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毛:認識的第11年,結婚4年後,荷西出軌了,我選擇了原諒

2020-12-11 楚予微茫

作者:儀卿,原創文章,禁止轉載。

每年關於「不想結婚」、「為什麼要結婚」、「你相信愛情嗎」……類似的問題頻頻登上熱搜。

現代人的愛情觀大約是:相信愛情的存在,但覺得自己遇不到

因為大多數人,都在等待愛情,等待童話般的「偶遇、故事交集、一見鍾情,再見傾心、順理成章步入婚姻……」

說起愛情,很容易想起三毛,但凡提到三毛,又總會下意識想起她與荷西的愛情,撒哈拉沙漠的故事。

在大家看來,這是一段打著「一生摯愛」烙印的愛情,後來去讀過三毛的傳記,才知道,愛情不是等待來的,而是努力成就的。

01

愛情的初始

第一次見到荷西,三毛在馬德裡上大學三年級,那時候荷西是一個在她就讀的學校附近的一個高中生。

在一次聖誕節的晚上,荷西在三毛居住的公寓樓下等她,想給她送一份禮物和一份祝福。當時的三毛只覺得「天哪,好帥氣的男孩子」,並沒有想過他們會在未來有那樣多的交集。

因為荷西經常逃課來看她,三毛便以姐姐的身份教訓他:「不要逃課!再逃課就不理你了!」

但荷西依舊常常逃課來看三毛,直到有一天,荷西一臉認真的對她說:「ECHO,你等我結婚好嗎?六年!四年大學,二年服兵役!好不好?」

三毛以為荷西是開玩笑,又怕他太認真,就說:「你不要再來找我了,我有男朋友。」

荷西沒有被拒絕的惱怒,只是一邊倒退著跑,一邊說,「ECHO,再見!」

後來荷西也「遵守約定」,沒有主動去找三毛,即使偶然在路上碰到三毛,也只是禮貌性擁抱,然後親親她的臉頰……

再次聽到荷西的消息,是在6年後……

一天,三毛剛剛回到公寓,就接到朋友的電話,說有急事,請她立馬趕過去。三毛放下電話,一路飛馳趕往朋友那裡,而她的朋友把三毛帶進一個房間,讓她閉上眼睛,隨後就關上門悄悄出去了。

過了一會兒房門開了,一對溫暖有力的手臂從三毛身後將她環了起來,等三毛睜開眼睛後,才發現對方是一個長得十分高大、留著滿臉鬍子的西班牙青年——他正是六年以後的荷西!房間的四壁上,掛滿了三毛的放大照片。

想到這個苦戀她的西班牙少年,三毛感動得流下眼淚。

她在心裡暗暗說道:「這一輩子,我只嫁給他!」

7個月之後,三毛與荷西在撒哈拉沙漠的阿尤恩小鎮登記結婚。

三毛曾經說,在遇見荷西前,她是花花蝴蝶。穿梭於不同愛人,受傷就去流浪的花蝴蝶。

在她決定與荷西結婚之前,她甚至都沒有與荷西正正經經談過戀愛。但因為荷西對她偏執又赤誠的愛,她選擇大膽愛一次。

02

荷西出軌事件

三毛與荷西愛情,看起來就像童話,有一見鍾情、有至死不渝、有執著與純粹……但婚姻和愛情,很多時候是兩回事。

在他們認識的第11年,婚後的第4年,荷西出軌了……

出軌,從社會婚姻學來說,分精神出軌和身體出軌。荷西是哪種出軌?不好說。

三毛原文這樣寫的:

多年前,我的先生畢業離開我去加納利群島回到西班牙本土,去接受19天深海潛水在訓練,那時我們相識第十一個年,結婚四年。先生邀我同行,我為了省路費,不肯去。在那分別的十數天,先生每天與我聯絡,回家後卻直接告訴我,他結識了一個女孩子,接近陷入情網,又說:要不是結了婚……

