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跟孩子談錢?英國設立「談錢周」,這樣做能幫孩子樹金錢觀

2020-12-24 安可媽媽在英國

英國有一個「談錢周」,鼓勵大人和孩子談錢:

Weave money conversation into everyday life---simple things like pocket money, going to the shops or shopping online, and watching adverts can all be starting points.

這段話大概的意思就是,要把「談錢」融入到日常生活裡,比如給零花錢的時候,去商店的時候,網購的時候,看廣告的時候,都可以是很好的「談錢」的機會。

我爸媽在銀行工作了一輩子,我從小就聽他們談「存款」「利息」「貸款」這樣的詞,聽著聽著我就懂是怎麼回事兒了。

所以我從不覺得某個話題「難」,不要和小孩聊。其實只要大人懂的,你都可以試著和孩子聊。很多時候不是小孩不懂,是大人不懂,不會引入,不會聊,於是才有了各種局限。

另外,我父母的理財觀和消費觀也影響了我。比如「要買保險」。我媽媽給我買了不少保險,所以「保險」這個概念也是很早就深入到我的理財習慣裡了。我讀大學的時候,掙到的第一筆錢,就是給自己買了重大疾病險和壽險。

另外「要掙錢,也要花錢享受生活」、「只掙錢不花錢,就等於沒有錢」、「自己掙錢,最有底氣」、「有錢不要顯擺,多幫助別人」……這些都是我從父母那裡吸收到的對我來說很有用的金錢觀。

從我自己的經歷來說,我覺得和孩子經常聊聊「錢」有關的話題,是非常有必要的一件事。所以,我們的「高端英語教案卡」裡也涉及了「錢」。比如:

這是我經常和安可聊的。這句話她早就會背了,也懂意思。我覺得我爸爸媽媽從小就給了我足夠的經濟和情感上的支持,讓我有一個幸福的童年。這種幸福感和安全感,足以幫我抵禦日後遇到的困難和挫折。

現在我給大家分享一下在哪些兒童熟悉的場景,可以和孩子聊到錢:

住高檔酒店和普通酒店

小朋友免不了出門旅行,我們帶安可出門旅行,也住了不少酒店。有相對較好的,也有普通一般的。比如香港迪士尼酒店,杜拜亞特蘭蒂斯和Lapita酒店,都非常不錯。

香港迪士尼酒店

杜拜亞特蘭蒂斯

每一次住酒店,我都問她:你喜歡這個酒店嗎?下次還想來嗎?

安可會告訴我:喜歡這個酒店,以及為什麼喜歡。

比如:

喜歡香港迪士尼酒店的味道(用上了嗅覺)

喜歡Lapita酒店的遊泳池,還有在遊泳池旁邊吃薯條和pizza的感覺(味覺)

喜歡亞特蘭蒂斯酒店的海底世界(視覺)

喜歡Chessington holidays酒店裡的高低床(那時候我們家還沒有買高低床)

……

我說你喜歡就好,我們大人也都非常享受這些旅行。回家後,我們繼續好好學習,然後再獎勵出門旅行怎麼樣?

安可會很開心地說:可以!

我們體驗不同的地方、住不同的酒店,就是想讓自己和孩子的體驗更豐富。其實小孩的快樂很簡單,就算住很普通的酒店,你給她一個沙灘,幾個塑料玩具,她依然能玩得很開心。

今年我們帶安可去深圳大梅沙玩,預定了一個酒店,但酒店看我們的行程有湖北旅居史,說很抱歉,酒店不能接待有湖北旅居史的客人。不讓住就不讓住吧,我們立刻定了個民宿。

安可在大梅沙玩沙

安可在大梅沙

這個民宿看圖片挺好的,尤其是床特別大,適合我帶著安可一起睡。結果呢,我們在沙灘玩後回來,發現廁所裡特別難聞。

估計是陰天下雨,洗手間設計也不過關的原因吧!不過關上廁所門,倒也不影響房間。所以就湊合了一晚。我順便教了安可幾個詞:

stench :a strong,unpleasant smell

注意stench(臭味)的常見同義詞:

stink難聞的氣味 (Rotten eggs臭雞蛋 create a powerful stink.),

pong難聞的氣味 (Some people’s feet can give off quite a pong when they get wet.),

a dreadful odour難聞的氣味(Will’s trainers旅遊鞋 give off a dreadful odour, particularly when he’s been running.)

