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浪情.詩詞講座第二課:中國現代詩歌寫作ABC與詩歌語言(下)

2020-12-06 白浪情

第二部分:各種修辭技巧重點談意象

一、各種修辭技巧

(1)詩的最基本元素:意象(象)

(2)用最多的方法:比喻(比)

(3)表現詩意最好的方法:象徵(興)----意象、比喻、象徵-。

(4)其它修詞技巧:

1雙關(古詩常用,現代詩常被忽略。如:東山飄雨西山晴[情];三千煩惱絲[思])

2映襯/ 3反諷/4仿擬/5仿諷(比仿擬多了揶揄、諷刺的作用----)/6借用與借代(有多種,含用典)借代:指的是不直說某人或某事物的名稱,而是借和它密切相關的名稱去代替,這種辭格也叫做"換名"。其中,用來代替的事物叫做借體,被代替的事物叫做本體。/7擬人化/8擬物化/9誇示(誇張表現,如:三千煩惱絲[思,])/10曲折、微詞、吞吐、含蓄/11意象堆棧/12排比、對偶/13層遞/14頂真/15蟬連/16示現/17鑲嵌/18設問/19回文/20倒裝/21錯綜/22跳脫/21轉折/22感嘆/23摹寫(仿真或白描)/24藏詞:即說話時,故意隱藏部分詞語不說出來。可分為藏頭與藏尾兩種。/25轉品:轉品是一種修辭手法。在構句時,改變詞彙原來慣用的詞性,譬如將形容詞或名詞轉成動詞來使用。轉品是實現平常詞語藝術化的重要手段之一。一定意義上說,文學家們為求得某種更強的表現張力而做出的在語言方面的創新努力是語言發展的一種強動力。/26呼告(嗚呼!-----等)/27析字(猜謎、諧音----等)/28飛白(故意用俗語、別字、方言、晦澀字眼-----)。  

表現的各種修詞技巧(主要是意象、比喻、象徵等3種修詞技巧)今天主講第一種意象。

詩的最基本元素(意象):意象,嚴格說意象不是修辭技巧,意象是文學作品的最基本元素。為了讓大家明白這詩歌裡最基本(必備)的元素,用一些篇幅說明。

1.簡單定義:意象是詩歌內部的基本元素,由抽象的「主觀情感思維」和客觀景事物的「形象」結合成「有用意的形象」。

2.現代詩意象的用途:主要在傳達詩歌表面與詩背後的深遠內涵。

3.意象是可以疊合累積的:在詩的順序進行中,意象可以一個接一個順序進行;也可以前後之間的意象疊合起來同時思考;也可以把部份意象組合成小集合(有人稱為意象群)。

4.意象裡所說的「形象」,包含了事、物、景等具體「形象」。如:事(棒打薄情郎的形象)、物(鮮豔花朵的形象)、景(風和日麗的風景形象,古代稱境稍有不同,我們姑且同時理解)。

5.意象裡的「意」,就是意義、意念、心意、感覺、感受---等主觀且無形抽象的感情或思維。

6.「意」與「象」的結合,我們可以同時理解為「心」與「物」的結合;「情」與「景」的結合。

7.「興於情(意)-----呈於象(形象)----感於目(感官)----會於心(理性思維或感性的情感)」用這四階段來理解意象的形成。

二、藝術拓展的翅膀

(一)想像:是人在頭腦裡對已儲存的表象進行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的心理過程。它是一種特殊的思維形式,也是人在腦子中憑藉記憶所提供的材料進行加工,從而產生新的形象的心理過程。意象:就是客觀物象經過創作主體獨特的情感活動而創造出來的一種藝術形象,是有意(無意)想像的結果。

總的來說——想像是個過程(動作),意象是個結果(形態),意象就是想像所得的結果。其中就有智力(6)與非智力(3)因素的關係。

要點一:想像是文藝家感情飛翔的翅膀;

要點二:想像力是的一種作家特殊才能。

(請主持人朗讀《九裡香》)

九裡香

(雪中箏)

星夜,

悠悠西江月;

曙光,

匆匆帶馬行。

一枝枝、枝枝……

秀,秋的金黃;

一朵朵、朵朵……

追,愛的芬芳。

問一問:

村頭桂花雨為何滿天香?

