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象是詩歌組成的基本元素,在部分與整體的關聯中顯示了獨特意義

2021-01-09 產生了距離

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聯繫作者刪除

任何事物的各個組成部分總是在整體組合中顯示其性能的。作為詩歌組成的基本元素的意象,也是在部分與整體的關聯中顯示其獨特的意義的。具體說來,詩歌意象符號具有以下三個方面的特性。

(一)意象的自足性

所謂自足性,是指意象具有自在的形態及豐沛的意蘊。這一特性,足以使意象承擔起其在詩中敘事、表情、創意的功能。一個意象,包含其作為自然物而存在的客觀成分,又包含人類認識過程中的文化因素與情感因素。就其自在的形態來說,它是可感可觸、鮮活生動的;就其在歷史中形成的文化意蘊來說,它是不斷豐富、不斷增殖的。因此,意象的意義無比豐富。意象不是一個詞,是一個意義的世界。有人因此說一個意象本身就是一部「詞典」。

意象來自表象,表象是客觀事物的影像,意象的這一特質決定了,某一事物的全部「物性」均從屬於某個意象。人們通常所說的「第一物性」,有物質的形狀、大小、運動速度以及相關的物理的、化學的初級自然質;「第二物性」,有物體的色、香、聲、味等,還包含事物的內在結構、組成事物的各個部分、各個因素、事物各部分的組成方式,以及事物的性質、特徵、功能等。必須明白的是,事物的「物性」既是其本身所有,也是在與世上萬物的聯繫中呈現出來的,這種關聯性更增添了事物「物性」的豐富性與可能性。

以「一棵柳樹」為例,它的關聯物就相當豐富,可以是清晨、牛羊、牧童、歡唱的小鳥、微風、細雨……也可以是黃昏、歸鳥、炊煙、斜陽、彎月……這些動態變換的世界襯託出柳樹的意義都是不盡相同的。至於事物的文化內涵,也同樣豐饒。正如謝班斯基說的:「文化是人類活動的全部物質和精神成果、價值以及受到承認的行為方式」。人類的歷史,就是與世間萬物打交道的歷史,文化就像是人類呼吸的清風,又像是人類的目光,幾乎把世界的每一事物都撫摸了一遍。

今天我們所接觸的每一事物,都留下了文化的印痕,包容著深刻而豐富的文化內涵。如「魚」意象,魚與人類的生活息息相關魚首先是人類食物的來源,魚的數量極多,凡有水處即有魚,因此魚是豐收的象徵。魚的繁殖能力極強,人們因此把它當作自身種族繁衍的象徵,希求自己的家族興旺、綿延不絕。由於魚的生殖能力強,魚也成了生命力的象徵。

魚的上述特徵與人類的婚姻、生育相聯繫,魚就成為求偶、愛情的象徵。故聞一多說:「在青年男女間,若稱其對方為魚,那就等於說:你是我最理想的配偶。」因此在一些地方,青年男女相互探望,有以魚作為禮物的習俗。隨著生產力的發展,人類對自身種族繁衍的擔憂日漸降低,因此魚的隱喻婚媾、生殖的意義隨之減弱。相反「魚」與「餘」諧音,魚的吉慶、豐盛的意義為人們普遍認同。

無數事實表明,在我們生活的世界裡,任何事物都已打上一定的文化標記與情感印痕。物世界的這些內容都可以成為詩歌意象的符號意義。因此,凡真正的意象符號,意蘊豐滿,本身形式與意義之間又有著極大的對應性,這也就構成了意象的自在自足性。

