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後附;2019年慢性病醫保怎麼報銷?慢性病報銷比例是多少?
七臺河市慢性病準入標準
一、高血壓(III期以上)認定標準:
1.收縮壓≧180mmHg,舒張≧110mmHg;2.靶器官損害:
既往高血壓病史,左心室肥厚(心電圖或心臟超聲);
血肌酐輕度升高(1.2-2.0mg/dl);
超聲或X線證實有動脈粥樣斑塊(頸、髂、股或主動脈);
視網膜動脈局灶或廣泛狹窄;3.併發症:
心臟疾病(心絞痛、心肌梗死、冠狀動脈血運重建術後、心力衰竭);
腦血管疾病(腦出血、腦梗塞、高血壓腦病);
腎臟疾病(糖尿病腎病、血肌酐升高>2.0mg/dl);
血管疾病(主動脈夾層、周圍動脈疾病);
高血壓視網膜嚴重病變(出血或滲出,視乳頭水腫)。
同時具有上述兩項及以上即可。
二、風溼性心臟病認定標準 :
1.有風溼性心臟病住院病史;
2.心臟超聲顯示心瓣膜改變達重度;
3.合併心衰和嚴重心律失常;
4.實施心臟置換瓣膜手術的(免檢)可以直接認定;
具備前三項中兩項即可。
三、肺源性心臟病(慢性心力衰竭)認定標準:
1.胸片或CT影像學檢查有慢性支氣管炎、肺氣腫及其他肺胸疾病或肺血管疾病史;
2.有咳嗽、咳痰、氣喘症狀及肺氣腫,重者有紫紺、右心功能不全表現;
3.有肺動脈高壓、右室增大的輔助診斷依據;4.輔助檢查診斷標準:
包括心電圖、胸片、心臟超聲檢查達到相應標準。
同時具有上述三項標準即可。
四、冠心病 認定標準:
1.心電圖或超聲心動圖顯示明顯心梗或房顫、頻發室早等嚴重心律失常變的;
2.冠脈造影或64排冠脈CT顯示狹窄達75%以上;
3.Ⅰ度或Ⅰ度以上心衰;
4.安裝心臟起搏器、實施冠狀動脈支架植入、搭橋手術的(免檢)。
結合臨床症狀,具備前3項中任意2項或第4項的可以認定。
五、腦血管病後遺症(合併肢體功能障礙)認定標準:
1.有病史資料顯示,發病後時間半年或一年,因腦血管疾病所引發的;
發病突然或慢性發病,意識障礙、頭痛、嘔吐、偏癱(患側肌力在三級及三級以下的)、失語;
2.有頭顱CT或MRI證實,或腦血管造影明確病變部位和性質;
3.目前臨床上有神經功能障礙(定點向力障礙或植物人)。
同時具有上述三項標準即可。
六、肝硬化失代償期認定標準:
既往肝硬化病史(非酒精性),影像學提示肝硬化改變,症狀和體徵為:
肝掌、蜘蛛痣、雙下肢浮腫、腹水、出血徵象或並發肝性腦病、肝腎症候群、上消化道出血、自發性腹膜炎、電解質紊亂等,並同時具備以下四項中的任意一項:
1.肝功異常(ALT或AST > 2倍正常上限值)。
2.血白蛋白測定值
3.總膽紅素水平≥34.2umol/L。
4.血常規提示有血細胞減少徵象。
七、慢性腎功能不全:
認定標準:
1.慢性腎功能不全病史;
2.臨床表現為食欲不振、嘔吐、皮下水腫和(或)體腔積液、高血壓和心力衰竭、貧血等多系統臨床症狀;
3.血肌酐值(Scr)≧451μmol/L;
4.腎小球濾過率(GFR)
須同時符合1、2、3項或1、2、4項。
八、糖尿病合併症認定標準:
1.症狀+隨即血糖≥11.1mmol/L(200mg/dl),或FPG≥7.0mmol/L(126mg/dl)或OGTT中2HPG: ≥11.1mmol/L(200mg/dl);2.合併四肢動脈病變,超聲都卜勒或動脈造影示動脈狹窄程度≥50%,或局部足、趾壞疽(乾性、溼性、潰瘍)、截趾、截肢。
3.合併腎病Ⅳ期以上(含Ⅳ期),血肌酐≥177μmol/L或伴有尿蛋白定性陽性(兩次以上超過300mg/L或0.5g/24小時)、高血壓、浮腫、低蛋白血症、貧血、管型尿;4.合併視網膜病變Ⅲ期(含Ⅲ期)以上糖尿病眼底表現;5.合併周圍神經病變,產生神經體徵。
6.合併心腦血管併發症:
腦梗死、冠心病。
具備第1項同時具備2、3、4、5、6項任意一項者。
九、再生性障礙性貧血認定標準:
1.有完整的確診慢性再生障礙性貧血的病史資料,一年內的血或骨髓檢驗報告;
2.全血細胞減少;
3.骨髓增生低下或異常增生活躍;