是不是:

蹉跎歲月微笑的淚?

等,等著誰?

聆聽心醉……

等,等著誰?

吻別故鄉……

奔騰歌謠,

夕陽紅叨叨令傳唱;

聲聲慢顫音,

青山詩情深意長。

評析一首短詩《舞》……

(作者:雪中箏)

天空,/一樣的翅膀,/不一樣的飛翔……/有的娓婉,/有的昂揚;/還有看不風的苦情陽光……/

(二)說說非虛構詩歌:「非虛構詩歌」是由詩人、作家網總編冰峰(趙智)發起的一個詩歌流派,是針對當下詩歌「孤芳自賞,不食人間煙火」的窘態而提出的一個詩歌發展方向,其主要觀點是讓詩歌「去掉所有的裝飾,放下語言的架子」,「不要虛構和想像,不要裝腔作勢,不要故弄玄虛,不要誇大事實,不要偽裝」,從而達到「讓讀者找到一個讀詩的理由,讓詩歌和讀者建立一種關係」的目的。意象和華麗的詞彙是詩歌的化妝品,我們不反對為詩歌化妝,但反對抒發虛情、假情、偽情、矯情。我們鼓勵使用有血有肉,有呼吸,有生命的詞彙;不鼓勵使用空洞的,生澀的,說教的,沒有脈搏的詞彙。

我們需要用詩歌碰痛我們的感情,讓眼淚表達我們的傷痛。我們不能再麻木了,我們需要說出我們想要說的話。

(十一)

想起毛壩,想起襄渝線

( 塗世勇 )

似乎還是昨天,

那樣久久睡不著;

你我,

坐在竣工的隧道邊;

向頭頂夜空呼喚,

手拉著星星說再見;

明天我們就將,

離開眼前熟悉的山巔;

明天我們就要,

背上行裝趕赴又一次的遠。

那一排排,

簡易的土磚房;

那一根根,

毛竹交叉搭的床沿;

粗糙的石梯級疊著級,

狹長的山路圈連著圈;

帶不走清涼的山風,

只帶走匆忙留下的遺憾;

帶不走依戀的片片綠葉,

只帶走光陰不舍的惦念。

拍拍臉膛,

揉揉雙眼;

看鳥語花香日日,

瞧火車轟鳴天天;

誰知悶罐軍列,

竟然飛馳整整四十一年;

誰知剛剛轉身,

已經分別一萬五千多天;

相思追逐青春的夢,

重逢鐵12師60團。

再望一次,

營房頭頂的星空;

再爬一回,

昨日腳下的山巔;

用心,

貼近艱辛戰鬥過的毛壩;

用情,

親吻血汗澆築的鐵道線;

想起永遠留在大山的戰友,

銘記魂牽夢縈的襄渝線。

備註:此首詩先後發表在:《中國作家網.原創快覽》/《中國詩歌網.江西頻道》/《鐵道兵文化網》/《鐵道兵戰友網》/《鐵道兵家園網》/《今日頭條》《江西晨報》等;以及許多詩歌微信公眾號平臺,入選《新疆文學》/(紀念八一起義暨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九十周年《八一詩選》)/《行走的足跡》/《翰墨風華全國詩書畫精品選》。

建議:請在《「詩星」第三十七期》和《白浪情微信群》,打開【「 想起毛壩,想起襄渝線」(組詩)】,提出讀後不同見解,進行互動。

三、思考自習題:

第二課:「中國現代詩歌寫作與詩歌語言」思考題:

1、中國現代詩歌有哪三個要素?

2、現代詩歌寫作基本要點是什麼?

3、什麼是現代詩歌的語言張力?