我的第一反應相當複雜,各種滋味包括很深的自責,我的行為反應是投入他的懷中,不能說一句話。

三個月以後,我看先生常常黯然,卻不在提那個女孩子的名字,我內心的痛楚和歉疚就更深了,因為對方是一位對我丈夫也付出了真情與熱愛的好女子。

後來我誠懇的問先生「要不要我回臺灣一年,請他們兩個在生活上相處一陣,如果他們美滿,那我就自尋生路。一旦他們因為了解而分開,只要先生一個電報,我就飛回去,我還是要他。又如果,三個人一同接納觀念,親愛相處,那就三個人同時下決心做好親密朋友,佳人和愛侶的事實,真誠相待,不分彼此。」

先生聽見我提出如此的處理方法,譁一下撲上來,抱住我流下了眼淚。當時我也哭了,一年以後,我們坐在陽臺上看秋日海水的夕陽,我摸摸先生頭髮,問道:還想她嗎?他略有所思地說:那種愛情,屬於一瞬永恆的完成,難忘;至於說我們之間,生活的恩和情扎的太深,天長地久了。

——《親愛的三毛·婚外情事件》

荷西對三毛說,自己愛上了一個女子,接近墮入情網,又說:「要不是結了婚……」

三毛也沒有生氣,只是冷靜地說,「我們先分開一年,如果你覺得放不下我,我們就在一起,如果你覺得那個女孩更合適你的話,那麼你們就在一起。」他們都互相給雙方一年的時間仔細思考,究竟餘生和誰一起度過。

從原文看「當時我也哭了,一年以後,我們坐在陽臺上看秋日海水的夕陽,我摸摸先生頭髮,問道:還想她嗎?他略有所思地說:那種愛情,屬於一瞬永恆的完成,難忘;至於說我們之間,生活的恩和情扎的太深,天長地久了」。

很難說,究竟是三毛離開荷西獨自生活過一年,還是荷西只是說出了自己的想法,但並沒有真正去嘗試,在一年後的某次聊天中,他們突然想起這件事……

生活從來都不是童話,完美模範的愛情,也會出現普通人婚姻裡會遇到的問題,也許正是印證了「在愛情裡,大家都是普通人」。

其實很欣賞三毛的這種果敢,大多數女人碰到這種事情,可能歇斯底裡,可能沉默隱忍,可能直接選擇離婚……

但三毛卻說「要不要我回臺灣一年,請他們兩個在生活上相處一陣,如果他們美滿,那我就自尋生路。一旦他們因為了解而分開,只要先生一個電報,我就飛回去,我還是要他。

並不想鼓吹婚姻裡伴侶出軌,要去妥協,去原諒,只是覺得,當婚姻出現問題時,首先想到的,不要是逃避,選擇逃離這段婚姻。

婚姻和愛情從來都不一樣,婚姻難免遇見很多問題,一味逃避問題,即使第二次結婚,當遇見類似或其他問題時,還會再次選擇逃避,如此循環往復,得出一個結論:現在渣男渣女太多……

真的是渣太多嗎?或許有一部分是這樣,但是大多數人,其實都是渴望愛與被愛的,學會珍惜,很重要。

(當然,前提是底線原則不能破)

兩年後,荷西溺水去世,那個女人出現在三毛面前,她們為這個自己曾經深愛的男人抱頭痛哭。

後來,三毛還跟那個女人成為朋友,並把攝影師朋友介紹她認識,不久後,那女人和攝影師結婚,並生了一個小男孩,取了荷西的名字作為紀念,孩子還喊三毛為:「中國媽媽」。

真正說起來,很佩服這兩個女人,在這場三個人的愛情裡,沒有互相廝打、更沒有勾心鬥角的較量,只有愛的真摯、直率,甚至帶著些許的體面。

03

三毛、荷西的愛情不是神話

是普通人愛情的縮影

三毛在知道荷西出軌之後,也許她也曾在深夜痛哭和崩潰過,但她表現出來的態度始終都是理智冷靜,又帶著溫情的。

有時候覺得,三毛與荷西不僅是夫妻關係,更是無話不談的摯友。多數人婚姻出軌(不論哪方面),下意識是隱瞞,被發現後配偶是憤怒,而荷西是坦誠,三毛是冷靜。

很明顯,三毛不是因為愛情昏頭的人,當荷西跟她攤牌,直言愛上另一個女人時,她明白這件事情的關鍵之處,不是最後荷西選擇別人還是選擇回歸家庭,而是自己也要考慮清楚,是否能接受這樣一段變質,又患得患失的愛情。

