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西安的味道:三鮮煮饃的做法詳解,湯鮮味濃饃筋肉香

2020-12-13 御品坊美食特產館

各位好朋友對陝西的「牛羊肉泡饃」都非常熟悉吧?殊不知,除了牛羊肉泡饃,陝西還有葫蘆頭泡饃、小炒泡饃、三鮮泡饃(也叫三鮮煮饃)好多種泡饃。泡饃一般都是清真的,裡面都是牛羊肉,而三鮮煮饃丸子和肉片的用料卻是豬肉,很受本地漢族人歡喜,熱熱的吃上那麼一碗,湯鮮味濃,饃筋肉香,一抹嘴,聊滴太~~~

三鮮煮饃是陝西著名的漢族小吃。湯鮮味濃,饃筋肉香。原料是丸子、發好的麵皮、細皮白肉片,加之用上好的肉骨、雞鴨肉調好的白汁湯。食者將饃掰好後,經廚師用高湯、蒜苗、粉絲把饃煮好,碗中三鮮顏色鮮亮,高湯色白,香氣四溢,所謂丸子黃、肉片紅、麵皮奶色,再加上一點辣子,更是五顏六色,分外好看,也頗能引人食慾。

三鮮煮饃其中配料很多,遠遠不止三種。最起碼的「三鮮」:丸子、響皮(南方叫炸豬皮)、五花肉片不能少,再配以黃花、木耳、青菜、粉絲等輔料,在特製的高湯中沸煮,再加入特製的調味汁即成。湯汁濃厚潔白,喝一口,齒頰留香,回味很久……

吃的時候老闆問,要辣子不?順手便澆上一大勺辣椒油, 真真滴兒「湯寬、油大、辣子海」。來,開咥麼!

上個世紀五六十年代的時候,三鮮煮饃火極一時,在大街上走幾步就能看到專門賣煮饃的館子,後來風頭逐漸被回民的牛羊肉泡饃所代替,吃的人也逐漸變少了。現在只有真正的老吃家們依舊習慣隔三差五的去吃上一回。一碗三鮮煮饃好吃不好吃,一方面在湯,另一方面在三鮮上。另外三鮮煮饃裡的饃不能掰太小,大拇指指甲蓋大小即可。三鮮煮饃從熬湯到備料再到出鍋,是一個極其複雜的過程,現在御品坊美食特產館小編就帶你了解一下三鮮煮饃製作全過程。

一、【滷五花肉】

1、三鮮煮饃裡的五花肉選用肥瘦相間的肋條(五花肉),在涼水裡浸泡五個小時。

2、除去血沫,放進鍋裡,大火煮半小時。

3、將煮好的肉拿出來,肉皮向上,均勻的抹上蜂蜜和少許醋,蜂蜜和醋比例5:1,這樣可以讓肉皮更加鬆軟,炸煮的時候肉皮也不會爛。

4、抹好的肉皮放上五分鐘,放進油鍋裡炸,炸的時候注意拿大漏勺託住整塊肉,只把肉皮炸成金黃色就行了,大概炸三到五分鐘。拿蜂蜜和醋抹過的肉皮,炸出來是晶瑩剔透的。

5、待炸過的五花肉稍微冷卻,切成5-6釐米長,約3釐米寬的肉片。

6、滷肉。加清水放入入花椒10g、桂皮5g、八角5g、草寇3g、白芷3g、胡椒3g、蔥、姜適量,大火煮開,小火滷上半小時。

三鮮煮饃裡不能少的五花肉就準備好了,經過這麼多複雜的程序,五花肉在三鮮煮饃裡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三鮮還差兩鮮,繼續來學習。