二0二0年四月六日

作者簡介:

塗世勇,男,50後,大專學歷,江西省作家協會會員, 歷經「工農商學兵」,知青時亦農亦工、參軍任戰士和宣傳員,在營業員、教師、編輯、行政崗位任過職,先後在全國百餘家報刊、書、網、微信平臺發表詩歌、散文200多萬字。詩歌、散文等作品多次獲獎;出版專著《雪箏》、《行走的足跡》、《斷了線的「片段」》。詩集又於2018年9月再版,先後被《中國國家圖書館》、全國各省、自治區、直轄市33家圖書館及《北京大學圖書館》、《清華大學圖書館》《中國人民大學圖書館》收藏。

責編:方迎欣《白浪情》

相關焦點

  • 白浪情.詩詞講座第二課:中國現代詩歌寫作ABC與詩歌語言(上)
    此課由中國現代詩歌寫作ABC與詩歌語言兩部分組成。試圖通過解讀、剖析、點評、朗誦(MTV)、互動、思考題等形式,力求達到所預期的目的,使之基本理解此課的主題。第一部分:中國現代詩歌寫作ABC現代詩歌有三個要素:語言,意境和韻律。
  • 跟隨名家大咖感悟詩詞之美!遂寧國際詩歌周詩歌創作講座在射洪開講
    11月4日上午9點,作為遂寧國際詩歌周暨《詩刊》2019年度陳子昂詩歌獎頒獎活動配套活動之一的詩歌創作講座在射洪舉行。據了解,本次詩歌創作講座由中國作家協會《詩刊》社、中共遂寧市委、遂寧市人民政府主辦,活動還邀請到了中國詩詞大會第五季總冠軍、《詩刊》雜誌社編輯部副主任彭敏和中國作家協會會員歐陽江河分享交流詩歌創作的經驗。來自遂寧的上百名詩人、詩歌愛好者和在校師生參加了此次講座。
  • 踐行美育,從心開始|「追尋詩意的生活」詩歌寫作講座舉行
    12月7日,「《追尋詩意的生活》——零基礎入門寫詩」講座活動在新圖書館南洋書齋舉行。講座活動由上海交通大學教職工攝影協會副會長、公眾號「校園映畫」主理人周思未老師主持。周老師講述了他與楊志彪老師共同創作「校園映畫」專欄的起點,用「雪」這一經典詩歌題材引出楊老師的講座。
  • 誦讀經典詩詞 積澱文化底蘊邵東小記者協會舉辦詩歌朗誦公益講座
    紅網時刻7月18日訊(通訊員 魏小青)為加深小記者們對傳統文化的了解,提高他們的演講能力和自我表現能力,豐富小記者的課餘生活,促進小記者的學習興趣,7月14日下午,邵東市小記者協會舉辦公益藝術課堂詩歌講座,由邵東市美術家協會秘書長、邵東市詩歌學會副會長王唯老師主講,吸引了40餘名小記者參加此次活動
  • 現代詩歌的寫作格式是什麼,能否舉例說明?
    請問現代詩歌的寫作格式是什麼?能否舉例說明?這問題問的朋友明顯認為現代詩歌是有格式的,要不然為什麼會進一步讓回答者舉例說明呢?不過以我淺薄的知識探究,我沒找到現代詩歌的寫作格式。什麼是詩?他們甚至在詩歌上的全盤西化要比語言文字上的拉丁化更激進,當然和文字拉丁化一樣都失敗了。但是不遵守規則卻成為了一桿大旗。而我們當代詩,基本上繼承了自由發揮那一脈,將什麼格律派、新格律派全都埋葬了。
  • 詩歌寫作:《北回歸線》呼喚詩藝的回歸
    詩歌寫作:《北回歸線》呼喚詩藝的回歸 「現在我們強調詩歌的困境,談到詩歌創作的不易,詩集出版的困難等等。因為此,但凡創辦詩歌刊物、舉行詩歌活動或出版詩集,都被視為詩壇盛事。詩人們藉此聚集在一起相互鼓譟。
