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假前,米周他們還沒來的時候,他們就在群裡說這個假期最重大的事件就是要去中山吃鴿子。我們這幫朋友裡,只有米周、胖總、Rockfreer這三個腐敗分子去吃過,估計他們去吃鴿子的時候我還沒加入此群。
珠海農家樂也不少,吃鴿子的地方也不少啊,上次跟一姐嘻姐去檸溪那邊吃的鴿子盛宴也很不錯,前段時間還去萬悅酒店吃早茶裡的烤鴿子也很棒誒。驅車跨市去吃一隻鴿子未免也太大動幹戈了吧?但對待美食我向來是來者不拒,除了那些留在記憶裡真正的美味,就算是多體驗一種美食多品嘗一種味道,人生也算是更豐富了一些,也更圓滿了一些。
我們3個小分隊約好傍晚在中山石岐佬門口見面,我們這個小分隊一路途徑金臺寺小吃了一點農家樂,又去鬥門古鎮吃了一些下午茶,在古鎮的農田裡走了一遭。等天色漸晚夕陽西下,我們開啟了去中山吃鴿子的徵程。一路歡歌笑語,車載音樂從二手玫瑰到網絡歌曲,終於抵達中山的地界石岐區,此刻我才知道石岐是中山的中心城區。
饒了幾個彎到了石岐佬,司機Rockfreer叫我們下車,說我們慕名而來的石岐佬到了。因為後邊跟著很多車,我們匆忙的下車,唯一的感覺是我被卸到了路邊,唯二的感覺是整個城市都好香啊,別人的城市是花香,這個城市是鴿子香。
用人山人海形容可能是有一點誇張,但是用車水馬龍形容真是一點都不過分,門口那麼大的吉祥物,我甚至都懷疑這是一家餐廳嗎?怎麼那麼像一個旅遊景區的大門口,很多人都在這裡下車,不知是本地人還是周邊的人慕名來吃。總之很多人圍繞在這裡。
包括我在內的很多人都會好奇一個問題,現在吃飯不想排位就提前打電話預定嘛,可是石岐佬就是這麼有名的任性,不接受預定,只能來這裡排位。按照慣例去拿了一個號,得知前邊還有一百多桌,那隻好慢慢的等嘛。等的過程就順手參觀一下周邊,門口幾米處不相干的咖啡店也因為石岐佬的存在生意特別紅火。
門口兩側有外賣的烤乳鴿,也就是說不在這裡用餐的話是可以排隊打包走鴿子的,液晶顯示屏上顯示現有的鴿子數量,也就十幾分鐘就少了100多隻,因為他們晚餐只限量1000隻鴿子。我心裡一陣擔心,我們前邊一百多個號,就算飯店翻桌的速度再快,輪到我們的時候沒鴿子的話該怎麼辦啊?我們就是為了這乳鴿來的,來這一趟多不容易,鴿子沒了還吃什麼。於是我們派胖總去外賣鴿子隊排隊,這樣不管是打包還是進去吃,總是能吃到鴿子的。
說起石岐佬的招牌菜「乳鴿」,說實話在北方雞鴨很常見,但是鴿子和鵝倒是很少見,可能這兩年也有一些這樣的店鋪我不知道。廣東人喜歡乳鴿,素有「一鴿勝九雞」的說法。當我看到這麼多人為了這隻「乳鴿」慕名而來,我真是很為鴿子感到亞歷山大,更為養鴿子的人感到亞歷山大。每天來吃鴿子的人那麼多,比肯德基裡的雞供應量還要大,就算是每餐限量1000隻,這也是不小的數字了,是哪個養鴿場給他們供應鴿子呢。不問不知道,一問才明白,原來石岐佬有自己的養殖場,所有食用的乳鴿都是自己飼養,在各種工序上嚴格把關,這我就放心了。
趁著排號的時間,我又忍不住去逛一下,原本以為這裡就是吃鴿子的,結果順著門口望進去就看到各式各樣的新鮮現做的小吃,不看菜牌我是根本叫不出名字的。從門口走進去,那感覺根本不像是進入了一家餐廳,更像是進入了一條美食街或是一個美食廣場。由於太壯觀,我只好給大家拍一些圖過過癮,畢竟我也是第一次來,不熟悉。
(因圖片太多,挑了一部分拼圖發上來,還有一些實在發不上來了)
我進門後看到這壯觀的一幕幕真是驚呆了,沒錯,我剛開始也在懷疑我是不是走錯了地方或正門不在這裡,各種各樣的生鮮食材以及我叫不出名字的小吃,像美食廣場一樣敞開著,幾百個工作人員穿著工作服,有的是做好送進每個包房,有的是用盒子打包外賣的,還有一些是做成真空包裝當特產賣的。
門口陸續還有車開進,在歷經1個小時的排位,終於等到我們的號了,在眾人羨慕的眼光下,我們跟著服務員走進了我們的包房,此刻才算是有一點安靜,包房環境一般吧,不過服務員素質態度還算可以。
好了,快速上菜!!!
