦國軍事要塞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雄姿。

「天開函谷壯關中,萬谷驚塵向北空」、「雙峰高聳大河旁,自古函谷一戰場」。關前「伏屍百萬,流血漂櫓」,慘烈場面,隨著老行驢的想像,有了絲絲的感覺。

函谷關景區把關樓,廣場,弘農河吊橋,崤函古道都建的非常壯觀。老行驢建議從弘農河東岸向西走,過吊橋,進廣場,上關樓,走崤函古道。也許才有【雄關漫道真如鐵】的感覺和體驗。

弘農河吊橋

遙望關樓

關樓正面

關樓側影

關樓瞭望弘農河吊橋

俯瞰函關古道

遊函谷關必須從弘農河東岸向西,邊遊邊發揮你的想像力,才能有聽見戰馬嘶鳴,旌旗獵獵,」醉裡挑燈看劍,夢回吹角連營」。

題三:老子真的在函谷關住過嗎?

函谷關景區:一座軍事古關,一位名人老子,一部名著【道德經】,是一處融軍事文化和老子道家文化為一體的歷史文化人文景區。

2002年10月20日,中國道教協會會長、玉溪道人閔智亭將函谷關命名為「道家之源」。

老子在中國歷史上,是一位有著神秘色彩的人物。從出生到棄官雲遊,最後終老何處,有無數的美麗傳說。他才是中華民族心中的神,一部5162個字的【道德經】是全人類的經典中的經典。

大道院裡的道德天尊——太上老君【老子】

老子西進函谷關的傳說有三個版本。時間大約周敬王四年(公元前516年),那年老子應該是(571-516=54)54歲了,老子辭官出函谷關雲遊四海。

一說:到函谷關就被尹喜留下,著述了【道德經】

二說:尹喜得知老子要西進函谷關雲遊,尹喜也告老還鄉,到秦嶺結草樓迎接老子,就是現在西安周至境內的秦嶺樓觀臺。東樓觀是老子為尹喜講述【道德經】的地方,西樓觀有老子墓。

三說:西出的是大散關,尹喜陪他一起雲遊,在大散關著【道德經】。

老行驢傾向於第二種傳說,另文專述。

來到函谷關,讓我驚嘆的是,靈寶把老子在函谷關著述【道德經】的傳說,挖掘演繹的充分,合理,豐富,有意境。至此老子到底是在函谷關,還是在秦嶺樓觀臺著述的【道德經】,對於我來說,已經不重要了。在這裡老行驢又一次獲得了道家文化的洗禮,安定,淨化,灌頂。唯有這樣的景區才能獲得的敬畏,充盈,寧靜的體驗。

題四:道家之源文化景區概覽

【道家之源】文化景區,佔了景區很大一部分。佔地5000畝地景區,太極聖湖佔1400畝,景區正門進入後向北是太極大道

太極大道

太極大道北端是太極渾天儀噴泉

太極渾天儀噴泉

向東北進入太極湖東側是道島,道壇,西側是德島德堂

德堂和老子文化園,老子塑像,朱雀門,太初宮,大道院在一個南北軸線上。

德堂

老子紫銅鍛造貼金塑像,手執《道德經》,通高33.3米,突出老子「三生萬物」的哲學思想。陽光下塑像熠熠生輝,猶如道家文化的思想光芒普照大地。

塑像的東面稠桑原西緣下是長達365米、高達12米(喻一年365天12個月)的道德天書鐫刻著《道德經》全文,單字1平方米見方,宛若長龍,氣勢恢宏,堪稱世界之最。

道德天書

上懸道家之源匾額的朱雀門

太初聖宮宮門

門聯:仙居懷聖德,靈廟肅神心。

兩側宮牆上書:

千古道源,萬世德宗。

太初聖宮

大道院

【道養生,儒養德,佛修心】中國最大的道觀,儒釋道集一堂,天宮人間各路神仙坐一室。

大道院內儒釋道和各路神仙

整個道家文化景區以太初聖宮為核心,一碑,一石,楹聯,碑文,無不體現道家文化。

老子著經的靈石

靈寶地名的美麗傳說靈符遺址。

道家之源景區,挖掘的很深,很好保留了唐宋以來對太初聖宮的建造和道家文化的積澱,創造性地加入新的元素,遺存和新景觀有機結合,營造出了道家文化的博大精深,意蘊深厚的氛圍和意境。