  • 《同一堂課》大咖授課 瘦西湖邊學詩歌
    作為一檔原創文化類綜藝節目,《同一堂課》每期都會邀請一位明星或文化名人深入全國各地的小學校園,擔任為期三天的語文老師,為孩子們講解經典課文。繼孫楊談「愛國」、惠英紅說「敬業」、阿來講「博物」之後,節目第四期由蔡國慶擔任語文老師,解讀文學名篇《再別康橋》。
  • 詩詞是什麼,詩歌又是什麼
    關於詩詞,我的印象讀起來是押韻就好,對仗能工整的是好詩,不能對仗的,沒有必要強湊而破壞了整詩的意境美。詞也一樣,寫詞的意境和時空轉換很快很多,字句比較自由,當然,我指的是寫詞,寫自己的意境,不是按詞牌名去填詞。那個填詞,要看文筆功夫了。
  • 舊體詩歌創作的一股清新之風——讀《90後詩詞選》
    對此《90後詩詞選》遴選的90位詩人,四百多首作品,無疑代表了90後這一舊體詩歌寫作群體,並且給出了滿意而又樂觀的回答。首先要肯定的是,《90後詩詞選》幾乎找不到多少舊體詩歌體制上的毛病,既便個別作品稍有出律,也是作者知曉格律後的「知之而為」,而不是不曉格律的「不知而為」,這在包括詩詞在內的所有藝術創作都是被允許的。
  • 谷川俊太郎:詩歌寫作對我來說就像遊玩
    希望中國產生偉大的文學藝術家記者:拿到「中坤國際詩歌獎」有什麼感受?谷川:我有一個朋友,是老年護理專家,他有一句格言:「活到八十,即成活佛」。牛漢先生已經是一尊完美的活佛了,現在,我也快要加入到他們的隊伍裡來了。但是,我覺得,同法律的語言、合同的語言、信息的語言相比,詩的語言既是和它們同種的語言,又有著一些非同尋常的地方。
  • 金華舉辦第二屆艾青詩歌節: 研究艾青詩學,弘揚艾青精神
    5月27日,第二屆中國(金華)艾青詩歌節在艾青故裡金華市金東區傅村鎮畈田蔣村開幕。詩歌節由中國詩歌學會、北京大學詩歌研究院、中共金華市委宣傳部、金華市金東區人民政府、金華市金義都市新區管委會共同主辦。開幕式上,黃怒波盛讚了浙江金華和金華市金東區,他說,中國的詩人們應該感謝畈田蔣村的鄉親們,感謝他們在雙尖山下、松樹林前為中國培養了一位偉大的詩人。我們相聚在艾青故裡,不僅是向偉大的詩人艾青致敬,更是要反思和討論新時代的詩歌美學究竟該往哪裡走,要回歸到哪個位置,在紀念新詩百年之際,思考詩歌為誰而寫,詩歌應該建立什麼樣的美學標準。
  • 詩人樹才教近七千個小朋友寫詩:給孩子上詩歌課,我的心又暖過來了
    這是詩人、翻譯家樹才給孩子們上詩歌課的瞬間。迄今為止,樹才面對面教過五六歲至十二歲的孩子寫詩,至少已有近七千人。而線上詩歌課、詩歌講座,樹才則開過上百場。給孩子們上詩歌課,詩人樹才已經積累了豐富經驗,近日《寫詩真好玩:樹才老師給孩子的詩歌課》與大小讀者見面。
  • 知名詩人、翻譯家樹才幾年來為近七千學生上詩歌課
    知名詩人、翻譯家樹才幾年來為近七千學生上詩歌課教孩子們寫詩,他的心暖了本報記者 路豔霞「一棵樹不是詩,但它在風中抖動樹葉瑟瑟作響的時候,或者秋風一吹黃葉紛紛飄落的時候,這就是詩。詩就是靈動的東西、鮮活的東西,是你能感覺到它的生命存在的東西。」這是詩人、翻譯家樹才給孩子們上詩歌課的瞬間。