相關焦點

  • 曹植詩歌意象:三個階段,三種心態,三種意象
    詩人在作詩的構思過程中,意象是詩人形象思維的符號元素。而詩人對詩歌的創作過程,正是詩人構建創造意象的過程。而這種種意象又構成了詩歌的意境。一首能感人至深的好詩,往往是詩人展示了一個個獨特的意象及其組成的優美意境,這些意象及意境又給讀者留下難以忘懷的印象。讀者要接受詩人的作品,體會其中的情感,對作品進行再創造,完成整個文學接受,正是以意象為媒介的。
  • 論詩歌中「意境」和「意象」的關係
    一首詩作的成功與否,首先在於作者如何恰當地處理好詩的兩個基本要素「情」與「景」的關係,使它們形成統一體融進詩中;其次,優美的意象組合和精心的營造意境將會給詩帶來長久的藝術生命,使詩歌的藝術價值源遠流傳,經久不衰,使詩歌的力量達到能夠震撼生命,喚醒靈魂。這主要還是源於詩歌中的手法和其美的藝術,也就是詩歌中的意象和意境。
  • 【輕讀】《城市意象》(美)凱文·林奇
    公眾意象」忽略個體差異,對城市意象中物質形態的內容歸納為五種元素—道路,邊界,區域,節點,和標誌物,這五個要素在城市研究領域有重大的意義。環境意象由「個性、結構和意蘊」三部分組成。在這一特殊意義上作者認為,一個高度可意象的城市應該看起來適宜、獨特而不尋常,應該能夠吸引視覺和聽覺的注意和參與。蘇贊·蘭格認為建築是「一切被創造的可見的環境」。
  • 古詩餘韻在新詩中的還魂——余光中詩歌中的古典意象
    這兩個傳統中,余光中受古典文學的浸染更深厚,他在詩歌創作中自覺踐行了對古典文學傳統尤其是中國古典詩歌的繼承。從第五本詩集《蓮的聯想》開始,余光中的詩歌創作進入"新古典主義"時期,詩人把創作之根深植於傳統文化的土壤中,從古典詩歌中汲取養分,寫就了眾多融貫古今、中西合璧的佳作。余光中的詩歌對中國古典詩歌的繼承是顯而易見的,這種繼承尤其表現在其詩歌對古典意象的使用上。
  • 白浪情.詩詞講座第二課:中國現代詩歌寫作ABC與詩歌語言(下)
    第二部分:各種修辭技巧重點談意象一、各種修辭技巧(1)詩的最基本元素:意象(象)(2)用最多的方法:比喻(比)(3)表現詩意最好的方法:象徵(興)---一定意義上說,文學家們為求得某種更強的表現張力而做出的在語言方面的創新努力是語言發展的一種強動力。/26呼告(嗚呼!-----等)/27析字(猜謎、諧音----等)/28飛白(故意用俗語、別字、方言、晦澀字眼-----)。  表現的各種修詞技巧(主要是意象、比喻、象徵等3種修詞技巧)今天主講第一種意象。
  • 詩歌鑑賞題並不難,了解詩歌「意象」,破解詩歌密碼!
    詩歌鑑賞題,高考中佔11分(全國卷,總分160。),佔比6.9%。單項佔比雖不是最高,但得分率卻一直不容樂觀。不少同學碰到詩歌鑑賞題的時候,也往往緊張的不行,總覺得找不到破解的方法,究其原因,還是難以透過詩歌的文字,讀懂詩人的心境,理解詩人的情感,當然在解答題目的時候,也就往往不得要領,只好跟著感覺走了。
  • 人類非理性的部分:詩歌
    人類非理性的部分:詩歌佩拉爾塔/帕斯 趙振江 譯問:「讓我們從語言開始,這是您詩歌中反覆出現的話題。您甚至曾對它們說:『尖叫吧,婊子們』。」對詩歌的的敵意有其道德原因:詩歌是危險的,因為它體現了人的非理性部分,人的激情,人的欲望,人的夢想。詩人以其破壞社會秩序的人類情感塑造大體真實的人物和意象。突然之間,一部詩的神話,《堂璜》,變得比社會學的條文更真實。」問:「現在還有人要驅逐他們嗎?」答:「在詩歌與現代社會的價值觀之間存在著根本的對立。
  • [每日閱讀]中國古典詩歌的意象(節選)
    但是,把意和象這兩個字連在一起而形成的這個詞,又讓我們覺得它所表示的概念是其他概念所不能替代的,藉助它可以比較方便地揭示出中國古代詩歌藝術中某種規律性的東西。那麼,能不能將古人所使用的意象這一概念的含義,加以整理、引申和發展,由我們給它以明確的解釋,並用它來說明中國古典詩歌的藝術特點和藝術規律呢?我想是可以的。
  • 帶你了解什麼是意象
    意象是文藝美學中的一個重要範疇,由「意」與「象」兩部分構成,是主觀與客觀的統一。「意」為藉助客觀物象表達的主觀情意,「象」是與主體發生情感關係的客觀物象,意象作為一個核心概念,在中國古典文論及西方文論中都有論及,並在文學作品中被廣泛地使用。
  • 讀《第一爐香》張愛玲小說的兩把鑰匙,意義與意象在寫作中的應用
