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南苑的前世今生:從皇家苑囿到國家公園

2020-12-18 澎湃新聞
作者:吳文濤,北京市社會科學院歷史所副研究員

摘要

南苑(含南海子)地區,位於南中軸延長線與西山永定河文化帶的交匯節點上,有著特殊而深厚的歷史文化淵源和古河道溼地的獨特地理環境。歷史上,南苑曾是一個獨立的整體,如今更是北京面向津冀協同發展的戰略要地。建議在市級層面劃出特定區域,整合豐臺、大興兩區力量進行統一規劃,打造文化與生態「特區」,使之成為首都南大門美麗寬敞的前廳。

北京南部地區作為服務保障首都功能、承接中心城區疏散功能的重點地區,也是北京面向津冀協同發展的戰略要地。其中,南苑(含南海子)地區以其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及良好的生態環境優勢,理應成為城南發展規劃的重中之重,在頂層設計上給予特別關注。

地理空間完整性和歷史文脈延續性

歷史上的南苑(含南海子)是一個整體,是永定河故道遺存的天然溼地和遼金元明清五朝皇家苑囿,其地理空間的完整性和歷史文脈的延續性不應被打破和分割。

南苑一帶在元代以前曾是永定河故道,由於湖沼密布、水草豐美、野生動物繁多,自遼金始成為宮廷苑囿。元代稱「下馬飛放泊」,是皇家專屬獵場。明代「復增廣其地,周垣百二十裡」,被稱為「南苑」或「南海子」,是高牆深院、朱門碧波的皇家行宮。清代鼎盛時規模和功能都進一步擴大,「春蒐冬狩,以時講武。恭遇大閱則肅陳兵旅於此」,成為京城最大的皇家園林。其大致範圍北起大紅門,南至南大紅門;西起西紅門,東至馬駒橋西;西北至鎮國寺,東北至小紅門;西南至海子角,東南至大回城,方圓達210平方公裡,面積兩三倍於京城。南苑地區,指的就是歷史上的這個「南苑」,它包含了今豐臺區南苑鄉、花鄉及大興區團河、瀛海、鹿圈、舊宮、亦莊等所屬部分地區。

南苑除了提供皇家休閒、遊獵功能外,還承擔著生產儲備、生態調節、閱兵操練、外交門戶等作用。永定河故道豐饒的水土條件使這裡成為京城蔬菜瓜果、肉禽蛋奶等副食品生產基地,不僅為皇室生產特供,也為軍隊供應馬匹和糧草;水草豐腴的湖沼溼地不僅造就了旖旎風光,還具有強大的生態調節功能,對涵養水源、蓄洪防旱等也發揮了積極效益。作為北京城的南部門戶,南苑也是清朝皇帝接見少數民族領袖和各國使節的重要場所。這裡經常舉行有關「撫綏」少數民族首領的慶典,對民族團結、政權鞏固具有特殊意義。

南苑地區在清末被作為荒地拍賣,昔日皇家園林的風光不再,大量民間資本湧入,許多新興農莊出現,近代新式業態紛紛入駐。民國時期,燕京大學曾在此開辦中美合作的農業試驗場,引進國外先進農業技術和品種進行實驗推廣,對改良華北農業起到了引領作用。這裡還出現了中國最早的航空學校以及北京最早的機場(即今南苑機場的前身)。新中國成立後,在原南苑航空學校基礎上建立了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成為中國航空航天事業的搖籃。南苑地區的萬頃良田被劃入集體農莊和國營農場,成為首都重要的農業產區和副食品生產基地。

如今,這座曾經最大的皇家苑囿尚有南海子部分水窪和團河行宮、晾鷹臺、德壽寺等古蹟殘存。其範圍輪廓依然大致清晰,文化習俗在地方仍有傳承,傳統業態格局在村莊、產業分布上也有所體現。曾經地域寬廣、風貌獨特、自成一體的五朝皇家苑囿,分屬豐臺(以南苑鄉為核心)、大興(以南海子為核心)兩區,被不同的產業規劃和發展思路切割,變得零散而細碎。這無形中破壞了其歷史文化價值的整體性和區域風貌的完整性。