  • 富順二中《中華詩詞》編輯武力勝到我校作詩詞寫作講座
    晴空一鶴排雲上,便引詩情到碧霄10月24日下午,原北京軍區朱日和訓練基地副參謀長、全國詩詞核心期刊《中華詩詞》責任編輯武立勝來到富順二中,以「編餘啟示」為題在崇學明樓大階梯教室作詩詞寫作講座。成都市龍泉驛教科院副院長周兆倫、《時代教育—詩意教育探索》雜誌編輯部主任彭詩云、富順縣詩詞楹聯學會成員、東湖小學詩詞愛好者、富順二中部分師生共數百人到場學習。會議由學校黨委委員周玉良主持。武立勝從自己首次創作《卜算子·草原戀》講起,表示能進行詩詞寫作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但也不是高不可攀的事。
  • 桃花潭國際詩歌周聚焦新時代詩歌創作
    近日,2018年桃花潭國際詩歌周系列活動在安徽省宣城市涇縣桃花潭畔舉行。該活動由《詩刊》社、中國詩歌網、中國桃花潭文化藝術中心主辦,來自國內外的近百位詩人、評論家齊聚「新時代詩歌建設與走向」主題論壇,就引導詩人「深入生活、紮根人民」,推動詩人創作出更多歌詠新時代、人民群眾喜聞樂見的優秀詩作,探索全球化語境下新時代詩歌的發展等進行了深入探討。
  • 【預告】26日騰訊書院:楊牧詩歌之夜
    [導讀]5月26日19時《朝向一首詩:楊牧詩歌之夜》。頂級學者杜維明、陳平原、楊牧,共話詩歌之美。公眾講座,無需預約,直接前往,會場300座。早期以筆名「葉珊」發表詩作,在現代詩壇中普遍被認為開闢了一條婉約的路子;一九六四年赴美後詩風漸趨雄健渾厚,長於敘事詩寫作,文辭典贍雅麗,意象繁複紛奇,情韻醇厚,詩意深湛雋永,散文亦為人稱頌。2013年,獲第三屆美國紐曼華語文學獎,該獎項第一任獲得者為莫言《生死疲勞》。
  • 吉狄馬加:詩歌讓世界了解中國人民的美好心靈
    他說,「當然還有西班牙本土以外的用西班牙語寫作的作家,像加西亞-馬爾克斯、豪爾赫?路易斯?博爾赫斯,以及墨西哥的奧克達維亞?帕斯等文學巨匠都對中國影響很大。」 他表示,就他個人而言,作為一個詩人,從開始寫作的時候就深受外國文學的影響,其中也包括西語文學,尤其是加西亞-洛爾卡,拉法爾-阿爾貝蒂,尼古拉斯-紀廉和奧克達維亞-帕斯等。
  • 中國詩歌學會副會長楊克點評卓爾集團董事長閻志的詩歌
    、《中國詩歌》主編 。獲《詩刊》社2008年詩歌大獎賽一等獎、2007年度中國詩潮獎、第二屆長江文藝·完美文學獎、2009年第二屆徐志摩詩歌獎、第五屆湖北文學獎、第八屆屈原文藝獎、2015年冰心兒童圖書獎。作品被譯為英、日等文字。
  • 香港國際詩歌之夜回顧:當下詩歌的「言說與沉默」
    本次詩歌節圍繞主題舉辦了多場座談研討,在第一場主題座談「言說與沉默——抗拒的狀態」中,來自中國臺灣的詩人楊佳嫻在發言中提到,詩人是語言的行家,但同時應該對語言保持敬畏,應該擁有獨立思考的能力,判斷什麼時候沉默,什麼時候發言。她舉了朱自清詩歌教學的例子,朗誦後沉默閉眼,然後睜眼說「這詩寫得多好啊,下課」。楊佳嫻認為,寫作者都應懂得沉默的可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