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慶節前,家樂福5家店同日開門迎客:成都新都店、淮安金湖店、瀋陽蘇寧屯店,北京八裡莊店重裝開業,位於上海的社區生鮮店則是家樂福首創業態。消費數據顯示,國慶當天,家樂福進口保健品、糧油休食、酒水飲料等銷售火爆,到家訂單量同比增長341%。
蘇寧易購完成對家樂福中國的收購一年間,家樂福中國的業績突破有目共睹,連續兩季度實現盈利以來,今年下半年繼續保持上揚態勢,並計劃於年內新開15家門店。
對於家樂福如何被成功盤活,許多文章的答案未免千篇一律:數位化改造、供應鏈賦能。這些回答顆粒度顯然太大,要真正看懂蘇寧易購對家樂福的改造邏輯,還是要從蘇寧易購聚焦的網際網路運營細細說起。
家樂福的五大升級戰略
2009年,家樂福中國的單店營收達到2.35億元,一度是國內營收前十的連鎖零售商。直到2010年國內電商開始升溫,中國本土連鎖商超迎風而上,國內零售格局開始三分天下。
面對快速的網際網路變化,家樂福一邊推出網上商城,一邊開發購物APP,努力走線上線下聯合路線。但家樂福中國沒有順應市場節奏及時調整電商版塊的打法,導致在擁抱變化的同時一直未能破局流量戰。
在這一點上,作為從連鎖零售商成功轉型,享受了網際網路零售時代紅利的蘇寧易購,就有豐富的轉型經驗可供家樂福直接遷移和利用。
在收購家樂福之初,蘇寧易購提出涵蓋數位化改造、場景融合、門店拓展、到家服務、供應鏈開放五個方面的「五大升級戰略」,讓家樂福中國生長出能在未來存活的生命力,即不僅要在線下滿足到店銷售,還要在線上滿足「雲」銷售,還得實現對多消費群體的場景化拓展的多場景銷售能力。
而五大升級戰略中,又以數位化改造最為重要,甚至直接決定其他四大戰略能否順利推進。
精細化運營打通多場景消費
以下場景,是如今在蘇寧家樂福購物最常見的環節——
登錄蘇寧易購APP或者是家樂福小程序,首頁商品流因個人消費習慣而異,讓消費者能夠在最短的時間選購到心儀的商品。下單後可選擇配送到家或者門店自提,而線上線下的每一筆消費都會併入蘇寧易購「雲鑽」,並在下次購物時抵扣現金。
這就是數位化改造後家樂福帶給用戶的消費體驗。
但在這個大數據時代,當我們在討論一套消費體系的時候,一定不可忽略其背後的科技支撐。如果我們從這些消費場景的宏觀視角看過去,就能真切的看到蘇寧家樂福數位化的細枝末節。
首先,app或小程序推送的商品,是依託蘇寧易購沉澱的海量大數據形成的數據化運營思維,對消費者往期購買習慣所做的精準預判。其次商品也分產地、品種,各門店銷量也不盡相同,選品不僅需要基於對消費者消費行為的分析,還要結合市場需求、門店基礎數據及銷售數據。最終呈現給消費者的商品,其實是ASG選品方法論下的成果,這套方法論將門店類型和商品需求類型自動匹配,智能選品智能匹配,在實現門店差異化經營需求同時,更主要的是精準需求的觸達。
就連精確的配送時間,也有工具在支撐。蘇寧易購在全國家樂福196家門店上線了快揀倉,以及快揀倉匹配的微倉系統,可讓商品「裝」上GPS,解決以前員工滿倉庫找貨物的痛點,快速分揀快速出倉。據蘇寧家樂福透露,其倉內履約可達98%。
最後是終端收銀。過去,家樂福中國門店均還在使用傳統POS機收銀,效率相對較低。而現在,每家蘇寧家樂福門店都有「收銀系統」,能夠讓每單付款時間提速60%,同時因為核心設備完全由蘇寧技術團隊自主運維,每年可節省成本約1500萬。
當前,圍繞網際網路零售基礎設施建設,蘇寧易購已開發網際網路工具近200個,從採購服務到銷售服務一應俱全,為蘇寧家樂福的會員管理和高效獲客引流提供重要支撐。
會員+SKU支撐全場景零售
前面我們說到,五大升級戰略中,數位化改造可以直接決定其他四大戰略能否順利推進。而後端數據的打通,又是各種工具得以成功嫁接的前提。
後端數據的共榮,其一是蘇寧與家樂福全域會員體系的打通。
作為傳統大型商超,家樂福中國原先的會員管理體系還是積分、會員卡等較為傳統的打法。蘇寧易購將二者會員體系全線打通後,一方面蘇寧易購會員得以快速轉移為家樂福會員,為家樂福增流;另一方面,家樂福中國的到店用戶可成為蘇寧易購的全渠道用戶,而家樂福的用戶也數據會沉澱進入蘇寧易購的生態,享受到蘇寧易購會員管理系統的精準服務。
其二,也是分量極重的一步,是將家樂福中國和蘇寧既有商品體系進行融合。
目前家樂福在全國51個城市擁有215家門店,設有8個中心倉。而蘇寧易購在線下早已擁有超過37家綜合購物、233家綜合商超、超3000家線下家電3C直營店、超4000家零售雲加盟店、以及175家母嬰專業店的體量。
要實現商品在家樂福、蘇寧易購、蘇寧小店乃至不同業務場景下的無差別購買,只有把倉、店與蘇寧易購的線上商品打通才能滿足。而實現這一目的唯一方法,就是SKU的數據化,只有這樣,整個蘇寧快消體系的採購、訂單、倉儲、配送,以及履約、會員服務的融合,才有可能。
根據公開信息顯示,從去年年底至今,蘇寧易購已經完成了與家樂福26000~28000左右SKU的打通,基本實現了線上商品的多平臺協同管理。
而SKU數據化帶來的最直觀感受,就是線上到家服務業績的提升。
數據顯示,在818大促期間,家樂福到家服務訂單環比增長280%,單店單日訂單最高可達2000單,訂單履約率維持在98%以上。國慶當天,家樂福進口保健品、糧油休食、酒水飲料等到家訂單量同比增長341%。
如果把數據化家樂福比喻成老房的翻修,那麼以上兩步數據化的改造,就是翻修前的地基重建,只有在這個基礎上,家樂福才能實現前端的全場景數據化改革,生出多場景銷售基因。
這樣的數據化進程,也加速了蘇寧家樂福的進一步擴張,據透露,蘇寧推客的銷售佔家樂福自營渠道到家業務的比例,從2月份的26.8%,提升到8月份的40.2%。
可見,蘇寧易購與家樂福「聯姻」這一年,以數據化為突破口,側重產業協同資源共享,用聚焦而又高效的方式實現了線上線下多終端整合。
未來,蘇寧易購與家樂福仍將進一步融合,從門店業態到消費體驗,讓我們期待更多的答卷。畢竟,零售是一場沒有終點的馬拉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