二、【炸肉丸】

1、三斤五花肉打成肉餡,三斤肉餡是按照每天用的量來備的,丸子也是要每天炸新鮮的才好,自己家裡做的話按照以下的配料縮小比例。

2、加入六個雞蛋,肉和雞蛋的比例差不多500g肉加兩個雞蛋。加鹽40g、十三香20g、花椒粉10g、料酒50g,也可根據自己口味的輕重調整。

3、加入60克乾麵粉,肉餡和麵粉的比例5:1。再加入一點點清水,用筷子順一個方向攪拌,直到肉餡攪打上勁兒,變得有粘性為止。

4、利用勺子和手掌心將肉餡摔打成丸子狀。

5、第一步炸成形:炒鍋倒入油,燒至六成熱時,將丸子逐個下入油鍋中炸至八成熟時,用漏勺輕輕按壓是軟的,撈出待用。

6、第二步炸酥:大火再炸一次,幾秒就行,丸子表面呈焦黃色就可以了。

三、【炸響皮】

響皮即「炸豬肉皮」。由於響皮的製作工藝複雜,很多店都不願意做了而是直接從市場批發。現在能夠自製響皮的三鮮煮饃店都是業界良心。將新鮮肉皮在陰涼的地方晾乾,油還沒熱的時候放進鍋裡小火油炸,炸到豬皮發起來就可以了,把油控幹,放在陰涼處,冷卻後收起來。用的時候,拿出一大塊。洗乾淨之後,拿涼水泡著,豬皮泡軟到可以切就行了。

1、將肉皮和油一起上火,開小火炸,油溫升到50℃時,馬上將鍋離開火眼,待油涼時繼續用慢火炸。當鍋中肉皮發漲鼓起時,將其迅速撈出。少待片刻,將肉皮下鍋再炸,隨著油溫的上升,用漏勺不斷翻動,炸成黃燦燦、滿是泡泡即可。

2、油炸後,還沒算完。因肉皮乾脆,必須放在65℃的溫水中泡上一天,加上適量的鹼使豬皮回軟、發透,體積會膨大2倍以上,用文火煨湯來吃,吸足了肉湯汁兒的響皮,白白、QQ、彈彈,是做三鮮的絕佳食材。豬皮切成6釐米長,2釐米寬的片,備用。

三鮮煮饃裡的三鮮都備好了,接下來就差煮饃了。

四、【熬湯】

1、選用上好的豬腿骨,腿骨裡骨髓含量高,熬出的湯白味鮮,最適合用來煮饃。

2、將豬骨涼水裡浸泡五小時,中間不換水,除去肉裡多餘的血,可以去除腥羶,這樣熬湯的時候不會有太多血沫。

3、將豬骨放進大盆裡,加入清水不放調料,大火煮開。

4、等湯開後,撇去浮沫。大火煮2-3小時再轉小火燉7-8小時,直到骨湯呈奶白色。

五、【煮饃】

配上兩個坨坨饃,這種饃由由九份死面,一份發麵揉在一起烙制而成。饃掰成指甲蓋大小,食客掰好的饃與五花肉、丸子、響皮、木耳、粉絲等原料一起用高湯來煮,對,三鮮煮饃是要煮的。一碗好的三鮮煮饃味道講究湯鮮味濃,饃筋肉香。各種蔬菜和木耳、黃花,經過醇厚的高湯熬製一番,味道也是相當濃厚,滋潤的喲~~

1、饃掰成大拇指指甲蓋大小,這三鮮煮饃,饃一定不能掰的太小,饃雖也是半發麵的,但為了更加筋道的口感,講究要掰成指甲蓋大小。

2、將木耳、黃花菜泡發、洗淨。裝碗的時候,下面一層是饃,再是一小把粉絲,幾片菜葉,幾塊木耳,三個丸子三片五花肉三塊豬皮,煮之前須提前裝碗準備,因為煮饃的時候這些食材是要一起下鍋的,煮的時間不長,現放會來不及,所以煮之前要提前裝碗。