「一軸」「一帶」的交叉地位和交互功能

在《北京城市總體規劃(2016年—2035年)》中,南苑地區正好位於南中軸延長線和永定河文化帶的交匯處,承載著「一軸」「一帶」建設的雙重任務。

北京中軸線是古都北京的靈魂和脊梁,在傳統城市空間和功能秩序上起著統領作用。2017年公布的北京新總規提出,要構建「一核一主一副、兩軸多點一區」的城市空間結構。中軸線及其延長線就是其中的重要一軸。傳統中軸線南起永定門,北至鐘鼓樓,長約7.8公裡。新總規中的中軸延長線則向北延伸至燕山山脈,向南延伸至北京新機場、永定河水系。中軸線的南北延長,是對傳統中軸線理論的不斷豐富,是對傳統都城營造理念的繼承,也是當代北京城市空間拓展的客觀需求。南苑地區正好位於南中軸延長線上,無論是從歷史的角度還是以發展的眼光看,它都可以完美地體現「中軸線既是歷史軸線,也是發展軸線」的要義,發揮歷史文化魅力、環境資源效益和空間格局優勢。

新總規明確將西山永定河文化帶納入北京歷史文化名城保護體系,要求以生態涵養和文化驅動為主題對永定河流域進行綜合治理。這是站在國家戰略高度的深遠布局,是在更大格局、更廣視野中審視永定河的文化價值,發揮永定河流域山水同源、文化同脈的優勢,為提升整個流域的社會發展水平注入靈魂和永恆的動力。

作為永定河故道,南苑地區是永定河文化帶的一個重要節點。歷史上,永定河的多次漫流衝刷,為這裡留下眾多河塘湖泊和豐富的地下水,形成了水網密布、草木茂盛、鳥獸聚集、風景如畫的獨特地域風貌。結合永定河文化帶的建設,南苑地區承擔著綠色生態修復和傳統文化復興的雙重重任。一軸、一帶在此相交,天然地凸顯了南苑地區的歷史文化價值與生態文化價值,表明該地區正面臨千載難逢的歷史性機遇。

改革開放以來,南苑東部區域成為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亦莊)的一部分,眾多高新技術產業相繼在此落戶發展。當前,中軸線穿過南苑向南,緊鄰南苑的南端,一座嶄新的現代化國門——北京大興國際機場正拔地而起,它將給這裡帶來更加便利的交通和順暢的人流物流。歷史的積澱、產業的更新、文化的創新,賦予了這片土地深厚的文化底蘊和強大的創新基因,必將使其成為一片嶄新的文化熱土和新業態高地。

在「一核兩翼」規劃和京津冀空間格局中的特殊區位和戰略意義

牢牢把握北京進入歷史性空間格局調整的重大戰略機遇。背依京城、面向津冀,「一核兩翼」的新首都規劃,使南苑原有的區位優勢更加凸顯,區域價值更加特殊。從城市「攤大餅」轉向規劃建設北京城市副中心和雄安新區兩個新城,作為兩翼分列北京中心城區的東側和西南,一左一右拱衛京城,形成新的首都發展骨架。南苑地區作為連接北京中心城區、城市副中心、北京大興國際機場和雄安新區的重要空間走廊,不僅佔據了「一主(中心城區)」「一軸(南中軸延長線)」「多點」(亦莊新城)和永定河文化帶的概念,在「一核兩翼」的京津冀空間格局中還正好位於西南走向的「京保石發展軸」和東南走向的「京津發展軸」的夾角處。它猶如相連山脊之間扇形張開的谷地,呈現出由首都核心城區向津冀腹地縱深輻射的空間形態,區位優勢十分明顯。

