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志敏:乳腺癌治療,我們一直在挑戰

2020-12-21 生物谷

【編者按】

乳腺癌是中國乃至全球女性最常見的惡性腫瘤。我國乳腺癌的年平均發病率約為30/10萬,城市高於農村,北京、上海、廣州等一線城市的發病率甚至高達60/10萬,乳腺癌嚴重威脅著現代女性的健康和生命。目前,我國的乳腺癌的發病年齡早於西方國家,發病高峰在45-55歲,而西方國家多在65歲之後。這一差異,對我國女性而言,無疑是一個噩耗,本應在最好的年齡享受人生,卻因可能存在的疾病風險而陷入人生危機。尤其是晚期乳腺癌,數據顯示,僅20%的晚期乳腺癌患者可存活5年。晚期患者生存有限,讓這部分患者在有限的時間內選擇更有效的治療方案、讓患者獲得更長的生存至關重要。

為幫助這部分晚期乳腺癌患者,中國婦女發展基金會發起了「因愛得芙—芙仕得慈善援助項目」,項目啟動會於7月26日在上海召開。該慈善援助項目旨在以切實的醫療援助方案減輕患者經濟負擔,給予患者更有效的治療,增強患者對抗疾病的信心。

在此次會議上,生物谷小編很榮幸的採訪到了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外科主任兼乳腺外科主任、復旦大學腫瘤研究所所長邵志敏教授。

記者:在您臨床接觸的患者中,你覺得晚期乳腺癌患者最重要的是什麼?

邵志敏:毫無疑問療效是最重要的。

記者:芙仕得主要是針對晚期乳腺癌的,將來有無可能用於早期乳腺癌的治療?

邵志敏:任何藥物的開發都是由晚期向早期推進的,但新藥物的產生受很多因素影響。如果對晚期疾病有作用,從另一個方面證明了該藥物對此種疾病的療效。但在藥物的研發中,從晚期推進到早期疾病的治療,是需要數據支撐的,所以我個人認為芙仕得完全可能會隨著時間的發展應用到早期乳腺癌,對於早期乳腺癌的治療,臨床上稱之為輔助內分泌治療。

記者:從臨床實踐來看,您認為未來乳腺癌治療領域,主要的挑戰有是什麼?

邵志敏:我們無時無刻不面臨著挑戰,挑戰如何治好病人,挑戰過去無法治好的病人現在治癒,這就是我們的挑戰,不過我們從來不畏懼挑戰。

記者:在您接觸的乳腺癌治療中,能做手術的比例佔到多少?

邵志敏:在我們醫院,95%以上的早期乳腺癌患者都可以手術,無法手術的患者可以通過化療變為可手術狀態,但是絕大多數患者都是可手術的。手術是主要辦法,但並非最好的辦法。

記者:安吉麗娜·朱莉因為基因檢測有高度罹患乳癌風險,進行了預防性乳腺切除手術,對於此事您是怎麼看待的?在我國的可操作性?

邵志敏:腫瘤的治療有三個模式,為一級預防、二級預防、三級預防。一級預防亦稱為病因預防,是在疾病尚未發生時針對致病因素採取措施,也是預防疾病和消滅疾病的根本措施。二級預防亦稱「三早」預防,就是早期診斷早期治療,越早發現治療效果越好。三級預防也叫臨床預防。被動的進行治療,主要是對症治療和康復治療措施。乳腺癌的治療包含以上三種。

所謂一級預防,以肝癌為例,在中國十年以前或者是十多年以前,甚至二十年以前,嬰幼兒全部注射B肝疫苗。隨著肝癌感染率明顯的降低,我國肝癌的發病率會急劇的下降,到下一代的話基本上肝癌會很少。在歐美和香港有針對宮頸癌的疫苗,需要在有性生活之前注射疫苗,這些都是一級預防的實例。