reek難聞的氣味(the reek of dead fish死魚)

revolting,disgusting,都是噁心的,安可已經很熟悉這倆詞

所以,從住酒店這件事兒上我們和安可得出結論:以後出門旅行,我們依然會選條件好的酒店,但如果由於某些不可控的因素,住到了條件不是那麼好的酒店,我們也不抱怨。

因為只要有積極的心態,再不好的事情,都有光明的一面。比如在我們雖然住了一個衛生間臭烘烘的民宿,但是我們複習了單詞呀哈哈。

花錢買高清電影VS看免費的不清晰電影

安可最近喜歡看Home Alone電影。看完第二部,她還想看第一部,於是自己在YouTube上找到了免費的電影,拿過來給我看:媽媽你看,我找到Home Alone第一部了,還不用花錢。

我一看,確實不用花錢,但是「槍版「,畫面質量特別差。我說:這個畫面太模糊了,媽媽給你買一部高清的。

她說:可是媽媽,買高清的要花錢呀!我說:一部電影1-2個小時,如果看模糊版的,體驗會特別差。不要為了省一點點小錢,忍受低質量的畫面。

在ZSL倫敦動物園購物做慈善

上周我們去倫敦動物園玩,在動物園的商店裡買了不少souvenirs(紀念品)。姥姥說:安可,別亂買東西。

安可說:姥姥,媽媽說了,這是charity(慈善)。我說:是的,倫敦動物園沒有政府補貼,全靠門票收入和大家的購物、捐贈。我們多買一些紀念品,對保護動物有好處。

捐錢幫助極端貧困的人

我們每次旅行都很開心,旅行之後都會期待下一次假期。一個偶然的機會,我們了解到英國一個組織叫family holiday association專門為極端貧困的家庭提供旅行的機會。

我們覺得這個想法特別好,所以每次旅行前後,我們都要給這個組織捐款。我告訴安可,我們很幸運,有錢也有時間旅行,但是有些極端貧困的家庭,尤其是孩子生病的家庭,旅行對他們來說就是奢望。

如果沒有慈善機構的組織、沒有大家的捐助,很多家庭一輩子都不可能得到旅行放鬆的機會。我們要幫助他們,這也是給自己積福積德。

賺錢

英國小學也有財商的教育。有關工作賺錢,帶來成就感的話題,是PET口語的考點,也寫進了牛津出版的小學英語的教材。

因為學校、家庭、社會的教育,安可從小就知道想好好生活,就要努力工作,自己賺錢。如果一個小孩知道想過好的生活要靠自己、自己生活地好還可以幫助別人,那麼她在學習中,也會更有主動性。因為她深知學習和工作對於今後長久幸福的重要性。

好了,今天的分享就到這裡了。咱們下次見!

The End!

