霧中的馬耳山究竟有多美,看了你就知道了......

2021-02-28 五蓮鄉村遊
兒時常聽父親說馬耳山戴帽了,天要下雨了。小小的我覺得馬耳山真神啊,居然能早知道下雨把帽子戴好,他為什麼沒披蓑衣呢?身上不怕雨嗎?待稍大一些的時候,有一次和父親上山,父親又說馬耳山戴帽了,我環顧四周發現沒有人,就好奇的問:我怎麼沒看見有人戴帽啊?父親慈愛地看了我一眼,呵呵一笑,用手指著西北方向說:你看遠處的那座山就是馬耳山,山尖被雲彩蓋住了,就像戴上了帽子,這就是馬耳山戴帽啊。噢,我恍然大悟,馬耳山戴帽原來是這麼回事,從此在我心裡馬耳山就成了一座神山,是一座可以預知天氣晴雨的神山,等長大了我要到上面去。

▲馬耳山晚霞

十幾年後,我工作和生活的地方就在馬耳山前不遠,每天為生活奔忙,抬頭就能看到的馬耳山卻一次也沒去過,每天站在辦公室窗前不經意間望著馬耳山,心裡總有一個聲音說去看看吧。

流光容易把人拋,紅了櫻桃,綠了芭蕉。隨著年齡增大,真擔心有一天自己登不上馬耳山。將自己的想法告訴妻兒,得到了熱烈的響應,一致同意國慶假期進行登山。兒子國慶假期只有兩天,還要完成很多作業。為了節約時間,我們提前對行程做了規劃,查詢了當天的日出時間,決定五點半從縣城出發,半小時到達馬耳山下,六點天明開始登山,九點左右返回。遠眺馬耳山。

十月二日凌晨,妻子早早地起來做好早飯,我也最後檢查了一遍需要攜帶的東西。兒子由於寫作業太晚賴床,耽誤了半個小時。洗漱完畢,吃過早飯出門,才發現天空中下起了零星小雨。

駕車從縣城上342國道,東行至松柏十字路口左拐,經北山前、香店、李家峪、張家峪、後烏金溝、牆夼到達馬耳山露營基地。在入口左則有一個五六米高的建築物,上面寫著生態五蓮國家登山健身步道,北面有一個很大的公廁供遊人使用。整個露營基地佔地面積約有十五六畝,可以停放好幾百輛車,而且是免費的,在大山深處有這麼大的一個基地感覺還是挺震撼的。


▲途中的大柳樹、姑子崖

▲到達露營基地

露營基地北有一座吊橋,對面就是馬耳山。此時的馬耳山雲蒸霧繞,蔚為壯觀,讓我感覺熟悉而又陌生。熟悉的是看了他千萬次的樣子,陌生的是他高大偉岸的身姿在霧中那麼神秘,讓我不由得開始擔心能否登上主峰。不過這個念頭一閃而過,因為幾十年來一直想登的山就在眼前,無論如何,我都要爬到山頂!站在吊橋看馬耳!

▲近看馬耳山

▲雲霧繚繞的馬耳山


▲高聳險峻的馬耳山

過吊橋往東走是一段比較平緩的步道,在入口處有一塊簡介牌子,可讓遊人對馬耳山有個大慨的了解。馬耳山主峰海拔706米,佔地40平方公裡,為魯東南最高的一座山。因主峰雙石並舉,遠望狀如馬耳得名。山勢為東向走向,由片麻巖、花崗巖構成。五老峰、松朵峰、鴿崖峰等奇峰高峙競秀,山間嵐氣靄靄,泉水淙淙。山坡林木覆蓋,荊榛遍生。山石嶙峋,山勢陡峭,但有曲徑道幽。這兒有仙人洞、龍王泉、隱龍寺、石龍寺、齊長城和橋上莊等勝跡。北宋大文豪蘇東坡知密州(今諸城)時曾題詩:「試掃北臺看馬耳,未隨埋沒有雙尖」。為馬耳山增添了濃厚的歷史文化。

▲馬耳山簡介

看完介紹,左轉往東北方向開始登山。步道並不難走,還有兩處幾百米長的平緩路段,在一些岔路口,有用大理石做成的指示牌指引著目標方向。我們就這樣一邊走著,一邊欣賞著山下的風光。南面遠處的山巒在雲霧之中時隱時現,雲霧形成的雲海縈繞在山腰之中,遠遠望去,如同一條條縹緲的玉帶輕盈曼妙。北面的馬耳山完全被雲霧遮住,仿佛披上了一層面紗,等著有緣人為他揭開。

