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龍時期的海洋世界也很豐富,考古發現,這幾種恐龍真實存在過

2020-12-16 科普探空使者

恐龍,被認為是曾經統治過地球長達兩億年的生物。從世界各地出土的化石情況來看,它們當時遍布了整個地球,甚至連現在的南極大陸上都有可能埋藏著恐龍化石。然而,這種曾經不可一世的物種最終還是被大自然淘汰了,否則後面也不一定會有人類的登場機會。相信很多朋友多多少少都知道一些恐龍種類,但如果讓你列舉出生活在海洋裡的恐龍種類,你能夠說出多少種呢?估計沒有多少人能夠說出五種以上,因為目前人類對海洋恐龍的了解還比較少,以下的介紹正好可以拓展這方面的知識。

說到海洋恐龍,大多數人不是聯想到滄龍,就是蛇頸龍。其實,有一種恐龍和蛇頸龍屬於同一個科目,但它的體型和蛇頸龍存在較大的差異。據了解,這種名為「神河龍」的恐龍生活在白堊紀晚期,考古人員從它們修長的化石中可以推測出它們的頸部很長,幾乎佔到了身長的80%左右。不僅如此,神河龍嘴巴裡還長著鋒利的牙齒,因此,考古人員推測這種恐龍曾經可能是海洋裡的一方霸主。

接下來介紹的第二種恐龍則是蛇頸龍家族中的一員,考古專家將其命名為「薄板龍」。薄板龍和大多數蛇頸龍一樣擁有一條常常的脖子,從已發現的薄板龍化石來看,它們普遍能長到8米長。修長的脖子既是薄板龍的優點也是它們的短板,優點是它們可以利用修長的脖子吃到水面上或者岸邊的食物;短板則在於脖子會成為敵人攻擊的主要部位。在目前所發現的薄板龍化石中,就存在著幾隻沒有頭部的個體,據推測它們的頭部應該是遭到敵人的襲擊被分體了。

還有一種恐龍也屬於蛇頸龍家族,而且它們應該是該家族中最可怕的存在,這從它們的名字——「海霸龍」中就可以看得出來。海霸龍是名副其實的海洋統治者,這種恐龍的體長達到12米左右,這讓它們在體型上就佔了優勢。不僅如此,海霸龍還有超強咬合力和迅猛的速度,這使得它們能夠出其不意地將獵物一擊斃命。和蛇頸龍一樣,考古學家認為海霸龍也會往自己的肚子裡面儲藏石頭,目的就是幫助消化。

海洋中除了蛇頸龍這一大家族之外,上龍也是一個龐大的家族,這個家族中不僅有上龍,還有克柔龍。據說,考古學家在發現克柔龍時還以為它是上龍,因為兩者在骨骼構造上實在太相似了。後來,研究人員通過對比牙齒的不同,辨別出了克柔龍是一種有別於上龍的恐龍。

最後要介紹的這種恐龍,它被認為是目前世界上海洋中體型最龐大的恐龍,它就是薩斯特魚龍。根據目前的考古發現,最大的薩斯特魚龍體長超過了20米,重量更是重達75噸左右,和現在的藍鯨有得一比。以上所提到的海洋巨無霸幾乎生活在不同的時期,否則,海洋世界將一日不得安寧。

