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畑勳的固執:科技的進步可能導致傳統的式微

2020-12-15 科學放映員

吉卜力工作室創始人之一,日本動畫大師高畑勳於2018年4月5日病逝,享年82歲。高畑勳是日本動畫由萌芽與興盛的見證者,對於日本動畫發展有著深遠地影響。他從1960年從事動畫事業,創作或監製上百部動畫作品,代表作包括《螢火蟲之墓》、《我的鄰居山田君》、《輝夜姬物語》、《天空之城》等。

當然,高畑勳的藝術作品,再怎麼誇讚都不過分。但於我本人而言,最讓我感動的卻是老爺爺對科技進步的認識和對傳統技藝的堅持

2013年,吉卜力工作室的新作、高畑勳的《輝夜姬物語》上映,不少評論高度讚揚,用四個字概括就是「超凡入聖」,也有個別朋友看後不以為然,認為過譽。於我來說,這肯定不是我最喜歡的吉卜力作品,但看完《輝夜姬物語》之後,我卻再次為高畑勳(79歲)、宮崎駿(73歲)這些吉卜力爺爺們的「固執」而感動。

在《The Art of 輝夜姫物語》一書,高畑勳《關於《輝夜姬物語》的影像呈現二三事》一文很值得細讀。《輝夜姬物語》最與別不同的地方,是畫面基本上都是用速寫風格來呈現。在今日觀眾眼睛早已習慣 3D、CG 的世代,這肯定不是「普遍」、「主流」,甚至可以說是特立獨行了。

擯棄高科技,執著於速寫風格

為電影作曲的久石讓形容這電影:「隨便取一個畫面都如詩」。高畑勳引用18世紀法國思想家狄德羅(Denis Diderot)的話解釋:「為什麼美麗的 esquisse(速寫)比美麗的 tableau(裱框畫)更能打動我們呢?因為前者的生命更多、形式更少 .... esquisse 能夠如此強烈地牽引我們的心,理由只在於它的不確定性為我們的想像力保留了充分的自由,而想像力就讓我們在其中看見所有自己喜歡的事物。」

速寫試圖捕捉對象當下的一瞬、未完結的一刻,「畫家關注著眼前對象時的純真與悸動,也都會轉移到觀賞者的身上,激發我們,使我們意欲從速寫稿中想像當時,彷彿要讀取那一刻的記憶,在心中模擬並體會畫布之下的意境。」

這動畫用了很多線條、淡彩和留白。其中一幕輝夜姬奔跑的場面,在漆黑的電影院裡,你會深刻體會到高畑勳口中「動畫師熱忱的瞬間」那團火焰,然後為之感動。

CG技術拓展了動畫的邊界,但科技不應喧

吉卜力很早引入電腦動畫技術,現已退休的宮崎駿過去卻一直堅持手繪畫風的藝術性和人文性。高畑勳也相信,3D 的逼真可能框住人們的想像,CG 的進步可能導致傳統的式微,「說起來真是一件無趣的事」。這就是吉卜力爺爺們的固執。藝術上沒有對錯,只是他們忠於自己的堅持,令我感動。

你們有沒有到過東京近郊的三鷹之森吉卜力美術館?那裡嚴禁遊人拍攝,告示是這樣說的「吉卜力美術館是進入故事世界的入口,作為故事的主角,請你用你的雙眼和身體去感覺這個空間,而不是透過相機的取景器。然後,請把珍貴的回憶藏在心裡,帶回家。」