▲路口指示及步道

▲山下的雲海

▲北望馬耳山

大約行至一公裡多點,山勢突然變陡,步道變窄,露水讓道路變得溼滑,為了安全起見,我們放慢了登山的速度。隨著山勢越來越陡,風勢也越來越大,本來還渾身是汗,現在被大風吹得身上打顫,多虧我們早做了功課有所準備,穿上了備用衣服後繼續前進。攀爬了好大一會,在白茫茫的大霧中,當一個巨大的黝黑的像怪物一樣山體突然措不及防地出現在眼前時,還是著實嚇了我一跳,用手機打開衛星地圖看了下,發現已經到了馬耳附近,從此處山勢變陡。

▲路邊小景


▲到達馬耳附近

從東馬耳到西馬耳需要爬過一條有三、四米長,用幾塊很窄的石頭撘起的僅容一人勉強通過的小路,兩邊是萬丈深淵,非常危險!妻子擔心孩子安全,望著溼滑的山體問我還爬嗎?兒子要求爬到主峰,我非常贊同,說不到長城非好漢,男子漢大丈夫,爬!霧氣讓人看不清周圍的環境,左面是觸手可及的雲霧,望一眼白茫茫的深不可測,讓人心驚肉跳,頭暈目眩。我告訴兒子用手抓緊突出的巖石,腳下用力踩實,一步一個腳印,越到頂峰,越不敢停歇懈怠,要一鼓作氣奮力向前!爬到主峰小路的兩邊懸崖!


▲陡峭溼滑

終於小心翼翼膽戰心驚地登上了山頂,還沒來得及喘上一口氣,便被眼前的景色震撼得目瞪口呆,瞠目結舌!我們就站在雲海之上,腳下的雲海時而波濤洶湧不可遏止,時而風平浪靜霧散雲匿;時而濃雲密霧鋪天蓋地,時而無邊無際輕如鮫綃;雲海中的景物若隱若現,變幻莫測猶如仙境!過了好一會,我們才緩過神來,兒子興奮地說太美了,就像做夢一樣,這是他見過的最美的風景!看著興奮的兒子和妻子,我想起了小時候的那個心願,這難道是離開了十多年的父親在冥冥之中指引著我們來欣賞這絕世的美景嗎?如果是,那麼您將會看到您的兒孫正在努力拼搏,變成您想看到的樣子。

山頂上風越來越大,雲海也在慢慢消散,因時間關係我們決定原路返航。偉岸如你,神秘如你,美麗如你的馬耳山,我還會來看你的!