3、拿大勺舀上3到4瓢骨湯,大火把湯煮開,所有食材全部下鍋,煮一分鐘加入適量豬油、鹽、味精,煮三分鐘。

4、煮饃師傅一手掂鍋,一手拿勺,快速的翻滾著鍋裡的食材,讓每一塊饃都吸到湯汁。出鍋。

小編經常去吃三鮮煮饃,發現喜愛此物還是中老年人居多,如今的年輕人更喜歡追求時尚餐飲,這也是傳承傳統餐飲還是去迎合潮流追求時尚餐飲之間的茅與盾。但是小編相信,傳統餐飲雖然一時受到衝擊,但要說生命力,應該更長遠,時尚餐飲多屬一陣風,流行一陣子就過去了,所以小編更願分享一些傳統美食的做法給大家。不管將來餐飲業如何發展,希望還有個充滿煙火氣息的小館子,一碗三鮮煮饃加個蓮菜肉片的戴帽,守著那份記憶和傳承。

相關焦點

  • 據說這是西安最好吃的十家三鮮煮饃館子,快收了吧!
    小編請教了幾位資深的吃貨達人他們推薦了這十家西安最好吃的三鮮煮饃今天分享給大家老西安韓記三鮮煮饃NO.1地址:鐘樓竹笆市34號(近岐風烙麵皮)推薦理由:三鮮湯的原汁原味,饃中滲入湯汁的味道,色彩搭配很漂亮,綠、紅色的菜辣子,搭配褐色的肥腸,看著都很有食慾,吃起來有嚼頭,津津有味;丸子和肉片也都是過過油的
  • 據說這是西安最好吃的十家三鮮煮饃館子,快收了吧!
    小編請教了幾位資深的吃貨達人他們推薦了這十家西安最好吃的三鮮煮饃今天分享給大家老西安韓記三鮮煮饃NO.1地址:鐘樓竹笆市34號(近岐風烙麵皮)推薦理由:三鮮湯的原汁原味,饃中滲入湯汁的味道,色彩搭配很漂亮,綠、紅色的菜辣子,搭配褐色的肥腸,看著都很有食慾,吃起來有嚼頭,津津有味;丸子和肉片也都是過過油的
  • 尋味長安|這裡有「花樣最多」的三鮮煮饃
    說起西安美食,三鮮煮饃可以說是非常有代表性了。三鮮煮饃是在水盆大肉和開水泡饃的基礎上於宋朝年間逐漸定形。肥瘦相間的五花肉片、瘦肉丸子、響皮、韭黃等食材以特有的方式搭配在一起,造就了三鮮煮饃極具地方特色的舌尖美味。
  • 西安這家三鮮煮饃一碗45,五花肉炸丸子量有半斤
    西安不愧是饃都,多種花樣的肉夾饃,菜夾饃不多說,泡饃也分牛羊肉,葫蘆頭泡饃,當然還少不了這碗三鮮煮饃。三鮮煮饃西安特色,老西安人都喜歡這一口。三鮮煮饃和牛羊肉煮饃還是有很大區別的。給外地朋友科普下,牛羊肉泡饃是回民特色,三鮮煮饃則是陝西漢民的傳統風味。饃塊不用掰太小,掰小了下鍋一煮就太軟了,不好吃了。常吃三鮮煮饃的人都知道大概的價位,一碗也就20多塊錢。這碗三鮮煮饃厲害了,45一碗。先不討論價格,先看料。帶皮五花肉片,豬肉丸子,響皮,蘑菇,過油豆腐,木耳,韭黃粉絲,料足不足看看就知道了。
  • 尋味長安|這裡有「花樣最多」的三鮮煮饃
    入冬的清晨,大車家巷裡的餐館陸續開始營業,位於其中的趙西安三鮮煮饃館,已經調製好了涼菜,裝著大骨和全雞的大鍋裡,骨湯熱氣升騰,香味撲鼻。說起西安美食,三鮮煮饃可以說是非常有代表性了。三鮮煮饃是在水盆大肉和開水泡饃的基礎上於宋朝年間逐漸定形。
  • 谷蔬傳奇---亮出您的「拿手菜」 趙 西安三鮮煮饃
