坊間傳聞,諸葛亮就是漢獻帝,有何依據,是否可信?

2021-01-20 無名說歷史

諸葛亮,未出茅廬而知天下三分,助劉備建立蜀漢之政權。後輔佐劉禪,數次北伐中原,後病死於五丈原。其「鞠躬盡瘁,死而後已」之精神為後世所敬仰。

劉協,漢王朝最後一位皇帝,是為漢獻帝也。其一生坎坷,先後成為董卓、李傕郭汜、曹操之傀儡,雖為帝王,實則不過是被供奉起來的佛陀而已,並無實權。後受曹丕之脅迫,將帝位禪讓於曹丕,當了個山陽公。

諸葛亮與劉協,原本是八竿子打不著的兩個人,然而,近些年,坊間卻有傳聞,諸葛亮實為漢獻帝本人,而曹操許都的漢獻帝,不過一冒牌貨耳。

他們給出了許多的理由來驗證這種傳聞的真實性,鄙人將主要理由總結了幾點:

其一,諸葛亮與劉協生卒年皆為同一年。兩人皆生於181年,卒於234年。

其二,諸葛亮自號「臥龍」。龍為帝王之象徵,普通人用「龍」為號,實屬大逆不道。

其三,黃承彥乃大族,何以將女兒黃月英嫁給一個無家世背景的諸葛亮?

其四,諸葛亮不過一農民,卻得劉備親自上門相請。且諸葛亮未出茅廬而知天下三分,太過逆天,除非他是漢獻帝,才能看清天下大勢。

其五,諸葛亮自投劉備後,一直坐鎮後方,前線打仗竟由劉備親自上場。

其六,白帝城託孤,劉備竟說出兒子不行,就讓諸葛亮取而代之這樣的話。

其七,劉備死後,蜀漢之軍政大權皆繫於諸葛亮之手,劉禪作為正常的帝王,如何能同意?

其八,漢獻帝劉協少時聰穎,長大了卻變得懦弱無為。

諸位可看,這種分析似乎頭頭是道,如此看來,似乎諸葛亮真就是劉協本人一般。但是,粗看似覺有理,卻完全經不住仔細推敲。

其一,兩人生卒年皆為同一年,就能判斷兩人是同一人?若以這個觀點而論,這世上豈不是有許多人都只是分身而已?再者,既然已經調換了身份,那麼在許都的就是一個冒牌貨,曹操用這個冒牌貨欺騙世人。既然已經欺騙了幾十年,世人已經相信那位山陽公是真正的漢獻帝,那兩人為何非得同一年去世?

其二,古時帝王自稱是真龍天子,龍是皇族象徵。但這並不意味著民間不可以使用龍這個字,就拿同一時期的趙雲而言,不也是字子龍嗎?

其三,諸葛亮一家其實並非小族。其先祖諸葛豐做過司隸校尉,其父諸葛珪做過泰山郡丞。其叔父諸葛玄還曾被袁紹任命為豫章太守,只是沒當成而已。

其四,諸葛亮雖躬耕於南畝,但卻並非不問世事。他的嶽父黃承彥,好友徐庶、崔州平,水鏡先生司馬徽等,都是見多識廣之人,這些人經常坐而論道,以諸葛亮之聰明才智,將天下大勢盡收腦中,規劃出三分天下之計,並非難事。再者,當時的魯肅其實也跟孫權提出過類似的戰略規劃。

其五,諸葛亮在前期,實際上更多扮演的是蕭何的角色,穩定後方,所以才會有劉備帶著龐統、法正這些人去搞軍事。如果這也能說明諸葛亮是漢獻帝的話,那麼蕭何是不是可以說是秦二世或者扶蘇呢?

