銅琵琶鐵綽板,三起三落嘆一番世事無常,瀟灑達觀詠一句大江東去

2020-12-20 大來歷史屋

蘇軾,字子瞻,號東坡居士,北宋中期的公元1037年出生於四川眉山,1101年死於江蘇常州,終年65歲。

蘇軾生於富庶的大家庭,大家都熟知的三蘇,即蘇軾、蘇洵、蘇轍。

初出茅廬的他,有幾分的桀驁不馴,有幾分的驕傲放縱,像諸多文人墨客一般,埋下了忠君報國的種子。 而又有誰能料到,剛入政壇的他,便入了這樣一個無法自拔的漩渦。蘇軾幾次向神宗皇帝進言,極力抨擊新法的弊端。

蘇軾的議論自然引起王安石的不滿,王安石通過親信網羅罪狀,彈劾蘇軾。我們熟稔的王安石變法,成了他人生第一個轉折點——貶謫湖州。

禍不單行,在他剛剛看到希望時,厄運又一次襲擊了他,蘇軾遭遇了人生中的一大劫難「烏臺詩案」。因此被陷囹圄,丟官降職,被貶湖北黃州。官場失意的蘇軾舉家狼狽赴鄂。

從春風得意的科場奇才,到謫居落寞的戴罪犯官,蘇軾並不氣餒,看到黃州赤壁,不免懷古,佇立江邊大唱大江東去,浪淘盡。是否也曾感到命運不公,終於在山川撫慰下,明白了命運以痛吻我,我卻報之以歌。

可能神宗皇帝覺得新、舊兩派人物應該同時啟用,難得伯樂一回,親自下令把他從安徽的黃州調到京城開封附近的汝州任團練副使。他看似仕途又一次直步青雲,東山再起。

又因為朝廷更替,新派受壓,被逼貶謫。

蘇軾一生起起伏伏,他晚年也曾感慨「問汝平生功業,黃州惠州儋州」。一次次貶謫 讓他遠離了朝廷鬥爭中心,也一步步越走越遠,到了海南島。

「我本海南民,寄生西蜀州。」一首詩,便寫出了蘇軾與民同樂,即使被貶到地方,也要造福一方百姓。這就是蘇軾最偉大的地方啊。

自古文人命運多有不幸,但與李白相比,蘇軾少了幾分桀驁不馴,多了幾分隱忍平和,與杜甫相比,蘇軾少了幾分痛心疾首,多了幾分超然達觀。

詩人遭遇貶謫,屢屢失意,貌似成為了唐宋詩人打不破的清科玉律。當其來到窮荒僻遠的貶所,他們所面對的除了自然環境和生活條件的惡劣,還要承受心靈的百般孤獨。故詩人在貶謫後,還能保持豁達樂觀的襟懷就尤為難得。蘇軾便是其中的佼佼者。

「參橫鬥轉欲三更,苦雨終風也解晴。

雲散月明誰點綴?天容海色本澄清。

空餘魯叟乘桴意,粗識軒轅奏樂聲。

九死南荒吾不恨,茲遊奇絕冠平生。」

尾聯「九死南荒吾不恨,茲遊奇絕冠平生」,意思是說,我這次被貶南荒雖然九死一生,但我不悔恨,這次遠遊恰恰是我平生最奇絕的經歷。

這兩句詩可以說是將蘇軾豁達樂觀的襟懷體現的淋漓盡致。「九死」和「茲遊」,並不局限於說是蘇軾被貶海南的經歷,而是蘇軾對其一生整個被貶經歷的概括。即蘇軾經歷了多次貶謫,但他不為自己所作所為而後悔,而把這種經歷看作是一場遊歷。

一次貶謫更像是一次遊歷,在世人為世事無常痛哭流涕時,蘇東坡把它當做一次機遇。於是,歲月靜好,溫文從容。

也正是因為他的直言己見,在朝堂新舊兩黨的爭鬥中,仍然秉持自己的處事原則,堅持不同流合汙,結果卻在新黨執政時,不幸遭遇了「烏臺詩案」,沒過多久,新黨上臺,蘇軾又被貶去海南,可謂是飽受飄零之苦。

相比之下,其弟蘇轍雖然經常受到蘇軾的牽連,但卻能夠三緘其口,深知明哲保身之道,雖然蘇轍名聲大不如兄長蘇軾,但在元佑年間,曾官至門下侍郎,拜相執政。

後來,蘇洵賦詩一首詩,以聊慰自己對孩子的期望

「人皆養子望聰明,我被聰明誤一生。惟願孩兒愚且魯,無災無難到公卿。」

除此之外,蘇軾本人更是一位美食家。在宋代筆記小說中,就有很多關於蘇軾發明美食的記載。

在蘇軾住在杭州時,正好趕上五、六月份,浙西迎來了一場大雨,太湖也隨即泛濫。蘇軾負責指揮疏濬西湖,築建了蘇堤。杭州的老百姓都非常感激他。等到過年的時候,老百姓就抬豬擔酒的來給他拜年。