相關焦點

  • 13歲女孩打賞主播43天花光全家積蓄:再不跟孩子談「錢」就晚啦!
    北京師範大學教育學部教授張春莉曾說過:「千萬不要以為孩子還小,接觸理財是以後的事情。」很多家長不願意和孩子談錢,認為孩子長大後自然而然就會懂得如何掙錢、花錢。只有懂得理智消費,擁有正確的價值觀和金錢觀的孩子,才有前途可言。03該如何跟孩子談錢呢?
  • 婚姻過不下去時,男人為了錢錙銖必較,結婚談錢很有必要
    而老張呢,回到家從來都是當甩手掌柜,什麼都不做,用他的話說,男人在外打拼事業,女人在家照顧孩子,天經地義。後來那幾年,老張跟人合作開公司,發了財。心就變了,男人有錢就變壞,不是沒道理的。可沒想到,還沒跟著祝鴻才過上好日子,曼璐倒先把自己的老本錢倒貼上了。曼璐不是不知道跟男人結婚,要好好談錢,而是,沒辦法,自己喜歡上了祝鴻才。祝鴻才替她挨了一刀後,曼璐感動了,心甘情願將存款全部拿出來幫祝鴻才還債,給他當翻身的資本。
  • 不懂錢的孩子該怎樣教
    對孩子的花錢行為,要麼放任不管,讓孩子養成了大手大腳的壞毛病;要麼限制過嚴,造成孩子心情壓抑,甚至因為欲望膨脹,去偷盜或身陷校園貸的漩渦,造成家庭的災難。越來越多血淋淋的現實告訴我們:不跟孩子談錢,結果就是為孩子的「零財商」行為買單。
  • 3歲孩子將5萬元人民幣撕成碎紙,你確定不要培養孩子的金錢觀嗎?
    類似的事情其實時有發生,有的孩子拿著家長的手機打遊戲,支付幾萬元打賞主播、購買裝備等等。其實,導致孩子大手大腳的原因在於家長沒有給孩子樹立正確的金錢觀。寶媽們不願意讓孩子過早接觸錢,怕孩子接觸了錢毫無節制地亂花,但讓孩子從小認識錢是非常有必要的,正常情況下,孩子應該在3歲區分紙幣和硬幣,4歲認識錢的面值,5歲能用相同金額購買等價物,6歲會購物並知道找零……該如何為孩子樹立正確的金錢觀呢?
  • 「深圳女孩」火出圈,靠實力搞錢,對孩子的金錢觀教育本該如此
    一般在聊了一兩個小時後,就會進入正題,開始聊如何「搞錢」。 深圳女孩,泛指和她們類似的女孩,聚會不吹不黑,專聊如何「搞錢」的女孩。 什麼「愛情至上」,快拉下神壇吧。 說我沒人要可以,但不能說我賺不到錢,侮辱誰呢?是不是!
  • 給予年輕女人的忠告:結婚之前,一定要談錢
    在這個世界上,我們首先要做的就是保存自己,讓自己能夠在這個璀璨的世界當中多活一天,在父母的懷抱下多陪伴他們一天,在孩子的呼喚聲中多照顧他們一天,在親戚的八卦聲中多敷衍他們一天。因此,婚前一定要談錢,這不是勢利,也不是貪財,而是自我保護的一種表現。
  • 當孩子要零花錢,你的做法影響孩子一生,培養正確金錢觀很重要
    零花錢給多了,孩子花錢可能會大手大腳。零花錢給少了,孩子可能會自卑,長大後更是痴迷金錢。所以,當孩子要零花錢的時候,父母一定要採用正確的方法,只有這樣才能夠幫助孩子培養出正確的金錢觀,也才能夠讓孩子更好的生活。二、家長們如何培養孩子正確的金錢觀?
  • 結婚談彩禮,談的不是錢,是三觀
    這一次,表哥跑回家,說遇見了好姑娘,啥都不要就願意跟他過日子,把姑娘在父母面前一頓誇。表哥家裡聽了,先是欣喜,但很快陷入了憂愁。表哥的爸媽不明白了,不圖房也不圖車,還不要彩禮,那圖什麼呢?這姑娘看著挺好的,但說不定有什麼隱藏的問題。
  • 談錢傷感情?戀愛AA制,沒你想的那麼複雜
    因為大家都覺得「談錢比較傷感情」,「談錢就俗氣了」。情侶之間談錢會讓人覺得「褻瀆」了純潔的愛情。所以情侶之間是不太願意談錢的。但是我是鼓勵情侶之間對彼此的金錢觀進行討論的。因為在我的研究中,很多時候金錢關係是親密關係的外顯。關於這一點,我專門設計了一個章節在社會學愛情思維課闡述得特別清楚。為什麼說金錢關係是親密關係的外顯?
  • 結婚不談錢,真的能讓你收穫幸福嗎?
    女主憤慨的撕掉支票,告訴男方家長,她不是因為錢,只是因為愛,然後默默走開。這樣的愛情,確實不談錢,也用不著談錢,因為男方本就擁有了堅實的經濟基礎。當然也並不是說窮人就不配有愛情,只是戀愛的兩個人,可以不計較物質金錢,但結婚不一樣,結婚必須談錢。或許你會覺得結婚談錢是侮辱你的感情,可結婚不談錢的你,一定沒有經過或者了解過婚姻的苦。本以為只要兩個人足夠努力,愛情有了,麵包也不會遠。