其六,白帝城託孤,實際上並非諸葛亮一人,還有一個李嚴。更多人認為的是,劉備之言實際上是試探諸葛亮,若是諸葛亮真敢取而代之,恐怕活不了多長時間。

其七,關於劉禪這個人,一部分人認為他是扶不起的阿鬥,一部分人認為他是一個真正的聰明人。無論是哪一種人,將軍政大權交由諸葛亮掌管都能說得過去。如果劉禪是個傻子,他只想吃喝玩樂,將軍政大權交給諸葛亮是最好的選擇,自己不用管理朝政,樂得清閒。如果劉禪是個聰明人,那麼他只能將大權交給諸葛亮。以當時的歷史背景而言,只有諸葛亮的策略才能保住蜀漢政權。何況,劉備還讓劉禪認了諸葛亮為相父呢。

其八,少年聰明,長大後變得愚昧的人,歷史上比比皆是。最簡單的例子就是北齊,北齊那麼些個皇帝,哪一個不是少年聰明,但成年之後,或者當皇帝之後就變成了神經病。

因此,鄙人認為,所謂諸葛亮即漢獻帝之說,純屬博人眼球,無稽之談耳,不足信也。曹操殺董承等人若是為了殺掉那些認識漢獻帝的人,那麼荀彧這些人為何不指出?再者,若諸葛亮真是漢獻帝,他為何不表明身份,振臂一呼,那曹魏豈不是可以成為下一個袁術?