於是蘇軾就開始指揮家人先把豬肉切成小方塊,然後燒至酥紅,做好之後,就立刻分送給老百姓吃,沒錯,這便是東坡肉的由來。

相關焦點

  • 赤壁三詠:蘇軾在黃州成就了經典的傳奇
    元豐五年的七月、八月和十月,蘇東坡終於被曹孟德「橫槊賦詩」的滾滾長江,驚淘拍岸的「周郎赤壁」之誘因所觸發,聯想到「赤壁之戰」,因「赤壁之戰」而緬懷起一勝一敗的周公瑾和曹孟德。於是,被喻為千古絕唱的「赤壁三詠」——前後《赤壁賦》和《念奴嬌·赤壁懷古》應運而作,橫空出世。
  • 大氣磅礴的二十首詠長江詩詞: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
    古往今來偉大的詩人如李白、杜甫、蘇軾、辛棄疾、毛澤東等,都寫出了傳世的詠長江詩篇。如蘇軾的「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如杜甫的「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如李白的「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如毛澤東的「萬裡長江橫渡,極目楚天舒」等,都是膾炙人口的詠長江詩句。
  • 万俟詠很著名的一首詞,清雅情深,其中一句值得細細品味
    下面介紹万俟詠很著名的一首詞,清雅情深,其中一句值得細細品味。昭君怨宋代:万俟詠春到南樓雪盡,驚動燈期花信。小雨一番寒,倚欄杆。莫把欄幹頻倚,一望幾重煙水。何處是京華,暮雲遮。万俟(mò qí )詠,字雅言,自號詞隱,北宋末年著名詞人。他在哲宗元祐時,已以詩賦見稱於時,但屢試不第,於是絕意仕進,縱情歌酒。万俟詠善工音律,能自度新聲,詞學柳永,存詞27首,黃山谷稱頌他是一代詞人,周邦彥也為其作品集題序。詞人黃昇也贊,「雅言之詞,詞之聖者也。發妙音於律呂之中,運巧思於斧鑿之外。」
  • 東南形勝,三吳都會,錢塘自古繁華,一首詞寫盡杭州美景
    所以,最終我也只記住了「東南形勝,三吳都會,錢塘自古繁華」這一句。但就是這一句,卻在我心中留下了對杭州美景的無限憧憬。隨著知識和閱歷的增加,如今重讀此詞,別有一番不同的滋味。柳永是婉約派詞人,其詞風婉轉迷人,而上闕首句便頗有東坡先生「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的氣勢,似乎與其一貫風格不盡相同。原來,只要知道這首詞的創作背景,便也不足為奇了。學成文武藝,貨與帝王家。詩詞歌賦能力再強,如果不能博取功名,也只能在勾欄歌舞之地傳唱,在那個年代,人生就是失敗的。
  • 逃學威龍: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臥底故壘西邊,三篇
    星爺說我有五億不過買了點東西,一堆音響,女神覺得不好意思,把和星爺一塊存的存摺拿出來,已經有了十萬可以當老婆本了,女神還幫著星爺說話,星爺很傷心啊,讓自己女人替自己掏腰包,這時候達叔進來,達叔:這些adcd我都知道,他們在一起就不知道了,你解釋一下給我聽,星爺看了文件吃了三斤,星爺找到madam說自己是最合適的人選,不應該找其他人去做,madam相信達叔的「實力」,星爺讓達叔自己說,達叔為了女人進重案組自然也可以為了女人去當英雄
  • 弘新傳述:世事無常,佛心妙觀
    ,佛心妙觀作者:節選(一)禍福轉變在一心,世事無常唯正心。(三)真明因果不怨人,心中有道不抱屈。世事無常心洞明,世間行願大道弘。(四)世事滄桑一夢間,如來妙法得正傳。花開花落任自然,佛心妙觀大悲願。分別難得平常心,世事無常靜心觀。(八)常做無為事理通,心無沾染與佛同。世事無常隨緣度,報佛深恩記心頭。(九)萬事萬物有因緣,生死自在心妙安。
  • 蘇東坡:宋代詩壇達觀不屈的靈魂
    尾聯這一句更是流傳千古,感人至深。可惜今生我與子由的兄弟之情還沒能了結,就要終止了。只希望能把今生未結的因緣付諸來生,和子由世世代代都為兄弟,共聚天倫之樂。每每讀來,都能感受到詩人在獄中撕心裂肺的痛與萬古之悲,落寞之嘆。三《赤壁賦》(選段)客亦知夫水與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嘗往也;盈虛者如彼,而卒莫消長也。
  • 才子發配雲南,走到長江邊上,寫下媲美蘇軾「大江東去」精彩詩詞