函谷關是一處保護開發利用非常成功的歷史人文景觀,這裡是中華文化的一個重要節點,【千古雄關,道家之源】名不虛傳,實至名歸。

老行驢希望今後有機會再來,體驗感悟天地人大道之音,身心雙修,開悟文化懵懂,精進文化智慧。

相關焦點

  • 老行驢國慶前窮遊自由行之三:解謎函谷關,尋跡老子路
    2020.09.30遊函谷關回到西安已發文三篇:《老行驢剛從潼關,函谷關窮遊歸來,緊急告知避坑建議》《老行驢國慶節前窮遊自由行之一:風陵渡懷古幽思》《老行驢國慶節前窮遊自由行之二:初識潼關古城,揭開面紗偷看》我本想儘快把《老行驢國慶節前窮遊自由行之三:解謎函谷關,尋跡老子路》寫完發布,反反覆覆寫不下去。
  • 老行驢國慶前窮遊自由行之一:風陵渡懷古幽思
    我決定出去旅行兩天,說走就走,目的地潼關,函谷關。去風陵渡不在這次旅行計劃之內,走之前也不知道潼關古城和風陵渡的位置關係。當我坐上潼關至風陵渡的班車,才知道風陵渡就在潼關古城的對岸。我決定直達風陵渡,然後回遊潼關古城。
  • 老行驢國慶前窮遊自由行之一:風陵渡懷古幽思
    黃河是驢友一心嚮往的旅行線路,我祈盼著有一天或從山東東營黃河入海口逆流而上,或尋到黃河之源順流而下,以窮遊自由行方式實現踏遊黃河的驢行大夢。女媧與風陵風陵古地是有文化傳說的地方,距鳳凰咀向北不遠的現在西侯度村,是距今1800萬年前古人類遺址。
  • 老行驢剛從潼關,函谷關窮遊歸來,緊急告知避坑建議
    利用國慶中秋節到來前兩天,東出關中,找找潼關古城,風凌古渡,函谷古關。從西安坐火車到達潼關新縣城,縣城內公交免費,可是從縣城到潼關古城的交通非常不方便。給我的感覺潼關縣對自己獨有的——古潼關,這張旅遊名片重視的不夠。
  • 老行驢國慶節前窮遊自由行之二:初識潼關古城,揭開面紗偷看
    國慶中秋節這次說走就走的驢行,初步規劃的目的地是:潼關,函谷關。交通的緣由,讓我直達了風陵渡,這是我與風陵渡的今生之緣。老行驢沉浸在中華根祖女媧的故裡,行走在女媧摶土造人,化生萬物的黃河岸邊,一篇《老行驢國慶節前窮遊自由行之一:風陵渡懷古幽思》分享給了喜歡的驢友。
  • 不到函谷關,不知道什麼叫「一夫當關,萬夫莫開」,更不理解老子
    我順著函關古道往前行進了一段路。函關古道的確是蜿蜒穿行在黃土塬裡的一條窄縫,兩側都是高高的黃土崖壁,生長著茂密的樹木,古代人馬就行進在這個窄窄的夾縫中。若遇伏兵,絕對是兇多吉少。老子曾擔任周朝守藏室之史,以博學而聞名,孔子曾入周向他問禮。春秋末年,天下大亂,老子欲棄官歸隱,遂騎青牛西行。
  • 函谷關~神奇的地方就有神話的故事
    老子道:「天下之事,其實不外乎三條:一曰柔慈,量力而行;二曰儉約,去貪去欲;三曰不爭,無為而治。」又問:「何為去欲?」又答:「五色、五音,使人耳不聰目不明;五味、畋獵,使人沉湎享樂之中;尋奇、居寶,使人行為不儉。因此,聖人只求維持基本生計,凡事有所取捨。」「先生思想果真博大精深!對老子說:「我要跟您一起出走!」
  • 老子西出函谷關,留下了《道德經》,還有這張《太極圖》
    老子是道教的鼻祖,也是我國歷史上最偉大的哲學家、思想家之一。關於老子的神秘傳說非常多,其中老子倒騎青牛西出函谷關就是一個非常有名的典故。老子曾任周朝守藏室之史,春秋未期世事紛爭,天下大亂,周王室內部也狼煙四起,老子看在眼裡想在心裡,準備棄官而遊歷天下,歸隱山林。函谷關以西是一塊清修聖地,一天,老子倒騎青牛,來到了函谷關通關道口。函谷關的守衛尹喜見到突然而至的老子,又驚又喜,懇求拜為師。
  • 老子西出函谷關之後,到底去了哪裡?《後漢書》裡怎麼說的?
    一:老子為何人?為何西出函谷關?老子,姓李,名耳,字伯陽。春秋時代思想家、哲學家。老子為貴族,曾擔任守藏史,也就是咱們現在說的圖書管理員。著有《道德經》一書,是道家學派的經典著作,道家把老子視為宗師,與儒家的孔子相比擬。因為內憂外患,時局動亂,這些跟老子的哲學思想相違背,所以他騎上青牛離開洛陽。向函谷關而去。
  • 老子騎青牛路過函谷關,在這裡寫下了文化巨著《道德經》
    《道德經》以哲學意義之「道德」為綱宗,主要論述修身、治國、用兵、養生之道,多以政治為旨歸,是「內聖外王」之學,文意深奧,包涵廣博,被譽為萬經之王,適用範圍廣泛,在哲學、社會、科學、政治、宗教等領域均有深刻影響。老子是春秋末期著名的哲學家、思想家、文學家和政治家,道家學派的奠基人,被道教奉為教祖。