  • 三談紐西蘭人跟華人的不同
    南半球上看東西三談紐西蘭人跟華人的不同上篇我說了紐西蘭人跟華人在金錢觀和生活觀上的不同,今天我來說一說紐西蘭人跟華人在教育觀和養老觀上的不同。先說說教育觀。紐西蘭人的教育觀,咦?紐西蘭人有教育觀嗎?玩啊,去踢球啊,對啦,他們上課也在玩,老師都說了,孩子的童年就是要玩的。這個跟紐西蘭的家長不謀而合,因為他們也是這樣成長起來的。那麼他們的學習怎麼辦?放心,孩子在成長中早就知道自己該幹什麼,自己能幹什麼,家長根本不去管。
  • 周南老談錢鍾書
    錢先生在此後的信中,熱情地稱讚周南老「徵引古人名章佳句,如瓶瀉水」。尤其談到李商隱《錦瑟》「錦瑟無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華年」,就《談藝錄》裡關於《錦瑟》段落,進行了專業性很強的論辯與闡述。他倆聊得盡興,彼情彼景,周南老至今歷歷在目。結束紐約的訪問,錢先生便要轉去其他城市。臨行前,周南老贈錢先生一部彩色版《西洋名畫集》。二老相約,談詩論詞,再待來時。
  • 女大學生月索要4.5K生活費:孩子,你父母的錢都是用命掙來的
    他在文章中說到,自己送孩子上最好的私立學校,在女兒提出想去加拿大留學後,毫不猶豫地拿出幾十年攢下的300萬積蓄。說好每年給女兒30萬,不夠再加,銀行卡先由他保管。沒想到女兒出國才一周,他就發現銀行卡不見了。他去銀行詢問才知道,孩子偷了卡,試出密碼,已經把錢全部轉走!
  • 「去把租金收一下,錢都送你」:婆婆的「見面禮」讓姑娘知難而退
    「千萬不要和我談感情,太費錢;也不要和我談錢,太傷感情。」這句話之所以廣為流傳,大概是因為在我們的印象中,錢和感情好像勢不兩立。但是三毛有一句話說的很實在:「婚姻如果不能落在穿衣、吃飯、數錢這樣的小事上,是不能長久的。」
  • 打賞主播近兩萬元卻「不知道是錢」,缺乏財商教育孩子都怎麼樣了
    而且吳爸爸還非常正式地跟小吳籤了投資協議,承諾每年年底會按照10%的利息發給兒子分紅。爸爸希望能通過這種方式,讓小吳明白最基礎的投資概念,從小給他培養一個好的理財習慣。想起自己小時候每年壓歲錢到手,只會聽到父母的那句「壓歲錢我先幫你收著,等你長大了再給你!」內心真的是十分羨慕小吳同學有這樣一位有見識的好老爸。
  • 如何讓孩子不沉迷遊戲?從你不再「談遊戲色變」開始
    如何讓孩子不沉迷遊戲?從你不再「談遊戲色變」開始 2020-12-21 11:41  幸福雙翼家庭大學 作者 | 云為裳
  • 做什麼事情都喜歡談條件?孩子談條件不可怕,討價還價更可喜
    橙子媽自己反省了一下,認為這跟自己之前的教育方式有關,要求孩子做什麼的時候總是會用「如果你做……咱們就可以……」這樣的架構。當孩子不肯吃藥、不想睡覺、不愛吃飯的時候,很多父母都會拿出殺手鐧——談條件。當大人經常試圖以某種條件許諾以達到預期目的或效果,耳濡目染,孩子也學會了談條件。
  • 談性色變?成華區家庭教育線上課堂教你如何跟孩子談性~
    在我國,針對未成年的性教育開展情況如何?「女童保護」的調查數據顯示:40%的孩子不知道/不清楚"隱私部位"指哪裡;23%的孩子不知道何為性教育;33%的孩子"似懂非懂、知道一點點";39%的家長從未向孩子講過預防性侵害的知識;由成都市婦聯主辦,成都市公益組織服務園承辦的「2019
  • 感情裡,談錢,才是最有意義的事
    感情裡,談錢,才是最該做的事。01脫離物質的感情都不是真愛每一份情感都需要寄託,而寄託是實實在在可以將情感託起來的事物。如果兩個人在交往或生活的過程中,忽略了錢的存在,一定有一方不是真心想走下去的,內心沒有渴望想和另一半過柴米油鹽的生活。
  • 說說我教孩子和錢打交道的14招……
    人的一生,離不開跟錢打交道,財商教育可以說是我們人生的必修課,我一直很重視。從娃3、4歲起,我就開始了對娃的財商教育,陸陸續續,帶著娃在這條路上已經走了八年有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