但是針對乳腺癌,目前還沒有有效的一級預防的措施,但也並不完全是被動的。目前的研究已知與乳腺癌密切相關的因素,如果BRCA1、BRCA2基因檢測有突變,患乳腺癌的概率可達80%。但通過預防性手段——乳腺切除,可以極大減少發病概率,至少可以減少95%的乳腺癌發生率,所以她選擇了手術。後來她也又手術切除了卵巢,因為BRCA1、BRCA2基因跟乳腺、卵巢都相關的。我們稱之預防性切除,可以極大的減少乳腺癌和卵巢癌的發病率。但是這種手段只在特定的人群中適用,例如直系親屬中有2個以上患乳腺癌,特別是患病年齡在35歲以下,那麼家庭裡的其他女性都要注意,最好的方法就是做基因檢測。

記者:基因檢測加上預防性切除來防治乳腺癌在我國的可操作性怎麼樣?將來相關的乳腺癌基因檢測能否普及呢?

邵志敏:將來應該會的。目前關鍵問題在於我們國家的相關基因檢測沒有很好的開展。雖然很多公司都在做基因檢測,但是真正權威的還是很少。因為基因檢測的結果報告需要絕對的權威性。檢測結果顯示相關基因突變,意味著以後患者家裡所有的人80%以上都可能患乳腺癌,檢測結論需要承擔非常大的責任。目前我們國內沒有很好的權威機構,但是美國有,所以可以做相關的檢測,並且根據結果進行相關幹預。

記者:中國目前還沒有相關的技術?

邵志敏:基因檢測技術我們有,但是缺乏的是社會基礎和相關政策的介入。目前國內相關公司追求短、平、快,沒有嚴格的試劑,並且國內相關試劑應用市場相對紊亂。在臨床應用的藥物需要國家SFDA批准,試劑也一樣的,但是目前監管沒有這樣嚴格。臨床需要大量數據支撐檢測結果的可信度,但國內沒有相關監管認定機構,檢測結果缺乏權威性。

記者:那目前乳腺癌常用的篩查方法是什麼的?

邵志敏:因為乳腺癌高發年齡是在40歲以後隨著年齡而增加,所以我們一般推薦都是40歲以上的女性每年去做一次鉬靶、B超。乳腺癌目前沒有很好的方法進行預測,但是根據不同病情,有相應的治療原則,具體到個人則根據個體化差異判斷推薦治療方法。(生物谷Bioon.com)

相關新聞 :

