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非洲大陸的中東部,有個不起眼的內陸小國,面積大概只相當於北京加天津,卻被稱為是「非洲新加坡」,甚至還有人稱它為「非洲小瑞士」,這是為什麼呢?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這個神秘的國度。
不堪回首的記憶:種族滅絕屠殺
提起盧安達,就繞不開一個沉重的話題,那就是發生於1994年的盧安達大屠殺,雖然距今只有20多年,但這場大屠殺的慘烈程度卻是幾百年內未有過的。大屠殺是殖民主義的遺禍,比利時殖民盧安達的時候,根據樣貌將盧安達人分為了圖西族和胡圖族,並且將他們進行等級劃分,指使圖西族人作為自己的代理人來壓迫胡圖族人,因而加劇了雙方的仇恨。
非洲獨立運動中,人數較多的胡圖族奪取了政權,基於幾百年受壓迫的仇恨,胡圖族一直鼓吹要剷除圖西族,而之後胡圖族總統乘坐飛機被擊落導致身亡的消息使得尖銳的民族矛盾驟然爆發,兩族人大開殺戒,導致不到一百天死亡近一百萬人,要知道當時盧安達全國人口加起來也不到一千萬,這個恐怖的死亡人數只能夠用慘絕人寰來形容。
著名的電影《盧安達飯店》就以該事件為背景,當然,也正是由於曾經的痛苦和黑暗,才襯託出了現在盧安達和平安定的來之不易。
化身自然天堂:厲行環保的楷模
得益於政府嚴格的環保措施和工業文明的相對落後,如今的盧安達風光秀麗,已經成為動植物棲息繁衍的天堂。在這裡,你可以近距離接觸到野生的山地黑猩猩,其他珍稀野生動物獅子、大象等更是不計其數,甚至這個內陸國家的湖泊周圍還分布著美麗的沙灘,讓人流連忘返。
生態環境保護得這麼好,自然與人類的活動不無關聯。在這裡人們不準隨意扔垃圾,塑膠袋被完全禁止使用,衛生檢查不達標的飯館會被強制關閉,每個月的最後一個周六,盧安達全民還會被發動參加義務勞動來清掃街道,因此盧安達的市容村貌都異常乾淨整潔,在普遍髒亂差的非洲完全就是個例外。
漢化盧安達:以中國為學習榜樣
盧安達之所以近些年經濟發展迅速,其實也離不開中國的背後支持,盧安達總統卡加梅就一直倡導要以中國為老師,學習中國先進的發展經驗,還和中國籤訂了多項經濟協議。其實盧安達總體來說經濟還比較落後,缺少工業,就連電力都沒有完全覆蓋,這些基礎設施的建設自然也要背靠中國這個老大哥。
去年7月4日是盧安達解放25周年紀念日,首都基加利舉行了盛大的閱兵儀式,而且採用了中國軍隊的隊列式,6名教官辛苦指導了三個月,當盧安達士兵喊著「一二三四」整整齊齊地走過的時候,還挺有一股中國閱兵的味兒。甚至在前兩天,盧安達駐中國大使還來到淘寶直播間為自己國家的辣椒醬帶貨,中盧兩國互動頻繁,關係果真不一般。
盧安達雖小,卻做出了值得不小的成就,尤其是促成兩個民族和解,彌合社會割裂這件事就值得稱道,「非洲新加坡」這個名副不副其實還不知道,但友好往來、共同發展一直都是我們兩國人民的期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