不論是愛上一個人還是離開一個人,三毛都清楚地知道,珍惜自己的感情,不讓自己受委屈,才是最重要的。簡單說,先學會愛自己,才能學會愛別人。

三毛的母親說:「三毛是個純真的人,在她的世界裡,不能忍受虛假,就是這點求真的個性,使她踏踏實實的活著。也許她的生活、她的遭遇不夠完美,但是我們確知:她沒有逃避她的命運,她勇敢的面對人生。」 

其實他們的愛情,從來都不是童話,他們只是萬千普通人婚姻的縮影。

【作者簡介】儀卿,希望人生可以慢點走,品品茶、喝喝酒、聽聽曲、寫寫字,開心就好。

相關焦點

  • 三毛去世4年後,馬中欣直言:荷西根本不存在
    大部分人開始認識三毛,都是從《撒哈拉的故事》開始的,此時的三毛文字有了很大的轉變,不在是以前自戀風格純文學作品,只是描寫撒哈拉的普通生活,開朗又有趣,讓她變得開明的正是荷西·馬利安·葛羅。
  • 三毛與荷西:撒哈拉沙漠的悽美絕戀
    三毛原名陳懋平,1943年3月26日出生於重慶,1948年隨父母遷往臺灣生活,初戀失敗後於1967年赴西班牙留學,臺灣駐西班牙大使是三毛父親的好朋友,她便住到大使專職廚師的家裡,起居飲食都由其照顧。廚師有個14歲的兒子在上中學,荷西是他的同學住同一棟公寓,常到他家裡玩,由此認識的三毛。
  • 三毛:幾段感情無疾而終,後與荷西愛的轟轟烈烈,卻因荷西而死?
    作家三毛1943年在重慶出生,原名叫陳懋平,因成名後長期居住臺灣而被稱作是臺灣的著名女作家。三毛的家庭成員除了自己和父母還有一個姐姐、兩個弟弟,自三毛出生後,他們一家六口在重慶生活了5年,後舉家移居至臺灣,以至於三毛的生活習性與口音皆與臺灣本地人並無二致。
  • 三毛與荷西結婚6年,竟一直無子女?她死前為何頻繁說看見了孩子
    丈夫荷西死後的第十二年,作家三毛在臺北榮民總醫院,以絲襪吊頸的方式結束了自己年僅48歲的生命。很多人以為,若三毛與荷西曾有孩子,她便也就有了寄託、便不會落到這般結局。在哀嘆的同時,世人也疑惑:三毛與荷西結婚6年為何未曾生下一兒半女呢?對於這個問題,各種猜測層出不窮。
  • 三毛的曠世愛情被疑造假?馬中欣重訪三毛之路,直言:荷西根本不存在
    在文化學院讀書時,認識了同校學生梁光明,大三的時候,三毛想要跟他結婚,多次逼婚不成就以去西班牙留學作為籌碼 1971年,三毛從西班牙歸來,並結識了一位畫家,可在舉行婚禮之前,發現對方是有婦之夫,兩人不歡而散,同年又認識了一位德國教師,相戀一年後,準備結婚,可定製完結婚的名片之後,德國教師卻因心臟病猝死,三毛吞服安眠藥自殺,又未果。
  • 三毛:幾段感情無疾而終,後與荷西愛得轟轟烈烈,卻因荷西而死?
    1970年她遊學歸來,回到中國臺灣,在文化大學的哲學系當老師。文化大學裡有許多外教,工作期間三毛與一位德國同事相戀,不久後接受了這位德國外教的求婚。愛人荷西但還未等到正式結婚,三毛的未婚夫竟突然因病離世,這段感情便不了了之。三毛在歐洲遊學的幾年,被外國人自由的愛情觀所感染,所以對於感情是比較開放的。
  • 三毛&荷西:你是我跨越萬水千山唯一的等待