關於邵志敏教授

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外科主任兼乳腺外科主任

復旦大學腫瘤研究所所長

復旦大學乳腺癌研究所所長

亞洲乳腺癌協會主席

中國抗癌協會乳腺癌專業委員會名譽主任委員

相關焦點

  • 盤點2020|邵志敏教授:2020年早期乳腺癌治療進展回顧
    一個年度的盤點,也是下一個年度的起點 酸甜交錯的2020離我們遠去 充滿期盼的2021向我們走來 【醫悅匯】保持傳統 誠邀腫瘤領域大咖 推出新年特輯
  • 乳腺癌靶向藥帕捷特定價有望「全球最低」
    「乳腺癌奪去了我們的女性曲線之美,但奪不去我們對美的嚮往。」近日,一場別開生面的乳腺癌康復者彩繪時尚大秀,拉開了2019「妥妥關愛,乳此美麗」全國乳腺健康公益宣教活動的大幕。
  • 帕捷特新適應症獲批,用於一線治療晚期乳腺癌
    其中HER2陽性乳腺癌患者約佔20%~30%,因該類乳腺癌具有惡性程度高、病情進展迅速,易發生淋巴結轉移、化療緩解期短以及內分泌治療相對耐藥等特點,導致該類乳腺癌患者的整體治療效果和預後差。而在我國每年的新髮乳腺癌病例中,約有3%~10%患者在確診時即存在有遠處轉移,給治療帶來了極大的困難。
  • 羅氏旗下乳腺癌創新靶向藥帕捷特又一適應症在中國獲批
    牽頭PEONY研究的復旦大學腫瘤研究所所長、乳腺癌研究所所長,大外科主任兼乳腺外科主任邵志敏教授介紹:「達到病理學完全緩解(pCR)是早期乳腺癌治療的重要裡程碑,也是長期療效的早期指標。PEONY研究結果與帕妥珠單抗在FDA獲批的註冊臨床研究NeoSphere結果高度一致。
  • 生活中女性治療乳腺癌多少錢
    乳腺癌在發病的初期症狀表現非常的明顯,患者往往會出現乳房腫塊的情況,及時的接受檢查接受手術治療,所以大家關心治療費用的問題,這對於患者來說非常的重要,下面我們請專家針對生活中女性治療乳腺癌多少錢這個問題作出合理的介紹。乳腺癌治療要多少錢?
  • 跟隨姚貝娜治療過程一同了解乳腺癌
    1月16日,青歌賽史上首位百分冠軍,好聲音舞臺上起點最高的選手,開朗活潑面對生活的姚貝娜,因為乳腺癌復發,和這個世界作別。   今天,讓我們跟隨姚貝娜的治療過程,一同來面對女性健康的「第一殺手」——乳腺癌,了解它,面對它,消滅它!
  • HER2陽性乳腺癌治療新進展及展望
    +乳腺癌患者標準的新/輔助治療2。 近年,許多藥物如ADC(抗體藥物偶聯物)和TKI(酪氨酸激酶抑制劑),尤其是小分子TKI藥物在HER2+乳腺癌的治療中嶄露頭角,相關臨床研究結果不斷更新,此次2020年度ESMO大會又報告了一些HER2+乳腺癌治療的新進展,這些新進展對當前以及未來HER2+乳腺癌治療有何啟示?
  • 乳腺癌內分泌治療,為什麼分絕經前後?治療要多久?耐藥怎麼辦?
    乳腺癌,全球惡性腫瘤發病率第1位,在我們國家是第5位,女性首位。但是,隨著物質生活不斷提高及一些生活方式的影響,中國乳腺癌發病率增長速度很快,且有一些年輕化趨勢,30歲左右的病人並不鮮見,45歲以下的人群佔30%左右。乳腺癌治療有5大利器,手術是主要的治療措施,輔助治療的有放療、化療、靶向治療、內分泌治療。
  • 乳腺癌內分泌治療引起子宮內膜增厚怎麼辦
    雌激素受體和(或)孕激素受體陽性是最為常見的乳腺癌類型,約佔60%~75%,這些患者在術後都要進行內分泌藥物治療。時間長了可引起子宮內膜增厚,增加子宮內膜癌的發生機會,非常困擾患者。中醫看待這種子宮內膜增厚往往和乳腺癌結合起來考慮。
  • 研究發現葡萄酒中白藜蘆醇有望用於治療乳腺癌
    近日,新研究發現白藜蘆醇或可用於治療乳腺癌。 由於具有抗癌功效,紅葡萄酒中的白藜蘆醇(Resveratrol)一直是科研人員研究的熱點之一。
  • 2020年CSCO BC指南早期乳腺癌系統治療,王殊教授詳解
    ■ HER2-乳腺癌新輔助治療:蒽環、白蛋白紫杉醇和免疫治療新指南再次強調了蒽環聯合紫杉以及白蛋白紫杉醇在HER2陰性(HER2-)患者新輔助治療中的地位,並提出了PD-1抑制劑在三陰性乳腺癌患者新輔助治療中的未來前景。新輔助治療後未達到pCR的HER2-患者,尤其是三陰性乳腺癌患者,可考慮使用卡培他濱治療。
