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夾饃研究報告

2021-02-13 掌上西安

閱讀本文前,請先點擊上方藍色字體「掌上西安」點擊「關注」,這樣您就可以每天免費收到精彩內容了。

肉夾饃這種叫法,很多人都覺得想不通。明明是饃夾肉,怎麼叫肉夾饃呢。一說肉夾饃本叫「肉夾於饃」,叫著叫著估計覺得麻煩,就省略了拗口的「於」字,簡化成「肉夾饃」了。 

還有一種說法,本來就該叫「饃夾肉」,但「肉夾饃」這一說法為何流傳開來呢?究其深意是人們最初為了突出臘汁肉的香濃,才把肉放在了前邊,把饃擱在了後頭,久而久之相沿成習,「肉夾饃」的稱法約定俗成,就這樣流傳至今啦。 

這是一種常見的肉夾饃,也是眾多老陝經常接觸的。吃家們都曉得,鐵圈虎背菊花,是衡量白吉饃的最高標準。

它是將臘汁肉、白吉饃合為一體,互為烘託,將各自滋味發揮到極致。好吃的臘汁肉夾饃一定要饃酥肉爛,吃到最後都是滿手地流油,搞的人慾罷不能。

像這樣的夾饃在西安隨便找個地方都能吃到,但是不見得都正宗,筒子們可要選對哈。

做的最好的屬竹笆市中段的老樊家臘汁肉夾饃,百年老字號。還有品牌連鎖的袁記肉夾饃。更有街頭巷尾的夾饃店,因為太經常,所以不需多言。


這個主要是以清真為主,主要集中在西安,每天都排隊購買者絡繹不絕。對於老西安來說,大清早起來,趁熱買上一個坨坨饃,夾上熱乎乎的臘牛肉,配上一碗辣子多的糊辣湯,頂飽,解饞,過癮面面俱到。

這是很多西安人口中最完美的一頓早餐。熱騰騰得臘牛,「肥瘦相間」「嫩滑如豆腐」,可以說是入口即化,滿口餘香的境界。

一定要熱饃夾涼肉,不然就是一嘴的油腥味兒,這是檢驗是否是老吃家的標準之一。當然,臘牛肉夾饃也一直引領著夾饃界漲價和排長隊的不變神話,不信的筒子可一探究竟。

這裡推薦振興路北口的劉峰肉夾饃。還有以李氏家族為知名,分布在西安東南西北中各個方向的李老大、李老三一直到李老六


與臘牛肉夾饃不同,選料精細,火功到家,夾在鬆脆百吉餅裡的牛肉,色澤紅潤,氣味芬芳,肉質軟糯,糜而不爛,香辣撲鼻,入口即化的獨特風味。

這道美味是位於東大街菊花園南口的十大怪面屋獨家秘制,做法從不外傳,西安城僅此一家,吃膩了臘汁肉夾饃,不妨去變個口味,十大怪面屋不容錯過。

這種肉夾饃還有個故事,相傳周文王時期,在岐山原下渭河畔,常有一條大蛟龍出沒,傷害百姓。文王得知後,便下令除掉了禍害百姓的蛟龍。

據傳說,蛟龍的肉味道鮮美,吃了可以驅惡除邪,延年益壽。於是,文王叫人將蛟龍剁成許多小塊,分給眾人食之。

吃了蛟龍肉,部落從此繁衍生息旺盛,人們體格健壯,使部落逐漸壯大了起來。從此,人們沿用這一生活習慣,將肉食剁成小塊,燒炒而食,以求四季平安,興旺發達。

後人通過長期的烹調實踐總結,將這種肉丁做成的膳食品稱作臊子。它不僅味道鮮美獨特,不腥不膩,既可以獨立膳用,也可將臊子肉夾到燒餅裡吃,又酸又辣又香,臊子肉能存放數月都不會變質。

與岐山臊子麵搭配食用更佳,津津有味。推薦岐面傳岐

陝北肉夾饃是名副其實,關中更應該叫饃夾肉。因為陝北肉夾饃裡邊的肉是滿滿的,關中肉夾饃則夾著少許肉。

陝北肉夾饃和關中肉夾饃最主要有兩個區別,一是餅子的不同,關中肉夾饃用的是白吉餅,再加之烘烤,吃起來脆香脆香的。而榆林本地就是單純的白吉餅,或者是油旋。其次,就是肉的區別,陝北流行在肉夾饃裡邊的肉大多是豬頭肉、豬耳朵肉。