統一規劃打造南苑文化與生態「特區」。鑑於南苑地區獨有的歷史文化背景、生態環境特徵以及在國家戰略規劃中特殊的節點地位,建議將歷史上的南苑地區儘可能地予以整體規劃,以生態修復和文化復興作為主要承載功能。作為兩條發展軸之間的空間緩衝和功能區分,南苑的整體規劃可以更好地體現「都」與「城」、城與自然、人口疏解與城市品質提升之間的辯證關係,成為京津冀協同發展格局中一片風貌迥異、功能獨特的區域。建議市級層面成立專門的領導小組協調豐臺、大興兩區,由首都規劃建設委員會組織專家學者統籌設計,引入「特區」概念將南苑地區進行統一整體規劃,打造一個文化與生態「特區」,而非設立一級行政機構、增加管理層級。協調各區規劃銜接,整合資源,最大限度地保護好南苑空間格局的整體性、特殊性和文化風貌的延續性,使之成為城南地區最大的歷史文化寶庫。這個「特區」,「特」在獨特風貌,「特」在文化屬性,「特」在生態投入,有別於經濟特區和科技開發區。

建設大型國家級溼地郊野公園。藉助永定河故道的地理基礎和已有的麋鹿苑、南海子公園等條件,最大限度地恢復皇家苑囿曾有的歷史風貌和生態環境,將這裡建成一個匯集各種動植物資源和「森林—草地—河流—溼地」形態為主的大型國家級溼地郊野公園。以國家公園為核心,打造「一核兩翼」、兩大發展軸之間的疏散空間。南中軸延長線到此正好在永定門和新機場之間形成一個城市形態的波谷,就像什剎海之於紫禁城和鐘鼓樓。這不僅能在城南地區和「京保石發展軸」「京津發展軸」之間形成一片良好的生態涵養區和人口窪地,起到空間上的自然緩衝和分隔作用,還能給周邊的文化產業、科技產業等提供優質環境支撐,並滿足城市對防災減災空間的需求。南苑國家溼地公園與北中軸延長線上的奧林匹克森林公園遙相呼應,構成南北中軸線的完美對稱。

大力發展文化科技產業。南苑地區富含歷史文化、生態文化以及創新文化基因,為三者融合發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礎和勢能。近年來,文化創意、非遺文化技藝展示與傳承等新型業態在南苑地區蓬勃興起。周邊既有航空航天高端科研機構聚集地,又有中關村科技園區(豐臺園)、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亦莊),文化與科技的發展勢能強勁。應抓住南苑機場搬遷、大紅門地區功能疏解、南海子溼地生態修復等有利時機,加強周邊地區的基礎設施建設與環境提升,努力建成融生態旅遊、文化展示、科技研發、商務金融、國際交往等功能於一體的低密度、高附加值的生態文化、綠色科技發展區,帶動京南及相鄰津冀地區發展。