  • 乳腺癌五年生存期超七成 中醫藥輔助加強了患者治療依從性
    的科普演講,擊碎在乳腺癌病人中的一些「流言蜚語」,其中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大家一般認為得了乳腺癌就進行乳房切除,這樣更能將腫瘤清除乾淨,可以「保命」。但是會上許銳主任指出這是「認識誤區」。「現有大數據顯示,早期乳腺癌保乳手術似乎比乳房切除術還「保命」,這個結果似乎與我們的常識相背,但多個大數據的結果確確實實顯示了這一點。
  • 羅氏帕捷特新適應症獲批 為乳腺癌術前治療提供新選擇
    乳腺癌是中國女性最常見的惡性腫瘤,位居女性惡性腫瘤發病的首位,是女性健康的「第一殺手」。過去,由於藥物限制,國內新輔助治療領域缺乏有效的治療方式,整體新輔助治療比例偏低。隨著帕捷特新輔助治療適應症的獲批,為HER2早期乳腺癌患者提供了全新的術前治療選擇。
  • 阿司匹林能治療乳腺癌嗎?聽聽哈佛教授Wendy Y. Chen怎麼說
    Chen  乳腺癌阿司匹林(ABC)試驗將通過由國家癌症研究所(NCI)贊助的國家臨床試驗網絡聯盟(Alliance)招募3000名患有II期和III期乳腺癌的女性。參加試驗的婦女中,有一半將被隨機分配接受阿司匹林治療,另一半將接受安慰劑治療。
  • 中國HER2+早期乳腺癌首個口服輔助治療藥物!北海康成Nerlynx(奈拉...
    Nerlynx是一種口服藥物,用於已接受過手術、化療、曲妥珠單抗輔助治療的HER2+早期乳腺癌女性患者。目前,在臨床上,腫瘤的有效治療手段一直以手術切除為主,除手術之外的治療均稱為輔助治療,其目的是消滅殘存的微小轉移病灶,減少腫瘤復發和轉移的機會,提高治癒率。強化輔助治療是繼輔助治療之後的下一步治療,以進一步降低乳腺癌復發風險。
  • 長期喝豆漿會導致乳腺癌?醫生:不!相反還能防癌
    醫生們都表示,沒有任何臨床試驗可以證明豆漿可以導致或誘髮乳腺癌,而且多吃大豆製品,還能降低乳腺癌發病風險。  聽說「喝豆漿三年得乳腺癌」  有小葉增生的她害怕了  這兩天,家住江東區的俞女士心裡很忐忑。
  • 羅氏靶向藥帕捷特獲批新適應症 用於晚期乳腺癌一線治療
    HER2陽性轉移性乳腺癌患者的一線標準治療方案。目前,帕妥珠單抗、曲妥珠單抗雙靶聯合多西他賽是國際上治療HER2陽性晚期乳腺癌的標準一線治療。 乳腺癌是中國女性最常見的惡性腫瘤,位居女性惡性腫瘤發病的首位,其中HER2陽性乳腺癌約佔20%-30%,因其惡性程度高、病情進展迅速、易發生淋巴結轉移、化療緩解期短、內分泌治療相對耐藥等特點,給臨床治療帶來不少困難,患者生活質量整體偏低。
  • 在乳腺癌的放射治療期間,是否應避免使用止汗劑?
    放射療法最令人討厭和不舒服的副作用涉及被治療區域的皮膚。在許多情況下,反應就像曬傷,有輕度至中度發紅,瘙癢,灼熱,酸痛和可能的脫皮。每天接受乳腺癌放射治療的人通常被告知他們不應該使用止汗劑。在一項研究中,研究人員認為這是因為醫生擔心輻射會在許多止汗劑中與鋁相互作用,並導致更高劑量的輻射傳遞到皮膚。這種較高劑量的輻射可能導致更嚴重的皮膚副作用。
  • 科學家有望利用褪黑激素來治療乳腺癌!
    近日,一項刊登在國際雜誌Journal of Pineal Research上的研究報告中,來自巴西和美國的科學家們通過研究描述了一組在某些癌症類型(尤其是乳腺癌)中被褪黑激素(melatonin)潛在調節的基因,相關研究結果或能用來幫助開發治療疾病的新型個體化療法。
  • 得乳腺癌的年輕人越來越多了?
    上周已經放送了本次對話的上集:今天分享本次對話的下半集,聚焦乳腺癌的精準治療和臨床研究進展。精準醫療時代,乳腺癌如何治療?菠蘿:隨著我們進入到了精準醫療時代,乳腺癌也是可以分很多種,分不同的期,乳腺癌如果分類的話,大概怎麼分呢?如何區別用藥及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