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5月19日,全球新冠肺炎確診病例累計:4841235例,死亡316293例,全球多國經濟衰退,產業停滯,多國封國。
美國,疫情現狀全球第一,感染人數達 1552140萬,石油暴跌300%,美股10天四熔斷,創造了歷史。
美國,疫情現狀全球第一,感染人數達 1385834萬,石油暴跌300%,美股10天四熔斷,創造了歷史。
3月23日,開啟無限量化寬鬆操作無限印錢模式。
3月27日,美國正式通過2萬億美元的經濟刺激方案,史上最大規模刺激計劃。
這一切都是因為出現美元緊缺,流動性危機。
1997年的亞洲金融風暴和2007年由次貸危機引發的全球金融危機都是因為出現美元緊缺,這些曾經給菲律賓的經濟帶來了沉重的打擊。
第一,金融危機遲滯了菲律賓經濟的增長,通脹壓力加大。
第二,菲律賓金融危機中比索大幅貶值,股市動蕩,國家財富損失慘重,1998年的平均匯率比1997年貶值了38.8%,比1996年貶值了55.9%,比索貶值使菲律賓國家的大量財富化為灰燼。
第三,金融危機影響投資,加重了債務負擔,1998年外債佔國內生產總值已達73.4%,其債務遠大於菲律賓的外匯儲備。
第四,企業經營困難,出口增長減緩,政府財政出現赤字。
第五,影響菲律賓的勞務經濟,失業人數增加,就業形勢嚴峻。
但這次衰退跟以往經濟大蕭條有什麼不同, 疫情很特殊啊!無論是之前的貨幣大貶值還是金融泡沫的破碎,他所面對的問題都是跟金融市場或是經濟鏈條息息相關的,可疫情不是啊!疫情這隻黑天鵝它是來自大自然的,但是迫使全球70多億面對同一個社會問題,但是這次衰退又有一個最關鍵的相同點,但是都是由於需求不足而導致的,之前需求低迷是因為金融條件不好,而現在這個疫情導致需求發生場景都消失了,休閒啊、旅遊、出行、能源、金融等一大堆日常需求都消失了。
面對疫情帶來的種種變化,菲律賓如何汲取教訓,抵抗危機呢?
1) 加固金融體制
第一、提高銀行資產質量,菲律賓中央銀行通過SPV計劃和安全化計劃,使金融機構能夠將其不良資產和被沒收的抵押資產轉讓給特殊目的公司和資產管理公司;
第二、加強風險管理,菲律賓中央銀行建立對信貸風險和操作風險的內部評級體系;
第三、發展國內資本市場,證券業務第三方保管的制度化。
2) 外匯儲備
菲律賓國際儲備(GIR)即美元資產也增加到非常合適的水平,截止2020年3月菲律賓國際儲備達到889億美元,這足以滿足7.9個月進口支出,是隨後12個月菲外債總額的3倍多。
3) 金融防火牆——清邁協定!
1997年金融風暴後,2000年5月4日,中國、日本、韓國,中國香港和東南亞諸國等14個經濟體,共同達成籤署貨幣互換協議,稱為《清邁協議》。協議大意是,如果一國面臨經濟危機下的資本外流困局時,可以獲得他國支援,從協議的外匯儲備庫取得資金,保護本國經濟和匯率。
如果成員國如果遇到經濟危機,可以隨時取出資金,能夠迅速得到資金援助!2014年,各國再次擴大貨幣互換規模,協議資金池已達到2400億美元。
4) 股票逆回購
菲律賓已要求國家養老基金對股票的逆回購,允許上市公司的股東對關鍵的公司決策進行遠程投票。
5) 比索堅挺
截止目前,菲律賓比索是今年表現最好的貨幣之一,比索兌美元匯率為1美元兌50-51比索,其他亞洲和新興市場貨幣急劇貶值。菲律賓比索如此穩定的表現令人吃驚,讓比索保持堅挺的主要原因之一是,較之國內生產總值(GDP),截至2019年底,菲政府債務僅相當於GDP的41.5%。
歷史上傳染病的大流行後,全球經濟都出現微型反彈。如果我們能夠提前布局,分配好國內和海外的資產,就能夠跟得上第一波反彈的潮流,你能夠做到風險分攤,收益是平衡的,這就是對衝,這就是配置海外資產的最大意義。
所以這個時候選擇有價值、有成長性的國家或地區,能夠合理配置資產和規避風險,甚至抄底優質資產,用我們「增發」的貨幣去購置別人優質的資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