    感覺本不善言辭的趙西安一說到陝西傳統的風味佳餚,馬上打開了話匣子,滔滔不絕的講述了自己的從業艱辛與傳奇經歷,還特別透露了烹製的調味秘方,我們飽了肚子、香了嘴巴還意外得到了調料小包,真是收穫頗豐。提到三鮮煮饃我們的美食偵探經過一番「偵查」之後,首推被西安市碑林區志收錄的「趙西安三鮮煮饃」。據區志(1994-2008)記載:西安市較為著名的是位於南院門大車家巷的「趙西安三鮮煮饃」。
  • 西安這家三鮮煮饃一碗45,五花肉炸丸子量有半斤
    西安不愧是饃都,多種花樣的肉夾饃,菜夾饃不多說,泡饃也分牛羊肉,葫蘆頭泡饃,當然還少不了這碗三鮮煮饃。三鮮煮饃西安特色,老西安人都喜歡這一口。三鮮煮饃和牛羊肉煮饃還是有很大區別的。給外地朋友科普下,牛羊肉泡饃是回民特色,三鮮煮饃則是陝西漢民的傳統風味。饃塊不用掰太小,掰小了下鍋一煮就太軟了,不好吃了。常吃三鮮煮饃的人都知道大概的價位,一碗也就20多塊錢。這碗三鮮煮饃厲害了,45一碗。先不討論價格,先看料。帶皮五花肉片,豬肉丸子,響皮,蘑菇,過油豆腐,木耳,韭黃粉絲,料足不足看看就知道了。
  • 西安冷知識:為什麼不叫饃夾肉?
    >而且饃夾肉在當地的方言聽起來像「沒夾肉」沒有肉那可不行所以肉夾饃也就越來越流行了「饃」可謂是西安人餐桌上不能少的美食簡單實惠,味道百變西安人擅長製作麵食饃的做法更是五花八門除了最出名的羊肉泡饃和肉夾饃其實還有不少吃法值得驚嘆西安人可以把饃吃出百般變化今天就給大家說說
  • 到「饃都」,來一場碳水狂歡!細說西安那些不能不吃的饃
    老潼關肉夾饃作為臘汁肉夾饃的一個分支,來自於潼關的老潼關肉夾饃以其外酥裡嫩,層次分明的餅皮逐漸在西安肉夾饃市場獲得了不錯的反響。傳統老潼關肉夾饃講究熱饃涼肉,酥脆的餅皮加上多汁香氣逼人的滷汁肉絕對是絕配。
  • 西安小吃牛羊肉泡饃,家庭製作詳細教程,供大家參考(下篇煮饃)
    西安牛羊肉泡饃是一道看似粗獷,實則精緻講究到骨子裡的小吃。前兩篇文章裡,我們分別說了饃和湯,今天咱們來說說吃法。一碗上好的泡饃,湯濃、味好、油多不膩、營養暖胃。要做出這樣的泡饃,對師傅的功力要求非常高。
  • 孫思邈醫治了一碗饃,葫蘆頭因此而誕生
    葫蘆頭泡饃另一點最重要的在於湯,湯的好壞優劣決定著葫蘆頭的味道好壞。制湯:首先將新鮮豬骨頭洗淨砸碎,放入鍋中燉熬,在這過程中一點點撇去湯中的浮沫,然後再加入白條雞、豬肉,放入食鹽、調料包,繼續用小火熬煮,到湯汁濃白似乳為止。
  • 三鮮煮饃還要蓋帽子,這種吃法多數外地人都沒見過
    老陝走哪兒都離不了這一口,夏天吃得揮汗如雨大快朵頤,冬天捧著一碗熱氣騰騰吃得渾身舒坦。進到泡饃館能對老闆大喊一聲,老闆!來碗三鮮煮饃蓋帽,那一定是老陝沒錯了。這話說得一點不過份。因為太多人知道葫蘆頭泡饃,牛羊肉泡饃了。外地朋友很少知道西安還有煮饃蓋帽這一說。
  • 家庭版羊肉泡饃,肉爛湯濃又鮮又香,簡單的做法,不簡單的味道
    哈嘍,昨天給你們分享了羊肉湯的做法,今天給你們分享家庭版羊肉泡饃的做法,肉爛湯濃,喝一口,又暖又香。上班了後,開始自己做飯,於是嘗試的自己做羊肉泡饃,沒想到味道卻出奇的好。今天,我就給你們分享這道家常版的羊肉泡饃,做法也是十分的簡單的。【家常版羊肉泡饃】1、首先準備200g 的普通麵粉,加2g鹽增加面的筋性,加80ml的開水,邊倒邊攪拌,攪拌成面絮狀。