    讀不了張愛玲作品的人當中,有這樣一個群體是我這篇文章的主要目標人群,(如果不符合此特徵的,我認為就需要另當別論了,這篇文章就不展開來討論)這一部分讀者,平時喜歡讀的作品基本是一種二元特徵的情節故事,具體就是需要有一種「積極的意義」在這種作品裡面。如果沒有一種所謂「積極」的意義,這一部分讀者就會失去閱讀的興趣,比如故事中首先要有好人和壞人,或者要有一個自己喜歡的角色這樣的情節。
  • 常見詩歌意象45例
    初中語文試卷最後一題古詩鑑賞題經常會考到詩中所寄託的作者的情感等,而情感與詩中意象有著極為重要的聯繫,掌握這些意象所表達的意義,對於我們理解詩歌至關重要。
  • 李商隱的黃昏意象,心理有什麼屬性探索?
    黃昏意象生命意義之探索 因為生命短暫,古人時常陷入對命運的懷疑之 中。李商隱沒有陷入絕對的悲哀,而是將這種情緒 轉化為詩篇,傳達出對於人脆弱生命的思考。黃昏 意象在李商隱詩歌中往往喻示著自然界事物的生 命周期之變化流轉,人的一生與一日時間的推移有 著相似之處。
  • 【詩歌鑑賞】詩歌鑑賞意象
    意象又是什麼呢?簡而言之,詩人在客觀之物上加上主觀之意,便創造出一定的意象。在古詩詞的創作和發展中,有些事物所包含的主觀感情被逐漸固化下來,用以表現特定的場景和寓意。在高考中,有一些意象是反覆出現的。詩人漂泊流浪,到底什麼時候能重返故鄉,連泊舟中的詩人自己也不清楚,因此他只好寄希望於春光中北歸的大雁為自己傳書了。歸雁這一意象寫出了作者的思歸之情。
  • 挖掘禽鳥背後的意象
    在伍子胥看來,他們是相隨而集的兩隻飛鳥,一同遷徙到吳國,彼此依偎的軀體中包裹著同樣恐懼的靈魂。由此,禽鳥在詩歌中的象徵性逐漸得到加強,甚至凝結為種種具有固定意義的表達。比如魯國童謠中的「鴝鵒」,此即八哥鳥,它不善築巢卻經常奪取其他鳥類的巢穴。魯文公、成公時兒童傳唱「鴝之鵒之,公出辱之」的謠諺,魯昭公時果有八哥鳥飛至。
  • 燦若星河的文明中哪些意象「最中國」
    曹順慶 郭紅松繪  曹順慶:中華文明意象的形成和中華民族整體的歷史脈絡、生命體悟、表達方式息息相關,體現了中華文明的厚重和廣博。《禮記》中記載了孔子和子貢關於「君子貴玉」的對話,玉象徵著健全完美的人格,也是中華文明的重要意象。六、色彩類。在眾多的顏色意象中,「紅色」一直受到國人偏愛。「中國紅」既代表著喜慶、熱烈、祥和,也象徵著活力、鬥志,涵蓋了中華民族對艱苦歷史的銘記和對美好生活的嚮往。
  • 純美可愛的小鹿,為何頻繁出現在古代詩歌中?
    縱觀古代文學史,鹿意象似乎頗受歷代文學家青睞。以古代詩歌為例,無論是上古先民的真情詠唱《詩經》,還是蓬勃發展的盛唐詩歌,小鹿意象都極為獨特而又豐富。因此探究鹿意象在古代詩歌中的多重內蘊,也有助於我們了解《詩經》以及盛唐詩歌背後的文化內涵。
  • 從意象到意境——以吳耀華荷花圖意象體系為例
    原標題:從意象到意境   「意象」是中國美學的核心範疇,中國畫通過筆墨色、章法等形式語言塑造「意象」,通過「意象」實現真、善、美的統一,而真、善、美又凝合成「意境」,因此「意象」是中國畫一切元素與關係的中心。
  • 高中語文「詩歌鑑賞常考的100個意象」
    這些常考意象你必須熟記!!!所謂意象,就是客觀物象經過創作主體獨特的情感活動而創造出來的一種藝術形象。就古典詩詞而言,詩人所寫之「景」,所詠之「物」,即為客觀之「象」;而借景所抒之「情」,詠物所言之「志」,即為主觀之「意」,「象」與「意」的完美結合,就是「意象」。
  • 漢字的八畫才是組成漢字的基本元素(解字參考-中華字通)
    文字在統一的過程中,也肯定有創新。今天我們看到的是筆畫文字,從象形文字到筆畫文字是一個質的變化。在用筆畫建立我們今天看到的楷體字(正體字)的過程中,首要是規定漢字八畫的基本意義,沒有一個確定的筆畫意義,不可能去拼湊漢字。同樣古人也沒有給我留下筆畫意義的可參考文獻。由象形圖案來創造文字,圖案和圖案會意造字,都離不開原始的表象,表意具體但不全面。
  • 中考語文,把握意象與分析意境
    鑑賞詩歌離不開意象的把握和意境的分析,藉助意象可以更好地把握主旨,分析意境可以了解詩歌的風格,從而更好地了解詩歌。一.意象:寄託詩人思想感情的事物。常見的意象及其內涵。1.月亮:離愁別緒、思鄉之情。我寄愁心與明月,隨君直到夜郎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