用蔥蒜等調料拌好的豬耳朵夾到酥脆的饃裡,咬一口那個香啊!去延安、榆林那些地方一定要吃一下。在西安南門坡老胡家最為有名。

在陝北很多地方肉夾饃只是主食的輔食,比如吃羊雜碎的時候配一個,而在關中,你則會看到很多人吃完肉夾饃,隨便喝點湯就當一頓飯了。


肉夾饃與其他肉夾饃的區別主要在於燒餅的不同,剛出爐的千層燒餅裡邊是一層層的,皮薄鬆脆,像油酥餅。食用時溫度以燙手為佳,咬一口,能掉一桌子渣渣。

用老潼關特有酥的掉渣的燒餅加上最傳統的吃法是,一定要用剛出爐的熱燒餅夾上煮好的冷肉,俗稱:熱饃夾涼肉。口感跟其他夾饃完全不同哦~

當然吃潼關肉夾饃別忘了要上絕配潼關美食「鴨片湯」,味道鮮美。所謂鴨片又名燴裡脊片,它是把鮮豬裡脊肉先豎後橫切成小片,並不是鴨子喲~

當年慈禧挾光緒外逃西安,途徑潼關,對這道名菜讚賞有加,說味似御膳中的「鴨片」。因之,潼關燴裡脊片從此得名「鴨片湯」,延至今日仍為潼關一大名菜。

千百年來,老潼關肉夾饃讓人百吃不厭。推薦文藝路龍記老潼關肉夾饃

源自渭北一帶,在西安一般出現在水盆泡饃店裡,醬羊肉配辣椒,夾在比常規燒餅大一倍的月牙餅中,咬一口肉汁爛流,滿嘴回香。

推薦錦弘水盆和雷記水盆

小號的臘汁肉夾饃,先聞到的是白吉饃透著的面香味。外酥裡韌的饃自帶淡淡的甜味,包裹著的醬肉更讓人驚喜,關鍵是不會流油,所以吃著不會膩,吃起來有滋有味。

可以一口一個,適合胃口小的人兒,不怕吃不完,不會浪費。即便在西安也很少會見到這種一口香。推薦邊家村的子午路張記肉夾饃

粉蒸肉、小酥肉、條子肉、排骨……將這些不同的美味在籠屜上蒸透然後夾在饃裡吃,又稱之為蒸肉夾饃。

這個是米粉和大肉的組合,麻辣鮮香,一籠一份,肉汁充分融入進米粉中,蒸饃要趁熱吃,一口下去,滿口生香。

推薦近印象城(以前的怡豐城)的小巷子,巷子口牌子上寫著延康東路,往進走100米的趙記籠籠肉夾饃

醬辣子也叫八寶醬辣子,作為陝西人最愛的一道辣菜,一直很委屈,因為它經常被誤會為辣子醬。

它的原料可以是蓮藕、也可以是胡蘿蔔或土豆。這三樣兒切成細末兒,下鍋和香蔥、薑末兒、黃豆醬炒一分鐘左右。一定要選脆的,微微有點兒甜味兒的最好,最大的特色是咬起來聽著它咔擦咔擦的聲音,是一種享受。

熱饅頭都不是最好的,最合適的是酥饃饃或者鍋盔,辛辣刺激的味道才能把人從起床不久的迷糊狀態裡喚醒,吃兩個月也不覺得膩,十分美味。

推薦交大商業街區鹹寧中路的乾縣豆腐腦醬辣子夾饃

陝西的夾饃分肉夾饃和菜夾饃,肉夾饃最最常見,全國大江南北都有,但菜夾饃沒準只能在陝西才可以吃到正宗。

菜夾饃有的是用燒餅夾,有的是用荷葉餅夾,裡面除了菜,還可以夾煎蛋、滷蛋。雖然沒肉,但是依然香死人。

現烙出來的飥飥饃,抹上一層辣醬,然後鋪一層鹹菜,再夾上兩三個鹹鴨蛋黃。最後再灑上幾粒酥脆的花生米,這樣配合起來吃很有層次感。

老金家蛋菜夾饃裡的「蛋」是煎雞蛋、鹹鴨蛋,「菜」呢,有玫瑰鹹菜,花生米等等。玫瑰鹹菜吃起來脆生生。一定要嘗嘗!