4、網織紅細胞減少。
十、類風溼性關節炎認定標準:
1. 晨僵持續至少1小時(每天),病程至少6周;
2. 有3個或3個以上的關節腫,至少6周;
3. 腕、掌指關節腫痛至少6周;
4. 對稱性關節腫至少6周;
5. 有皮下結節;
6. 手X線片改變(至少有骨質疏鬆或關節間隙的狹窄);
7. 類風溼因子陽性。
具有上述標準七項中四項即可。
十一、系統性紅斑狼瘡:
認定標準:
1.顴部紅斑、盤狀紅斑、光過敏;2.腎臟病變(尿蛋白>0.5g/l或細胞管型);3.血液系統異常、免疫學異常、抗核抗體陽性,符合系統性紅斑狼瘡診斷。
十二、嚴重精神障礙疾病認定標準:
1.符合嚴重精神障礙疾病診斷標準,且在住院病歷中有明確的診斷,經系統藥物治療一年以上病情無明顯緩解;
2.既往有精神障礙的病史,停藥後病情即復發的。
符合其中一款即可認定。
十三、活動性肺結核認定標準:
排除其它疾病符合以下項目。
1.影像學檢查活動性結核表現;
2.結核病臨床表現(症狀、體徵);
3.結核菌素皮試試驗(PPD)中度陽性或強陽性、血清結核抗體陽性;
4.支氣管鏡檢查(鏡下結核表現或取分泌物、刷檢、活檢結核菌檢測陽性);
5.細菌學檢查(塗片顯微鏡檢查陽性、結核菌培養陽性);
6.分子生物學(PCR、X-pert等核酸檢測結核菌陽性);
7.結核病病理學檢查確診。
符合第1條及第2、3、4、條任意一條;
或符合第5、6、7條任意一條。
十四、房顫認定標準:
1.典型的房顫症狀和體徵,臨床類型為持續性房顫(發作時間>7d,且不能自行終止);
2.臨床表現可有心悸、氣急或自覺心搏不規則等症狀,體格檢查多存在心律絕對不齊,第一心音強弱不等,脈搏短絀等;
3.心電圖或動態心電圖檢查示:
符合房顫診斷標準的。
須同時符合1、2、3項。
十五、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認定標準:
有慢性支氣管炎或肺氣腫病史、慢性咳嗽、咳痰、進行性加重的呼吸困難,胸廓前後徑增大,肋間隙增寬;
肺功能檢查:
(FEV1/FVC)
十六、愛滋病認定標準:
HIV抗體陽性,且需要臨床治療的。
七臺河市醫療保障局
(放到你圈子裡,朋友們會感激您)
2019年慢性病醫保怎麼報銷?慢性病報銷比例是多少?
隨著國家社會保險制度不斷完善,醫保可報銷項目越來越多。日常生活中,人們最關注的還是關於慢性病報銷比例。畢竟慢性病是磨人的病。需要時間跟精力特別長。那麼,2019年慢性病醫保怎麼報銷?慢性病報銷比例是多少?下面跟大律師網小編一起去看看吧。
2019年慢性病醫保怎麼報銷?
一、由患者本人向社保中心提出申請,填寫正式的申請表。
二、將二級以上醫院的診斷證明材料上報社保中心,經專家委員會鑑定審核後,辦理慢性病證歷。專家委員會對慢性病的鑑定一個季度舉辦一次,鑑定所需費用由個人或單位承擔。
三、患者在指定的醫院門診部看病購藥。
四、在規定的時間內,到社保中心予以報銷慢性病醫療費用,同時將《慢性病門診醫療費用清單》連帶處方、發票、慢性病證歷、病歷、各種檢查報告單等一併存檔。需要注意的是,在申請慢性病報銷時,每人最多可以申報三種慢性病。
2019年慢性病醫保報銷比例是多少?
首先,有25種慢性病可報銷,具體如下:
惡性腫瘤、慢性腎功能不全、再生障礙性貧血、類風溼性疾病、慢性活動性肝炎、慢性**炎、結核病、腸粘連、腦血管意外回復期、肝硬化失代償期、慢性肺源性**病、慢性心功能不全、心率失常、冠心病、帕金森氏病、高血壓病、糖尿病、慢性前列腺炎、前列腺增生症、精神病、麻風病、紅斑狼瘡、慢性萎縮性胃炎、器官移植後抗排斥治療、慢性盆腔炎等。
2019年慢性病的報銷標準如下:
每年度起付標準300元,治療統籌疾病發生的符合規定的門診醫療費用,在起付標準以上部分,城鎮職工按80%報銷,城鎮居民按50%報銷。一個醫療年度內不能超過慢性病最高支付限額。
(放到你圈子裡,朋友們會感激您)
本報編輯:吳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