相關焦點

  • 京南最大郊野溼地公園,曾是皇家苑囿、帝王的狩獵場
    追朔南海子的前世今生,人們發現,這裡不僅是有著一潭水,這裡更有著皇權的集中體現:遊幸狩獵、閱兵演武、政務活動等等,有著許許多多為世人所不知的歷史故事……當年,以遊牧、狩獵、捕魚為業的契丹族建立了大遼王朝,後來又確定了今天的北京(當時稱為南京)為陪都。就在現在的南海子公園開闢了名叫「春捺缽」的場所。啥意思?
  • 京華雅郡帶你遊亦莊 | 千年南海子的前世今生
    品讀皇家獵苑的前世今生!在京城的歷史上,南海子曾經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五朝皇家獵場、兩朝皇家園囿,現如今的南海子公園也因其獨特的歷史韻味,吸引了眾多遊客流連忘返。那對於南海子的由來以及其前世了解麼?今天,京華雅郡將帶您探秘南海子不為人知的前世今生。
  • 昔日皇家苑囿今朝百姓樂園一一南海子公園
    南海子公園是北京四大郊野公園之一,面積超過11平方公裡。位於大興區東北部南五環南側、大興新城與亦莊新城之間,是北京最大溼地,是遼、金、元、明、清五朝皇家獵場和明、清兩朝皇家苑囿,「南囿秋風」早在明朝時就與西山列為「燕京十景」之一,南海子公園於2012年全部建成,1.2萬畝生態景觀,其中水面佔五分之一,溼地景觀、皇家文化、麋鹿保護、生態休閒等功能區,突出歷史文化特色,再現昔日皇家苑囿風採,使之與中心城區歷史文化景觀遙相呼應,成為北京南北中軸線上另一顆生態和文化明珠
  • 畫說北京丨中國第一個機場——南苑機場的前世今生
    南苑機場南苑機場位於北京市豐臺區,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機場。機場距離北京市區(南四環)3公裡,距離天安門廣場13公裡,機場飛行區等級為4C。機場停運前曾由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管理,是曾中國聯合航空的基地機場。
  • 南苑溼地公園:萬畝林海效果初現 將是未來城南的生態綠肺
    南苑森林溼地公園以「無界自然、千年綠苑」為設計主題,突出自然生態、文化傳承、人本服務三個特色,可覆蓋居住區面積約94萬平方米,將充分滿足周邊居民日常休閒遊憩需求,完善城市綠地布局。其實,歷史上的南苑,曾經頗有名氣。它又名南海子,曾是五朝皇家獵場和苑囿,是「燕京十景」之一——「南囿秋風」歷史景觀之所在。
  • 昔日皇家狩獵場,今天「公園領頭羊」(話說北京系列之五十九)
    中南海是北京「三海」中的中海和南海的合稱,由中海、南海兩片水域組成。但北京還有一處名為「南海子」的地方,古代曾經是皇家狩獵場,解放後曾經是垃圾填埋場,如今經過多年大規模建設,已經成為北京公園的「巨無霸」、「領頭羊」!南海子,即南苑,是元、明、清三代著名的皇家苑囿。
  • 北京南苑機場,讓我們再看一眼你的前世今生
    隨著國家的大日子的越來越近,越來越多令人為之振奮的消息傳出,就在今天,北京大興國際機場正式投運,這座被人譽為「新世界第七大奇蹟」的存在,一經問世就因為幾點與眾不同吸引著國際社會的目光,甚至多次被國外媒體所誇讚,這讓我們深感自豪。但今天同時有一件事讓我們深感惋惜,那就是已有百年歷史的我國第一座機場—南苑機場要正式退休了。
  • 北京南苑機場關停提上日程 曾是中國首座機場
    近日,在北京第三輪城南行動計劃發布會上,豐臺區副區長肖輝利表示,隨著北京大興國際機場的建設,南苑機場的關停搬遷也提到日程上。中國最早機場提起北京南苑機場,去那裡坐過飛機的人,留下的第一印象就是,航站樓像一個80年代的汽車站。
  • 中國最古老的機場:北京南苑機場
    位於北京市南郊豐臺區南苑地區。北京南苑機場衛星地圖作為一個百年機場,4D級軍民合用機場。2018年,北京南苑機場旅客吞吐量達到651萬人次、貨郵吞吐量2.51萬噸、飛機起降4.4萬架次。2018年機場吞吐量排名表說起北京南苑機場,我們就不得不說南苑這個地兒了。南苑原先叫「南海子」,是元、明、清三代的皇家苑囿,苑內有永定河故道穿過,形成大片湖泊沼澤,草木繁茂,禽獸、麋鹿聚集。