  • 別有洞天之十八『函谷關』。
    函谷關是我國古代偉大的思想家、哲學家老子著述道家學派開山巨著《道德經在漫漫歷史長河中,這裡以名人(老子)、名著(《道德經》)、名關(函谷關)留芳青史,名揚海內外。老子(約前575~?),字伯陽,又稱老聃,是我國古代最偉大的哲學家和思想家之一,道家學派創始人,世界文化名人。
  • 一夫當關萬夫莫開,叩開函谷關,看見紫氣東來
    來到古都洛陽,函谷關一定要去的。函谷關位於河南省三門峽市靈寶市函谷關鎮王垛村。函谷關景區共有三個「函谷關」,他們分別是「秦函谷關」;「漢函谷關」「魏函谷關」。我們去的「函谷關」,首推遊覽「秦函谷關」。「秦函谷關」與戰國時代的「六國合縱抗秦」有關,還與「雞鳴狗盜」的孟嘗君故事有關,「道德經」也是老子在「秦函谷關」寫就的。
  • 尋跡北京 | 行走四九城之南中軸:擇國之中而立宮
    在疫情無法出遠門的特殊時期,我們攜手北京交通臺 《徐徐道來話北京》製作人小強老師,聯合打造特別企劃—尋跡北京親子系列活動(如果你熱愛歷史,熱愛文化,想帶著孩子一起增長知識見識,那就更不要錯過啦)01 尋跡北京—王者之軸
  • 遙望函谷關——與青年作家網創作採風團到三門峽採風未去函谷關
    2020年12月13日上午,我隨青年作家網籤約作家創作採風團前去三門峽採風,因時間關係,參觀完虢國博物館後,就打道回府,而未去函谷關了。只能在夢裡遙望一下函谷關了!雖是遺憾,但打心眼裡望一望函谷關的艱險也許是能夠滿足一下好奇之心的。
  • 冒中雨遊函谷關——豫鄂自助遊(19)
    從洛陽到函谷關蠻遠的,大概有180公裡,對於自助遊的我來說,最經濟的辦法是乘火車到靈寶。從百度地圖查知,靈寶火車站離函谷關景區相距16公裡,路程很近,交通問題容易解決。說幹就幹,起個大早,9月14日從洛陽火車站坐K911次,04:21分開,到靈寶07:17分。天公不作美,中雨,出靈寶火車站一打聽,可乘1路公交車,到終點站再倒一次車就成。
  • 叩開函谷關,開啟雄關探索發現之旅
    來到古都洛陽,函谷關一定要去的。函谷關位於河南省三門峽市靈寶市函谷關鎮王垛村。函谷關景區共有三個「函谷關」,他們分別是「秦函谷關」;「漢函谷關」「魏函谷關」。我們去的「函谷關」,首推遊覽「秦函谷關」。「秦函谷關」與戰國時代的「六國合縱抗秦」有關,還與「雞鳴狗盜」的孟嘗君故事有關,「道德經」也是老子在「秦函谷關」寫就的。不是說漢關和魏關就不去遊覽了,這裡是說,如果你在有限的時間內,就去「秦函谷關」比較好。
  • 崤函古道第一關-「函谷關」
    據乾隆十二年(1747)《靈寶縣誌》載,靈寶在夏商為豫州地,周為畿內,始置函谷關。它位於靈寶市城北15千米的王垛村。周康王時已置關。春秋關令為周大夫尹喜。戰國時,秦派重兵據守,憑險恃強,曾屢敗六國諸侯,完成統一中國之大業,故又稱秦函谷關。第二處函谷關為魏函谷關,位於新安縣城東。第三處函谷關為新函谷關,位於靈寶市城北10千米的孟村。
  • 老子騎青牛西出函谷關,其實是代表道家學說萬物生生不息的意思
    老子西出函谷關,有很多解釋,其中有一種解釋是在老子騎著青牛出了函谷關之後,就化胡而去,也就是成為西方佛教的如來佛祖,這種說法在《西遊記》就有說到。在了解方位及五行之後,我們在來看老子西出函谷關這個故事中的關鍵詞,分別有青牛、西出、倒騎。然後再將這幾個關鍵詞分別解釋,青牛,為青色,方位對應為東方,在五行中對應「木」,同時也代表春天萬物復甦意的意思。而西出,也既西方,對應五行中的金。
  • 函谷關文化產業園項目案例
    函谷關文化產業園總體規劃以函谷關老子文化為核心,打造集文化體驗、文化觀光、文化教育、養生度假、休閒運動等功能於一體,以文化產業和旅遊產業為主體,聯動養生養老產業、房地產業、休閒農業、戶外運動業一同發展的國家級文化產業示範園區。
  • 函谷關在現在什麼地方?
    自崤山以西崤山,見河南名山三崤、潼津以南,通稱函谷。長達五十公裡的峽谷,東頭是函谷關,而西頭就是潼關。關城宏大雄偉,關樓倚金迭碧,因其地處桃林塞之中樞,崤函古道之咽喉,素有「天開函谷壯關中,萬古驚塵向北空」,「雙峰高聳太河旁,自古函谷一戰場」,「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