相關焦點

  • 一起回憶,擁有高畑勳的吉卜力
    高畑勳的分鏡而高畑勳其實是一個不會畫畫的導演,他繪製十分潦草的分鏡,在有專門的畫師幫他改進分鏡,這就導致了動畫製作進度的緩慢。但是,即便是這樣,高畑勳還是可以用不清楚的靈魂畫筆,畫出一個電影畫面的基本構成,傳達自己所想要的電影畫面。高畑勳被稱為動畫鬼才,因為他不會傳統動畫的一些技巧,卻有完美的動畫構想,這使得他創作出天馬行空的動畫,又常常給動畫工作者出難題。
  • 高畑勳逝世,他可能比宮崎駿更懂怎麼為吉卜力培養人才
    4月5日,正是中國傳統節日清明節。而正是在這一天,吉卜力工作室聯合創始人、日本動畫大師高畑勳因肺癌在東京都內醫院逝世,享年82歲。高畑勳出生於1935年。1959年,24歲的高畑勳從東京大學文學院法語專業畢業之後,加入了東映動畫,也是在那裡,他遇到了當時還籍籍無名的宮崎駿。
  • 再見,高畑勳
    離開東映之後,高畑勳製作了《魯邦三世》、《尋母千裡》、《紅髮安妮》等作品。PS:風之谷動畫同時還發掘了作曲家久石讓1988年,高畑勳指導的吉卜力成立後第一個作品——『螢火蟲之墓』上映。螢火蟲之墓背景是神戶轟炸,房子被炸毀、母親死亡的清太兄妹輾轉來到防空洞中掙扎求存,最終相繼死去的故事。
  • 他是高畑勳,不是宮崎駿!
    年輕時的宮崎駿和高畑勳於是高畑勳在執導他的第一部長篇電影動畫《太陽王子 霍爾斯的大冒險》時,提攜了宮崎駿擔任該片的美術設計。可見高畑勳對宮崎駿才能的賞識。從左起:宮崎駿、鈴木敏夫、高畑勳在這次合作後,鼎鼎有名的吉卜力工作室成立了。而高畑勳作為吉卜力的其中一員,也製作了許多佳作。
  • 吉卜力創始人高畑勳談動畫電影
    班底大多是從吉卜力外面請來的人,是一個全新的創作團隊。拍完《輝夜姬物語》,公映一個月以後團隊就全部解散了。南方周末:《輝夜姬物語》的製片人西村義明一次接受採訪時,談到第七工作室的運營十分困難。高畑勳:西村義明是製片人,所以很辛苦。但從我的角度看來其實有非常好的一面。因為吉卜力出身的人都是技術控,大家對於自己的技術都很有信心。
  • 燒腦影漫評:高畑勳通過《輝夜姬物語》表達對人生的最後思考
    燒腦影漫評:高畑勳通過《輝夜姬物語》表達對人生的最後思考今年4月5日,日本動漫巨匠高畑勳先生的辭世,人們在悲痛之餘,他生前最後一部作品《輝夜姬物語》(又名:竹取物語)再次成為關注焦點。這位大師最後的傑作?想要表達什麼,又寄託了怎樣的情感?
  • 高畑勳追悼會在吉卜力美術館舉行 現場被花朵包圍
    高畑勳的追悼告別會舉行高畑勳追悼告別會選址在吉卜力美術館日離世的日本著名動畫導演高畑勳的追悼告別會在東京三鷹之森吉卜力美術館舉行。因為高畑勳生前十分喜歡吉卜力美術館,於是宮崎駿將他的告別會設立在這裡。宮崎駿解釋現場布置風格時稱希望用花朵將高畑勳包圍,「現場的布置既不是來自高畑勳某部作品裡的元素,也不是傳統的祭壇風格,我只是想用溫暖的花花草草將他包圍。」高畑勳是著名的日本導演、編劇、製作人,畢業於東京大學文化科。
  • 動畫大師高畑勳去世,沒有高畑勳就沒有宮崎駿
    動畫大師高畑勳的離開,一早上就刷遍了微博,讓無數喜愛他作品的人們深感傷心。對於二次元以外的人,高畑勳一直是一個既熟悉又陌生的名字。這個名字會傳到人們耳中,還多半是同宮崎駿捆綁在一起。宮崎駿對很多事情都負責到底,正是因為他的嚴格作風,高畑勳才可以在某些不為人知的地方發揮他巨大緩慢的才能。
  • 高畑勳面面觀(一)
    首先必須糾正的是,吉卜力≠宮崎駿;而高畑勳,不僅不遜於宮崎駿,更是又一位值得大書特書的動畫大師。構成吉卜力動畫王國的三巨頭:(左起)宮崎駿、鈴木敏夫、高畑勳。這是2013年以他們三人為主角的紀錄片《夢與瘋狂的王國》海報在《輝夜姬物語》製作進行時,WOWOW拍攝的《高畑勳製作<輝夜姬物語>933天的傳說》 一片終於為我們揭開了高畑勳神秘的面紗。
  • 他叫高畑勳,不叫宮崎駿.
    日本媒體報導高畑勳逝世消息相比宮崎駿,高畑勳這個名字,對很多觀眾來說可能有些陌生。他那部催人淚下的《螢火蟲之墓》,也被不少人誤以為是宮崎駿的作品。1935年,高畑勳出生於三重縣伊勢市(比宮崎駿大6歲),後來舉家搬到岡山生活。在他10歲時,發生了岡山大空襲。親歷戰爭的高畑勳,後來把這些童年惡夢放進了《螢火蟲之墓》。
  • 他叫高畑勳,不叫宮崎駿
    ▲日本媒體報導高畑勳逝世消息相比宮崎駿,高畑勳這個名字,對很多觀眾來說可能有些陌生。他那部催人淚下的《螢火蟲之墓》,也被不少人誤以為是宮崎駿的作品。1935年,高畑勳出生於三重縣伊勢市(比宮崎駿大6歲),後來舉家搬到岡山生活。在他10歲時,發生了岡山大空襲。親歷戰爭的高畑勳,後來把這些童年惡夢放進了《螢火蟲之墓》。