    蘇軾「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用江水來比喻歷史的進程,來比喻英雄叱吒風雲的豐功偉績。大浪淘沙,多少英雄曾經在這裡建功立業,但如今伴隨著滔滔江水都已經消失在歷史的長河當中。留在詩人眼中的只有這一句「是非成敗轉頭空」。歷史上的成功或者失敗又有什麼重要的呢?要知道幾百年後大浪淘沙,一切都是一場空。
  • [原創]經典詠流傳 黃綺珊《定風波》唱盡蘇軾的前半生 康震點評
    經典詠流傳 黃綺珊《定風波》唱盡蘇軾的前半生經典傳唱人黃綺珊:我覺得人生就是,無論處高,處低,處貴,處賤,你要感謝你過去的光榮,也要感謝你過去的苦難,就是這樣的拼湊在一起的人生我從三歲到今天一直唱歌,七十歲的那一天,我會熱淚盈眶如花似玉地繼續唱著。
  • 海島尋夢|詠花(詩三首)
    文 | 王勝波詠花 (三首)迎春花為報春訊先開早,盈枝金葩寒中俏。
  • 酒:寄情於酒,心之達觀
    超然脫俗「綠蟻新醅酒,紅泥小火爐」,三五好友相聚於此,不談官場逐利,不說他人是非,悠悠酒香,淡淡微醺。這是一份清雅的陶醉,心神的釋放。微燻之際,功名利祿,人際社交,在那一刻,統統可以被拋之於九霄雲外。放曠達觀說起「達觀」,不禁會讓世人第一個想到蘇軾。一生仕途坎坷,苦難隨影,但卻依然心胸闊達,並為世人留下無數奇珍之作。「心懸天地外,興在一杯中」,就有著天生的灑脫因子,我們不能說因愛酒而達觀,這能說在這紛擾的人世間,適當的飲酒可以撫平心中的苦悶,幫助我們塑造達觀心態的養成。
  • 一生宦海浮沉,蘇軾何以保持灑脫達觀的人生態度?總結三招解憂術
    歷劫打壓,卻始終灑脫達觀,他是如何做到的呢?帶著這樣的疑問,我開始走近這位大文豪。生平文才蘇軾生於四川眉山,父親蘇洵二十七歲始發憤讀書,雖仕途不得志,文名卻不被才氣縱橫的兒子所淹沒。「沛沛揚揚三尺雨、老夫作罷得甘寢」,像普通農人一樣為久旱降雨而欣喜快活。從種瓜得瓜、種豆得豆那種樸素的自然法則中收穫點點滴滴的小確幸,籍此撫心慰魂。如修建水利工程的天賦一樣,蘇東坡還十分善於做菜。黃州豬肉極賤,他將豬肉用極少的水煮開,用文火燉上幾個時辰後放上醬油,便製成了一道美味。煮肉之外,烹魚調湯,他同樣拿手。
  • 周達觀與《真臘風土記》
    因此,元廷改用招撫方法,元德元年,元成宗遣使說服真臘及鄰近小國自動歸附,周達觀是使節團團員,元德2年2月,使節團離開明州,同月於溫州港放洋,並於3月15日抵佔城。其後因逆風及值內河水道淺水期,故延至7月才抵真臘國都吳哥。他們並非因交涉或談判拖延了時間,而是要待翌年西南季風起及大湖水漲才能回航,所以於吳哥逗留約1年。大德元年6月才啟程回國,並於8月12日抵寧波,是次旅程歷時一年半。
  • 過日子沒錢,生了病沒藥,蘇東坡還能活到66歲,靠得竟是這三招
    宋朝的三個文豪歐陽修、王安石、蘇東坡,都活到了66歲。在醫療條件簡陋的宋朝,這個歲數已算長壽。更難得的是,蘇東坡一生起起落落落落落,不停遭到貶謫,晚年最遠貶到海南,過日子沒錢,生了病沒藥,又窮又壓抑,可他卻能在這麼起伏的生命中活到66歲。無非是因為他蘇東坡樂觀呀,熱愛生活,鑽研養生,一不小心就養成了宋朝第一養生博主。
  • 《經典詠流傳》節目中演唱過的蘇軾詩詞,你記住了哪幾首?
    《經典詠流傳》節目已經播放了三季,可以說每一季都是好評如潮,也收穫了無數的忠實粉絲。人們在節目中不僅能聽到美妙動聽的歌曲,無形中也記住了很多首詩詞和詩詞背後的故事。很多歌手在《經典詠流傳》節目中都演唱過蘇軾的詩詞,今天,不妨讓我們盤點一番吧。很多人都熟知蘇軾的《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尤其是最後一句「但願人長久,千裡共嬋娟」更是成為人們在中秋佳節的美好祝願。
  • 《三起轎》入選國家藝術基金項目
    聊城小戲曲《三起轎》與全省其他42項藝術項目一併被入選進國家藝術基金2016年度資助項目立項名單。      據了解,冠縣非遺劇種——蛤蟆嗡《三起轎》由國家一級編劇郭銀慧創作,由民營劇團聊城市鳳凰湖文化傳媒有限公司出演。《三起轎》的主人公,是抗戰時期冠縣武工隊隊長米國斌。1942年秋,米國斌喬扮新娘,由隊員抬轎途經日軍的炮樓,意在引蛇出洞,端掉炮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