土豆片夾饃有段時間在西安狠火了一把,是高陵區著名的小吃,相媲美著名的肉夾饃。在高陵的人估計沒有沒吃過土豆片夾饃的,那種排隊購買的火爆程度相媲美於一些快餐店,尤以學生為主,土豆片夾饃以其辣、鮮、香、酥,得到高陵人民的喜愛,稱之為屬於高陵的特產。

當兩手捧著一個新鮮的土豆片夾饃輕咬一口,那種辣香酥脆的感覺會順著你的舌尖而到達喉嚨處,咀嚼下咽後,土豆片酥脆的感覺也就嘗到了;再咬一口,土豆片會跟饃緊密地黏在一起直達你的胃中。

推薦長慶東路碑林藥業斜對面的段胖子土豆片夾饃

西安街頭暗黑料理之一,說心裡話,還挺好吃的,炸過的臭豆腐加上醬料,拌均後夾進炸好的餅裡,香酥美味,不過,畢竟是街頭油炸食品,偶而吃一下就好啦!

現烤現炸的饃外觀焦黃、口感酥脆,臭豆腐香軟可口、其澆制的醬汁融入到饃和豆腐間

無意間擦出愛的火花。

咬一口,滋滋滋的脆感跳動在口齒間,那是一種愜意、以及對美味的渴望和不懼肥胖的豪邁。

這個在寶雞、岐山很常見,一般當作早餐吃,大街小巷到處都有賣的,學校食堂也有賣。

一個饃能夾半份擀麵皮,塞得滿滿滴,紅豔豔的辣子汁滲到饃裡,咬一口酸酸辣辣,也是一種很過癮的吃法。

吃的時候得小心點,因為調麵皮的汁子可能會滴下來。沒滴下來的,就都滲透到饃的裡層,紅紅的,會把嘴都吃紅。

推薦建章路花園東街車輛廠十字向東200米路附近的老猴擀麵皮籠籠肉夾饃

孜然炒肉夾饃是西安夜市打包點擊頻率比較高的美食之一,實在有江湖。餅一定得是現烙出來的才夠酥脆,牛肉絲要配上青椒絲、綠豆芽,加多多的孜然才夠味兒。

雖然說孜然當然是和牛肉最對味了。但是在木有牛肉的時候用豬肉和雞肉也未嘗不可,味道也很不錯,但還是牛肉更好吃。

菜的湯汁順勢流入麵餅呼吸之間留下的縫隙裡,一口咬下去,燒餅沒有了自己的硬硬「臭脾氣」湯汁的包容讓他軟了下來,也更加美味。

推薦南門金花後門體育館東路往東100米的孜然炒肉夾饃。最近袁記肉夾饃也有以孜然雞肉做的孜然炒肉肉夾饃,味道也是相當不錯。

近年來在古城西安有一種涮牛肚綜合了燉菜的做法、麻辣燙的吃法和冒菜的精髓,吃著又有火鍋的氣氛。

涮牛肚營養均衡,老少皆宜,口味香醇,尤其當人們吃膩了油重味重的辣麻辣火鍋以後,再吃涮牛肚這樣的清爽味道,又顯出出另一番滋味,把這兩種西安特色美味結合在一起可謂是佳品絕餚,就是現在能吃到的「涮牛肚夾饃」。

推薦西安市第三中學斜對面的馬賢涮烤,一口芝麻醬混牛肚美美滴。

風格較以上幾種截然不同,有點南方「舶來品」的味道在裡面。有紅燒肉、有香腸,當然你也可以在裡面夾點涼菜什麼的,而且這個用的是荷葉餅哦。

這種夾饃以師大路的羊城夾饃為代表,生意火到爆,菜隨便選,紅燒肉絕對是入口即化。

在華縣,有一種夾饃叫鍋巴夾饃。這是一個巨無霸,是陝西東府一種傳統菜。燒餅有二兩重,夾的菜餚不止三兩。有土豆絲、海帶絲、紅蘿蔔絲、青辣椒、醬辣子。

當然,還有點睛之筆鍋巴。鍋巴要用擀杖擀碎,把饃切開,裡頭抹上一層辣醬或者面醬加油潑辣子,然後再把碎鍋巴鋪上一層。

吃起來脆脆的嘎嘣嘎嘣響,比較費牙,鍋巴渣還老從嘴角跳出來。特別的口感,特別的味道,特別的名稱,都由此而來。這鍋巴夾饃,一般飯量,一個管飽。

再喝一杯豆漿,或者牛奶,或者稀飯,就是很不錯的一頓早餐。

推薦十里舖環島與長十路交叉口西50米的華縣鍋巴菜夾饃,據說是華縣人在賣。

鍋盔牙子夾饃餅成半月形,很酥脆,肉是密制臘脂肉,熱餅涼肉,吃著非常好吃!是鹹陽經典的一種小吃!