    三毛&荷西:你是我跨越萬水千山唯一的等待。荷西問三毛:「你想嫁個什麼樣的人?」三毛說:「看的順眼,千萬富翁也嫁。看的不順眼,億萬富翁也嫁。」荷西就說:那說來說去你還是想嫁個有錢的。荷西在高中畢業後去對三毛說:「Echo,你再等我六年,我讀大學四年,服兵役兩年,等六年過去了,我就娶你,好麼?」三毛說:「你還年輕,為什麼就想到了結婚呢?」荷西說:「我是遇到你之後,才想結婚的。」
  • 記者花5年重訪三毛之路,質疑三毛和荷西愛情造假,到底誰在說謊
    而三毛的知名度之所以如此之高,跟她敢愛敢恨的性格不無關係。尤其是當年她和摯愛荷西的感情,無疑比她的文字更加吸引人。而她早期大部分作品都和荷西有關,其無疑是她的繆斯。可惜荷西後來意外去世,給三毛造成巨大打擊。此後三毛的作品裡無時無刻都在懷念愛人。遺憾的是,三毛最終沒能走出這段陰影。1991年1月4日,對荷西依舊念念不忘的三毛在醫院上吊自殺,年僅48歲。
  • 文 三毛與荷西:行走在時光裡的愛
    關於三毛的死,後人是有不同說法的,有人說是在服用安眠藥之後,在非清醒無意識狀態下自殺,有人說是荷西去世之後,三毛厭世情緒日益嚴重,十二年了她的心中依然無法放下,最終選擇自殺。 這就是荷西的夢想,真誠和樸實,他的夢想裡全是自己愛的那個人,三毛聽完哭笑不得,覺得他可愛極了,便問荷西說:我們都還年輕,你也才高三,怎麼就想結婚了呢?我是碰到你之後才想結婚的。
  • 《撒哈拉夢中的橄欖樹》:三毛與荷西的愛
    相遇與錯過皆是命運的安排,西班牙於三毛是一個浪漫的國度,在這浪漫的國度她邂逅了一生摯愛的人——荷西。並非所有愛情一開始都那麼順利。經歷過刻骨銘心的初念後,三毛已不敢再那麼的投入了。況且他們還有著好幾歲的年齡差距,相差整整8歲。一個24的姑娘和一個未滿18歲的青澀男生。是英俊、單純的大鬍子荷西用自己的純情、痴情深深打動了三毛的心。
  • 未婚夫在懷裡死去,摯愛荷西葬身大海,三毛又為何選擇自縊告終?
    文 | 松奈子編輯 | Anita1991年1月3日,晚上11點左右。臺灣一家醫院裡,查房的護士發現三毛病床前的燈還亮著。三毛特意把她招呼了過來,對她說:「我睡眠不太好,晚上不要過來打擾我。」護士點了點頭,關上了房門。
  • 三毛一生愛過多少男人?為初戀遠走西班牙,與荷西情定撒哈拉……
    最後,舒凡只有疲倦而冷漠地對三毛說:「我們不要再相互折磨了,我太累了。」這段戀情終於結束了,三毛用一張前往馬德裡的機票,告別了痛苦遠遠多於甜蜜的過往歲月。貳為告別初戀遠赴西班牙的三毛,選擇就讀馬德裡大學。她怎麼也沒想到,會在這裡遇到自己未來的丈夫荷西。
  • 三毛去世僅7年,一人直言:荷西根本不存在
    「Echo你再等我六年,我讀大學四年,服兵役兩年,等六年過去了,我就娶你,好嗎?」,荷西給了三毛一個承諾,三毛也給了荷西一個承諾,六年時間說快不快,說慢也足以忘記一個人,但6年後,兩人都來到了西班牙。三毛喜歡撒哈拉沙漠,荷西放棄了大海和潛艇來到了乾巴巴的撒哈拉,荷西在撒哈拉送了三毛第一份禮物,不是鮮花,也不是鑽戒,而是一個完整的駱駝頭骨,這就是三毛收到的結婚禮物,在黃沙漫天的撒哈拉,荷西又重拾筆墨,寫下了他們的故事《撒哈拉的故事》。
  • 都說三毛與荷西的美好愛情故事是假的,一切都是三毛自己臆想的?