  • 南苑森林溼地公園再開156畝,恢復歷史水系「老丁乾泡子」
    北京大力推進南中軸地區發展,豐臺區通過疏解騰退、拆除增綠、平原造林、改造提升等行動,逐漸完善一道綠隔城市公園環和南苑森林溼地公園的建設,打造首都城南生態「綠肺」。 久敬莊公園位於大紅門橋南,南苑路東側,在規劃南苑森林溼地公園範圍內,面積10.4公頃,156畝。
  • 北京南苑千畝公園十月迎客,將重現歷史上「飲鹿三池」景觀
    緊鄰南五環,南中軸東側,佔地近千畝的西毓順公園即將建成。這裡過去曾是首農食品集團南郊農場的棚戶區和工業大院,如今通過挖掘歷史文脈,將再現歷史上南苑「飲鹿三池」的風貌。預計今年10月1日,這個南城新公園將亮相迎客。
  • 看北京南苑機場前世今生
    從皇家狩獵場到中國首座機場  百年南苑見證家國歷史1910年,位於北京市南郊豐臺區南苑鎮的皇家狩獵場改建為南苑機場,這也是中國歷史上的首座機場。「你很難想像,南苑的機場跑道一百年前初建時就有3000多米長了。這個跑道長度到現在都不算短,足以保障寬體客機A330的起降。
  • 「英國皇家認證」的前世今生
    雖然英國王室在國家政治生活中僅僅具有象徵意義,但是,王室在英國社會的影響力極大。在英國社會,任何事情只要與皇室沾上了邊,就被賦予了極為特殊的意義與價值,「英國皇家認證」的品牌效應就是一個極為典型的例子。  在考察英國品牌時,你會經常看到 「英國皇家認證」 或 「皇室御用」 之類的字樣,在商品上你可能也會留意到在品牌標誌處會有幾個特殊的圖案印章(如下圖所示)。
  • 華夏土著變「海歸」,北京南苑麋鹿苑,演繹麋鹿失而復得傳奇故事
    這裡不是動物園,但能看到很多動物;這裡有各種各樣的鹿,卻不是一個養鹿場;這裡有皇家獵苑溼地景觀的生動再現;這裡一直演繹著麇鹿失而復得的傳奇故事……01曾經的皇家苑囿麇鹿苑所在的南苑地區古稱「南海子」,作為皇家獵苑的歷史可追溯到元朝
  • 北京四大郊野公園之一南海子郊野公園,部分景點照片欣賞
    北京南海子郊野公園 是北京四大郊野公園之一,也是北京市最大的溼地公園,全部建成後總面積超過11平方公裡。該公園因地皇家園林南苑以內而得名。 位於大興區東北部南五環南側、大興新城與亦莊新城之間,是北京落實城南行動計劃的第一個重大生態工程,一期工程已於2010年竣工並對外開放,二期工程於2019年7月28日正式開園。
  • 在晉華宮國家礦山公園,get煤炭產業的前世今生
    【網媒看山西】在晉華宮國家礦山公園,get煤炭產業的前世今生2020年11月21日 13:50:56 | 來源:新華網  新華網太原11月20日電(王浩慶)披上「綠衣裳」的矸石山、以煤炭為造型的博物館、生態各異的礦工照片組成的照片牆……坐落在晉北大地的晉華宮國家礦山公園風景如畫,與
  • ...餘公園 南中軸地區規劃形成「一軸多園、北城南苑」總體空間布局
    原標題:南苑森林溼地周邊將建20餘公園 南中軸地區規劃形成「一軸多園、北城南苑」總體空間布局  豐臺區2020年將加快推進南苑森林溼地公園建設,完成先行啟動區1308畝建設。
  • 秋天在這,4個頤和園面積,有燕京十景之一,北京的「皇家苑囿」
    北京南城近些年在政府的積極治理下,不論是人文景觀,還是歷史遺址都有了質的飛躍。它是北京四大郊野公園之一,也是北京最大的溼地公園。它全部建成後總面積超過11平方公裡。開園的一期工程僅是整個公園面積的五分之一,整個公園面積相當於4個頤和園。
  • 北京南苑機場除了曾是軍用機場外,還跟乾隆和小燕子有點關係?
    不過,作為三代皇家苑囿,南苑還是通過不同方式留下了痕跡:如今大紅門、西紅門等地名是當年大門所在;新宮、舊宮等地名是當年行宮所在;當年苑內橋梁、廟宇眾多,在時光變遷中,如今還殘存一些建築,訴說著背後的往事。清代擴建南苑留下多處地名南苑一帶自古以來就是一片溼地,從遼代開始,這裡就是皇家獵場,歷經一千多年的歷史。南苑一帶在元明清三朝,更是成為皇家苑囿。