它秉承了鍋盔的一部分特點,而「牙子」二字卻又說明它不同於鍋盔,僅僅是一個牙子、一點點而已。

成馬蹄狀烤至表皮酥黃,內裡熟透,夾入秘汁滷肉,咬一口酥脆溢香,肉入口即化,吃一個是夾齒留香堪稱一絕。


(網絡配圖)

這種肉夾饃一般很少人知道,以三角鍋盔夾白條冷肉為主,據說是著名書法家于右任當年喜歡的,產於鹹陽三原西關,起源與民國期間。

產自三原縣西關

相關焦點

  • 陝西夾饃研究報告
    這個主要是以清真為主,主要集中在西安,每天都排隊購買者絡繹不絕。對於老西安來說,大清早起來,趁熱買上一個坨坨饃,夾上熱乎乎的臘牛肉,配上一碗辣子多的糊辣湯,頂飽,解饞,過癮面面俱到。這是很多西安人口中最完美的一頓早餐。熱騰騰得臘牛,「肥瘦相間」「嫩滑如豆腐」,可以說是入口即化,滿口餘香的境界。一定要熱饃夾涼肉,不然就是一嘴的油腥味兒,這是檢驗是否是老吃家的標準之一。
  • 除了肉夾饃,饃都西安還有啥?這3個夾饃讓你明白西安人多愛吃饃
    不知不覺國慶馬上到了,而西安作為旅遊熱門目的地,同時也是美食之都。相信很多人對美味的肉夾饃一定記憶深刻,號稱「饃都」到西安在製作「饃」這道美食上可謂是五花八門,足以讓你眼花繚亂。除了肉夾饃,西安還有這三樣「夾饃」一樣美味,足以讓你領略西安這座碳水之都的魅力。
  • 給西安人一個饃,能夾下全世界!
    提起陝西西安,大家都知道有各種麵食,泡饃和涼皮肉夾饃等,卻不知我們除過全民皆知的肉夾饃外,還有很多好吃的,比如菜夾饃,土豆片夾饃,涼皮夾饃等等一系列,給西安人一個饃,他能夾下全世界,這可不是吹噓的,而且來嘗試過的小夥伴無一不被徵服的。
  • 西安冷知識:為什麼不叫饃夾肉?
    >而且饃夾肉在當地的方言聽起來像「沒夾肉」沒有肉那可不行所以肉夾饃也就越來越流行了「饃」可謂是西安人餐桌上不能少的美食簡單實惠,味道百變西安人擅長製作麵食饃的做法更是五花八門除了最出名的羊肉泡饃和肉夾饃其實還有不少吃法值得驚嘆西安人可以把饃吃出百般變化今天就給大家說說
  • 【秦美食】不只有肉夾饃 盤點西安風格迥異的夾饃
    好吃的臘汁肉夾饃一定要饃酥肉爛,吃到最後都是滿手地流油,搞的人慾罷不能。像這樣的夾饃在西安隨便找個地方都能吃到,但是不見得都正宗,筒子們可要選對哈。  對於老西安來說,大清早起來,一碗糊辣湯,一個臘牛肉夾饃就構成了最完美的一頓早餐。但記得一定要熱饃夾涼肉,不然就是一嘴的油腥味兒,這是檢驗是否是老吃家的標準之一。
  • 陝西夾饃指南:給我一個饃,我就能夾遍全世界!
    給他一個饃,他就能夾遍全世界……臘汁肉夾饃吃家們都懂,鐵圈虎背菊花,是衡量白吉饃的最高標準。好吃的臘汁肉夾饃一定要饃酥肉爛,吃到最後都是滿手地流油,搞的人慾罷不能。臘牛肉夾饃西安人早上喝肉丸胡辣湯的標配,一碗胡辣湯,一個臘牛肉夾饃,就是一頓美美的早餐。
  • 臘牛肉夾饃學習做法配方
    臘牛肉夾饃學習做法配方,是陝西西安的獨家秘笈,蜀湘情緣的老師對學員們講,儘管臘牛肉夾饃聲名遠揚千裡飄香,但最正宗最常見的還是在陝西西安一帶吧,所以,要怎麼學著做怎麼吃得香,聰明的你就不用小編明示了吧!臘牛肉夾饃是陝西西安最具特色風味的清蒸小吃,常見於清真胡辣湯館和回民街,臘牛肉紅亮軟爛,讓人滿口生香,坨坨饃餅面潔白,紋路金黃,勁道綿軟具有很強的飽腹感,每天早上匆匆走過大街小巷的男娃女娃,很多娃們手裡都拿著一個臘牛肉夾饃,所有胡辣湯館的門裡門外,高桌子低板凳上都坐著老少爺們兒,一個臘牛肉夾饃配著一碗胡辣湯或者粉絲湯,吃得有滋有味。