1.烤乳鴿
烤乳鴿是必點的,畢竟從上海飛珠海,又驅車1小時,等待1小時,就為乳鴿而來。乳鴿入嘴後皮薄、脆,香味兒入骨,肉嫩而不軟,上來拍完照就迅速被搶完了。至於價格,30元一隻,價格還算可以吧?
2.大煎堆
說說這個奇葩的球吧,在門口等待的時候就看到師傅在做,很多朋友在圍觀拍照。我很好奇他是怎麼一點點在鍋裡炸成這個形狀的,是空心的,用筷子戳破就可以一點點撕著吃,跟我們在早餐店裡吃的麻團兒味道差不多,口感還是略有差異的,脆感和糯感並存,不膩,大半個都被我搶吃了。
3.鴿肝醬長豆角
這個豆角深受每個人喜歡啊,頂多每根剪成兩段甚至沒剪,長條形狀的,豆角最怕沒煮熟或不入味,這個完全不會,最主要豆角上邊的醬是他們秘制的鴿肝醬,味道鮮美,你在其他地方是吃不到這個味道的。
4.金吒
這個是中山傳統名點之一,看上去很像水晶蝦餃但實際上裡邊的餡兒很雜,以叉燒、瘦肉、冬菇、筍、鮮蝦等為主。最有特色的是它的包製方法,要求滿而不實,所有的餡料要非常非常細,這樣搖起來裡邊能聽到一些響聲。其實這些也都是聽說,但是吃到嘴裡你才會體會到它的精心製作。
5.釀三寶
聽名字就讓我想起了地三鮮,顏色搭配也蠻像。苦瓜我是基本不吃的,市面上的大部分有苦瓜食材的菜大多都一個色調,看上去就很苦。但這次真的很難抵擋這種高飽和度色彩的誘惑,一個字:鮮。
6.雪影豆沙
我咬了一口裡邊有豆沙餡兒,還想著這不是豆沙包嘛,但是口感卻跟普通豆沙包有著很大區別。胖總說這和他們東北的雪衣豆沙很像,皮兒是將蛋清打發到能站住筷子的程度,包裹著豆沙餡在靜油裡溫熟。口感就像帶餡兒的棉花糖一般。這個可以當甜點吃,回頭也要試著做一下,到時再分享給大家。
7.上湯魚包
這個趁熱是最好吃的,鮮香嫩滑,吃到了很多不同的口感。到這裡我才開始感嘆,這個地方之所以那麼多人慕名而來,除了這裡的味道真的很美之外,還有每道菜的製作工序極其複雜,這也正是傳統粵菜讓人著迷的地方。相比家常菜對火候的要求,這些美食更加注重的是食材之間的搭配和碰撞,讚嘆發明這些美食的廚師們都是藝術家。
8.姜蔥炒脆鯇脊髓
雖然在廣東這麼多年,脆鯇魚我也是第一次吃,在珠海就常聽他們說起要去吃脆鯇魚,這次來中山吃到後我才知道,中山才是正宗的脆鯇魚之鄉。沒錯,很脆!
我們點的的還有好多菜……介紹不過來了,大家看看,總體的味道都很不錯,是非常值得吃的,而且就算我們點了這麼多,還是有很多沒嘗到的,肯定會有機會再來的,到時候帶父母和朋友來這裡吃。
椒鹽蓮藕
辣子田雞
蝦米合椰菜
蜆芥炒腸粉
三鄉炒瀨粉
看一下餐具和杯子的數量就知道我們的隊伍多龐大~
曬一下帳單,服務費平時是沒有的,只有節假日有,也算是控制流量的一個措施。除去服務費才700多一點點,我們9個人,而且還有沒吃完打包回家的。算下來人均也就70多一些,性價比還是極高的。
餐廳環境圖沒拍幾張,因為到處都是人,去洗手間回來的路上拍了兩張大廳,很有農家的感覺哦?
飽餐這一頓美味,除了感嘆我大中華的美食博大精深,也覺得人生更加圓滿了。
我們平日裡所說的行萬裡路其實也不過是為了豐富人生的閱歷和體驗。或許美食永遠都只是我們在追求生活美學道路上的一種產物,而熱愛生活的赤子心卻一直在路上。也許多年後我們能夠回憶起的不是石岐佬的乳鴿和小吃有多好吃,而是那年4月,某個傍晚,一群好友,歡歌笑語,穿過田野,穿過城市,穿過大半個中國來吃你。
謹以此文,獻給身邊這群熱愛生活的朋友們。願友誼地久天長,願永遠一起在路上,願未知的未來越來越好。
如果您喜歡本文,歡迎分享至朋友圈給更多人閱讀。關注本微信號,一起關注生活美學,探討生活點滴。😘
以上圖文均為小怪獸製作
以商業性目的轉載必須經過本人同意,否則死磕到底。
歡迎關注【胖總遇上小怪獸】
公眾號:meetingmons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