相關焦點

  • 在地球上曾經真實存在過的9種巨型海洋恐龍
    雖然恐龍滅絕已經過去太久的時間,但是人們對於這樣一個曾經在地球歷史上,真正統治過的生物,內心還是非常感興趣的,關於恐龍無論是在書上還是紀錄片裡,對它們的描述一般都是生活在陸地,可實際上並不是這樣,有一些種類的恐龍,在海洋裡也是真實存在過的,並且對其他的大型生物造成過極大的威脅,今天小編來說說
  • 在亞洲恐龍的故鄉,考古人員發現一種恐龍,僅脖子就長達16米
    相比起其他種類的動物,人類更願意把恐龍看作是2.2億年前~6500萬年前地球的霸主,不僅是因為它們除了極地地區之外幾乎分布整個地球,還因為它們演化出了許多不同種類。總的來說恐龍也分為食肉恐龍和食草恐龍,在食肉恐龍中存在體型龐大的種類,也存在體型較小的種類。
  • 廣東發現大量白堊紀時期恐龍化石 恐龍為何偏愛這裡?
    盆地水草豐美,植物和水資源都很豐富,自然吸引了當時的地球霸主——恐龍來此繁衍生息。劉建雄介紹,當時南海北部海域都是陸地,廣東境內大大小小的盆地,成了恐龍聚居的樂土。植物繁盛的盆地,因為水源充沛,最適合恐龍生活。於是,在一些比較大的盆地,如河源盆地、三水-廣州盆地、南雄盆地、羅定盆地、茂名盆地等地,恐龍生活得最滋潤。正因如此,現在省內發現的恐龍化石大部分都來自上述地方。
  • 世界上還存在活著的恐龍嗎?
    6500萬年前,一顆直徑約10千米的小行星撞擊地球,在地球上引發了巨大的地震、海嘯、火山爆發,恐龍在此次災難中滅絕。這是關於恐龍滅絕最主流的說法,但恐龍真的全部滅絕了嗎?會不會有一群恐龍仍然生活在地球的某個角落,只是人類沒有發現而已?海洋至今只被人類探索了5%,也許有一小群恐龍會在某個海域出沒?
  • 海洋裡最兇猛的恐龍,恐龍時期的海洋霸主你都知道嗎?
    注意以下幾種遠古海洋動物只是名字帶有龍,並不是恐龍,下面簡稱為海洋恐龍史前時期海洋中生活著各種強大的動物,除了體型較小的動物外,還有稱霸海洋的超級霸主,它們是站在食物鏈頂端的掠食者,沒有任何動物能夠與之匹敵
  • 孩子們最想知道的恐龍知識來了!《給孩子的恐龍簡史》讀懂恐龍
    《給孩子的恐龍簡史》是一本非常嚴謹的科普書,書中對恐龍起源的描述也是根據目前考古得到的相關結論和推測做出的。三疊紀距今2億4600萬年前至2億100萬年前,為中生代的第一個紀。恐龍出現於三疊紀中期。為什麼那個時期恐龍非常活躍而且淨化得很好呢?書中也給出了答案。
  • 諸城發現恐龍墓地,恐龍化石為何朝一個方向,專家解密:是這回事
    作為山東半島區域性中心城市,諸城曾獲得過「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國家衛生城市」、「國家園林城市」等稱號。不過,真正令諸城聞名世界的,還是該地著名的「恐龍墓地」。上世紀50年代初,生活在諸城西部的百姓們,找到了一條可以發財致富的道路,這便是去涓河邊的山谷撿拾龍骨。據當地百姓稱,龍骨可以入藥,並且縣城中的藥鋪都對其大肆收購,專門用於治療跌打損傷。
  • 89.9元【大興曼特爾恐龍主題樂園】蒼龍世界.考古樂園.神筆馬良.秘密計劃.駕馭恐龍.遊園之旅
    包含6大主題項目超多有趣的體驗等你來沉浸在滄龍的世界裡採集恐龍化石、追尋恐龍足跡還有VR和魔術實驗室!▼ ▼ ▼曼特爾恐龍主題樂園是一家恐龍主題樂園,恐龍這個題材一直是吸引孩子的,從外往樂園內部看,超真實的恐龍,還有以恐龍為元素的遊樂項目,趕快來打卡吧,一家集情景體驗、沉浸式的主題樂園,有趣的讓你來了就不想走這裡時而歡快,時而夢幻時而刺激,時而忘乎所以帶給寶貝們「完全不一樣的歡樂和體驗」這裡是孩子們夢想中的暢玩樂園
  • 我的世界:考古與化石模組,讓玩家感受到遠古恐龍時代的紛爭
    我的世界考古與化石模組,是一款復刻了遠古時代生物的模組,當玩家來到此模組後,會感受到遠古時代當中由恐龍所統治的時期是什麼樣的,而玩家可以在這個時期當中進行生存冒險,那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這個遠古時代究竟是什麼樣子的。
  • 這種魚和恐龍同期滅絕,是海洋中來去無影的殺手,滅絕原因很奇葩
    人類對深海環境的恐懼要大於對陸地環境的恐懼,除了因為深海環境存在高壓、低氧、寒冷等嚴苛條件之外,還因為深海中隨時可能出現兇猛的海洋生物。地球上任何一個時期的海洋中都存在兇猛的肉食性動物,現在的海洋存在各種各樣的鯊魚、鯨魚,遠古時期的地球海洋裡同樣存在著令人生畏的動物。
  • 大時代《考古館》:一起來發現地球上最後一條恐龍