  • 陝西肉夾饃,回民街肉夾饃和豬肉夾饃哪個更正宗,誰知道?
    前幾天有個外地的網友過來到西安來玩出差,聯繫我說想吃西安的正宗肉夾饃,讓我帶她過去。我們約好在鐘樓飯店門口見面,他說沒來過西安,一定要是最正宗最西安的肉夾饃。我一聽這話,我就不敢怠慢,就領著她順西大街竹笆市的樊記肉夾饃走。
  • 肉夾饃為啥不叫饃夾肉
    西安人本地人來告訴你肉夾饃之所以叫肉夾饃,是因為在西安「夾饃」是一類食物的統稱,比如我們有菜夾饃、花幹夾饃、臘牛肉夾饃、炸串夾饃、粉蒸肉夾饃、土豆片夾饃、涼皮夾饃....別再信所謂的專家學者說什麼是古漢語「肉加於饃」的簡稱了,也不是避諱「麼夾肉」的諧音。就和「大盤雞拌麵」、「宮保雞丁蓋飯」一樣,只是一種食物主要材料加一種食物做法的命名方法。
  • 中國有名的小吃城——西安,我敢打賭,這樣的夾饃很多人沒吃過
    今天已經正月初七,有很多家庭現在也差不多剛從外邊旅遊回來,大家在選擇去各地旅遊的時候,最少不了的就是去一些特別有名的小吃城市在今年我們全家人就去了西安這個地方,西安在中國是有名的小吃城各種特色的小吃遍布在西安的小吃街。西安的小吃種類也是特別的齊全,給我留下印象最深的就是西安的夾饃,我敢打賭,相信這樣的夾饃有很多人都是沒有吃過的,看了之後就會讓你覺得很不可思議。
  • 【每日休閒】傳說中那些風格迥異的夾饃
    從朋友圈進來的新朋友:點擊標題下面的:金旅旅遊文化關注我們NO.1 臘汁肉夾饃標籤:西安最有名的夾饃,裡面是滿滿的臘汁肉推薦:趙記臘汁肉店、東關吉祥、竹笆市王舵這個就是傳說中鼎鼎有名的臘汁肉夾饃了!這個有別於臘汁肉夾饃,可是地地道道的清真貨,雖然沒肉,但是依然香死人。現烙出來的飥飥饃,抹上一層辣醬,然後鋪一層鹹菜,再夾上兩三個鹹鴨蛋黃。最後再灑上幾粒酥脆的花生米,這樣配合起來吃很有層次感。
  • 陝西特色夾饃大集錦,幾十種夾饃任你挑選,看看哪些你還沒有吃過
    那麼咱們下面就來給大家盤點盤點那些好吃又比較知名的陝西夾饃吧。好了,廢話不多說,直接進入主題吧。都說西安的肉夾饃好吃,但大多數人吃到的這款肉夾饃是西安肉夾饃,全稱叫臘汁肉夾饃,爛糊的滷豬肉,配上虎背鋼圈的菊花心白吉饃,這就是西安最為普遍,最為普通的一款肉夾饃,在西安城的大街小巷隨處可見,路人手裡拿著一個夾饃邊走邊吃看著一點也不稀奇。
  • 陝西特色夾饃大集錦,幾十種夾饃任你挑選,看看哪款你還沒有咥過
    都說西安的肉夾饃好吃,但大多數人吃到的這款肉夾饃是西安肉夾饃,全稱叫臘汁肉夾饃,爛糊的滷豬肉,配上虎背鋼圈的菊花心白吉饃,這就是西安最為普遍,最為普通的一款肉夾饃,在西安城的大街小巷隨處可見,路人手裡拿著一個夾饃邊走邊吃看著一點也不稀奇。
  • 火爆街頭的西安油炸串串夾饃配方來啦!製作步驟乾貨就在這裡!