  • 高畑勳送別會在三鷹之森吉卜力美術館舉辦 宮崎駿等出席
    在4月5日,著名動畫導演、吉卜力工作室創始人之一高畑勳因肺癌去世,讓眾多漫迷都十分惋惜。高畑勳先生曾經指導了《螢火蟲之墓》、 《歲月的童話》、《紅海龜》、《輝夜姬物語》等知名的動畫電影。今天(5月15日),高畑勳先生的送別會在東京三鷹之森吉卜力工作室美術館舉行,宮崎駿、巖井俊二、山田洋次等知名動畫導演都出席了本次送別會。宮崎駿先生在儀式上做了長篇致辭。送別會現場,高畑勳先生的遺像被各式各樣的鮮花簇擁。
  • 高畑勳,不需要被別人的光芒照耀
    在《平成狸合戰》中,傳統的生殖崇拜由狸子們變身的部位來體現,狸子們用這個特殊部位變換成鐵壺,降落傘,甚至巨大的寶船,似乎它們的魔法源泉就在於此。高畑從不避諱這種「恥」文化,甚至將其作為傳統日本的象徵,對抗現代社會的即成規則。很多人將《平成狸合戰》和宮崎駿的《幽靈公主》一同歸為提倡環保的動畫。然而《平成狸合戰》卻有著不僅限於環保的更深層的意義——現代社會中人的異化。
  • 高畑勳去世,生前這樣和南周談宮崎駿、吉卜力、中日動畫……
    高畑勳:西村義明是製片人,所以很辛苦。但從我的角度看來其實有非常好的一面。因為吉卜力出身的人都是技術控,大家對於自己的技術都很有信心。熟練手會有職業慣性,害怕失敗,導致很難創新。當有創新的想法時,吉卜力的熟練手會說:「不行!」希望大家只發揮自己已經熟練的技術。然而第七工作室卻做出了創新。
  • 動畫巨匠高畑勳的動畫電影及成就
    至此,高畑勳點出了該影片的主旨:寬容地面對生活。  在該影片中,高畑勳讓人物「素麵朝天」,不誇張不遮掩,力求如實再現。身為上班族的山田先生在維護自己的威嚴時常常失敗,對妻子大呼小叫後低頭認錯,教育兒子時被家人揭短,想與兒子親近卻被冷漠回絕。觀眾在觀看影片的同時,也看到了自己的影子,看到周圍人的影子,在故事的是非善惡中獲得教育和反思。
  • 高畑勳 與宮崎駿齊名的動畫巨匠走了
    高畑勳是當今日本最重要的動畫巨匠之一,也是著名導演巖井俊二的姑父。學生時代的高畑勳觀看了《邪眼暴君》(1952年)一片後大受觸動,決心從事動畫事業。在東京大學法文科畢業後,高畑勳加入了東映動畫。在東映,高畑勳與宮崎駿相識,從此展開長期合作。1985年,兩人合夥創立了吉卜力工作室,開啟了日本動畫的一個嶄新時代。
  • 《我的鄰居山田君》宮崎駿式浪漫只是童話,高畑勳式溫馨才是生活
    可能是因為宮崎駿的名頭過於響亮,大家往往會忽視吉卜力工作室的另一位動畫大師高畑勳。高畑勳其實是宮崎駿能夠響徹動畫界的恩師和提攜者,同樣高畑勳在日本動畫界也是一名響噹噹的泰鬥級人物。其實如果你看過宮崎駿和高畑勳兩人的作品,你會不難發現高畑勳的作品不管是從畫風、背景的精美程度還是人物外表和內心刻畫的精細程度上,都是略勝於宮崎駿的作品一籌,而且你通過對比高畑勳的作品《螢火蟲之墓》、《我的鄰居山田君》和《輝夜姬物語》,你不難發現他在一次又一次嘗試著不同的作品風格和畫風。
  • 「敢達之父」富野由悠季:我的「師父」高畑勳
    4月5日,日本動畫導演,編劇,製作人高畑勳的離開,讓所有熱愛動畫之人心痛不已。這位帶領日本動畫走入黎明期的動畫大師創造了現實主義的動畫演出論和表現方式,培養出了以宮崎駿、富野由悠季為代表的大量日本動畫人才。近日,日本公信榜網站上刊登了一篇富野由悠季回憶高畑勳的文章。這位「敢達之父」對高畑勳懷有極高的敬意,將他視為引導自己進行創作的「師父」。
  • 高畑勳和宮崎駿創建的夢與狂想之國
    說這句話的是鈴木敏夫說起宮崎駿和鈴木敏夫,影片更講了一個有趣的事:在早年間,鈴木敏夫還只是德間書店的一名勤務,公司卻給了他一個不可能的任務,他可能並沒有想過,正是這個任務,讓他和宮崎駿宿命般地相遇了。而三十多年前鈴木委託宮崎駿創作的漫畫,正是後來被熱議的電影《起風了》的原型。
  • 高畑勳送別會在三鷹之森吉卜力美術館舉辦 宮崎駿等出席
    在4月5日,著名動畫導演、吉卜力工作室創始人之一高畑勳因肺癌去世,讓眾多漫迷都十分惋惜。高畑勳先生曾經指導了《螢火蟲之墓》、 《歲月的童話》、《紅海龜》、《輝夜姬物語》等知名的動畫電影。今天(5月15日),高畑勳先生的送別會在東京三鷹之森吉卜力工作室美術館舉行,宮崎駿、巖井俊二、山田洋次等知名動畫導演都出席了本次送別會。宮崎駿先生在儀式上做了長篇致辭。送別會現場,高畑勳先生的遺像被各式各樣的鮮花簇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