  • 外地人光知道有牛羊肉泡饃,卻不知道西安漢民四大泡饃,味道一絕
    西安最近降溫了,霜降當天的氣溫更是低至十度以下。在這種降溫天氣,吃泡饃是最合適的選擇。大家都知道西安有牛羊肉泡饃,但是西安漢民的四大泡饃你知道是哪些嗎?做好之後的葫蘆頭泡饃講究饃筋腸爛、湯鮮味濃。再配上一盤爽口的泡菜,吃下去暖暖的。第二個是粉湯羊血,陝西漢民的四大泡饃裡面,粉湯羊血的口味最重,講究:麻、辣、鹹、香、嫩、光,就算是在最冷的天氣,吃上一碗粉湯羊血之後,嘴上打顫、頭上冒汗。吃粉湯羊血先掰一兩個饃泡著吃,但是這樣湯的味道會被饃吸走,所以也有人選擇饃和羊血分開吃。
  • 西安夾饃研究報告
    對於老西安來說,大清早起來,趁熱買上一個坨坨饃,夾上熱乎乎的臘牛肉,配上一碗辣子多的糊辣湯,頂飽,解饞,過癮面面俱到。這是很多西安人口中最完美的一頓早餐。熱騰騰得臘牛,「肥瘦相間」「嫩滑如豆腐」,可以說是入口即化,滿口餘香的境界。
  • 鄉情一縷:難忘自強路上「饃夾湯」
    有座城叫西安,世界上很多人都知道;有個小吃叫肉夾饃,全國很多人都知道;有條路叫自強路,西安很多人都知道;自強路上曾有個美食叫——「饃夾湯」,沒有幾個人能知道。 今天,我就來講講那段關於「饃加湯」的故事。 上世紀30年代,日本發動全面侵華戰爭。1938年5月,侵華日軍攻陷徐州,並沿隴海線西犯,鄭州危急。
  • 老潼關肉夾饃的詳細做法,從和面到做餅,餅香肉爛,味道堪稱一絕
    老潼關肉夾饃最具特色。饃幹、脆、酥、香,肉是肥而不膩,除此之外,最大的特色是吃老潼關肉夾饃時一定要配鴨片湯。老潼關肉夾饃原名燒餅夾饃,傳說當年李世 民食過連贊「妙、妙、妙,吾竟不知,世間有此美食矣」。上學時期,距離潼關蠻近的。
  • 來西安之前 就知道這裡是饃都
    其實咱西安,是名副其實的、真正意義上的「饃都」。 饃也是有歷史的。我們都知道,西安的小吃隨便拿出來一個就有上千年的歷史,從先秦開始,最晚也是大唐的事兒,沒點文化底蘊的小吃,還真的不符合西安的氣質。
  • 白鹿原上的「冬至日」誰還記得「糊餑饃」
    其實就是煮饃,和羊肉泡的做法十分相似,只不過,糊波饃用的是豬肉,而且又分了紅油煮饃和炒肉片煮饃兩種做法。 紅油煮饃是煮出來的,好像羊肉泡一樣,先把饃掰碎了,然後放在鍋裡用高湯燉煮,燴以粉條、白菜、豆腐、黃花、丸子和紅燒肉,出鍋以後饃裡裹著肉的色澤與鮮香,在那個年代實在已是極美的美味。 但是我更愛炒肉片煮饃。
  • 「X夾饃」 是一道填空題
    陝西夾饃陝西的饃饃可謂是種類繁多,形狀做法味道也都各有不同,千奇百怪。而陝西饃饃的一個分支——X夾饃,更是名聲在外。給陝西人一個饃,他能夾遍全世界。這裡的「X」讓各路吃貨們蠢蠢欲試,近年來嘗試的範圍更是逐漸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