    來西安多年每次看到油炸串串夾饃都忍不住駐足然後不到10元就能買一個香噴噴的夾饃吃,別提有多美了!那油炸串串夾饃為何這麼好吃,為何有如此魅力?小編在擺攤多年的老闆那裡偷學的獨家配方分享給大家,看看火爆街頭的西安特色小吃油炸串串夾饃為什麼這麼受歡迎!食材:這裡其實相對簡單,想吃什麼就可以放什麼,沒有任何限制。比如:土豆片、豆角、生菜、火腿腸、裡脊肉、雞柳等各種素材肉類都可以放,總之,喜歡吃什麼放什麼!
  • 在西安最讓人最意想不到的夾饃,這樣的東西也能夾到饃裡?
    前兩天說完了最常見的幾種夾饃,今天再來說幾種意想不到的夾饃。油炸串串夾饃,這個夾饃在晚餐夜市是無所不在的小吃,年輕人小孩都喜歡吃。生意還異常的火爆。炸好了將菜都剪碎,撒上孜然、辣椒、鹽等調味品,把饃切開刷上辣椒油,把菜裝進去,這麼一個油炸串串饃就做好了。回坊蛋菜夾饃,這個夾饃恐怕也只有在回坊可以吃到了。現烤的熱饃,開了口子後,塗上一層秘制的醬,再取鹹蛋黃壓碎了抹開,塞進一個煎的外焦裡嫩的荷包蛋,鋪上一層玫瑰大頭菜和油炸花生米,一個特色金家蛋菜夾饃就這樣做好了。
  • 西安學炸串夾饃去哪學好?
    炸串夾饃可謂是擺攤小吃中的經典品種,不論是學校門口還是鬧市街區,都時常可見。鮮香麻辣、酥脆可口的炸串夾饃深受年輕人和學生們的喜愛。  由於成本較低,利潤可觀,炸串夾饃是許多創業人士做小本生意當老闆的不錯選擇。然而油炸串串好不好吃,不光取決於串串和饃炸的成熟度,而且蘸料在其中也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 你只吃過「肉」夾饃?那你就out啦!
    而說到西安的美食,也許你第一個想到的就是肉夾饃。西安是一座離不開「饃」這種食物的城市,在西安人的廚房裡,有各種各樣你想像不到的饃的種類,吃饃的方式也多種多樣。「夾饃」就是其中極其經典的一種吃法,肉夾饃?菜夾饃?對於西安人來說,就沒有不能夾饃的食物!
  • 為什麼肉夾饃不叫「饃夾肉」?到底誰夾誰,答案如此簡單
    其實這與陝西人的性格有關,他們性格豪爽,很多老百姓也不喜歡講究文縐縐,就直接把「肉夾於饃」稱之為肉夾饃。 肉夾饃在陝西安一帶城市隨處可見,許多外地去西安旅遊的朋友必吃的美食之一就是肉夾饃。
  • 西安開了5年的路邊攤,炸串夾饃堪稱一絕,人均15元來晚就沒菜了
    比如說在西安,大家都經常吃肉夾饃,還被稱之為饃都,但其實給西安人一個饃,他能夾起全世界,和天津大餅卷萬物異曲同工。豬頭肉夾饃、粉蒸肉夾饃、葫蘆頭夾饃、花幹雞蛋夾饃、鍋巴夾饃這些可能你都知道,那麼油炸串串夾饃呢?油炸串串是一種南方小吃,但是在北方也盛行,具體說它起源哪裡沒人知道,但肯定是物質條件好起來之後才出現的,不然放這麼多油,以前的老百姓可能吃不起。
  • 到「饃都」,來一場碳水狂歡!細說西安那些不能不吃的饃
    來陝西自然要來西安旅遊,西安豐富的小吃文化也讓來過的朋友愛不釋手。有種說法叫做,西安人用饃夾一切,衍生出了無數種吃法。而對於外地朋友來說,第一次來很可能對於西安人對於饃的稱呼會產生不小的迷惑。前幾天就有外地朋友問我,你們口中的饃到底是個什麼東西?蒸饃和饃是一個東西嗎?仔細思考後,我決定寫下這篇文章來為大家解答一下西安人口中那些形形色色的饃到底是什麼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