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到古都洛陽,函谷關一定要去的。函谷關位於河南省三門峽市靈寶市函谷關鎮王垛村。函谷關景區共有三個「函谷關」,他們分別是「秦函谷關」;「漢函谷關」「魏函谷關」。
我們去的「函谷關」,首推遊覽「秦函谷關」。
「秦函谷關」與戰國時代的「六國合縱抗秦」有關,還與「雞鳴狗盜」的孟嘗君故事有關,「道德經」也是老子在「秦函谷關」寫就的。不是說漢關和魏關就不去遊覽了,這裡是說,如果你在有限的時間內,就去「秦函谷關」比較好。
秦函谷關
春秋時期,函谷關就是兵家必爭之地。函谷關最早屬於晉國,後來晉國衰落,分為趙魏韓三國, 最後函谷關被秦人奪去,成為後來秦國進可攻,退可守,劍指六國的前沿陣地。
函谷關在稠桑原的一條裂縫中,這條裂縫長十五公裡,絕岸壁立,寬不過數米,可謂是「車不能方軌,馬不能並鞍」。稠桑原的高度非常高,四周峭壁陡立, 當時的稠桑原上樹木高大茂盛、荊棘叢生,是天然的屏障。要想從洛陽進入關中,或是從關中來洛陽,沒有其他路可走,只能從這條裂縫通過,秦時的函谷關,是唯一的咽喉要道,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說。
函谷古道
函谷關歷史典故很多,這裡只是扼要說下:
1.雞鳴狗盜:
話說秦昭襄王其弟涇陽君聽說孟嘗君被囚禁起來,想救孟嘗君就要拿狐白裘衣去求幸姬。狐白裘衣已經送給秦昭襄王,就放置在庫房裡。如何才能得到這件衣服成了問題,雖說是秦王的弟弟,那也不好去要吧,更何況也不一定就會給你呢。唯一的辦法就是偷。
幸得涇陽君門客從狗洞進入庫房,門客聽有動靜學狗叫,騙走巡夜人,盜得狐白裘衣,送給幸姬。幸姬才幫忙弄到出關文書。孟嘗君一行逃至函谷關,函谷關規是「雞鳴開關,日落閉關」。
後有追兵,形勢危急。還是門客急中生智,站在土阜上學雞鳴叫,雞有個習慣就是從眾,報關的雞聽到叫聲,一切叫了起來。按照關規,函谷關開門了。孟嘗君一行人出了函谷關。
紫氣東來
2.紫氣東來
傳說函谷關令尹喜,清早起床出門, 看見東方紫氣騰騰,霞光萬道。大呼:「紫氣東來,必有異人通過。」。忙令官吏清掃關道,恭候異人。不多時,果見一老翁倒騎青牛,向函谷關走來。尹喜忙上前迎接,通報姓名後,誠邀老子在此小住。老子在此著寫了彪炳千古的 《道德經》。至此, 「紫氣東來」從函谷關流傳至今。
函谷關.老子青牛雕像
據歷史記載戰國時期,秦軍每次都是從鹹陽出發,過函谷關,然後兵鋒直指列國。列國合縱伐秦,合縱之師每到函谷關 ,便被函谷關守關秦軍阻擋,各國均以保存實力為主,不願意打頭陣衝擊關隘。賈誼的《過秦論》描述:「嘗以十倍之地,百萬之眾,叩關而攻秦,秦人開關而延敵,九國之師,兵巡而不敢進!」,函谷關成了戰國時代的雄關!
劉、項大軍
秦朝末年,項羽、劉邦起義抗秦, 項、劉雙方與楚懷王約定「先攻入鹹陽者為王」。項羽與秦國章邯大軍在函谷關外相遇,耽誤了入關時間。正當項羽與章邯交戰之時,劉邦繞過函谷關,率先進入鹹陽。按約定劉邦可在鹹陽稱王了......
函谷關的歷史跌宕起伏,這裡上演過一幅幅波瀾壯闊的歷史大戲。如果你到洛陽,一定要來函谷關遊覽一番,你會不虛此行。
我是紫雲高天,寫文離不開你的支持。
歡迎關注、點讚、評論。
函谷關門票:¥50/人。
交通推薦:洛陽火車站——靈寶火車站,在靈寶火車站內座8路車就到景區。
出行前建議:查詢景區天氣、交通情況(疫情期間景區開放時間和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