▲返程


▲回望馬耳山

▲登山路線

圖文:王漢軍

相關焦點

  • 買口紅繞不開阿瑪尼,買阿瑪尼繞不開紅管,看完就知道它們有多美
    這一系列主打的絲絨感非常高級,非常好看,不是那種幹的霧面,是霧中帶一點光澤的感覺,讓人ㄧ看就,哦,一定是不便宜的口紅。再者,阿瑪尼紅管系列它非常好塗勻,是一種偏奶油的質地,很舒服而且很保溼,一點都不幹。先從大家很常聽到的500和501開始這兩支經常被放在一起講,因為顏色有點相近,兩支都很日常,不化妝塗也沒有問題。
  • 故鄉有座馬耳山
    剛送走了立春,才迎來雨水時節沒多久,那些土豪好友們就開始不停的更新著微信狀態,上傳著旅遊有名勝地拍回來的春暖花開的照片,讓我著實豔羨了一把。只是,今年,我不再跟風看那繁花盛開,感受那芳香撲鼻,尋找世外桃源。因為我和一座山有個春天的約會。(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
  • 宋時關於馬耳山的一段文字公案
    自從蕭夫子《遊馬耳山》,尤其是蘇東坡守密留下的眾多有關馬耳山的詩文,遂使馬耳山之名不脛而走,傳遍天下,成為文人墨客茶餘飯後的談資佐料。當然,圍繞馬耳山自然也就少不了文字公案,宋代著名的「馬耳菜」案便是其中之一。  「馬耳菜」案的始作俑者是南宋光宗、寧宗年間的一位文人孫奕。孫奕字季昭,號履齋,江西廬陵(今吉安)人。
  • 古代歐洲皇室的公主究竟有多美?從這些油畫之中就可以看出來
    歐洲古代皇室的公主究竟有多美?從這組油畫之中就可以看出來 中國歷史上不乏有很多容顏美麗的公主,但由於中國古代的畫作都是比較寫意的,因此我們很難知道我們古代皇室的公主有多美。不過對於將人物肖像畫掌握的非常熟練的歐洲畫家來說,將歐洲皇室各國公主們的美麗容顏記錄下來完全不是問題歐洲古代皇室的公主究竟有多美?從這組油畫之中就可以看出來 正在看書的歐洲皇室公主,雖然被外界打擾了一下,但還是姿態端莊,面帶微笑,高貴的氣質和良好的教養瞬間體現地淋漓盡致,美得高貴端莊歐洲古代皇室的公主究竟有多美?
  • 【諸城拾遺】馬耳山仙人洞尋幽
    關於仙人洞的傳說也神秘而久遠,大致有三:一是孤高天外的馬耳山經常雲霧繚繞,第一縷雲霧往往首先從仙人洞湧出來;二是仙人洞是海眼,直通東海,曾經有人要試探深淺將扁擔掉進仙人洞裡,後來卻發現扁擔漂到了東海上;三是東晉葛洪葛仙翁曾經在此仙人洞修煉九轉神丹。
  • 鍾靈毓秀話濰坊:《馬耳山探幽》
    01很早就知道馬耳山。那時我還在老家諸城讀書,遠遠看到城南有一座像馬耳朵的山,一時興起,曾在一個周日的下午約同學騎單車一起去爬山。可走了一程又一程,本來看著很近的山卻怎麼也接近不了,因怕誤了第二天的課,我們只好半途而返。回來後才從別的同學口中知道那座讓我們可望而不可及的山叫——馬耳山。從此,便記住了這座山的名字。
  • 馬耳山情趣
    生平第一次遇到如此驚恐之事,不禁想起小時候聽到的歌謠「娘呵娘,有女莫嫁馬耳旁,山陡峭,路彎長,山前狼擋道,山後狐狸藏」,「嫚呀嫚,生女要嫁馬耳旁,陡峭有柴草,路彎坐轎上,有狼殺肉吃,狐皮做冬裝」。現在這裡生態環境保護相對完好,才有如此稀少的小動物,讓我們一起保護好生態環境,動物也是人類的朋友。
  • 鶴慶馬耳山上的山珍
    我所知道的馬耳山還有一美食,那便是五味子。馬耳山上的五味子有小五味子和大五味子之分。小時候在馬耳山山腳下放羊,採吃到的是小五味子,而大五味子長在馬耳山山頂。五味子五味俱全,當水果吃自是人間美味,而用冷開水放進鹽巴泡五味子,浸泡在瓶子裡一載半載,五味子鮮紅如初,倒出的液體色如紅酒,味如瓊漿。用酒來浸泡五味子,色澤變得深紅,每晚二兩五味子泡酒下肚,一夜睡得踏實安穩,好睡眠伴你到天亮。
  • 馬耳山的春天
    是一縷春風將馬耳山喚醒的。  那時,馬耳山正酣睡在冬天的沉寂裡,做著一場被白雪浸潤著的夢。  它在夢裡聽見久違卻熟悉的馬蹄聲。幾匹棕紅色的小駿馬奔馳而過,看也沒看它一眼就奔跑過去了。它在涼涼的風中冷靜地看向四周。  它的周圍,幾個古老的小村莊像是散落的、再也沒有被人挪動過的棋子。低矮的農舍和院牆,皆是用不大不小的石頭壘砌,牆院內外,總是會有幾隻公雞母雞咯咯叫著東瞅瞅,西望望,用爪子扒拉下地上的一堆土糞或枯葉塵土,以此來覓食。它們小跑,或不慌不忙地走著的樣子,那樣自我。它們活在自己的世界裡,人間的紛擾與悲喜,它們全然不知。