許多人認為,史書記載並非都是事實,所以歷史就應該大膽假設。大膽假設沒錯,但也應該小心求證才是,如果沒有證據,鄙人認為,史書至少比猜測的東西可信得多。

相關焦點

  • 諸葛亮是漢獻帝的說法,有幾分靠譜?
    諸葛亮:生於181年,卒於234年。被民間稱作「千古智聖」,協助劉備建立蜀漢基業,而後更是一心想著興復漢室,六出祁山,北伐中原。漢獻帝:生於181年,卒於234年。漢朝最後一位皇帝,自幼聰穎過人,但迫於形勢無奈,一直處於「傀儡」狀態,可以說是有壯志但不能酬。是不是情節非常相似呢?的確。
  • 如果諸葛亮不是諸葛亮,漢獻帝不是漢獻帝,歷史的真相也許是這樣
    漢獻帝十八歲時遇見了一個真正忠誠的人,可以幫助他重振漢室的人,漢室血脈的一部分-劉備。而且劉備帶來了驚天收貨,和漢獻帝長相驚人一致的一個人,諸葛亮。意外發現這個替身後,漢獻帝在衣帶詔事件後,一出狸貓換太子的大戲後,逃出許都,脫離曹操的控制。他一路南下,暫居南陽,暗示太陽南移。
  • 諸葛亮與漢獻帝之間還有故事?孔明適合和獻帝結拜?劉關張「啥」
    從《三國演義》中,我們看到擁有絕代智謀的諸葛亮,還有奸雄與英雄之間模糊的曹老闆,還有「既生瑜,何生亮」的大都督周瑜。但是嘛,演義畢竟是演義。不能把《演義》的故事當成正史。因為真實的歷史與《演義》是有很大的區別的。今天重明鳥給大家分享一個真實且有意思的三國冷知識。
  • 再讀《三國演義》,羅貫中筆下的諸葛亮與漢獻帝,似乎是同一個人
    最關鍵是在劉備去世的時候,為何對諸葛亮說「汝可取而代之」?如果諸葛亮是漢獻帝,那麼這一切都變得非常合理了。漢獻帝是帝王,自然能稱龍;漢獻帝本就聰明睿智,加上作為天子,坐天下之中,觀英雄成敗,自然對天下形勢有著很深的研究;漢獻帝是漢室之主,這天下本來就是他的,劉備自然可以說「汝可取而代之」。甚至於後來諸葛亮北伐中的諸多神奇表現,都能用他是漢獻帝這一身份來解釋。
  • 再讀《三國演義》,羅貫中筆下諸葛亮與漢獻帝,似乎是同一個人?
    諸葛亮和《三國演義》中的漢獻帝,表面上看是八竿子打不著的兩個人。一位幽居深宮,一位躬耕南陽山野;一位當過皇帝,一位被曹操軟禁,一位跟隨劉備。但是事實上,它們可能是同一個人。諸葛亮與漢獻帝是在同一年出生,同一年去世,都是公元181年出生,公元234年去世。又有諸葛亮一身布衣,劉備三兄弟憑什麼沐浴更衣前去,又是三顧?
  • 民間傳說,諸葛亮其實是漢獻帝劉協,這是怎麼回事
    聰明智慧的諸葛亮,家喻戶曉。被曹操挾持的漢獻帝劉協,人們也不會感到陌生。但是在民間流傳著一種說法,諸葛亮就是漢獻帝劉協,漢獻帝劉協就是諸葛亮,這是怎麼回事。眾所周知,漢獻帝劉協先是被董卓控制,後來呂布殺了董卓,漢獻帝劉協獲得了短暫的自由。
  • 三國風雲:諸葛亮有其他身份?據說很不一般,他可能是漢獻帝劉協
    諸葛亮早已通過三國演義人盡皆知,在三國中潑有傳奇色彩,後世有人稱他是三國第一謀士,他的功勞與傳奇事跡可能大家都已經耳熟能詳所以就從另一個角度來淺述一下諸葛亮。那就是諸葛亮很可能是漢獻帝劉協,換言之他們二者是同一人。
  • 從這8個人的反映,來論證漢獻帝當年是不是與諸葛亮互換過角色!
    不求同年生,但的確是同年生,漢獻帝與諸葛亮都是生於公元181年。但求同年死,也的確是同年死,漢獻帝與諸葛亮都是死於公元234年。兩個人年齡這方面的巧合還不足以說明問題,看完三國那段歷史和演義,我們還會發現,兩個人的性格方面的走向截然相反。
  • 諸葛亮很可能就是漢獻帝?這三大證據經得起推敲,你還信嗎?
    漢朝最後一位皇帝,自幼聰穎過人,但迫於形勢無奈,一直處於「傀儡」狀態,可以說是有壯志但不能酬。是不是情節非常相似呢?的確。劉禪的「樂不思蜀」和諸葛亮的「殫精竭慮」形成強烈的反差,許多人希望諸葛亮是蜀漢後主。倘若按照諸葛亮是漢獻帝的說法,也可以流暢解釋三國中的諸多問題的。
  • 曹操要漢獻帝給他加九錫,九錫究竟是什麼玩意?
    不過,最後荀彧和曹操翻臉了,原因就在於曹操要漢獻帝給自己加九錫,有篡位嫌疑,一心要做漢臣而非魏臣的荀彧亮出了反對意見。最後,曹操用了一個空食盒的暗示,將這位大軍師逼得自盡了。根據今文經學的經典文本《春秋公羊傳·莊公元年》記載:「王使榮叔來錫桓公命,錫者何?賜也。命者何?加我服也。」東漢學者何休曾給這段文字做注釋,說「禮有九錫,一曰車馬,二曰衣服,三曰樂則,四曰朱戶,五曰納陛,六曰虎賁,七曰弓矢,八曰斧鉞,九曰秬鬯,皆所以勸善扶不能。」
  • 如果曹丕把漢獻帝送給劉備,漢獻帝的結局會怎樣?