    尤其是這個已經不存在了的荷西有人曾經追尋其旅途足跡,想要找到書中其丈夫荷西,卻發現並無其人。引得一批又一批的讀者重走三毛路,為了證實荷西的故事。直到1998年,有人出版了一本書《三毛真相》。荷西不是什麼潛水工程師,只是個初中文化的工人。他們的關係也並沒有那麼恩愛,結婚都是因為三毛的逼迫。作家馬中欣在走遍三毛生前到過的地方,從臺灣、西班牙、德國再到撒哈拉沙漠,在書中毫不客氣地寫道,三毛描寫的愛情就是一場騙局。而幸福的婚姻生活也都是三毛自己想想出來的。
  • 三毛和荷西的愛情是假的?從《三毛真相》中發現其中疑點重重
    荷西出現在三毛面前的時候帶著一頂法國帽,她對於這個比自己小的男生沒有任何想法,即便在心底覺得這個男生很帥。荷西為了見她,經常會逃課。這樣的情況持續了很久,直到荷西說:「你等我結婚好嗎?六年!」三毛對他沒有想法,告誡荷西以後再也不要來找她了。
  • 三毛與荷西的愛情告訴我們:最好的愛情是互相懂得
    荷西對三毛的愛也是如此。在這個世界上恐怕再難找到第二個比荷西更愛三毛的人了,他愛三毛勝過愛自己。在荷西苦戀三毛六年之後,終於等到了三毛重回西班牙。受盡情傷的三毛,面對荷西幾年不變的深沉而堅定的愛戀,終於融化在愛裡,與荷西相戀了。但是三毛還有一個夢想沒有完成,那就是去尋找前世的情人:撒哈拉沙漠。
  • 撒哈拉的故事:傳奇女子三毛和丈夫荷西的神仙愛情
    荷西是西班牙人,荷西在家中排行老七,上有兩哥四姐,下有一個妹妹。1973年,在非洲沙漠小鎮與三毛結婚。三毛在決定嫁給荷西時,曾告訴荷西:我們不但國籍不同,個性也不同,將來婚後可能會吵架甚至打架。荷西是這樣回答三毛的:我知道你性情不好,心地卻是好的,吵架打架都可能發生,不過我們還是要結婚。他愛她,所以他想娶她。
  • 都說三毛與荷西的愛情故事是假的,那一切都是三毛自己臆想的?
    當年三毛自殺的消息在整個學界都鬧得沸沸揚揚,所有人都迫不及待的想要解開三毛自縊之謎。尤其是這個已經不存在了的荷西有人曾經追尋其旅途足跡,想要找到書中其丈夫荷西,卻發現並無其人。引得一批又一批的讀者重走三毛路,為了證實荷西的故事。
  • 荷西是三毛的情感寄託,也可能純屬文學創作
    最近聽到一個短小錄音,是三毛帶著一絲甜美溫柔又日漸成熟的嗓音在說:在我40歲的時候開始,沒有任何事情能夠影響我的心情了。然而,40不惑之後的第八年,她不能承受沉重的生存壓力,自縊身亡。三毛於是休學在家,由父母輔導。16歲發表《惑》,開始以文學的方式找到自己與世界對話的方式。獨立後,三毛除了寫作,還熱衷全世界各地旅遊流浪。在她筆下,西班牙馬德裡進修的自己遇到了小八歲的荷西,從此開始了生命的深愛之旅。
  • 作家三毛與西班牙人荷西的曠世姐弟戀:女大三抱金磚女大八會有啥
    1991年1月4日凌晨三時許,知名女作家三毛在臺北榮總醫院自殺,年僅48歲。一代名媛香消玉殞,留給讀者的只有無盡的遺憾和傷痛。三毛的代表作《撒哈拉的故事》主要描寫了三毛和荷西在撒哈拉沙漠生活時的所見所聞,與當地相識朋友的故事,每個故事都透露出這個隱忍女子對生活的熱愛和面對困難的堅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