  • 馬耳山的文化魅力
    念遠古,宋代大文豪蘇東坡曾三進馬耳山,留下數篇佳作,佳句讚譽之詞首選「試掃北臺看馬耳,未隨埋沒有雙尖,這千古絕唱,一直縈繞在人們耳畔,經久不息。[元] 王致道遊過馬耳山後寫下了「高臺肇造屬前賢,乘興登臨眼界鮮。馬耳南瞻雲帶雨,滄溟東望水連天」。顯而易見,這首詩把馬耳山霧雲天、水連天描寫得如同仙界一般,同時也感懷當時來這裡時的落寞與孤寂,感人至深。
  • 嘆為觀止的鶴慶馬耳山紫藍杜鵑花海
    5月中下旬,馬耳山紫藍杜鵑開始怒放。馬耳山杜鵑花海奇觀成為中國最為壯觀的高山杜鵑景觀之一。杜鵑花,在全球範圍都有分布,一直是植物學家研究的主要課題之一,共同的結論是,杜鵑花是酸性土壤的指示劑,從杜鵑花的分布、繁衍就可以準確知道土壤的汙染程度,因此,杜鵑花和人類的生存繁衍息息相關。
  • 沂山這處「人世蓬萊」究竟有多美,你看過就知道了
    沂山這處「人世蓬萊」究竟有多美?快來跟我一起看看沂山的四季就知道了。初到沂山的時候正好是春天,整個山澗鳥語花香,還帶著冬末的絲絲涼意,卻絲毫不影響這裡的生命與活力的彰顯。坐著上山的大巴車憑窗遠眺時,只見層巒疊嶂且群峰秀出,亦虛亦幻的山外青山與白雲漂浮,讓人一時分不清究竟是夢境還是現實。
  • 被稱為國內第一美人,到底有多美,看了照片就知道了
    娛樂圈中有很多的美女,每一位都是美的各有特色,像現在這個看臉的時代,有許多有才而長的醜的人想要出面很難,而許多娛樂公司選人都很在乎顏值的。長的美的藝人資源也會特別多,走紅也是很簡單的事。但是娛樂圈佳麗許多,可是沒有誰敢稱自己是「國內第一美女」吧?但我們今天說的這位很不一樣。
  • 馬耳山那麼美,還是想去看一看!
    馬耳山是大理鶴慶與洱源交界處的一處秘境那裡數十萬畝杜鵑花正在盛開每年的三月到六月從山腳開到山頂大紅、紫紅、粉紅、橘黃、淡黃、乳白絢麗燦爛,漫山遍野山腳的花凋謝山腰的花綻放陽坡的花開得冷落陰坡的花又開得熱鬧美到讓你驚豔讓你窒息世間絕無僅有
  • 宋徽宗的瘦金體究竟有多美?網友不解,專家:這5個字放大10倍看
    宋徽宗的「瘦金體」究竟有多美?網友不解,專家:這5個字放大10倍看宋徽宗的瘦金體,在有宋一代堪稱一絕,放眼5000年書壇也是獨步古今。宋徽宗書法當真是妙不可言,究竟有多美,網友知其驚豔之美,卻不知緣何如此之美。
  • 河源,到底有多美?看了這個3分鐘的視頻,你就知道了!
    河源,到底有多美?看了這個3分鐘的視頻,你就知道了!今天,用一個視頻告訴你河源到底有多美▼震撼!>但讓他沒有想到的是上大學他作自我介紹時竟然有好多同學不知道河源在哪裡
  • 完美究竟有多美呢?
    正如本文的主人公一樣,他對於父親的內心獨白就是:不管我貧窮或者富有,你都看不起我。由姜武、蔣勤勤主演的奇幻愛情喜劇片《完美有多美》,就充斥著貧窮與富有的影子。當貧窮與你隨行,或者這部電影就是你擺脫貧窮的良方,但是富有的生活,又是我們真的想要得到的嗎?
  • 武漢究竟有多美?去一次東湖就知道了
    杭州有西湖,武漢有東湖,「只說西湖在帝都,武昌新又說東湖」。東湖究竟有多大?不來一次,根本不知道,來了三五次,仍是摸不清;東湖究竟有多美?不來看一眼,無法去想像,看了無數眼,依舊是不厭。但我印象最深刻的還是磨山景區,第一次去磨山景區,是為了看櫻花。
  • 完美究竟有多美呢?
    正如本文的主人公一樣,他對於父親的內心獨白就是:不管我貧窮或者富有,你都看不起我。由姜武、蔣勤勤主演的奇幻愛情喜劇片《完美有多美》,就充斥著貧窮與富有的影子。當貧窮與你隨行,或者這部電影就是你擺脫貧窮的良方,但是富有的生活,又是我們真的想要得到的嗎?
  • 馬耳山情趣
    馬耳山上有奇遇……立冬剛過,和友人一起來到馬耳山下李家峪村(曾經的李家莊子),35年前我從這裡初中畢業,一切再也不是原來的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