    產品介紹恐龍,一種神秘而又強大的生物。它們曾經在地球上橫行霸道,統治地球近1.6億年,而關於那一段恐龍古老的歷史,早已化成一片片化石,等待人們去探索、挖掘。而這款《大時代考古樂園》,是大時代研發的情景、模擬、互動式教育遊樂板塊。
  • 考古團隊發現兩具恐龍化石,生前疑在搏鬥,霸王龍和三角龍誰強?
    恐龍家族中之所以會出現「內鬥」,是因為始終會有一些站在食物鏈頂端的肉食性恐龍,它們才不會分哪些是同類,哪些不是同類,一旦飢餓起來任何一種動物都不放過。說到站在食物鏈頂端的肉食性恐龍,很多人首先會想到霸王龍,這種出現在恐龍稱霸末期的恐龍給人類留下了最深的印象。除了霸王龍之外,和它同一時期也給人類留下深刻印象的還有三角龍。
  • 重慶發現世界級恐龍化石牆,這裡究竟發生過什麼?
    6月28日,重慶市舉行雲陽縣普安鄉恐龍化石搶救性發掘成果新聞發布會,正式對外公布雲陽縣發現世界級恐龍化石群。重慶雲陽恐龍化石牆考古現場,劉嵩攝。世界恐龍權威專家、中科院研究員徐星認為,這是目前全世界發現的侏羅紀時期最大的單體恐龍化石牆。這一世界級侏羅紀恐龍化石群發現地位於雲陽縣普安鄉老君村,距雲陽新縣城23公裡,距雲陽龍缸國家地質公園22公裡,位於長江南岸一級支流磨刀溪上遊。
  • 剛果盆地至今仍流傳著恐龍的傳說,難道恐龍還沒有毀滅?
    引言:人類要想對過去地球上存在的動物進行了解,那麼發掘它們的化石並進行研究是最普遍的做法。通過發掘化石,我們發現原來地球上曾經存在過恐龍這種生物。不僅如此,剛果盆地至今仍流傳著恐龍傳說,恐龍不是在6500萬年前就滅絕了嗎?
  • 新品種恐龍被巴西發現,竟然和新疆左龍有親戚,看這是一隻什麼龍
    恐龍,是中國遠古時期的一種大型動物,這種動物的存在已經距離我們非常的遙遠。目前,我們人類只能通過考古發現去了解它們,就在人類將恐龍化石的種種痕跡挖掘出來之後,已經有很久的時間沒有出現恐龍的相關消息了。近期,在巴西的考古學家們發現了一種恐龍,而且是和以往發現的恐龍品種有所差異。他們在巴西的博物館發布了這條考古新發現,關於新品種恐龍的消息。在巴西的東北部塞阿臘州阿拉裡皮盆地發現的新品種恐龍化石,讓考古學家們取名為「阿拉塔龍」。
  • 蘇格蘭發現世界最大恐龍的腳印
    中國日報網4月3日電(嚴玉潔) 據英國《每日電訊報》4月3日報導,科學家近日在英國蘇格蘭天空島發現了世界最大恐龍的腳印,這些恐龍生活在距今1.7億年前。科學家在天空島的洩湖裡,發現了數十個早期蜥腳類恐龍的化石。這類恐龍至少長15米,重量超過10噸。與此同時,科學家們還在同一地點發現了獸腳類恐龍的腳印。
  • 準噶爾盆地發現世界最大亞洲恐龍足跡化石
    新疆網訊(記者 梁樂)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以下簡稱中科院古脊椎所)汪筱林團隊近日在新疆準噶爾盆地新發現了兩類獸腳類恐龍足跡化石。其中一類恐龍足跡命名為牛氏亞洲足跡,其大小是之前發現最大化石足跡的1.5倍,成為目前世界最大的亞洲恐龍足跡化石。
  • 世界著名恐龍專家:雲陽普安恐龍化石至少有五類恐龍 六大特點
    記者 李裕錕 攝    華龍網6月28日10時33分訊(首席記者 黃軍 佘振芳)重慶雲陽普安鄉發現了世界級恐龍化石群。今(28)日上午,雲陽縣普安鄉恐龍化石發掘成果新聞發布會舉行,世界著名恐龍專家、中科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研究員徐星在會上表示,重慶雲陽普安恐龍化石群是一個世界級的侏羅紀恐龍化石群,是近年來在世界恐龍研究領域的一個重大發現。    具體而言,雲陽普安恐龍化石具有以下幾個特點。
  • 這個地方,隨處可撿到恐龍蛋化石,是侏羅紀時代恐龍樂園!
    豐富的化石展示讓我不僅對恐龍的真實存在毫不懷疑,而且對遠古時期生活在地球上的動物的起源、進化、繁衍和滅絕有了直觀而深刻的認識。恐龍蛋博物館,又名河源恐龍博物館,位於河源市濱江大道旁。它看起來像是甦醒的種子。它位於桂峰山腳下,沿著山蜿蜒上升。它是對有900多年歷史的桂峰塔的補充。
  • 考古發現恐龍疑似被子彈射殺,是否有外星文明存在?
    我們都知道,恐龍於6500萬年前就已經滅絕了,留給我們的只是一具具森森白骨,在世界各地的某些地方,都曾經出土過恐龍化石,每一次,都能帶給我們巨大的震撼。除了恐龍那龐大的身軀外,還有就是我們對於遠古時代的猛獸的強烈好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