    公元220年,曹丕接受漢獻帝禪讓,開始了大魏王朝的天下,之後漢獻帝劉協也被曹丕封為山陽公,食邑山陽縣。當時曹丕已經接受禪讓,正式登基,漢獻帝對他來說已經沒有價值,有人腦洞大開說如果把漢獻帝送給劉備 劉備將如何處置漢獻帝呢?
  • 出隆中,三分天下,再到六出祁山,諸葛亮真的忠漢室、明大義嗎
    而劉備卻公開予以對抗,在漢獻帝尚在的情況下,不與朝廷合作,是不是一種反叛?諸葛亮三分天下,是不是搞分裂?(三)既然都是為了統一,安撫天下百姓,那麼曹操代表朝廷統一天下,乃是大勢所趨,有什麼不好?為什麼就非要由劉備來統一?而且,三足鼎立之後,諸葛亮數次伐魏,無功而返,最後仍是由代魏而起的晉將天下統一。
  • 她是漢獻帝的妻子,卻也是曹操的女兒——漢王朝最後的皇后曹節
    今吾兄嗣位未幾,輒思篡漢,皇天必不祚爾!」言罷,痛哭入宮。左右侍者皆歔欷流涕。——《三國演義》第八十回 曹丕廢帝篡炎劉 漢王正位續大統 上面這段話是表現曹丕強令漢獻帝禪讓時的情景,漢獻帝此人不必多言,他早已經淪為曹家的傀儡,早在曹操之時他就已經屢遭不敬,現在曹丕直接要改朝換代了,他完全沒有反抗的力量,小說中對此描寫地極為悽慘。
  • 三國璀璨智星,東漢悲催皇帝,諸葛亮和漢獻帝劉協居然是同一人
    而漢獻帝因其成為漢朝最後一個無能皇帝被後人所唾棄。但是,大多數人只知其一,卻不知其二。諸葛亮極有可能就是漢獻帝,其中最大的疑點:諸葛亮與漢獻帝同年同月同日生!而且同年同月同日死。估計大家第一眼看到這個問題時,心裡也是抱著呵呵的態度去看待的,諸葛亮竟然是漢獻帝?
  • 曹操女兒 漢獻帝皇后,大罵稱帝兄長曹丕 陪漢獻帝辦學、治病救人
    今天說的這位歷史女主人公叫曹節,是曹操的次女,漢朝最後一位皇帝漢獻帝劉協的第二位皇后。我們都知道漢代到這個 階段,其實際權力基本掌握在曹操手中。但是這個曹節卻是一個有特色的曹家人。她雖然為曹操的女兒,身為曹家人她的心卻一直都在漢家身上。甚至對於哥哥曹丕逼迫漢獻帝退位這件事卻耿耿於懷,甚至因為這件事破口大罵兄長。建安十八年(213年),曹操把自己的三個親生女兒曹憲、曹節和曹華一同嫁給漢獻帝劉協為夫人,以束帛玄纁五萬匹為訂婚的聘禮,年幼的女兒暫且留在封國,待年齡長到可以婚配的時候再送進宮。
  • 網友腦洞大開,歷史上竟沒有諸葛亮其人,真正身份竟是漢獻帝?
    他說大家想一想諸葛亮這個人是不是有點怪,於是大家就說咱們能不能拋棄所有這些東西,然後重新講個角度。從正史裡找出蛛絲馬跡,最後發現,其實沒有諸葛亮這個人。諸葛亮是誰?他就是漢獻帝劉協本人,怎麼證明呢?首先是在正史記載中諸葛亮跟漢獻帝同歲,而且諸葛亮冒出來的時候,在證實正好是漢獻帝發了衣帶詔之前,寫血書給董成、劉備這幫人說了曹操的意圖,讓他們去把曹操殺掉。接下來就是事情洩漏洩露了,洩露了以後,曹操把董成這些漢獻帝身邊的人全殺了,大臣殺了一半,內廷的人殺光。
  • 漢獻帝被逼禪位冊封山陽公,得知劉備在西川稱帝會是什麼表情?
    導讀:翻了翻《後漢書》等史書,也沒看到被逼退位的漢獻帝得知劉備登基沒有表情的記載。假若有有表情估計也是苦笑吧,頗有一副漢失其鹿天下共逐之的感慨吧。在經歷衣帶詔國舅董承和皇后伏氏被殺等幾件事後,漢獻帝已經徹底失去了掙扎的餘地。
  • 三國演義裡面,諸葛亮的身份到底是什麼?
    漢獻帝生於181年,卒於234年。漢朝最後一位皇帝,自幼聰穎過人,但迫於形勢無奈,一直處於「傀儡」狀態,可以說是有壯志但不能酬。他們兩個的 人生軌跡是不是差不多!如果把諸葛亮解釋稱漢獻帝的話,好多情節也能夠解釋得通。漢獻帝的衣帶詔真的是要誅殺奸臣嗎?
  • 我們記憶中的漢獻帝劉協被廢之後到底去哪裡了
    不知道你們對於漢獻帝劉協是否還有印象呢?我最近突然想起這麼一個人。漢獻帝9歲繼承皇位,三十九歲禪位給曹丕,一共當了三十年的皇帝,卻沒有一天擁有過實權。被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劇照中的漢獻帝那麼,被廢了的劉協到底去哪裡了呢?我小時候還以為他就這樣被殺了,直到現在想了想,也不對啊,不論哪本書都好像沒有提到劉協究竟去哪裡了。
  • 漢獻帝真被曹丕斬草除根了麼?
    文/王凱迪熟悉三國歷史影視劇的人對於漢獻帝的結局大多耳熟能詳。曾經一心匡扶漢室的劉備在曹丕稱帝之後得到了所謂「山陽公(漢獻帝)被沉於彰水」的消息,於是在一陣心痛之後自立為帝,宣布繼承漢朝的正統地位,成為漢昭烈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